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3-2007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周末避靜 教宗與聖座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訪問羅馬少年監獄強調:沒有天主的生活產生不了作用 這天,四旬期第四主日的彌撒福音內容是浪子回頭的比喻,也是教宗就任將近兩年來第一次訪問監獄活動的主導思想。在訪問過程中,整個氣氛都非常感人,五十幾位接受教養感化的少年也都非常興奮,他們的親友同樣喜形於色,因為教宗的來訪對這些孩子們的影響必定非常深遠。孩子們為了教宗的訪問早已經開始準備要唱的彌撒聖歌。 教宗抵達這所少年監獄時,神情也有些驚奇,因為這座所謂的監獄其實像一所學校,有很寬敞的花園庭院,有室內運動場所,有很多綠地,也有一座聖堂,有學習手工藝的工作坊等等,毫無門牆高築的感覺。教宗在彌撒中說:“我很高興來訪問你們,我們相會的最重要時刻就是在舉行彌撒聖祭的時候,在彌撒中天主重新把他的愛賜給我們。這個愛特別是在生命中困難的時刻能夠安慰我們,賜給我們平安”。 教宗告訴接受教化的少年們“真正的愛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啊!”。正因為如此,教宗才用當天彌撒福音有關浪子回頭的故事來勉勵這些孩子們和他們的親友。教宗說這個比喻是家庭的故事,一位父親和兩個兒子。兩個孩子都和父親生活在一起,日子過得很好,可是他們的計畫不一樣。小兒子很像在座的每位少年,他希望過一種完全自由、無拘無束、不需要遵守任何規矩約束、能夠隨心所欲享受各種快樂的生活。他只想到自己,一切為自己。於是向父親要求了部分財產,遠走高飛,尋找他心所嚮往的快樂生活。豈知日子一久,竟發現這樣的生活也很無聊,毫無內容意義,錢財也耗盡了。於是開始後悔,懷疑這是不是真正的生活,懷疑他所認為的自由是不是真正的自由,懷疑只為自己生活是不是有意義。 教宗向眼前的孩子們說:小兒子這個浪子這一反省,開始了他內在的改變,而且很快地也在外表上發生變化,終於決定回頭是岸,啟程回到父親那裡去。這位父親因為尊重孩子的自由,才讓他出去選擇生活的方式,以便體會什麼是生活,什麼不是生活。他的回家當然是一大喜事,他的真正生命也從此開始。 教宗指出:“雖然誘惑還會回來,但是這個孩子如今已經知道沒有天主的生活是產生不了作用的生活,因為缺乏最主要的東西,缺乏光,欠缺做人的重大意義。他知道天主的誡命不是自由的障礙,不是美好生活的阻擋,而是導向真正生命的指標。他知道工作、規矩、不只為自己著想,這一切都將幫助人打開胸襟,使人的生活具有更深的意義,因為畢竟這樣的生活才使世界成長,才使世界變得更自由,更美好”。 教宗勉勵少年感化院的孩子們說:“現在就是決定起而行的時刻,放棄罪惡,選擇回歸天主的道路。讓我們一起走這條使內心獲得自由的道路”。 教宗主日三種經講話指出喜樂和愛來自聖體聖事 教宗指出:在基督留給我們作為精神食糧的聖體聖事內,我們找到了基督信徒喜樂的泉源。聖體聖事滋養每個時代的信友內心深刻的喜樂,這個喜樂來自與天主和與他人共融。《愛德的聖事》勸諭是普世教會對聖體聖事奧跡的信仰表現,它與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及先教宗保祿六世和若望保祿二世的訓導有一貫性。 教宗把這道勸諭和他的第一道通諭《天主是愛》連貫起來說:這就是我為什麼把勸諭取名為《愛德的聖事》的理由。它來自聖多瑪斯對聖體聖事的美好定義《愛德的聖事》。的確,耶穌基督在聖體聖事中把他的愛賜給了我們,這個愛催促他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在最後晚餐中,耶穌為宗徒們洗腳,給我們留下愛的誡命:你們應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 最後,教宗提到隔天十九日是聖若瑟瞻禮,他說:我特別向我的主保大聖若瑟呼求,好使天主的子民因為懷著信德相信、慶祝和善度聖體聖事的奧跡,而滿溢著基督的愛,並把因這個愛而來的喜樂與和平散播給全人類。 教會與社會 一位在泰國傳教28年的義大利籍神父致力於照顧泰國貧民窟的兒童 答:曼谷是一個非常富裕的城市。但這只是表面而已,城市中到處是車輛、高速公路、天橋等等。但在這個城市中,也有些地區充滿了身體和道德上的貧窮,有一大堆的問題。尤其是失業問題,或“犯罪職業”問題。我們找到大量的兒童既沒有父母、又得不到援助,他們沒有機會上學………… 問:您在泰國傳教28年,直到10年前才真正進入貧民窟生活………… 問:這10年中您們開設了10個兒童家庭。您們給予兒童什麼幫助? 問:今天,這些受您們照顧的兒童,有些進了大學……………… 問:很多人並不是因為沒有錢才淪落在貧民窟中,而是因為沒有機會接受培育。請問,如何才能跳出來? 問:這麼說,學校是將他們拉出這個狀況的方法………… 問:您們從事的工作有很多的困難,請問,是什麼力量推動您們繼續前進? 各地天主教友熱烈慶祝聖若瑟占禮 羅馬地方教會也舉行了深入探討聖若瑟形象的聚會。這個聚會由聖若瑟研究中心主辦,參加的人士包括以聖若瑟為名的堂區和社團的教友成員。聖若瑟研究中心的主任卡塔帕諾神父在發言時談了電影中詮釋的耶穌的義父聖若瑟,克拉弗蘭切斯基教授介紹了最近幾個世紀以來繪畫中表現的聖若瑟,羅馬教區禮儀辦公室的主任兼聖若望拉特朗大殿歌詠團負責人弗雷西納蒙席則介紹了“聖若瑟清唱劇”。這個清唱劇去年曾在教宗前演出,慶祝教宗的主保占禮。 耶路撒冷明愛機構與英國教會愛德機構合作在加沙開設急診室 世界24小時 昨天3月19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挪威副外長約翰森抵達加沙,同巴勒斯坦總理哈尼亞會晤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加沙走廊一個難民營的一所房子發生炸彈爆炸,一名伊斯蘭聖戰組織的分子死亡,至少9人受傷,其中兩個是兒童。在政治方面,挪威外交部副部長約翰森昨天19日抵達加沙,同巴勒斯坦總理哈尼亞會晤。前一天,以色列政府接納奧爾默特總理的提議,拒絕巴勒斯坦新的民族聯合政府。 (梵蒂岡電臺訊)關於朝鮮核危機的六方會談在北京恢復,這六個方面是:兩個朝鮮、美國、中國、日本和俄羅斯。會談開始之前有關方面達成重要協議,使北朝鮮的資金得到解凍。這筆存放在澳門的資金被凍結,因為美國懷疑它的來源。 (梵蒂岡電臺訊)泰國3個佛教徒婦女昨天19日在穆斯林占多數的南部遭殺害。在這3起殺人事件發生之際,在曼谷執政的軍人領導人宋提將軍正在訪問這個陷入宗教間暴力衝突上升的地區,他自己是個穆斯林教徒。警方消息說,3名婦女被6名涉嫌分立分子殺死,她們生前為王室贊助的一項農業計畫工作。泰國南部繼續實行局部宵禁,宵禁令是上周發生一系列暴力後實行的。3年來,這個地區是再次爆發分立反叛運動的戰場:這場暴力已經造成2千多人死亡。 (梵蒂岡電臺訊)由義大利家庭論壇發起的家庭日將於5月份在羅馬的聖若望廣場舉行,一切促進家庭的巨大示威活動的準備按部就班進行著。家庭論壇的副主席保拉•索阿韋向義大利“日報”作了上述表示。索阿韋女士說:“將是一個大力支持家庭和家庭政策的盛大活動,家庭是我們國家的真正的優先之務。”她又說:“我們多年為此工作,重要的是要強調所有協會組織對這些議題有絕對的共識。” (梵蒂岡電臺訊)在幾個蘇丹軍官被指控犯了戰爭罪行後,蘇丹當局決定停止同國際刑事法庭進行各種合作。這些軍官被指控在達爾富爾地區犯下罪行。在此之前,蘇丹當局允許調查人員進入這個國家。 (梵蒂岡電臺訊)智利總統米歇爾•巴舍萊女士開始在危地馬拉訪問,出席美洲發展銀行的年度會議。巴舍萊要拜見奧斯卡•伯傑總統,同他簽署聯合聲明。智利總統此行期間也將會見危地馬拉婦女協會,接受聖卡洛斯大學的榮譽學位,獎勵她在衛生工作、政治對抗獨裁和成為首位女總統所取得的成就。巴舍萊將繼續她在中美洲的訪問,將抵達巴拿馬和墨西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