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1-
08- 2002 新聞報導 資料庫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 波 蘭
教宗與聖座
教宗與聖座 在一片淚聲中教宗惜別波蘭祖國,返回羅馬 這大概就是這首歌的意思,兩萬多個波蘭人在克拉科夫-巴利采國際機場輪番不停地唱著它,雖然他們知道不可能,但還是留著眼淚唱下去,他們要讓教宗知道落葉歸根最是自然不過的。儘管教宗也幾乎心碎,必竟他知道耶穌召叫門徒的話:愛父母親友和家鄉勝過愛我的人,不能當我的門徒。哎啊,人生就是這麼困難!連這位老人也不放過。
波蘭人,特別是南部克拉科夫一帶的居民,再也無法忍住心中的離愁傷感,看到二十四年前離他們而去的是一位健壯的人,如今再次向他們揮別的竟是一位幾乎彎腰駝背的老人,那種惋惜又無奈的哀傷莫名地湧上心頭,久久無法揮去。卡洛•沃提瓦,生于瓦多維采,來自克拉科夫的若望保祿二世教宗,是一位詩人,一位劇作家,自然是性情中人,雖然羅馬波蘭來回已經八次,甚至九次,如果把一九九一年回波蘭琴斯托霍瓦主持世界青年日也算在內的話,但是每下愈況,那種鄉愁的激動和感傷越來越深,加以波蘭民族憂患的歷史意識更使波蘭人民和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心靈在國家民族命運上牢固地結合在一起。他八月十六日剛抵波蘭的時候,在克拉科夫機場就當著波蘭總統、總理、全國政教要人和電視攝影機面前說:「波蘭的事件深深繫在我心。我知道自從一九七九年我第一次回國訪問以後,我們的國家發生多大的變化。這是一次新的朝聖之旅,其間,我可以觀察波蘭人民如何運用他們重新爭取得到的自由」。
面對這麼多鄉親哀則歌的呼喚,教宗向他們說「可是我必須回梵蒂岡啊!」。兩天前,教宗在克拉科夫的布沃涅大公園主持冊封四位新真福的時候,也有許多青年要教宗留下,教宗開玩笑地說:「你們簡直在引誘我不告而辭地溜走!」。鄉親鄉土對人的誘惑是很大的,對日薄西山的人更是如此,但是教宗十八日在卡爾瓦里亞•澤布日多夫斯卡朝聖地主持彌撒的時候,就特別向聖母祈禱說:「請妳也為我的身心求得力量,使我能夠徹底完成復活的基督託付給我的使命。我把我的生命和工作職務的成果全都交給妳!」。是的,一位八旬而且帶病的老人還得繼續為全人類的幸福耗盡心思,這確實需要天主賜給極大的神恩和力量,但是還要多次拋下自己的鄉土和親友,不能落葉歸根,這也需要足夠的力量。這是人生的無奈,但是教宗把它全都交給聖母,他在彌撒講道結束時,再次向他熱愛的聖母聲明說:「一切都是妳的!」。 八月十九日下午,教宗從卡爾瓦里亞•澤布日多夫斯卡朝聖地乘直升機前往克拉科夫-巴利采國際機場時,飛機特別繞道,帶他飛到他所喜愛的塔特拉山上鳥瞰一番,然後又飛到他的家鄉瓦多維采上空巡禮。哪知教宗乘波蘭航空公司專機返回羅馬之際,駕駛員又再次在塔特拉山區低飛而過,讓教宗最後再俯視一下他昔日,尤其是年青時經常去爬山的地方,那些山峰都是陡峭的石灰岩和花崗岩,從空中看下去,別是一番奇景。波蘭人為了要讓他們的一切在教宗心中根深柢固,真是想盡了辦法。
教宗還會回波蘭老家嗎?他在機場告別的時候說:「有很多人等待了我,也有很多人願意和我會晤,但不是每個人都如願以償。也許下一次吧…。耶穌,我信賴你!」。 本台特派員德卡洛利斯從克拉科夫也為各位寫了這一篇最後的報導: ****** 教宗離開了,但他把心的一部分留在了祖國。他的告別講話顯露了這一點,他從國家和宗教當局到普羅百姓,詳細回顧了所有那些對他難以忘懷的第九次在波蘭訪問做出貢獻的人。波蘭教會首席主教格萊姆普樞機主教向教宗致辭中,邀請教宗在下次回國時祝聖未來的華沙"天主上智安排朝聖堂",波蘭總統克瓦夫涅夫斯基也向教宗道別,之後,若望保祿二世感謝天主允許他回到自己的土地。教宗問候了家庭、青年人、老年人和病人之後,如同一位熱心的父親談了他的國家的事件,教宗說:
"我注視著我的可愛祖國的整個心靈,為所取得的成就、良好的渴望和勇敢的創舉而喜悅。我懷著焦慮的心向你們談到國家改變的困難和代價有多高…我願意把我們國家不穩定的局勢託付給天主上智的安排,我也邀請治理國家的人士永遠關切共和國和它的國民的益處。" 教宗肯定地說,波蘭知道在"歐洲聯盟內找到正確的位置",這是他和國家元首進行的私人談話的目標。他問候了波蘭教會和克拉科夫教區的領導人,再次提到這次訪問中深入涉及的精神課題,特別是聖女福斯蒂納的訊息。教宗說: "我祝望我的同胞們知道以開放的心胸來接納這一慈悲的訊息並將它傳遍各處需要希望之光的人。我將朝聖這幾天所經歷的美好事物存留在心裡。我感謝一切,同波蘭整個教會團體一起在慈悲的耶穌面前再次重覆:'耶穌,我信賴禰!'這個誠懇的表白為新千年中未來的世代帶來了慰藉。" 教宗的辭別是在喜悅和悲傷交錯的混合情感中度過的。但是,首先要提出的,是教宗在某種程度上願意擴大他的活動範圍,臨行那天下午,利用他旅行的最後空閒時間,可以說"違反了"預先行動計劃,三項活動超出了計劃。若望保祿二世與克拉科夫的方濟各會院的會士們共進午餐後,乘直昇機從高空上欣賞了他的出生城市瓦多維采和他非常熱愛的塔特拉山山峰。然後他又隨直昇機迅速飛去問候克拉科夫的卡馬爾多利會和本篤會的會士們,所以,他都顧及到了。對那些無法看到的人,教宗想出了驅散這幾天過多憂傷的辦法,臨行前他做出半個承諾:"也許下次再見。"
梵蒂岡電台台長暢談對教宗這次回國訪問的感想 答:我認為,教宗這次的回國訪問是一項熱情洋溢的朝聖旅行,充滿了令人深深感動和深入沉思的話語和舉動。整個行程由一條對話的線來引導,就是教宗與他誕生地的人的對話。這對話有時明顯可見,很多時則是無勝有聲,但卻是連續不斷的。三天的時間,對十分疲勞的教宗來說,顯然太短了,因此他在告別的時候毫不掩飾地說:"我很遺憾要走了。
"三天的時間有三個不同的層面:他個人經驗的層面、對他祖國的牧靈使命的層面和他服務教會和世界的普世性職務的層面。他個人的層面最明顯也最容易感覺到,不論在波蘭境內或境外的人,即使無法知道他內心的非凡精神經驗,也有預感能夠因著他人性的獨特而與他親近。教宗的舉止和話語,即使是那些顯然是牧靈性的高深的舉止和話語,也清楚的表現出他的情感和激動,對世界是數以百萬計的男男女女來說,他是一位與人親近,被人認識和受人愛戴的人。因此,人們一小時又一小時的等候,只為了能看見他片刻,看他經過在克拉科夫的街道和廣場時降福大家……。看他在蒂涅茲路10號前停下來,觀看他年幼時和父親同住過的屋子;看他降福慈幼會的聖堂、他的老師們,他們中有許多被帶到集中營後沒有再回來了;看他在瓦韋爾座堂他舉行第一台彌撒的地方或在他父母的墳墓前默禱時,如此的專注入神;或在卡爾瓦里亞朝聖堂祈求,那裡是他兒時從父親那裡獲得信德的場所,也是他聖了神父和主教後為履行職務而前來汲取力量和得到心靈平靜的地方。在祝聖天主慈悲朝聖堂那天,人們聽見他祈求。那裡是他年輕時穿著木鞋到工廠工作途中前往祈禱的地方。在遭受滅族屠殺的布沃涅居民面前,人們聽他述說在他們所唱的歌曲中,有一首是他去羅馬參加樞機會議選教宗臨行前送別他的歌曲,他並透露,這首歌曲一直留在他心中。這一切,不但令他的同鄉和同胞,也令全世界各地的成千上萬的人感動和沉思,不論他們是不是信徒。
問:許多報紙都特別強調教宗這次回國訪問的懷舊層面。比如說,意大利共和國報甚至特別提到教宗與老朋友的晚餐。在這個晚餐中,教宗回憶了他年輕踢足球賽時是守門員的往事。新聞界的這些論述總帶些傷感。真的如此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