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5-01-2007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周末避靜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週三公開接見活動講解基督信徒合一的要理 教宗在講話中特別提到去年二零零六年基督信徒大公合一的幾項重大事件,這幾件大事分別與基督教、莫斯科東正教、聖公會、君士坦丁堡東正教有關。 教宗指出基督信徒共同的祈禱是化解至今仍然覆蓋在基督信徒合一道路上的雲霧的秘訣。他說:“大公合一運動是個緩慢的進程,有時候當我們受到引誘,聽而不聞,說而不明,缺乏勇氣宣講真理時,便令人感到沮喪”。然而,“只要祈禱,一切都可能獲得,因為這是每位基督徒首要的共同義務。想到梵二大公會議結束後這四十年間的成果,就是一個有力的見證”。 關於這些成果,教宗說:“從四十年來所走的路,看到基督信徒為了重建彼此的合一所作的努力開出美妙的花果,令人驚訝地發現上主如何把我們從自滿自足和冷漠的麻木不仁中喚醒我們,使我們更知道不只是聽,而且要聞”。 關於和基督教改革教派的關係,教宗說:“去年一開始,改革教派世界聯盟便正式來梵蒂岡訪問。當時天主教與改革教派共同組成的國際委員會把一份文件交給雙方教會最高當局參考。這份文件結束了一九七零年展開的、歷時三十六年的對話旅程,文件名稱叫做《教會作為為天主的國作證的團體》”。除了改革教派世界聯盟外,教宗也提到他在去年年初接見了歐洲基督信徒大公運動的代表團、美國福音派路德教會代表團、以及世界浸信會聯盟。 關於和莫斯科與全俄羅斯東正教的關係,教宗說:“去年七月在莫斯科舉行了宗教領袖高峰會議。當時莫斯科兼全俄羅斯東正教宗主教阿萊克西二世曾發出特別訊息,希望羅馬聖座參與。其後有莫斯科東正教的基里爾總主教的來訪,這位總主教表示希望天主教與莫斯科東正教之間的關係能夠有更明顯的正常化”。在提到莫斯科東正教的同時,教宗也提到希臘國內東正教教務會議宗徒執事學院的神父和學生的來訪,以及在巴西阿雷格里港舉行的世界基督教大公理事會大會為天主教代表團所安排的廣大空間,教宗甚至給這次大會發了一封特別的訊息。基督教衛理公會在韓國首都索爾舉行全球大會,教宗也同樣寄上了一份賀函。 關於聖公會,教宗提到去年十一月這個教會的領袖,英國坎特伯里的總主教羅恩•威廉斯的正式來訪。他說:“在宗座大樓的救主之母聖堂,我和他以及他的隨員一同分享了一個重要的祈禱時刻”。 接著教宗談到天主教與東正教的關係,他說:“至於令人難忘的土耳其牧靈訪問旅行以及和巴爾多祿茂一世宗主教的會晤,我願意想到我們所說的許多極有力的話。藉著今天這個機會,我願再次向他,巴爾多祿茂一世聖父致問候之意,並感謝他在我返抵羅馬之後給我寫的一封信。我向他保證我的祈禱和努力,好使我們在法納爾的聖喬治聖殿舉行神聖禮儀時的和平擁抱能結出果實”。 最後,教宗談到天主教與希臘國內東正教的關係,他說:“二零零六年以雅典兼希臘全國東正教總主教克里斯托杜洛的正式來訪結束。我們彼此交換了意義深遠的禮物,就是至聖聖母像和聖伯多祿聖保祿彼此擁抱像”。 教宗表示上面所提到的種種拜訪、會晤的活動,就是基督信徒大公合一這條進度緩慢的道路上,具有崇高精神價值、喜悅和帶有希望的時刻。這些時刻叫人看出基督信徒共同追求合一的努力,這些努力經常是默默地進行著,卻是充滿力量。 教會與社會 歐洲和美國主教呼籲本國同胞不要忘記為聖地祈禱 答:這裡是一個宗教和文化混合的地區,但大部分居民是伊斯蘭教徒。我們在這裡是為了促使大家和睦共處,相親相愛。在這方面,堂區辦的學校所從事的工作非常重要。學校中有學生1200人,從幼稚園到初中,基督信徒和伊斯蘭教徒不僅在一個地方生活,更是一同生活,大家互相認識。我們向基督信徒傳授的,伊斯蘭教徒也同樣聆聽,我們向伊斯蘭教徒提出的問題,也同樣向基督信徒提出。這令基督信徒與伊斯蘭教徒間的關係隨著時間的推進而日益堅固。 問:這裡的基督信徒社團的生活非常艱難,基督信徒人數也不斷減少………… 問:的確,不斷有大量年輕人到外國去,如何才能令他們留下來呢? 問:聖地的居民感覺到他們被世界其他地區的人所遺忘………… 亞洲天主教會討論如何本著教會的社會訓導來面對新挑戰 巴黎一位神父獲得呂巴克文學獎 呂巴克獎是以法國著名神學家亨利•德•呂巴克樞機為名,呂巴克是由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1983年提升為樞機的。此獎項由法國駐聖座大使館設立,頒給向羅馬宗座大學提交的哲學、神學、或靈修學方面的傑出博士論文。據宗教新聞通訊社的消息說,這個獎項包括了獎金3千歐元。得獎人馬萊布神父說,他在一個照顧臨終病人的中心生活了兩個月後,選擇了這個論文題目。他的論文在天主教大學進行了辯論。 世界24小時 昨天1月24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多數美國人不贊成布什的伊拉克新方案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美國總統布什前天23日發表的人們期待中的國情咨文涉及了4個主題:需要求助於另類能源、著手改革道路的迫切性、對抗恐怖主義和在伊拉克的戰爭。關於布什講話的內容,本台特約記者馬斯特洛利利從紐約作了以下的報導: (梵蒂岡電臺訊)黎巴嫩貝魯特的機場昨天24日上午重新開放。前天23日,真主党發動的大罷工在首都釀成騷亂後,班機停飛。什葉派的目的是讓親西方的西尼奧拉總理的政府垮臺。這項抗議行動導致對立派之間的激烈衝突,儘管軍隊介入,也至少3人死亡,130人受傷。在這樣的背景下,援助黎巴嫩的國家今天25日在巴黎召開會議。那麼,巴黎會議如何看待反對黨在貝魯特的激烈抗議呢?義大利“晚郵報”的記者費拉里向本台表示: 答:前景難以預測。明顯的是,昨天的鐵拳較量至少從理論上說主要為了經濟理由,即西尼奧拉政府主張的改革,這項嚴峻的改革不僅使物價升高,也著眼於私有化,也會觸及到一些利益,如利用妥協得到的建築。不過,從某些角度看,這是真主党領導的反對黨要東山再起的一個藉口,他們意在使這個政府垮臺,實行民族團結政府。現在的問題是,真主党在最後一刻向後退步是願意得到這筆援助,因為他們起初的時候說:“我們要將罷工堅持到底。” 問:真主党在反政府方面恢復了力量,在您看來,能使援助國的意向冷卻下來嗎? (梵蒂岡電臺訊)平壤和華盛頓政府正在顯示新的靈活性,這讓人們對關於北韓核計畫的國際談判的結果報著希望。南韓外交部長宋緣淳昨天24日作了上述表示。宋緣淳儘管在他的聲明中用詞十分謹慎,卻毫不猶豫地談到在北京關於北韓棘手的核問題談判的新時代。出席談判的方面,除了兩個朝鮮外、還有美國、中國、俄羅斯和日本,但是重新對話是華盛頓和平壤代表在柏林的雙邊接觸中提出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