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2-05-2007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周末避靜 教宗與聖座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三鐘經講話談及巴西行,世界傳播節、耶穌升天節、以及中東新危機 關於巴西牧靈訪問,教宗說:“我首先渴望再次為我五月九日至十四日的巴西使徒之行感謝上主,同時也感謝每一位以祈禱陪伴我的人。我這次牧靈訪問旅行的目的,就如你們都知道的,是主持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主教團大會揭幕禮。不過在教會這件大事揭幕之前,我也有機會會晤巴西教會團體。有許多教友為了我的來訪,尤其是為了巴西第一位本地籍真福卡爾旺的宣聖,而從各地會集聖保羅”。教宗說他在五月二十三日周三公開接見活動時,將進一步地談他的巴西行,同時也邀請每個人繼續為正在巴西阿帕雷西達聖母朝聖地進行的第五屆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主教團大會、以及拉丁美洲天主子民的生活祈禱。 其次,教宗談到世界傳播節說:“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傳播節。今年節日的主題是《兒童與傳播工具:對教育的挑戰》。當前世界教育的挑戰經常與傳播媒體的影響力連接在一起,因為傳播媒體與學校、教會、甚至與家庭在教育上競爭。從這方面看,需要對媒體的正確使用予以適當的培育:為人父母者、教師、以及教會團體都必須合作,訓練兒童和少年的選擇能力, 使他們有成熟的批判態度,培養他們的審美和倫理道德價值觀。然而,媒體本身也應該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培育做出貢獻,促進人性尊嚴、婚姻和家庭的地位,鼓勵締造和增進文明。那些誨淫誨盜、渲染暴力的節目一概不能接受,這對未成年者,更不在話下”。教宗於是再次呼籲媒體工業和社會傳播界從業人士維護社會公益,尊重真理,保護人性尊嚴和家庭。 接著,教宗談到耶穌升天節說:“教會禮儀在上星期四慶祝的耶穌升天瞻禮,在某些國家則延到今天舉行。復活的基督回到天父那裡,為我們打開了通往永生的門路,並使聖神降臨的恩典成為可能。一如昔日的宗徒們一樣,我們在耶穌升天之後也收斂心神祈禱,在心靈上與童貞聖母瑪利亞一起祈求聖神降臨。願聖母的轉禱使整個教會得享新的五旬節”。 頌念三鐘經之後,教宗談到中東的新危機說:“加沙地帶巴勒斯坦派系之間的衝突,以及對鄰近以色列城鎮居民的火箭攻擊,並因此引起的武裝反擊,使局勢在流血中惡化,令人驚愕。我因天主之名再次呼求終止這種悲哀的暴力,而對遭受痛苦考驗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民,我要向他們表達我的關懷之情,並保證在祈禱中想到他們。我也呼籲巴勒斯坦各有關當局負起責任,本著對話的精神,以堅定的意志,重新走上彼此諒解的道路,使暴力無法逞兇”。教宗也邀請以色列政府有所節制,同時呼籲國際團體加倍努力,促使重新展開談判。教宗也祈求上主激發並支持締造和平的人。 東帝汶首任駐聖座大使呈遞國書 教宗向這位新大使說:“希望那些悲哀日子的回憶能夠特別促使東帝汶政府和在野黨派走上對話與合作的坦途,避免陷入與敵對勢力展開政治衝突的險境,因為這不僅在道德上令人無法接受,而且也因為這種態度對鞏固正確的民主體制以及對全體國民的整體發展有害”。 教宗認為在東帝汶執政是一件既艱苦又困難重重的事,因為國內有關居住、衛生保健、教育和就業的問題,與個人黨派的利益發生衝突,他們不願犧牲個人的既得利益。因此教宗指出:”東帝汶所接受的四百年基督福音的薰陶,應該幫助這個國家的人民主動成為推動關懷的文化人,使人人都能夠在正義中和睦共存”。 阿帕雷西奧•古特雷斯大使在呈遞國書時,也邀請教宗訪問他的國家東帝汶。 聖座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常任觀察員托馬西總主教在世界健康第60屆大會上為世界上的窮人也能得到醫療照顧發出呼籲 答:此時需要盡一切努力來幫助非洲建立為使當地人民得到衛生協助的普通結構,尤其面對在這個大陸仍在造成巨大嚴重問題的傳染病,尤其是瘧疾、肺炎和愛滋病。 問:請您談談即將結束的這次世界衛生組織第60屆大會的結論。 問:在您的發言中,您要求成員國對“種類”這個術語要瞭解清楚… 問:在“種類”這個術語上存在一定的混淆… 聖座和以色列雙方常務工作委員會大會21日在梵蒂岡舉行了會議 教會與社會 耶路撒冷拉丁禮宗主教薩巴赫稱教宗為中東發出的和平呼籲引起廣泛迴響 答:教宗的每次呼籲總是賦予新的希望,因為我們處在看不到出路的一種局勢中。以色列領導人沒有勇氣改變局勢,為和平冒風險。巴勒斯坦人之間抬內杠,也進行流血戰鬥。看不到出路,因此,教宗的每次呼籲都給我們大家新的希望。我相信他的聲音也將得到國際社會聆聽,因為我們的這個衝突是國際性的,不是地區性的。不是巴勒斯坦人的,不是以色列人的,而是國際性的。輪到國際社會為改變時局、推動時局而從事努力。 問:基督信仰團體為促進在聖地各民族間的對話能擔任什麼角色? 問:您有機會同其他主教兄弟見面、討論。得出什麼結論?聖地的牧人們哪些情緒占上風? 世界24小時 昨天5月21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國際新聞報導的消息是: --黎巴嫩正規軍和治安人員與親近基地組織的伊斯蘭民兵進行了第二天的戰鬥 請聽新聞的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黎巴嫩正規軍和治安人員與親近基地組織的伊斯蘭民兵昨天21日在特里波利進行了第二天的戰鬥。戰鬥最劇烈的地方是在巴里德河難民營,昨天早上至少有8名巴勒斯坦人難民喪生,70多人受傷。前天20日,也有50名軍人、民兵和平民死亡。黎巴嫩境內其他的巴勒斯坦人難民營也出現緊張形勢。對目前的暴力衝突,黎巴嫩政治和宗教界人士有何反應?黎巴嫩馬龍尼禮天主教的萊伊主教向本台說:“黎巴嫩所有的伊斯蘭教信徒,不論是宗教人士或是一般老百姓,都譴責了伊斯蘭民兵的行動,他們並表示這些民兵的行動與伊斯蘭教無關。他們也聲明支持黎巴嫩政府和黎巴嫩軍隊及安全部隊。遺憾的是,伊斯蘭民兵受到一些不願見到黎巴嫩穩定的國家的支持,它們也不希望有國際性的法庭。”萊伊主教談到黎巴嫩此刻的狀況時說:“此刻,黎巴嫩軍在發生衝突的地區實行宵禁。我們得到的消息說,昨天的衝突中有23名軍人和30名無辜者喪生。今天上午的爆炸事件中,一名婦女喪生,10多人受傷。有人利用黎巴嫩目前的分裂的情勢以得私利,但問題的核心卻是與伊拉克的什葉派和遜尼派的衝突有關聯。這兩派的衝突影響了黎巴嫩,很遺憾,這些政治領導人是受到其他國家的指揮。” (梵蒂岡電臺訊)伊拉克人民尤其是基督信徒,繼續忍受折磨痛苦。昨天,一輛小型巴士的7名乘客在迪亞拉省慘遭屠殺。在首都巴格達再度發現24具有受酷刑痕跡的屍體。這些死者可能都是什葉派和遜尼派衝突中的受害者。在這樣的情況下,伊拉克的基督信徒的處境更加艱難,上週六,又有一位加色丁禮教會的神父被劫持。加色丁禮教會的副主教納吉姆神父說,伊拉克所有的基督信徒都在受迫害,數以百計的基督信徒家庭被迫離開首都巴格達。教會和學校都打開大門接待這些逃難的家庭,使他們獲得當地教會的支助。納吉姆副主教告訴我們,伊拉克此刻的情勢非常艱難,那是一個痛苦的處境,是基督信徒為信仰而受苦、致命和作見證的處境。伊拉克的神父們獻出自己的生命來為所有的伊拉克人服務,不論是伊斯蘭教徒或是基督信徒,他們都一視同仁地予以幫助。談到最近被劫持的神父時,副主教說,這位神父是在進行他的牧靈職務時被劫持的,劫持者要求的贖金非常高,宗主教無法支付。副主教指出,這個劫持神父事件受到不清楚的外來的勢力所指使,他們不願見到伊拉克獲得和平,不願伊拉克人能有一個較好的前途。 (梵蒂岡電臺訊)保加利亞中間偏右派反對黨在20日的歐洲國會議員選舉中,意外勝過執政黨社會黨。請聽本台特約記者米海洛娃的報導: ******** (梵蒂岡電臺訊)羅馬尼亞上週六舉行的公民投票中,伯塞斯庫總統獲得74.3% 的投票的支持。上週六的公民投票是為徵求人民對指責伯塞斯庫總統濫權表達意見,但投票率頗低,只有44%。 本台記者請駐義大利的羅馬尼亞記者約爾達克解釋一下為何這位總統受到民眾的支持: 答:這位過去是油輪船長的55歲的巴塞斯庫總統,至今仍然是羅馬尼亞最得民心的政治人物。這次他得勝令他的勢力更強,並且得以重回總統府恢復全權。他這一次比在2004年的選舉中獲得的票數多了1百萬票。過去令他停職並建議將他罷免的那些政黨的支持者也投了他的票。 問:他為何獲得壓倒性的勝利? 問:這次公民投票的後果還會繼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