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9-10-2007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周末避靜
教宗與聖座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接見智利總統米歇爾•巴切萊特,討論共同關切的問題 聖座新聞室就這項會晤發表公報說:“在親切交談中,雙方就智利的社會政治局勢以及智利在拉丁美洲的角色交換意見。他們所討論的共同關心的問題是人的生命、家庭、教育、人權、正義與和平,以及其他國際上的重要問題”。聖座公報又說:“交談中也談到天主教對智利社會、尤其在社會和教育上所作的積極貢獻”。巴切萊特總統與教宗會談後,又拜會了聖座國務卿貝爾托內樞機主教,聖座國務院主管外交的曼貝蒂總主教也在場。 米歇爾•巴切萊特女士現年六十五歲,是智利有史以來第一位女總統,大學醫科畢業,並專攻小兒科。在皮諾切將軍執政時期,曾和雙親一起被捕下獄,遭酷刑,她的雙親並因此死於首都聖地牙哥的監獄中。巴切萊特流亡國外一段時期,在智利實行民主政治後回國。曾擔任衛生部長和國防部長。二零零六年元月十五日當選為總統。 結束拜會訪問後,巴切萊特總統告訴本梵蒂岡電臺說:“身為智利總統,我感到很榮幸蒙教宗接見,向他?述我們願意做的、以及正在做的事情。我感謝天主教在我的國家艱困的時期以及現在民主的時代所做的一切。我和教宗非常深入地談了為教會和為我的政府非常重要的問題,例如我們願意國家如何成長,我們希望國家現代化,但也能夠承擔現代化所帶來的問題。我希望在這方面能夠和教會及社會各方面攜手合作,加強我們的家庭倫理觀念,建設一個在經濟上更好、但也更具人性、更具價值的國家”。 教宗致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祝望民族間的合作促進世界真正和平的文化 教宗的信函是由聖座國務卿貝爾托內樞機主教以教宗名義寫給聖座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常任觀察員弗蘭切斯科•福洛蒙席的。這位聖座代表于十七日下午在巴黎的聖方濟各•沙勿略聖堂,為參加大會的各國代表舉行一台彌撒聖祭。彌撒中,福洛蒙席宣讀教宗的信函,指出教宗期許本屆大會能夠促成各民族更大的合作,以締造世界真正和平的文化。 十月十七日這天,教會紀念安提約基雅的聖依納爵。福洛蒙席在彌撒講道中表示:教宗在教會紀念聖依納爵這天致函大會各國代表,呼籲各民族團結合一,意義深長,因為安提約基雅的聖依納爵負有促進合一的使命。福洛蒙席又說:“每一位在場的代表,不論有無宗教信仰,都渴望幸福…而幸福只有在自己家裡才找得到。其實家裡也就是教會,教會是人們聚會的地方,教堂所在地四周都環繞著住家,這就是教會是人們聚集的地方的有形可見標誌”。 聖座這位代表最後引用英國大詩人艾略特的話說:“沒有聖堂,就沒有住家”。又說:“人的居所就是天主,天主的居所是教會,所以教會也是人的居所”。 教宗任命義大利洛雷托聖母朝聖地宗座新任代表 聖座人士強調人性尊嚴、人權、宗教自由間有密切關聯 弗龍蒂埃羅蒙席指出,解決不同文化和民族間關係所產生的政治與安全問題的關鍵是容忍而不是歧視。他對歐洲安全與合作機構所選擇的處理這類問題的方法表示欣喜,例如這個機構使用網站等新的工具來監視該機構是否有歧視的現象,他說,這樣的方法能夠令不同方面建立和平的關係,並對提升人類作出貢獻。這位聖座人員指出,雖然歐洲安全與合作機構的成員國都作出承諾,宗教自由和消除歧視態度在一些國家中卻仍然沒有實現。例如:人民因宗教信仰而被殘酷的殺害、判罪、拘禁,削減宗教自由,禁止傳教。導致這樣的現象的原因是:在不同思想意識衝突之後出現的緊張局勢、因否定特殊人性的存在而令對話沒有可能,由於人的弱視而任由獨裁專制橫行,令不能自衛的人民受迫害和暴力。這位聖座正義與和平委員會的人員說:“尊重人、尊重人的權利和承認人的尊嚴,是唯一能夠不形成某些人值得受尊重某些人不值得尊重的思想的方式。”弗龍蒂埃羅蒙席引用教宗本篤十六世的話而強調,宗教自由是人的基本權利,不可被扼殺、不可被侵犯。當然,這也包括了改教的自由。佛龍蒂埃羅蒙席說,珍惜宗教自由是尊重人的理性和真理的基本的表達,他請大家反思一下各宗教,包括基督信仰宗教,以促進世界上的正義與和平為使命的重要性。 教會與社會 蘇格蘭天主教領導人訪問中國與越南 法國隱修會會士修女于10月27日為緬甸進行祈禱和守齋 世界24小時 昨天10 月18 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普京表示,俄羅斯要準備新的核武器,美國要定出撤出伊拉克的日期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俄羅斯準備新的核武器,美國要定出撤出伊拉克的日期。這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電視直播節目中回答國民連珠炮似的答問時做出的表示。本台記者作了以下的報導: (梵蒂岡電臺訊)美國和中國間仍處在冰凍中。在頒給達賴喇嘛美國國會勳章,即最高公民榮譽獎之後,北京照會了美國大使,表達 “強烈抗議”。本台記者作了以下的報導: (梵蒂岡電臺訊)貝娜齊爾•布托女士承諾要給穆沙拉夫將軍治理的巴基斯坦帶來民主,穆沙拉夫在10月6日的選舉中肯定了總統的地位。布托女士還說,她的返國是從軍事專制到民主的“一個轉折”。不過,這位前總理返回祖國的政治背景同1986年流亡返國挑戰齊亞•哈克的時代不一樣了。齊亞在1988年去世後,布托成了穆斯林世界首位政府女總理。然後她在1999年離開巴基斯坦,逃避對她指控的貪污所要進行的刑事審理。今天,她成了穆沙拉夫總統的強大的聯盟,穆沙拉夫保障取消對她的一切指控。她在返國前簽署了一項修和協定:觀察家們認為,這項協定可能是1月份的國會議員選舉後權力分配的前兆。不同的分析家們認為很可能任命布托女士為總理。至於穆沙拉夫將軍,他要等著最高法院對他選舉的合法性做出宣佈。反對黨指責,根據巴基斯坦憲法,一個軍人不能競選總統。目前不知道法庭何時做出宣判。穆沙拉夫不排除在對他不利的情況下強行軍事管制。最高法院也宣佈,正在審核給布托女士返國鋪平道路的大赦是否合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