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3-03-2006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主日彌撒重播 教宗與聖座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週三公開接見活動講解十二宗徒是耶穌的見證與使者的要理 教宗向朝聖人士說:“聖保祿宗徒致厄弗所人書告訴我們,教會就如一個建立在宗徒和先知基礎上的建築物,而基督耶穌自己卻是這建築物的角石。在默示錄中,十二位宗徒的角色是從末世天上耶路撒冷的角度來看的,天上耶路撒冷是一座城市,它的城牆奠立在十二座基石上。在這些基石上方有上主的羔羊耶穌的十二位宗徒的名字。四部福音都一致地提到,宗徒的蒙召乃是耶穌在約旦河受洗後,在世執行他的使命的第一步”。 教宗提到馬爾谷福音和瑪竇福音記載第一批宗徒蒙召的背景地方是加里肋亞湖畔,那時耶穌才開始宣講天國不久,他注視著兩對兄弟,西滿和安德肋,雅各伯和若望。他們都是漁夫,但是還有另一種捕魚的工作在等待著他們。耶穌堅定明確地召叫他們當漁人的漁夫,而他們也立刻響應,跟隨了耶穌。根據兩位聖史的記載,耶穌是在這幾位漁夫聽了他的講道,看到他所行的奇跡之後,才邀請他們跟隨他的。 這幾位漁夫跟隨耶穌後,他們的命運將密切地與耶穌連接在一起,他們成了耶穌的宗徒。宗徒意味著耶穌的使者,尤其是有關耶穌的專家。教宗說正因為這個理由,聖史若望特別強調耶穌與未來的宗徒首次會面時的這個特性。 教宗說聖史若望記載耶穌第一次會晤未來的宗徒的背景,與聖史馬爾谷和聖瑪竇所記述的不同,他記述的地點是在約旦河畔。那幾位未來的宗徒像耶穌一樣,從加里肋亞來到約旦河畔,為了度洗者若翰所施的洗禮的經驗。他們都是期待天國的人,渴望認識默西亞,因為他們都聽說默西亞很快就要來臨。所以,一經洗者若翰指點耶穌為天主的羔羊,他們便立刻願意親自認識耶穌。 教宗說耶穌與最初兩位未來的宗徒的對話很有意思;耶穌問他們你們找什麼?他們回答說辣比,意即師傅,你住在哪里?耶穌以邀請的口吻回答說:你們來看看吧!宗徒們和耶穌的奇遇就是這樣開始的,他們的相遇就像是彼此敞開心胸的人的相會。從此,宗徒們與他們的師傅耶穌開始有了直接的認識,他們沒有必要宣講什麼思想理念,只要親自為耶穌作證就夠了。教宗強調:宗徒們在被耶穌派遣出去傳教之前,必須先和耶穌一起生活一段時日,彼此建立個人的關係。有了這樣的關係認識,宗徒們擔任耶穌的使者的任務就是:宣講他們與耶穌生活的經驗,進而邀請每個人進入與耶穌共融的奧跡中。 教會與社會 140餘名香港天主教友抵達羅馬參加陳日君樞機的擢升樞機大典 陳日君樞機啟程時在機場表示,抵達梵蒂岡後,他會探訪教廷有關聖部,會晤教宗時,亦會向教宗介紹中國的教會狀況。陳主教稱,他此行是「去聽,不是講」,接受教宗給的工作安排。 觀禮團團長陳志明副主教在機場稱,樞機的工作不容易,他們希望陳主教可帶動香港教會關心普世教會事務,例如中國宗教的發展。觀禮團成員出發,亦祈求世界和平。 香港觀禮團這幾天在羅馬的活動如下:24日上午參加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的榮升樞機大典,下午參加慶祝酒會,25日上午參加教宗與新樞機們在聖伯多路廣場舉行的彌撒,下午參觀地下墓穴,26日上午在陳樞機曾就讀的慈幼大學參加陳樞機親自為華人教友舉行的彌撒,27日參加教宗接見所有擢升樞機參禮人士的活動。此外,觀禮團的140多位成員並要到聖方濟各的家鄉亞西西朝聖。 一套有關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DVD即將出版問世 加布遣會傳教士以“住房計畫”協助佛得角人解決住房問題 世界24小時 昨天03月22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俄羅斯反對聯合國安理會的最後通牒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俄羅斯反對聯合國安理會的最後通牒,依照安理會的通牒,由於德黑蘭政府的核野心,伊朗要受制裁。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重申了不同意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交給聯合國審核的文件,在這份文件中要求伊斯蘭共和國停止它的核計畫。21日下午,安理會15國之間的對立使對伊朗的各種決定都推遲了日期。在這樣的情況下,國際社會是否會有深刻分裂的危險呢?“太陽24小時”報的記者內格利向本台表示:“分裂已經存在,這已是完全可以預料的:無論俄羅斯還是中國都不願意將伊朗的檔案提交給聯合國安理會。莫斯科和北京尤其不願意在未來進入制裁的程序。中國和俄羅斯的策略是推遲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檔案,以便重新開始談判。” (梵蒂岡電臺訊)中東的消息。一名伊斯蘭聖戰組織的巴勒斯坦活動分子在以色列軍隊襲擊約旦河西岸耶利哥的軍事行動中被擊斃。在政治方面,巴解組織審核了被任命的總理,哈馬斯運動領導人哈尼亞呈交給阿布•馬贊主席的新政府名單。巴解組織的一些成員聲明,如果哈馬斯運動不承認巴解組織,他們也不會承認新政府。巴解組織聚集了幾個世俗和溫和組織,其中包括法塔赫。 (梵蒂岡電臺訊)禽流感也來到了加沙走廊:巴勒斯坦農業部長公佈查出了對人類危害最大的H5N1病毒。 (梵蒂岡電臺訊)白俄羅斯反對黨繼續抗議上星期天的總統選舉結果,在這次選舉中,於1994年掌權的亞歷山大•盧卡申科得到超過八成的選票。不過,到目前為止,參加示威的人並不是很多,不像2004年在烏克蘭發生的那樣。那麼,為何這場示威不能將大部分白俄羅斯人捲入呢?安沙通訊社駐莫斯科的負責人拉垮向本台解釋說:“白俄羅斯反對黨領導人米林科維奇無法將足夠數量的人帶到廣場上,以便再次創造烏克蘭橙色革命的場景。顯然,這就是米林科維奇指望的劇本:召集相當結實的抗議群眾,好能制約盧卡申科,美國人稱他是歐洲的最後一個獨裁。米林科維奇想迫使他舉行新的選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