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29- 09- 2002   新聞報導   資料庫

教宗與聖座
─聖座萬民福音部部長塞佩樞機主教主持香港胡振中樞機主教喪禮,並在泰國曼谷向亞洲天主教主教團協會中央委員會會議發表講話
─教宗祝望歐洲在精神上合一

教會與社會
─兩年的動盪局勢令聖地經濟衰退基督信徒外流
─東帝汶正式加入聯合國
─烏干達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人士為國家和平步行

世界24小時
-數以千計的巴勒斯坦人在加沙紀念了新的因提法塔行動第二個週年
-10萬人在倫敦舉行了30年來最龐大的反戰示威活動

******

教宗與聖座

聖座萬民福音部部長塞佩樞機主教主持香港胡振中樞機主教喪禮,並在泰國曼谷向亞洲天主教主教團協會中央委員會會議發表講話
【梵蒂岡電台訊】 聖座萬民福音部部長克雷申齊奧•塞佩樞機主教代表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于九月二十八日在香港天主教主教座堂主持胡振中樞機主教喪禮。塞佩樞機主教在彌撒講道中推崇胡樞機在眾人面前是基督信徒的典範,讓人看出香港和中國大陸的天主的子女是如何地熱愛他們的國家,為他們的國家服務,並以他們的悠久文化和光榮的歷史為榮。

塞佩樞機主教離開羅馬之前,告訴本台說:「胡樞機的特殊形象在于他的人格和多年來專心致力為香港的牧靈工作竭盡心力的表現。他深深忠於基督磐石和伯多祿磐石,他是地道的中國人,他身上充滿中國人的各種情感和各種問題,但他也堅決和一絲不苟地為了愛基督和愛教會而作證。胡樞機是一位沉默寡言、溫和、細緻、又辦事非常有效的人,這在會晤天主的子民時,尤其如此。他是一位傑出的人,他的離開給中國的教會留下一大空虛,但也給人留下效法的榜樣,因為他對信仰的宣認和虛懷若谷的處世為人態度足以教導今天的人,度忠於基督和教會的信仰生活時,就是關心社會大眾的需要」。

聖座萬民福音部部長在抵達香港之前,先在泰國曼谷的三帕蘭天主教牧靈中心,向正在那裡舉行會議的亞洲天主教主教團協會中央委員會成員們發表講話,講述亞洲傳教的問題。他指出亞洲大陸正在給福音提出重大的挑戰,他說教會在亞洲必須像剛開始傳教的時候一樣地擬定傳教的計畫,因為在這塊廣大的地區,傳教的確有它客觀的困難。

塞佩樞機主教今年六月間曾訪問了印度、斯里蘭卡、大韓民國和蒙古。他說訪問之後,他更相信向亞洲傳教的應該是亞洲自己。雖然亞洲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宗教、政治、社會環境都不一樣,到底亞洲人向亞洲人傳播福音還是來得容易。

教宗祝望歐洲在精神上合一
【梵蒂岡電台訊】 德國雷根斯堡將于今年十月六日舉行多項重要紀念慶典,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特派聖座教義部部長,德國籍的拉青格樞機主教為代表,前往當地主持各項慶典活動。

雷根斯堡今年紀念當地主保聖沃爾夫岡和聖埃哈德兩位聖人列聖品九百五十週年,聖埃梅拉姆殉道一千三百五十年,聖亨利與聖女庫內貢達加冕一千年,聖師大雅爾伯誕生八百年。

教宗在委派代表書上說:「這些古代傑出人物的榜樣也激發今天的歐洲國家,不但在物質上,也在精神和道德上,藉著合作努力不懈地促進合一」。教宗祝望即將舉行的各項慶典給雷根斯堡和整個德國人民帶來精神上的益處。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昨天也委任聖座宗教協談委員會主席,尼日利亞籍的阿林澤樞機主教,前往他的祖國尼日利亞,主持今年十一月十五日到十七日舉行的第三屆全國聖體大會。這個西非的大國有人口一億一千萬,其中百分之四十是基督信徒。

教會與社會

兩年的動盪局勢令聖地經濟衰退基督信徒外流
【梵蒂岡電台訊】自2000年9月底再度爆發動亂以來,兩年內,據巴勒斯坦人方面估計,已經有1千9百人死亡,4萬多人受傷。而巴勒斯坦人極端分子的自殺式攻擊,也在聖地造成了數以百計的人喪生。當地的經濟更是衰退,基督信徒外流的現象也更加嚴重。我們請耶路撒冷天主教拉丁禮的宗主教談談這兩年來暴力對那裡的居民的影響:

答:沒有帶來任何好處,只給衝突的兩方帶來死亡和損害。但願經過這兩年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兩方面的政治領導人士能夠了解和相信這個走入死亡的路是多麼的殘酷和無用。我們應該重回正常的途徑來締造和平。其實,大家都知道如何在這個衝突中締造和平,知道所有必需的條件,因此,應該恢復這些條件。如果這兩年的經驗不能令人們的眼睛睜開,那麼所有的犧牲和痛苦都白費了。

問:兩年的動亂給聖地的天主教徒帶來了什麼影響?
答:天主教徒所受到的影響和聖地其他的居民一樣:同樣的苦痛,同樣的艱難生活。大家都必需在戰爭威脅、城市被包圍、實行宵禁等等的情況下度非人生活。

問:那麼,繼續有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大量外流的現象嗎?
:有的。不僅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伊斯蘭教徒和猶太教徒也同樣向外遷徙……,總有人離開。不過,由於基督信徒在這裡的人數少,因此,他們離開,對這裡的基督信徒社團的存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城市被圍困和實行宵禁,令人無法生活,凡是能夠走的人都走了。今天的這個情勢驅使人們拋棄家園,只有少數深信作為基督信徒有義務留下來的人沒有走,他們知道他們應該分擔所有人在這個衝突中和對自由的需要的責任。有些人真的非常認真地履行這個義務而留在聖地。

東帝汶正式加入聯合國
【梵蒂岡電台訊】東帝汶在宣佈獨立僅4個月後,於昨天正式加入聯合國,成為這個國際性機構的第191個會員國。有關的情形,請聽本台特約記者從紐約發來的報導:

********
東帝汶是亞洲最貧窮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不過,在聯合國大家庭中,也有東帝汶的位子。這個國家的重要人士如總統古斯茂、總理阿卡蒂利、外長奧爾塔、和所有近年來為獨立而奮鬥的主角,都參加了昨天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的正式加入儀式。這個奮鬥,從反抗葡萄牙殖民開始,葡萄牙人於1975年離開後,東帝汶立刻被印尼侵占並於76年被印尼併吞。蘇哈托的印尼政府以強硬手段統治東帝汶,不斷對東帝汶人進行大屠殺,令這裡的居民大為減少。直到蘇哈托下台後壓迫才減緩,東帝汶人民也才有機會於1999年對是否獨立的問題進行全民表決。投票結果,大多數人民支持獨立,然而,這也引起了親印尼民兵的反抗,在當地進行了兩個月的激烈攻擊行動直到聯合國派遣維和部隊介入,使東帝汶終於舉行了民主大選。加入聯合國對東帝汶來說,也是結束歷史的舊的一頁同時展開新的一頁。當然,東帝汶所必需作出的努力也十分大,因為有一半的東帝汶人每天的收入不到55分美元,人民平均年齡最高為55歲,文盲佔全國人口的50%。再由於缺乏資源,鄰國不十分友善等因素,對抗貧窮和落後的奮鬥,對東帝汶來說,可能會比爭取獨立更加艱難。
********

烏干達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人士為國家和平步行
【梵蒂岡電台訊】數千名烏干達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信徒,9月29日舉行步行活動,為國家的和平呼籲。由烏干達阿喬利地區宗教人士的和平組織發起的這個步行活動,從古盧教區的運動場出發徒步走到5公里外的佩切阿科耀,最新的屠殺平民事件便是在這裡發生的。率領步行隊伍的有天主教古盧教區的主教奧達馬主教、聖公會其古姆的主教奧科拉主教,以及伊斯蘭教的領導人卡利爾,他們都是阿喬利宗教人士和平組織的成員。這個組織近來在調停烏干達政府和反叛勢力"上主反抗軍"的艱難工作上做了很大的努力,希望能使15年來的流血戰爭得以終止。雖然各方人士不斷呼籲和平,暴力行動卻日益增加。據烏干達電台27日報導的消息說,利拉教區的電台也遭摧毀。

世界24小時

昨天,09 月28 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數以千計的巴勒斯坦人在加沙紀念了新的因提法塔行動第二個週年
-10萬人在倫敦舉行了30年來最龐大的反戰示威活動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台訊)數以千計的巴勒斯坦人昨天28日在加沙紀念了新的因提法塔行動第二個週年。據本台特約記者莫塔的報導,最初的示威活動是於前天27日在巴勒斯坦各城舉行,在白冷、納布盧斯和拉姆安拉的示威尤其激烈。在這些活動中有人受傷,大部分是孩子,他們在向以色列士兵投石頭和其它爆炸物時,被士兵發射的橡皮子彈和催淚彈擊傷。一名巴勒斯坦人昨天28日早晨在加沙走廊被打死。促使巴勒斯坦人不顧宵禁而舉行示威行動的,是阿拉法特的支持者們要求結束對他在拉姆安拉的圍困。對這件事,聯合國安理會27日夜間公佈一份通告,要求以色列遵守兩天前的議案。以色列總理沙龍為尋求走出危機,派出部長會議主席的秘書長到華盛頓。以色列有意停止對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的圍困,但堅持躲藏在他的總指揮部的恐怖分子要受到懲罰。巴勒斯坦人反對將這些人驅逐到國外或在耶利哥坐牢,但他們同意把這些人送到加沙走廊。以色列則不同意這個方式。

(梵蒂岡電台訊)美國總統布什前天27日在丹佛訪問時批評聯合國的遲鈍,邀請聯合國對薩達姆˙侯賽因政權採取行動。伊拉克副總統阿齊茲從巴格達以威脅的語氣對美國的方案做出答覆說:"伊拉克將進行戰鬥",他又說這場戰爭"對美國人來說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而是一場頑固戰爭,美國將嘗到幾十年未曾嘗到的苦頭。"伊拉克副總統拉馬丹則表示,巴格達將拒絕聯合國在武器檢查方面的新議案。昨天28日下午,在倫敦舉行了30年來最龐大的反戰示威活動,由促進和平組織和英國穆斯林協會領導,10萬人參加。示威人士高喊口號:"不要對伊拉克的戰爭,要巴勒斯坦自由"。許多工黨國會議員加入了遊行隊伍,倫敦的市長和其他反戰的知名人士,如巴斯和威爾斯的主教也在他們當中。聖公會的一些成員決定以單獨的方式加入示威活動。英國聖公會只在幾天前表示堅決反對在伊拉克進行軍事行動,個別的主教在下議院的爭論中表達了上述意見。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