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9-03-2005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主日彌撒重播 教宗與聖座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聖座聖職部部長卡斯特里良樞機主教向新聞界介紹教宗今年聖週四致全球司鐸函 今年已是教宗第二十四次在聖週四寫信給全球四十幾萬名天主教司鐸。今年這封信比較特別,因為是教宗最近在羅馬傑梅利醫院接受外科手術和住院療養期間寫成的。教宗在信中的種種反省心得來自他身體受苦的特殊時刻,他說自己身為病人,並處在其他病人之中,於是在舉行感恩祭時把自己的病痛與基督的痛苦結合在一起。 教宗從六個角度來描寫司鐸之所以。第一個,司鐸是感激天主的人;第二個,司鐸把自己獻給他所服務的人;第三個,司鐸以傳教士的熱忱宣報基督的救恩;第四個,司鐸生活在他所舉行的奧跡的記憶中;第五個,司鐸知道他的聖召的神聖性;第六個,司鐸不斷的走向基督,走向聖體聖事的女人瑪利亞。 教宗重複昔日的一個美好的觀念,他說司鐸就是另一個基督。他認為一個領受鐸品、獻身給天主的人,應該具有感激天主的心,不論對他所領受的信德,或為他所得到的特殊聖召,他都應該不時感謝天主。教宗強調:司鐸必須像基督一樣,知道本著真理和慷慨的精神,把自己奉獻給他所服務的團體,並聽從他的主教。 教宗的信函又指出:司鐸是宣講基督福音的得天獨厚的人,因此,司鐸必須在聖德上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並充滿傳教的熱火才是。司鐸既然天天舉行紀念耶穌的祭禮,因此他應該是忠實記憶耶穌的人。可是司鐸不僅僅是舉行巴斯卦奧跡的人,他更應該是保存這個奧跡的人。巴斯卦奧跡,或者說聖體聖事,使司鐸的生命成為神聖的,他的這種神聖性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顯露出來。正因為如此,教宗強調每個人有權利要求在司鐸身上看到基督。 教宗勉勵羅馬和拉吉奧青年多朝拜聖體,並與聖體聖事中的基督契合,作真正和有效的使徒 世界青年日在世界各教區的層次上,是於下星期日聖枝主日當天舉行的;在國際層次上將於今年八月中旬在德國科隆舉行。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十七日下午並沒有親自前往拉特朗大殿為青年主持這項祈禱會晤,但是他給他們發出一份文告,並透過電視參與了這項活動,向大殿內的青年致意,也降福他們。教宗在文告中邀請青年們用聖多瑪斯讚頌朝拜聖體的話說:“耶穌,我朝拜隱藏在麵餅形下的你”。教宗並勉勵青年在這充滿仇恨和家庭不穩定的時代,多多信賴聖體聖事。 昨天03月18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塔拉巴尼表示,伊拉克庫爾德人和什葉派教徒間的一切結扣都會打開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伊拉克臨時國會上週五舉行了宣誓就職儀式之後,為組新政府的談判繼續處在僵局。儘管如此,庫爾德領導人塔拉巴尼接受CNN廣播電視新聞網的訪問時聲明,在3月26日舉行的下次國民會議之前,庫爾德人和什葉派教徒間的一切結扣都會打開。關於伊拉克多數黨之間的政治分歧,本台記者作了以下的報導: (梵蒂岡電臺訊)以色列總理沙龍評論前天17日巴勒斯坦政府同包括哈馬斯運動和伊斯蘭聖戰組織在內的13個派別在開羅達成的協議走出了“積極的第一步”。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布•馬贊也有同感,他稱這是一項“嚴肅重要”的協議。美國政府卻不十分滿意,稱協議只邁出了仍不足夠的一步。為了討論在中東的和平進程,美國總統布什首次邀請以色列總理沙龍到他在德克薩斯州的農場,日期是4月11日。 (梵蒂岡電臺訊)敘利亞從黎巴嫩撤軍的雙方案的第一個階段已經完成。大約8千名士兵離開黎巴嫩北部,到了離敘利亞邊境不遠的貝卡谷地。此外,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收到派往中東的特使寫的報告後,再次要求大馬士革在黎巴嫩5月份的國會議員選舉前,全面撤出這個國家。黎巴嫩馬龍尼禮的宗主教斯菲爾週三同美國總統布什的會談時也重申了“所有黎巴嫩人對獨立、主權和自由的希望”。 (梵蒂岡電臺訊)中國南部重慶煤礦發生爆炸,至少19人死亡。“新華社”報導了這個消息,並且說,爆炸後尚有19名礦工被困在井下。中國的煤礦被視為世界上最不安全的煤礦,僅2004年,儘管加強了安全措施,還有6千多名礦工死于工作事故。 (梵蒂岡電臺訊)古巴總統卡斯特羅宣佈將古巴貨幣比索升值7個百分點。卡斯特羅向大約2千名領導人發表的講話中說:“從今天生效的古巴貨幣的升值是鑒於古巴經濟的優異表現和美元的貶值” 而作的決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