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0-06-2005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主日彌撒重播
教宗與聖座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接見紐約國際猶太教徒宗教協談委員會代表團,表明加強與猶太教徒對話的心意
教宗向紐約這個猶太教徒的代表團說:“我們兩個團體之間的關係歷史是複雜的,經常也是痛苦的。雖然如此,我相信基督信徒和猶太教徒的精神遺產是智慧和啟發靈感的泉源,足以引導我們按照天主的計畫走向希望的前途”。 教宗指出梵二大公會議“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如何勉勵基督信徒和猶太教徒彼此進一步地包涵,並譴責任何仇視、迫害和反對猶太人的行為。教宗強調天主教會在它的要理講授和生活上都將繼續遵循大公會議的路線,而大公會議之後的保祿六世和若望保祿二世兩位教宗在改善天主教與猶太民族之間的關係上,也有重大的貢獻。 教宗向來賓表示繼續走這條路是他的心意,但是他也提醒說:“為兩個宗教團體來說,牢記歷史是道德的義務,也是淨化的泉源。這項義務必須包括繼續反省歷史、道德和神學的問題,這些問題因著猶太人遭屠殺的悲劇而引起的”。 最後,教宗呼籲加強天主教和猶太教之間的宗教對話,以便建立一個越來越和諧、越合乎造物主聖意的修和的世界。 紐約國際猶太教徒宗教協談委員會主席,以色列•辛格經師向教宗致詞,祝望基督信徒和猶太教徒能夠攜手合作,共同建立和平的未來。 最近三十多年以來,天主教和猶太教之間的關係不斷地改善和增進,這在若望保祿二世教宗時代尤其顯明。現任教宗本篤十六世當選之後所發出訊息之一,便是致羅馬猶太教團體經師 里卡多•蒂塞尼。在這封信中,新教宗說:“我信賴至高者的幫助,為能繼續與猶太民族的子女對話,並加強與他們的合作”。事實上,猶太教徒也是最先被新教宗接見的非基督信徒的團體之一。 聖座與猶太教關係委員會秘書長諾伯特•霍夫曼神父說:“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二零零零年十二月,還是樞機主教的時候,曾寫了一篇文章登在《羅馬觀察報》上,他說:我們基督信徒與猶太教徒有特殊的關係。我們基督信徒有著猶太教的根源;我們和猶太教的關係不同於和其他宗教的關係。因此,依我看來,新教宗首先接見猶太教代表團是有他的理由的”。 教會與社會 義大利華人天主教思定服務社創始人及前任社長王克祿蒙席的葬禮彌撒6月8日在天神之后大殿舉行 王蒙席的棺木安放在祭壇的前下方,棺木上方和周圍是親友們獻上的花環,表達對這位長者的深厚愛戴及懷念。即使在彌撒進行中,也陸續有人以團體或個人名義將一束束的鮮花擺在棺木前。 彌撒中宣讀了兩篇讀經和福音,卡內斯特里樞機講道。他開門見山講到死亡這一主題,富有超性意義和哲理。他說生命終有一死,死亡卻有生命力,因為基督經由死亡而復活,給我們換來了永恆的生命。卡內斯特里樞機又提到早年與王克祿神父在羅馬的聖女葛萊蒂堂口相識,當時他是那裡的本堂神父,王神父則任副本堂。他說,王神父勤奮工作,從不埋怨,性格溫良謙遜。那時他就和王神父開玩笑說:“王神父,你是個十足的神父,也是個十足的中國人!”王神父總是以微笑作答。卡內斯特里樞機說,王神父最後這幾年疾病纏身,但別人問他身體如何,他總是回答很好,以樂觀態度對待疾病,不願以自己的疾病而吸引人的注意力。在這方面,他也是我們的好榜樣。 彌撒結束後,天神之后大殿的本堂神父也講了幾句話,感謝若瑟王蒙席30多年來為這個堂口的服務。邱琮傑神父也代表羅馬華人教友感謝王蒙席創辦了思定服務社,說在座每個人都多少蒙受過王蒙席的恩典。邱神父並說,王蒙席生前非常關心愛護中國教會,現在他的在天之靈可為我們中國教會祈禱了。 王克祿蒙席1926年生在一個虔誠天主教家庭,兄弟姊妹7個,他排行第三。王神父自小修道,1948年到羅馬傳信大學深造,1954年晉鐸。從1955年秋在羅馬聖女瑪利亞葛萊蒂本堂開始牧靈工作,13年之久。1968年,在于斌樞機主教多次建議下,成立“思定服務社”,為華人與留學生服務,為了便於服務工作,王神父將社址和他本人遷到靠近羅馬火車站的天神之后大殿。這項服務一幹就是30多年。 他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鞠躬盡瘁,忘我奉獻的精神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基督信徒與伊斯蘭教徒一同追求真理並為共同福利合作 菲茨傑拉德總主教首先提到梵二大公會議的訓導對伊斯蘭教與基督信仰對話的重要貢獻,以及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對東這兩個宗教的對話上,所擔任的角色。他說:“伊斯蘭世界對先教宗去世的反應,也許正是這兩個宗教改變互相間關係的徵兆。”總主教在深入談論宗教間對話的意義時說,從天主教會的觀點來說,在伊斯蘭世界找到唯一並具有權威的對話物件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須與不同的團體和組織建立起多邊關係。最可能對話的範圍中,最複雜的當然是神學方面的對話。他說:“這不是要毀壞對方的立場,或說服對方承認自己的錯誤,如果這樣做,便會掉入爭論的陷阱。”總主教指出,真正的神學對話,是為了澄清思想,知道在哪些方面雙方觀念一致,哪些方面互相意見分歧。這位聖座宗教協談委員會主席說,天主教會強調每一個人都有依照自己的良心選擇宗教信仰的權利,他承認伊斯蘭世界在全世界上發起各種活動來推動與基督信徒的對話的努力。最後,總主教說,眾多伊斯蘭人士對新教宗本篤十六世當選作出熱烈反應,這也許是伊斯蘭教徒與基督信徒對話新階段的徵兆。 中國內蒙古呼和浩特的王希賢總主教去世 王希賢總主教于1926年5月21日誕生在一個天主教家庭,1953年晉鐸後,在教區修院中執教,直到1957年被捕。他被關進監獄中勞改21年後,於1980年獲得釋放,得以重新履行司鐸職務和恢復在修院中的教職。1997年獲任命為主教 信仰社在報導這個消息時說:“凡認識王主教的人,都說王主教是一位好人,他深受人們的愛戴。”信仰社的消息又說:“在文化革命期間,他一直保持對基督和對教會的忠貞。”當王主教獲知教宗本篤十六世已知道他患病而祝福他為他祈禱後,他說:“我擔不起。” 呼和浩特總教區天主教友5萬多人,當地聖召不斷增加,目前,總教區有50位年輕神父,100位修女,40位修生。 世界24小時 昨天06月09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以色列最高法院宣判從加沙走廊和約旦河西岸撤出的決定合法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以色列最高法院宣判從加沙走廊和約旦河西岸撤出的決定合法。最高法院的判決駁回了猶太人僑民對撤離方案宣判無效或修改的要求,為沙龍總理的撤離方案去除了最後的障礙。這項判決也宣判了支持僑民的極端党的失敗。 (梵蒂岡電臺訊)玻利維亞處在政治完全癱瘓的狀態,國會承擔起走出危機的任務。國民會議昨天9日在武裝部隊緊緊包圍的蘇克雷城討論梅薩總統的辭職並決定對農民和礦工的示威所要採取的措施。梅薩要求派國際觀察員,避免國家的局勢急轉直下。該國天主教會前天8日呼籲提前選舉。玻利維亞主教團在各方之間從事調停工作,在所發表的文告中堅稱廣泛徵求了民眾意見,相信有必要提前選舉,使國家易於治理。 (梵蒂岡電臺訊)朝鮮作出新的核威脅:平壤政府昨天9日聲明“有足夠的炸彈保衛自己,免遭美國的進攻。”日本立即做出反應:東京表示,朝鮮政府的表示“為世界和平是個挑釁。”並熄滅近幾個星期出現的一絲希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