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6-06-2005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主日彌撒重播
教宗與聖座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選定明年世界和平日主題:寓於真理的和平 今天這個時代,一個有明確信仰的人常被譏笑、甚至認為是原教旨主義者,而一個持著相對主義者才被認為是符合時代要求、認識時務的人。教宗本篤十六世就職兩個多月以來,已經多次向相對主義挑戰,他不怕逆流而上,但要求人相信真理的存在,相信真理是審斷事物價值的唯一標準。 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一九九三年頒佈的“真理的光輝”通諭中,就指出民主政治若與倫理道德上的相對主義聯合,將產生危險。文中說:“如果不存在任何引導政治行動的真理,則思想和信念能夠被權力目的所利用。一個沒有價值的民主政治很容易變成公開或陰險的極權政治,就如歷史上所顯示的一樣”。 新教宗本篤十六世最近也談到相對主義的獨裁,這種獨裁不承認肯定的事,不承認絕對,只承認自我和自己的好惡為判斷是非的最後準繩。在這種情況下,強者就是法律。 聖座公佈明年世界和平日主題的公報引用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第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節的話指出:“除非每個人懷著一顆新的心,按照造物主銘刻在人心中的渴望,轉向和平的真理,則無法在地球上為眾人建立真正最符合人性的世界”。該公報又說:“人的本性有深刻的要求,那就是人權必須實踐,自然法律和普遍的原則必須受到尊重,每個人應得的正義必須做到。當一個人的行動不尊重事物的秩序,當人的生命受到壓制,無法發展,當人民被壓迫付出無法忍受的犧牲時,就不會有和平,因為事物的真理沒有受到尊重”。 公報又指出:“和平乃是秩序的安寧,換句話說,和平就是與人有關的真理能夠完全得到公開表露的局勢。人類渴望的真理就是能夠圓滿地表達自己。這種渴望表現在愛好和平,愛好秩序,愛好真正的和平,或者說,愛好和平的真理”。 公報最後說:“真正的和平也是相安無事的狀況,它使一切修好,讓人走出孤立。真理光照一切,讓人窺見真正人倫關係的道路,使人可以改正過錯,可以和自己、和他人修好,可以在討論中光明正大,並信守自己的承諾”。 總之,從明年世界和平日的標題,我們看出教宗本篤十六世所強調的和平是寓於真理的和平。 世界24小時 昨天06月25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伊朗德黑蘭市長艾哈邁迪內賈德在前天星期五的決選中獲勝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伊朗選出新總統,是兩位候選人中期待較小的那一位。極端保守分子,德黑蘭市長艾哈邁迪內賈德在前天星期五的決選中獲勝:昨天星期六內政部公佈的數據顯示,艾哈邁迪內賈德以62%的支持率擊敗只有38%票數的前總統拉夫桑賈尼。本台請駐德黑蘭的安莎通訊社記者贊科納托談談這次選舉結果的理由: 答:我認為,投票率低促成這一結果,週五在德黑蘭的情況如此,在伊朗全國也得到證實。只有55%的人投了票,這意味著上層階級、青年人、曾是改革運動支持者的受過教育的婦女等許多領域沒有投票。本來輿論認為,他們會為了將不利因素減到最低程度而去投票。 問:窮人則投了艾哈邁迪內賈德的票… 問:一個極端保守黨人當選,這在今天的伊朗社會會意味著什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