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9-08-2006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主日彌撒重播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夏宮接見埃切卡萊樞機主教 一個多月前,黎巴嫩南部伊斯蘭教真主党遊擊隊綁架兩名以色列士兵,招來以色列的報復,並引發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空軍轟炸黎巴嫩全國各地,摧毀基本結構設施,陸軍也越境,深入黎巴嫩南部地區三十公里,設法消滅真主党的武裝力量。戰事在四天前因聯合國通過有關的決議案而停火。這項決議案要派遣國際和平部隊進駐黎巴嫩南部和以色列交界地區,解除真主党的武裝,讓黎巴嫩軍隊取代真主党遊擊隊,駐守南部地區。以色列於是開始撤軍,黎巴嫩軍隊則立刻進入空地,取代以色列部隊,控制當地。國際和平部隊可能在8月下旬開始抵達黎巴嫩。 教宗特使埃切卡萊樞機主教於8月15日聖母升天瞻禮當天上午,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山上的哈麗莎聖母朝聖地主持彌撒聖祭,為中東的和平祈禱,並向全國人民宣報教宗對他們的深深關懷,他說教宗非常留意黎巴嫩人民的痛苦和精神與物質上的需要,並呼籲各方慷慨接濟黎巴嫩長久的需要。埃切卡萊樞機主教並指出:“這裡呼吸著太多的仇恨氣氛,…只有寬恕才能引向修和”。與教宗特使共祭的是黎巴嫩馬龍尼禮節教會的宗主教斯費爾樞機。黎巴嫩人民為了教宗特使的來訪而歡欣雀躍,幾乎忘記了戰爭的痛苦。 整一年前教宗本篤十六世首次訪問德國,在科隆主持世界青年日活動 在德國科隆舉行的世界青年日活動是三年前,2002年由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召集的,但是先教宗來不及參與便謝世。這項世界性的巨大活動便由他的繼承人本篤十六世來主持,而這位繼承人正好是德國人。科隆的總主教座堂珍存著耶穌誕生時,前來朝拜他的東方賢士的聖髑,而那屆青年日的主題正是《我們前來朝拜上主》。 梵蒂岡城國教宗的代理主教安傑洛•科馬斯特里總主教當時也在德國參與這項活動,他向本台回憶那次活動說:“在德國科隆舉行的世界青年大會師,是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1984年首創的長遠路途的延續。教宗本篤十六世繼承了這個美好的遺產,並滿懷興奮地予以推行發展。我們可以看出來這位不再年輕的本篤十六世教宗如何設法以年青人能夠懂的簡單語言,向青年們講話。我們應該說這位大神學家的教宗所發表的話也真是適合青年們的口味。那些講話不但有內容,而且也具體地面對問題,把基督的訊息積極地表露出來,讓青年們知道有宗教信仰乃是一件美好的事,當一個人遇到上主時,他的生命便閃爍著美麗,而且也會滿懷熱情地去度這一生”。 教會與社會 250名醫生可以在5年內拯救8萬名患愛滋病的非洲兒童 答:對抗愛滋病此刻的目標是利用西方提供的經援來開發能夠拯救數以百萬計的愛滋病人的疫苗。問題是,在這段時期中,如何擬定治療的策略,來在資源有限的國家中盡可能拯救最多的人並令等待疫苗的患者得以生存。世界上4千億愛滋病患者有3千億在非洲,因此,這是一件迫切的事,需要預防未來的愛滋病災難。非洲要因人口的喪失而從地球上消失,因此,我們必須儘快作出能夠拯救最多人的選擇。 問:從1985年召開首次愛滋病國際會議以來到今天,在這個病的治療與研究上有什麼改變嗎? 問:您是說現在還有獲得藥物的問題存在? 問:多倫多會議中也討論了愛滋病患者參加有關愛滋病的治療與預防的決策………… 天主教慈善機構明愛組織積極協助黎巴嫩難民並促進當地的修和 此刻,在黎巴嫩難民急切返回家園的時候,黎巴嫩明愛機構也必須改變它協助難民的方向,從在難民中心協助難民轉為陪伴難民返回他們原來居住的地方並計畫協助他們重建家園。更重要的則是令社會中繼續使用暴力的人走修和的道路。 作為天主教組織的黎巴嫩明愛機構的工作也受到伊斯蘭教人士的讚賞與支持,比如,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幾天前捐贈了60公噸的生活品給明愛機構。 世界24小時 昨天8月18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以色列軍隊把黎巴嫩南部不同的地區交給聯合國部隊負責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以色列軍隊繼續從黎巴嫩南部撤離,黎巴嫩的軍人也隨後來到。以色列軍隊也把黎巴嫩南部不同的地區交給聯合國部隊負責。貝魯特派遣的軍隊已經開始在同以色列的邊界上巡邏。本台記者作了以下的報導: 17日,49個“理論上準備”為聯合國調停部隊提供人員的國家的代表團在聯合國總部開了首次閉門會議。會上強調了派出協助在黎巴嫩南部駐守的1萬5千名黎巴嫩軍人的國際部隊該當“強壯,武備良好”,但“非有進攻性”。會上強調在10天內將派出3500名藍盔士兵。法國已經派出200人,此外還表示準備承擔部隊的指揮責任。但是,會議上本來該當確定國際部隊從事任務的性質,卻未作出重要決定。關於派兵的規則,聯合國副秘書長只談到“使用武力來協助黎巴嫩政府保障自己邊界的安全。”會議將在下周的開端再進行討論。 馬龍尼禮的主教們也審核了聯合國議案。主教們表示擔心聯合國的文件被模棱兩可地解釋。主教們表示,黎巴嫩人民經歷的悲劇顯示,在黎巴嫩不能再接受“雙重政治當局”的局面了。馬龍尼禮的主教們邀請全國人民團結在一個當局下,就是“民主選出的國會所信賴的政府”。 (梵蒂岡電臺訊)巴勒斯坦的局勢緊張,以色列繼續進攻行動。兩名伊斯蘭聖戰組織的活躍分子昨天18日上午在約旦河西岸的南部被打死。至少3名巴勒斯坦人17日夜間在加沙死於以色列的空襲。在這種局勢下,巴勒斯坦當局代表穆內姆17日在莫斯科表示,6月份被巴勒斯坦武裝組織綁架的以色列士兵會在“幾天後”釋放,以此來交換在以色列關押的600名巴勒斯坦囚犯。在政治方面,巴勒斯坦主席阿布•馬贊17日表示,幾個武裝組織同意暫停向以色列境內發射卡薩姆火箭炮。此外,巴勒斯坦總理哈尼亞提出的條件會給哈馬斯和法塔赫組民族團結政府帶來危害。 (梵蒂岡電臺訊)古巴總統菲德爾•卡斯特羅的身體正在恢復,國家安全,能抵制進攻。古巴國防部長勞爾作了上述表示,他在擔任臨時總統的18天后首次接受官方的“格拉瑪”報的訪問。本台記者巴迪利亞作了以下的報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