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4-06-2007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周末避靜
教宗與聖座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介紹第一位教會史家歐瑟伯,並勸勉在教會的歷史中尋找天主的愛和作為,而非惡表和聳動性的事件 教宗指出:“誰看教會的時候,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它的錯誤,而且擴大渲染其中的惡表,或只對那些有傳染性的聳動事件感到興趣,他必然是出於好奇心和偏見,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教宗強調:“可是作為一位基督信徒,卻不可以如此。他的信德應該幫助他向天主的奧秘敞開心靈,以便在教會的歷史中發現天主的愛的痕跡,並在人類的歷史中發現天主拯救世人的偉大事業”。 教宗在人的這兩種態度之間劃出一道分界線,而這道分界線取自一千七百年前巴勒斯坦的凱撒勒雅的主教歐瑟伯對人的兩種劃分。這兩種人之一是兇殘如豺狼的人,他們殘酷地吞噬基督的羊群;另一種人則是在任何時代,都以自己的言語或文字來傳達天主的訊息。 教宗說歐瑟伯主教是一位神學家,解經學家,他博學多才,立志為在他之前的三百年教會歷史立書。公元三二五年,歐瑟伯以凱撒勒雅主教的身份,極為活躍地參與了天主教第一屆大公會議,尼西大公會議。我們現今每主日舉行彌撒時所誦念的《信經》,就是歐瑟伯主教參與編寫的。這條《信經》宣認天主子耶穌基督具有完整的天主性,與天主聖父同性同體。 教宗強調:由於歐瑟伯主教寫了長達十冊的《教會史》,古代天主教的許多人物、事件和文學作品得以保存下來,不致于被後人所遺忘。他的寫作態度充滿道德意識,書中記述推崇聖人和殉道者的生活德表,也記載了異端者和護教者的言論。他總能夠從歷史人物和事件中看出天主的憐憫和慈愛。 教宗又指出:歐瑟伯主教的大作是一部基督中心論的歷史。書中逐漸地揭示天主對人類的愛的奧秘,以及他本人如何看人類歷史的事件。他這種做學問的態度足為今天的人的表率。教宗於是邀請在場的人自問:“我們對教會的事件抱著什麼樣的態度呢?是那種只抱著好奇心,甚至不惜任何代價,只刻意探找教會內那些聳動性的和醜陋性的事件新聞的態度嗎?或者充滿著愛心,對天主的奧秘敞開心懷,本著信德知道在教會的歷史中能夠發現天主愛人的標記,以及天主為了拯救世人所完成的偉大事業呢?如果我們的態度是後者,那麼我們就不能不感受到激勵,以一致的言行和慷慨大方的態度為基督信仰生活作證,並給後代的人留下天主的愛的標記”。 教宗引用當代著名的教父學家讓•達尼埃魯(Jean Danielou)樞機主教的話說:“在歷史中隱藏著一個奧秘。這個奧秘就是天主的作為,這些作為在時間中乃是真正的事實,卻隱藏在表面的事物後面”。 最後教宗指出:“經過許多世紀之後,凱撒勒雅的歐瑟伯主教仍然邀請今天的信友,對天主在歷史中為了拯救世人所行的大業感到讚歎,並加以默觀。這位主教也邀請我們每個人悔改皈依,因為面對這樣一位如此愛我們的天主,誰也不能無動於衷”。 教會與社會 奧地利農民弗朗茨•耶格施泰特將被列真福品,他因以福音的名義反對希特勒而被納粹處死 弗朗茨•耶格施泰特1907年5月20日在奧地利北部離巴伐利亞邊境幾公里遠的一個小鎮出生。1938年德國希特勒吞併奧地利。一年之後納粹入侵波蘭,爆發第二次大戰。弗朗茨•耶格施泰特是個農人,已婚,有3個女兒。1943年36歲時被第三帝國的軍隊徵兵入伍,他拒絕。納粹的理念相反福音,與他的良心對立。他知道聖伯多祿的話:“要服從天主而不是人。”人們盡力說服他,他冒著生命的風險。他的本堂神父約瑟夫•卡洛巴赫寫道:“他使我緘默不語,因為他有更好的論據。我們願意他中止他的做法,但是他引用聖經常令我們失敗。”弗朗茨有卑微人的智慧,不用難懂的話,而說出清楚的話語和福音的要求。 他祈禱、做默想、守齋、閱讀教會的文件:1937年庇護十一世教宗發表了關於戰爭的通諭,嚴厲譴責納粹和納粹主義反基督信仰的思想。教宗寫道:“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強制性的權力能夠長久地取代最深刻最有決定性的推動,這些推動來自對天主和對耶穌基督的信仰。”弗朗茨被逮捕,他在監獄內同妻子談話時提到耶穌的話:“誰愛父親或母親勝過愛我,就不配做我的門徒。”1943年8月9日在柏林被斬決。他被處死的監獄後來新教的神學家朋諤斐爾也在那裡被絞死。弗朗茨在他的遺囑中寫道:“我寫這封信的時候雙手被綁著,但我寧願這個條件而不是我的意願被用鐵鏈拴住。”教宗本篤十六世去年5月28日訪問奧斯維茨和比肯腦集中營時提到在希特勒的德國多少人反對納粹政權,他們在當時被視為“國家的廢物”。教宗說: “但是,現在我們懷著感激之情承認他們是真理和善的見證人,真理和善在我們的民族中也沒有消失。我們感謝這些人,因為他們沒有屈服罪惡的勢力,現在他們在我們面前有如黑夜中的光芒。我們懷著極大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向所有這些人致意,他們如同三位面對巴比倫火窯威脅的青年人那樣,知道回答說:‘只有我們的天主能救我們。但即使他不救出我們,你要知道,國王,我們永遠不會侍奉你的神明,不敬拜你立起的金像。’” 世界勞工組織、聯合國和其他關懷機構致力於在2016年之前消除剝削童工現象 美國主教團致函參議院:“如果我們不把氣候改變同世界貧窮一起來考慮,我們便會在道義和實際層面失敗。” 世界24小時 昨天6月13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國際新聞報導的消息是: --巴勒斯坦人地區情勢每況愈下:哈馬斯發出最後通牒,威脅法塔赫民兵在昨晚前放下武器 請聽新聞的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巴勒斯坦人地區的情勢每況愈下:哈馬斯武裝支派發出最後通牒,威脅法塔赫民兵在昨晚前放下武器。巴勒斯坦人的這兩個派別目前繼續在加沙地區發生衝突。以下是本台的有關報導: ******** 面對中東的動盪情勢,在白冷舉行修會大會的聖地守護人方濟各會士們,呼籲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和睦相處。他們也表示與白冷、耶路撒冷以及當地其他城市的受苦的人們同在。西岸地區情況也會像加沙一樣陷入失控的狀況嗎?我們就這個問題請問了聖地守護人皮扎巴拉神父: 問:您認為是什麼人希望將巴勒斯坦人地區陷入內戰中? 問:聖地的方濟各會士們再次發出和平呼籲,請問,在此刻重申和平,適當嗎? (梵蒂岡電臺訊)伊拉克的薩邁拉,在昨天上午發生攻擊什葉派清真寺事件後實行戒嚴。事件中,清真寺的尖塔被摧毀。當局擔心會造成嚴重的混亂局勢。這個清真寺於去年2月也曾遭受攻擊,並從此展開了什葉派和遜尼派間的血腥戰鬥。伊斯蘭教的領導人士呼籲人們鎮定。為什麼再次攻擊這個清真寺呢?義大利米蘭晚郵報的中東特派員克雷莫內西為我們分析說:“薩邁拉是一個象徵,是一個非重要的清真寺,是在遜尼派教徒中心地區的什葉派的清真寺。2006年2月的攻擊行動被認為是一個嚴重的攻擊行動。那一次,整個清真寺被摧毀,後來在美國人的協助下重建。今天的攻擊,證明伊拉克的情勢正繼續惡化。我認為,攻擊者和前一次一樣,仍是與基地組織有關係的當地遜尼派的極端分子。這顯示,非常需要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美國四國進行對話,一同尋求當地的和平。” (梵蒂岡電臺訊)泰國4名佛教僧人在南部的那拉提瓦遭殺害,行兇者可能是當地的伊斯蘭分離分子。這個地區常常發生反叛分子的攻擊行動。最近的統計資料顯示,死於宗教間衝突的人,三分之二是伊斯蘭教徒,一些伊斯蘭集團多次對不贊同他們的人進行暴力攻擊。 (梵蒂岡電臺訊)印尼警方逮捕了該國最重要的極端分子領袖阿布•杜賈納。他因涉嫌與幾個血腥攻擊行動有關而被通緝,這些攻擊事件包括2004年襲擊澳大利亞大使館,2003年以汽車炸彈攻擊雅加達的萬豪大酒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