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卷二 基督信徒的慶典
10. 禮儀年和禮儀年中的聖人節日

「禮儀年」這個名詞在最近几十年來才被普遍地采用。據台灣天主教會的禮儀學者趙一舟神父的解釋,這名詞首次在第十七世紀出現以後,藉蓋郎惹神父的十五冊巨著《禮儀年》而傳布開來。在近代教會的訓導文件中,首先用這名詞的是教宗比約十二世于一九四七年頒布的《天主中保》通諭。梵二大公會議的禮儀憲章則以禮儀年一詞為其第五章的標題。

有關禮儀年的意義,《天主中保》通諭已有這樣的說明︰

「禮儀年是教會所訂定的陽歷年,藉以追念基督各項奧跡,使基督的臨在持續在教會內發揮其效能,而信友則由於與這些奧跡的不斷接觸,能以符合這些奧跡的方式去生活。」

《天主教教理》在介紹了「禮儀季節」和「主日」之後,便談到「禮儀年」和「禮儀年中的聖人節日」。

禮儀年

教會在一年的周期內,發揮基督的全部奧跡,從降孕、誕生,直到升天,聖神降臨,以至期待光榮的希望,及主的再來。

這是《天主教教理》對「禮儀年」所作的簡便解釋。禮儀年的頂峰是逾越三日慶期。這是從聖周四傍晚到耶穌復活瞻禮本日的一段時期 。《天主教教理》把它比做泉源,來闡述禮儀年的構成。

1168 耶穌的復活所帶來的新時代的光輝,從逾越節三日慶期,好像從它的泉源一樣彌漫到整個的禮儀年,改變了它的容貌,使它成為實實在在的「上主恩慈之年」。天主的救世計划是隨著日月的推移而實現的﹔但是自從耶穌復活和聖神降臨以後,基督的救世工程已大功告成,救恩史的結束隱約可望,我們預嘗到了它的喜樂。換句話說,天國已經進入我們的時代了。

逾越三日慶期是慶節中的慶節。

1169 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我們不能把逾越三日慶節看得像別的慶節一樣﹔它是慶節中的慶節,慶典中的慶典。聖亞大納削稱它為「偉大 的主日」,正如天主教的東方禮儀稱「聖主日」,為「偉大的主日」一樣。基督的復活消滅了死亡。我們生活的舊時代已被復活奧跡的德能侵入了,最後總要被它完全征服。

逾越三日慶期日期的規定。

1170 公元325年召開尼塞大公會議上,各地教會同意基督信徒的逾越節應在春分後月滿的第一星期日上舉行慶祝。公元1582年西方改革歷法,即所謂額我略歷法,引進了同東方歷法有前後几天的差別。今天,東方教會正在設法尋求一雙方同意妥協的辦法,為使大家都能在同一的主日上慶祝耶穌復活。禮儀年是逾越奧跡的拓展。

1171 禮儀年是唯一的逾越奧跡在不同方面的拓展。這對與降孕奧跡有關的節日特別有理。這些節日,諸如聖母領報、耶穌聖誕和主顯節,都紀念我們得救的發軔,分給我們逾越奧跡的初期效果。

禮儀年中的聖人節日

禮儀年中有一定的日期敬禮聖母,因為她和她的兒子的救世大業,有其不可分解的關系。

1172 在每年周期循環紀念基督的奧跡時,聖教會以特殊的孝愛,敬禮天主之母榮福瑪利亞,因為她和她的兒子的救世大業,有其不可分解的關系。教會在瑪利亞身上,仰慕稱揚救贖的卓越成果,就像在一幅清晰的影像上,教會欣然瞻仰著它自己所期望完全達成的境界。

教會也敬禮殉道者及其他聖人聖女,在他們身上宣揚基督的逾越奧跡。

1173 再者,教會在周年期內,插入殉道者及其他聖人的紀念,因為這些人藉著天主的各式恩寵,達到了成全境界,已經得到永遠的救恩,在天堂向天主詠唱完美的贊歌,并為我們轉求。在聖人們的永生之日,教會在這些與基督同受苦難、同受光榮的人身上,宣揚逾越奧跡﹔教會向信友提供他們的模范,吸引大家,通過基督,歸向天父,并藉他們的功績,邀得天主的恩惠。

內容要點

1194 教會在一年的周期內,發揮基督的全部奧跡,從降孕、 誕生,直到升天,聖神降臨,以至期待光榮的希望,及主的再來。

1195 紀念諸聖人時,首推天主聖母,然後,諸位宗徒,致命 殉道者和其他聖人聖女﹔在一年周期內都有規定他們的節日,這是為顯示現世教會同天朝禮儀合而為一﹔榮耀基督在獲享光榮肢體上所完成的救恩﹔他們的嘉言懿行鼓勵他們的兄弟姐妹,對天父的禱告。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