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听众来信notizie e aggiornamenti   资料库 


梵蒂冈电台
发射台报讯天使铜像

186 圣而公教会的合一

这篇文章是从台湾寄来的。寄给我们的人知道,这篇文章的主张与今日教廷对在我们国内的教会的措施略有出入,他自己也并不完全赞同文章中的说法,但是他认为教廷应当尊重我们国内神长的意见,所以希望我们发表这篇文章,引起有关人士注意,好让他们参考。我觉得,他有理。况且这篇文章叙述清晰,说理明白,颇有可取之处。

  
  (一)

 主耶稣基督亲自建立了独一无二的圣而公教会。以伯多禄为首并许下与教会常在直到世界末日。圣神是她的灵魂,犹如人的灵魂之对肉身。主基督嘱咐宗徒们往训万民,无条件地接受福音(玛廿八、谷十六)。他在作大司祭们祈祷时,要求天主父赐给宗徒们和未来信友们合一。「我不但为他们祈求也为那些因他们的话而信从我的人祈求,愿众人都合而为一,父啊!愿他们在我们内合而为一,就如你在我内,我在你内,为叫世界相信是你派遣了我。我将你赐给我的光荣赐给了他们,为叫他们合而为一,就如我们原为一体一样,我在他们内,你在我内,使他们完全合而为一,为叫世界知道是你派遣了我,并且你爱他们,如同爱了我一样。」(若十七20)

  历来教会训导,由教父起直到当今之世,斥责那些离异者都强调教会的合一,正如太阳只有一个,福音真理传布各地,照耀一切愿意认识真理的人,把重要的信仰真理汇集成信经使教友们颂念。   由此看出合一是基督教会的特性,独特标记「我信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

 

  (二)

  主基督既建立了自己的教会,也要求人们参与其中,「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但不信的必被判罪」(谷十六16),且把权威交给了宗徒们。「听你们的就是听我,拒绝你们的就是拒绝我,拒绝我的就是拒绝那派遣我来的」(路十16)。宗徒们也照耶稣的话去实行,从而使我们知道,欲得救必需参与教会,「在教会外无人得救」。这是第四次拉特郎大公会议宣布的(1215年)

  伯多禄在最高审判厅承认「除他以外,无论凭谁决无救援」(宗四12)圣保禄向弟茂德也解释清楚,「因为他天主愿意所有的人得救并得以认识真理,劝勉众人为一切人祈祷,为众君王和一切有权位的人」(弟前二4)对那些无辜的不认识教会,然而他们实行天主的意旨,凭凭天主的正义,也不会受到惩罚。

  历代的教宗,尤其是庇护十二的「奥体」通谕,庇护第九世谴责冷漠主义向我们说得更清白,「我们应当确信在传自宗徒的罗马教会外,无人能获得救恩,教会是唯一的救赎之舟,不进入此舟的将在洪水中丧亡」,然而我们必须同样地相信,那些若不知知正宗徒在何处的人,将不致在主前因此而受罚。

  教父们一致认为「教会外没有救恩,这不仅用於教外人士并可用於异教者与离异人士」。
 
 

(叁)

  「教会外既没有救恩」,而主耶稣只建立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教会,可现实呢,世界出现了形形色色教会,我们暂不提那些佛教、道教和某些自然宗教,单就信基督的教会来说,也有不少的教派各自为政,使我们在主面前感到内疚。没有使他的旨意承行,没有使他的福音广传於人间,实行一牧一栈,在世俗面前使主的荣耀受损,主望你垂怜,望你宽恕我们吧!

  主也早告知了我们,那时有人对你们说:「看,默西亚在这里,看默西亚在那里,你们不要相信,因为将有假默西亚和假先知兴起。」(谷十叁21)宗徒们的书信中也实在叙述一些事实,伯多禄劝教友们慎防假教师(伯後二)若望也同样(若壹叁18)犹大宗徒更重视当时的情况而劝告教友们说:「我现在不得不给你们写信劝勉你们应奋斗维护以前一次而永远传与圣徒的信仰。因为有些早已被注定要受这审判的人潜入你们中间,否认我们独一的主和主耶稣基督」(犹大书3-4)。保禄书信中更是处处可看到教会当时有分裂,教会的全部历史也说明了分裂的事实「光明和黑暗、真理和假恶,不能共存。」

  虽如此,教会仍遵主的教导便全体信友合而为一,梵蒂岗第一次大公会议训示:为了使全体信友保持一致的信仰与团体 in fidei et communionis unitate。他基督建立了伯多禄为宗徒之长,并在他内建立合一的常存起点与可见的基础。教宗良十叁世在他的专门讨论教会合一的「众所周知」通谕中阐明「教会的创造者愿意教会在信仰、管理与团体上合一,所以他指定伯多禄及其继承人作为教会基础,并可以说作为教会合一的中心!」这就给我们指明了教会合一的实质,属於或参与教会不但是命令,而且是方法,如同洪水的诺厄的方舟。


(四)

  「合一」这个词以字面来说,可说是个两个个体合一起,普通分为j混合,就是把西瓜和桃放在一筐内。k化合就是把H2、O合在一起成了水。l溶合,就是把盐放在水里溶化了。这是由理化方面来理解的。

  世界上当今有形形色色的国家,君主制如尼泊尔、君主立宪如英国。共和国如主席、总统。联邦联盟如欧盟、联合国等。这是由政体来理解。此外还有许多团体如党派组织、工会组织、妇女组织、学生组织…..这协会、那协会……董事会等等不一而足。

  我们现在要谈的「教会合一」和前者都不同,可某些地方或许有些类似,教会的合一是世界上独特的,它有超性的一面,又有现世的一面,前者将在神学中讨论,我们现在就现世的一面来谈。
  根据教会的宣布,教会的合一可分为两部,信仰的合一和团体的合一。

1. 信仰的合一,保禄告知我们,「只有一个主,一个信德,一个洗礼。只有一个天主和众人之父。」(弗四5)又说:「因为心里相信,可使人成义,嘴里承认,可便人获得救恩」。(罗十10)由此可说信仰合一就是一切信友由衷地相信教会训导所定断的真理,至少隐含地相信他们并对外承认他们(信辞、信经的合一)

2. 团体的合一,就是信友们从属於主教和教宗(圣统制管理合一)又彼此相联系参与相同的礼仪,领受为获得恩宠相同的方法,形成一个社会的合一团体(礼仪合一)

  教会宪章14节告知我们:天主教教义明白确认只有「接受教会全部的组织及教会内所设的一切得救方法,同时在教会有形组织内,以信仰、圣事及教会行政与共融的联系,并藉藉教宗及主教们而管理教会的基督联合在一起的那些人」,才是教会完整的成员。

  法典第96条「人因领洗加入基督的教会,成为教会内的人,并享有基督徒,的以其身份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惟须与教会共融而未受法定处罚者」。

  庇护十二世在「奥体」通谕中说:「惟有那些在圣洗的水中再生,宣认了真正的信仰:而没有因着对他们自己有害的行为自动离异奥体或因严重过犯由合法权威予以绝罚的人都是教会分子!」

  由此可见必须合乎叁个条件:1.有效接受洗礼。2.宣认真正信仰。3.参与教会团体的人才能成为教会分子,因为他们服膺了教会叁重职守,司祭职守(洗礼),训诲职守(信誓),牧导职守(服从教会权威),伯多禄要求那些信福音的人作补赎与受洗(宗二38)「主向宗徒们说了: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服从教会权威),信而受洗者必要得救,但不信的人必被判罪。」(宣认信仰并受洗)。
 
 

(五)

  由上所述我们可得出结果:
1. 未领洗的人不属於教会分子,圣洗付与印记成为教会分子,愿洗、血洗不付印记,不成为教会分子,他们得救是由於天主的正义,付与他们的恩宠。

2. 公开的背教者和异教徒,即使他们的错误是不自知的也不属於教会分子,然而并不阻止他们忏悔愿望皈依教会以获成义的恩宠。

3. 受绝罚者,受绝罚者两种 (一)受严重绝罚者excommunicatio vitanda。 (二)可容忍的绝罚者excommunicatio toleranda. 以「奥体」通谕看均为非教会分子,而某些人还认为可容忍者还不够成为非教会分子,那麽至少受严重绝罚者,即非教会的分子。

  由前面所谈,我们也可清楚知道,教会的合一

1. 不是「混合」体,风马牛,不相及也,如当今的福音教派人士,他们只要求信仰的基本真理相同就可以,他们内部各有各的信辞---信经。

2. 不是「化合体」,合一之後都变了,变成了一个新教门。

3. 不是「溶化」体,合一之後,某些团体仍在,只是外表不那麽显明,如盐溶於水,成了盐水。

4. 不是联帮:联盟的合一,如欧盟英联邦。

5. 不是共合国的合一,如各党派相互竞争。

6. 不是什麽条约的合一,如北约。

7. 不是什麽组织的合一,如工会、协会等。

  教会的合一,就是主亲自规定的「父啊,我将你赐给我的光荣赐给了他们,为叫他们合而为一,就如我们原为一体一样,我在他们内,你在我内,使他们完全合而为一(若十七22-23),这是世界上独特的合一,没有能与之相比的,凡有别於其所规定的合一,都不是教会合一的真意。」

  圣经中主讲了个「浪子回头」的比喻。我认为是教会合一的象徵,所以说教会的合一,就是罪人回头重返父家,即认识了那些人属於教会份子,那些人不属於教会分子,同时,我们也知道耶稣救赎工程是为一总的人,一个也不例外,即使犹达斯也在救赎之内,使那些不属於教会分子皈依获得救恩,就是教会合一的真意。

  具体来说,大陆官方教会就是异教裂教,可某些国外人士硬要说,中国只有一个教会,把官方教会也拿入圣而公教会内,我认为这不合乎教宗历代向中国大陆通谕的精神,如1951年4月29日颁布的法令,1952年1月8日《开端我们切愿声明》1954年10月17日《致中华人民》1958年6月29日《宗徒之长》叁道通谕,1959年12月12日若望廿叁世教宗,"我们的神子被迫去服从「假牧人」",1958年的「八点指示」1983年的新法典。

  如同当今大陆上的基督教(福音教)不是天主教,同样官方教会也不是天主教,甚至不如福音教,因为它具有更大的欺骗性,当然这里我们不说其中的每个人,尼各德摩虽为法利塞人议员,可他夜间投奔了耶稣。(合一的开始)

  近来,由外传来说:官方教会的主教有2/3向圣座认罪求恕,若是真的话,我们是欢迎的,但千万要注意,假宗徒、假教师、假先知是要出现的,如陕西周至的杨广彦,河北邯郸的杨祥太,河南商丘的史景贤,即是陕西西安的李笃安也同样,圣部对们们的答复都是附加条件的 nisi (dummdo),他们都没有遵守那必要条件,违犯了法典42条及63条之规定,欺骗圣部,自欺而又欺人,不为圣部所承认。我们认为圣部没有追认一位官方主教为合法,因为圣部是不会违背天主的法律的,法典751条所述之异教者、背教者、裂教者,同时又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这是矛盾的。

  还有某些外来人士说:官方教会2/3主教投诚认罪,现在官方教会已经变了质,我们的答复是:朋友!你们吃过海外的饭,喝海外水长大的,大陆上的人恐怕见得不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就不会更深刻理理了。需要知道中国官方教会,在解放前是不存在的,是中国共产主义强制的政治力筹组成的,是为政治服务的,如工会,协会。在大陆上一切机构都由中共领导,什麽民主党派也不例外,都得拥护中共的领导,不然就没有存在的馀地。官方的教会是不会变质的,因为它不是主人而是佣人,正如其领导人宗怀德所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教会幸福的今天,更没有这美好的明天」(南昌秘书长会议上的讲话)。2000年元月六日的主教祝圣和十月封圣都说明问题,希深思!

  宗怀德1989年南昌秘书长会议上扬言,我们必须警惕克服教会至上,分廷抗礼等错误思想,倾…….我们决不许国外敌对势力损害我国教会主权……梵蒂岗企图控制中国天主教之心,一直未死,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始终在剧烈地进行,而今为圣部所追认那些主教,已为人所共知的事了,而官方为何不去阻止呢?如同以往私下通信者必追究?

  理由很简单,需知当今官方教会和圣部的焦点,就在於是谁来领导教会,政府呢或教会本身呢?两相对峙。而今圣部不追认官方的主教,不正合乎政府的下怀呢?是求之不得的事,若再去阻止,岂不是搬起石头堵自己的路,砸自己的脚?那有这麽笨的政治家呢?不单不去阻止,反而会大开门路呢?海外人士有意或无意的为之效劳,实际下岂不当了帮凶?甚之有人为了私自修会的利益,作假欺骗上级,还自扬得意,请深思!本不愿说此,而事情逼着不发言,如保禄宗徒那样。历史的教训应该吸取「十年浩劫」之后,官方教会可谓无人问津,门可罗雀。即是其自己的人,因亲身体会到实情也在背弃之,投向圣而公教会。据宗怀德所言:1986年以来祝圣了1200多位神父,以前呢?只有一百位老神父,且不少还过着家庭生活在其中。这时候,好天主,真好啊!他把在牢狱中保存的忠贞神父释放出来,教友们真是如鱼得水,旱地落下甘霖,即使那些以往冷淡不祈祷的也和大家团聚共同祈祷自以为高明的海外人士到大陆陆上来,走马观花,不分皂白,唯亲是准。这算。真可谓教会向荣,官方教会看见为之眼红。惜哉!惜哉!某些话,那邀请,送礼捐赠,如丧考妣,甚之把圣部「八点指示」和「十叁条」修改,以假传送大陆。把官方教会的死灰又吹燃起来。2000年元月六日的祝圣主教,十月封圣事件就是后果。「正义与不法间那有什麽相通!….基督之与贝利亚尔那能有什麽协和」(格後六14-15)。

  「同胞把我当作陌生人,同桌共食的确用脚踢我!天主啊!愿你的名永受赞美,愿你的王权永常在!他把我们分散到异民中间,是让我们在他们中传扬他的伟大,在众生之前歌颂他;我们要高声感谢他!
 
 

(六)

 主在作大司祭祈祷时,为宗徒们并全教会的信友们祈求合一,在宗徒中,伯多禄、保禄都是教会合一具体模 ,而如犹达斯则不然,虽然主依然愿救他,可他自趋丧亡。「不如不生在世上好!」

  伯多禄是主持选的宗徒之长,对主有信心,有爱心,但是他依仗自己的自气之勇忘掉了祈祷,探入大司祭的衙门,最後跌倒否认了耶稣叁次。这就是离异教会者的写照。然而要如伯多禄不要失望,认罪求恕,改去前非,痛悔补赎,依然获得主无限仁慈,在加利勒亚湖边又当众回复了伯多禄的第一教宗职位。可当然,当时伯多禄也深悔己罪向大众表明,宗徒们也都接受了。这就是教会合的一的写照。

  扫禄想消灭天主的教会,在往大马士革的途中,为主显现召唤,这是教外者归化的写照,主的显现是最大的恩赐,完全出乎於他的仁慈,不以人的本身价值来评估。愿天主永赞美!

  扫禄接受了主的召唤,有声音向他说:「扫禄!扫禄!你为什麽迫害我?」他回答说:「主,你是谁」主说:「我就是你迫害的Jesus。」这时扫禄思想上已悔改(信仰的合一)他已把他迫害的称为「主」。接着主告知他「你起来,进城去,必有人告诉你当作什麽?」扫禄从地上起来,睁眼,但什麽也看不见了。人们牵着他的手,领他到大马士革。亚纳尼亚说:「扫禄兄弟,主打发我来,叫你看见,并充满圣神(团体合一)。扫禄接受了主的召唤,也随从了,付之於行动,接受了洗礼,眼睛也开了。这是未领洗者皈依教会合一的写照。

  总之教会合一是建基於信仰基础上的,没有信仰的合一,就没有教会的合一。有了信仰合一,行之於外,就是团体的合一。「心里相信可使人成义,嘴里承认可使人得救恩」(罗十10)。这才是教会的合一。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