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06 - 01-
2004 新聞報導 資料庫
新欄目週末避靜
教宗與聖座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三鐘經講話,指出凡信基督的名字的人,必獲得成為天主子女的權能 教宗在帶領他們做三鐘經祈禱之前,給他們講了一篇話,話雖然短,卻字字珠璣。他引用聖若望福音第一章十二節的話,指出凡是信基督的名字的人,天主必定賜給他權能,好成為天主的子女。教宗先說:「在這新年第一個星期日,也是聖誕節後第二個主日,教會的禮儀再次邀請我們默想若望福音序言的美好篇章」。 若望福音開宗明義便說「在起初已有聖言」,教宗于是解釋說:「聖言這個名詞希臘文叫作"邏各斯",是理念、理性的意思,但是在宗徒們的思想中是"最高的智慧"的意思,這個最高的智慧在舊約聖經裡面被人格化,成為宇宙和歷史的節制者。『聖言與天主同在,聖言就是天主…萬物是藉著祂而造成的』(若.一,1,3)」。
教宗引用了若望福音開頭三小節之後,便指出序言中最令人吃驚的一節說:「『于是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若.一,14)』。這可是令人驚訝的肯定。這位以信德的眼光注視基督的神性本質的若望宗徒,非常強調基督降生為人的事實。他使"聖言"和"血肉"這兩個表面看來格格不入的名詞結合了起來。是的,沒錯!耶穌是真天主,也是真人。祂是天主的獨生子,若望和其他宗徒都曾經看過祂,聽過祂,接觸過祂(若前.一,1-3)。在基督人性內住有整個圓滿的天主性(哥.二,9)」。 教宗最後說:「親愛的各位,在聖史若望的帶領下,讓我們來接受白冷聖嬰的奧蹟,在這個奧蹟裡面,天主把自己的聖容完全彰顯了出來。讓我們也靜靜地和童貞瑪利亞站在永生的聖言面前,祂為了我們而成為一個小小的嬰孩。凡是相信祂的聖名的人,今天一如往昔,祂都賜給他們權能,好成為天主的子女(若.一,12)。這就是聖誕節的奧蹟和恩典」。 一月四日星期日這天,許多傳教地區都慶祝主顯節,也就是過去稱呼的"三王來朝"瞻禮。但是在傳統的基督信仰地區,仍然在一月六日這天過瞻禮節日。不過四日中午,還是有羅馬附近拉丁省的教友成群結隊地來到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他們穿著古代的服裝,打扮著三王來朝的遊行隊伍,來接受教宗的降福。教宗也當場向他們致意,並祝所有的人在基督的愛與平安中過新年。
一月六日主顯節,也是世界聖嬰傳教日 世界聖嬰傳教日起源于法國南錫(Nancy),公元一八四三年當地的主教夏爾•福爾班•揚松(Charles de Forbin-Janson)對中國地區許多的兒童的生活處境非常同情,于是發起鼓勵法國兒童為中國兒童祈禱和捐獻的運動。這個運動後來成了屬於聖座萬民福音部管轄的宗座聖嬰傳教善會。今天,這個善會在全球各國都設有分會,協助的對象已經不限於中國兒童,而是全世界貧苦地區的兒童。
根據聯合國國際兒童教育基金會二零零三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全球每年有一千一百萬五歲以下的兒童死于疾病,這些疾病只要打預防針就能夠很容易地避免。此外,世界發展中國家還有一億五千萬兒童因為貧窮而體重不足,他們會因此而在生理和智力上發育不全,甚至死亡。另有一億兩千萬學齡兒童因為貧窮而無法接受教育。 面對這種種貧苦的現象,分佈在全球各地的宗座聖嬰傳教善會每年除了鼓勵兒童為這麼多不幸的兒童祈禱外,也勉勵他們在自己小小的能力範圍之內,熱心捐獻,為協助他們同齡、卻比他們不幸得多的其他國家地區的兒童過一個合乎尊嚴、合乎他們成長需要、也能認識基督的生活。 教會與社會 國際稻米年要催化各國的稻米計劃 答:實際上,亞洲所有的國家都以稻米為主要糧食。種植最多的是:印度米、日本米和爪哇米。大約有5億噸的產量。 問:亞洲國家各有各的特性,但都喜愛以稻米為主要食糧,為什麼? 問:人類以稻米為糧食,已經有長久的歷史,有時還是一個重要的文化因素。您可以給我們舉個實例嗎? 問:米不僅可以作為糧食……… 問:很顯然,米對亞洲國家的生命非常重要…… 意大利協助病人前往露德朝聖組織成立70周年 埃塞俄比亞古老聖堂頂倒塌,至少15人死亡 世界24小時 昨天,01月05 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阿富汗國民大會通過新憲法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台訊)阿富汗朝向民主邁出歷史性的一步。代表所有政治勢力和國內各部族的國民大會502位成員以絕對多數票通過了新憲法。新憲法規定,由總統任命內閣部長和最高法院的成員,而解散政府則需要兩院國會的同意。伊斯蘭這幾個字在憲法第一條出現,為共和國下定義。不過,對傳統的尊重也在後面的條款中提到,確保宗教禮儀的自由,決不參閱伊斯蘭法律。談到婦女,阿富汗憲法上首次提到男女平等的原則,法律將保護寡婦和年輕女子免受在違反自己意願的情況下再婚和結婚的強迫。當然,新法律的出籠也歷經百般曲折。在制定新憲法的幾個月中,塔利班屢次騷擾,國民大會的所在地遭火箭炮襲擊。再說,舊政權的倒台卻沒有結束國家內部分裂的狀態,在選擇使用的官方語言上發生的爭執便可見一斑。佔多數的普什圖人要求將他們的語言作為官方語言,然而在少數民族的抗議下不得不屈服,最後決定在國家範圍內也說達里語,而烏茲別克語和塔吉克語只能在地方使用。另一方面,如果沒有聯合國和美國的壓力,北方聯盟是不會接受有一個強勢政府的,事實上,普什圖人總統卡扎伊手裡握的權力很大。 (梵蒂岡電台訊)為克什米爾問題幾次近乎戰爭邊緣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再次走上和平對話的路。印度總理瓦杰帕伊和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昨天5日在伊斯蘭堡舉行了會談。為解決長年的克什米爾問題的聯合聲明的簽署看來是可能的。據本台特約記者科焦拉的報導,二人在亞洲南部7國第12屆高峰會議期間,在伊斯蘭堡舉行的會談將近一個鐘頭,走出會議廳時,瓦杰帕伊和穆沙拉夫面帶微笑。印度外交部長辛哈在記者招待會上說,印度和巴基斯坦關係正常化的進程將繼續下去,但為了謹慎起見,他沒有宣佈二人的聯合聲明。巴基斯坦新聞部長艾哈邁德說,會談中雙方仍有歧見,但在繼續對話的方式和時間方面達成了共識,這項對話可能由兩國的外交部長進行。事實上,印度和巴基斯坦間的衝突的解決和在克什米爾問題上達致妥協也決定著亞洲南部地區合作的前景。在伊斯蘭堡舉行的高峰會議上同意在2006年之前設立一個自由貿易區,但這一切都取決於這兩個亞洲核大國之間關係的解凍。 (梵蒂岡電台訊)格魯吉亞選出新總統,他是36歲的律師米哈伊爾.薩卡什維利。他在選舉中贏得勝利,擊敗其他4位律師,肯定了選舉前的民意測驗。薩卡什維利說:"我們接受這個職務是為了將國家打掃干淨並且一起以民主方式重建格魯吉亞。"格魯吉亞新任領導人的執政綱領很簡單,就是毫不留情地與貪污搏鬥,沒收非法積累的財富,重振國家經濟。但這些決不容易做到。這個高加索共和國已經到了破產的邊緣,只指望歐洲和美國給予經濟救濟。建里海南部的輸油管會帶來生機。這次選舉中只有阿扎爾自治共和國正式參加,但只有23%的人前去投票。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不承認這次普選。 (梵蒂岡電台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更換了領導班子:荷蘭前外交部長舍費爾昨天5日入主設在布魯塞爾的北約總指揮部,接替英國人羅賓遜的職務。北約新任秘書長昨天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他的首要之務還是阿富汗。他又說,在伊拉克萬一進行的介入取決於這個阿拉伯國家的政治發展。他在任期間的另一個優先工作就是關心同歐洲聯盟的關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