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週末避靜─ (41) 最後晚餐

張春申神父主講

張春申 神父

四部福音以及保祿書信都有耶穌最後晚餐的記錄,各有特殊的強調,我們嘗試綜合;但是之前,先將揣測耶穌的主意。更好我們先從加里肋亞階段說起;根據我們已講的的道理,雖然加里肋亞時期,耶穌聲動萬丈,但是他已感覺自己被人誤解,主要是由於不論群眾,甚至門徒已經把他政治化,尤其在異族侵占的環境中,耶穌對此並非莫不關心,然而他的解決之道是接受天國來臨的福音,唯有如此,始能徹底地改革所有的人心,建構愛的世界。於是他的眼光自加里肋亞轉向猶太人的信仰中心耶路撒冷,但是他也知道此舉的冒險,甚至導致更大的誤解。所以現在的對照福音非常鮮明地指出去耶路撒冷途中的三次預言,而且同時也流露耶穌的為大眾做贖價的決心。最後進了耶路撒冷,由於耶穌在加里肋亞的聲望,那裡應該早有所聞。如果我們根據若望福音(七-十二章)反而在耶路撒冷耶穌與猶太人中的法利塞與司祭衝突極大。這裡的問題已經在於耶穌的超越身份,亦即他與天主之間的關係。換句話說,耶穌在耶路撒冷的宣講與行動又遭遇了阻礙與敵對。於是在這樣的生活實況下,他選擇以身殉道,期待天主自己來關閉天國實現的救恩時代。這一切反應在他與宗徒的最後晚餐中,保祿的傳述即是其核心。

「這是從主所領受的,我也傳授給你們了:主耶穌在他被交付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聖了,掰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而捨的,你們應這樣行,為紀念我』。晚餐後,又同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次喝,應這樣行,為紀念我』。的確,直到主再來,你們每次吃這餅,喝這杯,你們便是宣告主的死亡。」(格前十一23-26) 這個核心幾乎在四部福音中都有特殊的處理,值得予以注意,不過大體上,一方面瑪竇與馬爾谷,另一方面路加與若望較近,雖然後者最為突出。

瑪竇與馬爾谷二者次序完全相同,公義會的陰謀、伯達尼的晚餐、猶大斯通敵賣主、最後晚餐「建立聖體聖事」、末了耶穌預言門徒逃避和伯多祿背主。然而有一細點上卻顯出馬爾谷的獨到之處,那便是伯達尼的晚餐中那位倒香液在耶穌頭上的婦女。馬爾谷如此特寫說:「末了一個女人,拿著一玉瓶珍貴的純『納爾多』香液。她打破玉瓶,就倒在耶穌耶穌頭上。」(谷十四3)這是非常具有象征意義的舉動,似乎與最後晚餐中,耶穌所說:「這是我的血,新約的血,為大眾流出來的。」互相對照。玉瓶打破了,香液倒出;新約的血,為大眾流出。這位婦女是否代表教會呢?馬爾谷有這個思想嗎?

保祿與三部對照福音在最後晚餐中,都記載了建立聖體聖事。耶穌以掰餅與分杯,以及同時所說的話,表示他將以身殉道,而且藉此天主與人類建立新而永久的盟約。他們都清楚地表示聖體聖事的末世性,紀念基督的聖死,期待天國光榮地來臨。(路二十二14-20)

路加則在最後晚餐中插進了宗徒爭論彼此之間的地位,耶穌在這機會上說了「你們中最大的要成為最小的;為首領的,要成為服事人的。是誰大呢?是坐席還是服事人的。」(路二十二24-27)這話表示他自己是上主的僕人。

至於若望編寫的最後晚餐最令人驚聞的是並無建立聖體聖事,卻記錄為門洗腳,洗腳是僕人的事,若望與路加在這思想相合。聖體聖事表達的耶穌作為上主的僕人,他來不是受人服事,而且為大眾做贖價。(參閱依五十三11-12)於是耶穌在晚餐廳中為門徒洗腳。

最後,若望指出的是:在最後晚餐的餐桌上耶穌揭露有人要出賣他,同時又在那時有個斜依在耶穌懷裡的愛徒。耶穌辭退了猶大斯,之前他已向緊靠在自己胸膛上的愛徒示意誰要出賣他。(若十三21-30) 這便是第四福音告訴我們餐桌上發生的事,他是否告訴我們聖體聖事是愛,然而也是審判嗎?(參閱格前十一27-29)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