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1-
04- 2002 新聞報導 資料庫
聖座活動 教會與社會 國際新聞一瞥 ****** 聖座活動
教宗週三公開接見活動,講解聖詠第七十九篇,呼求上主在選民遭考驗時垂顧他們 教宗講解這篇聖詠的時候說:「這篇聖詠充滿以色列子民向天主哀怨和祈求的語氣。全篇分兩個個部分,第一部分使用聖經著名的標記'牧人'。上主被呼喚為以色列的牧人,祂率領若瑟的子孫有如率領羊群,祂領導祂的子民,保護他們免於危險。這篇聖詠的第二部分採用另一個聖經上常用的標記'葡萄樹'。葡萄樹是天主預許的福地的常見景觀,象徵豐盈和喜樂。依撒意亞先知在他最美麗的詩篇中指出:葡萄樹是以色列子民的化身,是天主親手栽種的,代表天主的恩賜、恩寵和愛;但也需要人悉心照顧,才能結出果實,以便釀酒。這就是說,天主栽種葡萄樹,卻需要人的回應來照顧,才能結果」。 然而上主的葡萄園卻遇到大風雨,以色列子民卻遭到侵擾,于是他們哀號,祈求天主的憐憫垂顧。教宗說:「天主始終樂意回到祂的子民中,但也需要子民忠誠地歸向祂才行。要是我們從罪惡中悔改皈依,上主也會回心轉意,消除祂懲罰世人的意念」。 教宗于是邀請廣場上的各國信友說:「我邀請各位和我一起祈求上主賜給聖地和平。我們也求童貞聖母瑪利亞轉禱,使各方尋求克服悲哀局勢的努力獲得成果」。 以色列總統致函教宗,表示圍困白冷城耶穌誕生聖殿迫不得已 聖座曾經透過外交和其他種種途徑,多次呼籲尊重聖地的神聖性。以色列總統卡特薩夫這封信就是在答覆聖座的呼籲。他在信中強調:「以色列人民對聖地具有最崇高的敬意和重視。正因為如此,才訓令以色列軍人絕對不能對教會的產業開火,也不能侵犯教會的神聖性」。信中又說:「相反地,敵對者卻對教會轄權內的敬禮場所加以褻瀆,利用這些場所作為作戰的基地」。 以色列卡特薩夫總統對局勢的發展表示遺憾,他正式向教宗保證:「雖然正在進行的軍事活動臨近聖殿,但是聖殿不會成為武裝對立的目標。以色列軍隊雖然繼續不採取任何足以傷害聖殿和神職人員的行動,但是軍隊除了在聖殿附近留守之外,實在別無選擇」。 以色列總統在信中又向教宗表示:「一旦恐怖份子被交付出來,我們必將重新部署陣地」。以色列總統並向教宗說明:「給被圍困在聖堂內的戰鬥者安全通行証,這是行不通的作法,因為這對公共安全必將構成嚴重的危險。採取軍事行動的目的就在于解除武裝恐怖份子,並把他們從聖殿裡驅逐出去,使殺害無辜以色列人的罪犯不得逃脫」。 教會與社會 亞洲主教們參加新慕道者團體發起的聚會,一同研討新傳播福音 阿奎略在寄給亞洲主教們的邀請函中指出,成人領洗入教在今天對踐行新傳播福音使命非常重要。這是一個嚴肅的培育路程,在一個小團體中,所接受的洗禮的種子可以成長茁壯。這便是我們所得到的恩典,我們要把這個恩典貢獻給主教們以回應教會在三千年代開始的時刻所面對的重大挑戰。 新慕道者團體的要理教員在亞洲工作已經有30年。今天,這個團體在亞洲的16個國家和地區中有超過750個社團。這些國家和地區包括韓國、日本、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斯里蘭卡、台灣和香港。此外,該團體也有40餘個"傳教家庭"和5個培育神父的教區修院。有60餘位神父是由這些修院培育的。 類似的主教聚會也曾在美洲、歐洲、中東和非洲舉行。 從聖方濟各的著作認識他的真面貌 問:所謂"方濟各的著作"指的是什麼? 問:您們舉行這個研討會希望達到什麼目的? 問:聖方濟各的這些作品對方濟各會的靈修的重要性在哪裡? 國際新聞一瞥 昨天,04 月10 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24小時時事"報導的消息是: -新的暴力消息又從中東傳出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台訊)在一名巴勒斯坦自殺隊員前天9日在杰寧製造兇案,殺死13名以色列預備役軍人之後,新的暴力消息不斷從中東傳出。昨天10日上午,一枚強威力的炸彈炸毀了在海法附近的一輛公共汽車,至少9人死亡,自殺隊員也與他們同歸於盡。哈馬斯運動承擔了事件的責任。巴勒斯坦政府的總秘書拉赫曼稱這項行動是對沙龍強硬路線的"自然反應"。沙龍下令以軍繼續在約旦河西岸進行報復。以色列的炮火擊中了納布盧斯城的歷史中心和城附近的巴勒斯坦難民區:據說,300名巴勒斯坦人屈服,其他200人在杰寧投降。 (梵蒂岡電台訊)白冷的一名美國年輕修士在耶穌誕生大殿被打傷。這座大殿被以色列軍隊包圍,他們要抓獲躲在大殿內的200名巴勒斯坦武裝人員。美國修士受傷的消息是聖地亞美尼亞-東正教會的宗主教阿里斯向傳教通訊社作了証實。此外,當地的消息來源指出,這位修士被進入他房間窗戶的一粒子彈擊中。 (梵蒂岡電台訊)中東地區的另一個熱點是黎巴嫩。昨天10日上午,以色列的戰鬥機開始在舒巴村一帶進行密集轟炸。此外,以色列軍隊否認了關於真主黨游擊隊奪下舍巴農莊內以色列設施的消息。 (梵蒂岡電台訊)在中東局勢的這一背景下,解決危機的希望便託付給美國國務卿鮑威爾,他肯定了可能在週五與巴勒斯坦領袖阿拉法特相會的消息。阿拉法特則被困在被以色列軍包圍的拉姆安拉他的地堡裡,無論如何,他昨天接見了由談判代表埃雷卡特率領的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的幾位領導人。就在阿拉法特準備與布什的特使會晤之際,鮑威爾國務卿昨天10日上午在馬德里出席了關於中東問題的擴大會議。參加會議的還有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俄羅斯外交部長伊萬諾夫、歐盟外交高級代表索拉納以及阿茲納爾和皮凱,他們分別是西班牙的國家元首和外交部長,西班牙是歐盟現任輪值主席國。 (梵蒂岡電台訊)伊朗和黎巴嫩不加入伊拉克暫停輸出石油的倡議。伊拉克從本週一起,30天暫停輸出石油,作為支持巴勒斯坦人的舉動。歐佩克組織的消息來源昨天10日在維也納對伊朗和黎巴嫩不附合這個倡議的消息提供了保障。美國總統布什已在前天9日說,他相信沒有任何一個石油出產國家會步巴格達的後塵的。與此同時,在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南部一個石油化學設備爆炸在當地引起緊張氣氛。目前沒有造成傷亡的消息。調查人員對這個事故發生的原因沒有做詳細說明。 (梵蒂岡電台訊)上百萬的英國國民前天9日在倫敦西敏寺座堂的外圍參加了母后的葬禮,向她作最後的告別。葬禮由坎特伯里的總主教凱利主持。活了101年的英國母后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炮火,她曾先後扶持夫婿喬治六世國王和女兒伊麗莎白女王,為王室立下了汗馬功勞。現在她在溫莎,自己的夫婿的身旁長眠。在前往教堂舉行葬禮的路上,她的棺木被放在50年前喬治六世的葬禮用過的炮筒上,由風笛吹出的曲子伴隨著,送殯的儀式非常隆重壯觀。上午11點半,當棺木進入西敏寺教堂時,整個英國停止了呼吸,國民靜默兩分鐘。坎特伯里的總主教在葬禮彌撒講道中提到母后有願意生活的力量、尊嚴和喜悅。他談到母后富有人性的熱情和她的廣受歡迎。最後,他說道:"我們在這裡哭泣,但也是為感謝一個人和一個微笑,她使我們充滿了生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