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06-11-2007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周末避靜 教宗與聖座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聖伯多祿大殿為一年來去世的樞機主教和主教舉行追思彌撒 教宗在彌撒講道中說:“教會為亡者的靈魂祈禱以耶穌的祈禱為依據,耶穌說:‘父啊,你所賜給我的人,我願我在那裡,他們也同我在一起’(若17,24)。耶穌所說的‘你賜給我的人’,這是對基督信徒非常美好的定義”。 教宗繼續解釋說:“天父賜給基督的那些人,天主把他們從這個世界撤去(若17,15),這個世界沒有認識天主(若17,25),天主卻召叫他們成為耶穌的朋友。這是他們一生中得到的最珍貴的恩寵。他們不論在個人特徵方面或在執行職務方面,當然是各有不同的特點。然而他們在最大的事情上卻是相同的,那就是與主耶穌的友誼。他們在世時,就已經接受了司鐸品位的恩寵;而現今,在死亡過後,他們在天上分享這個不壞、無暇、不朽的產業(伯前1,4)”。 教宗又指出:“在為亡者祈禱中,默想耶穌對天父的信賴,讓聖子那完全順從天父聖意的安祥光芒來環繞著我們,這是很令人安慰和有益的事。即使我們在穿越最黑暗的時刻,即使我們在今天所紀念的已故的樞機主教和主教們所嘗受過的考驗中,這個希望也不會落空。就如他們多次頌念的第四十二篇聖詠所說的:‘我的靈魂,你為何悲傷,為何憂苦?期望天主!因為我還要向他頌祝,因為他是我的救援,是我的天主’”。 最後,教宗說:“作為司祭,他們已經體驗過整個生存的共鳴,他們甚至承擔了教友們在考驗中所聽到的控告和嘲笑:你的天主在哪里?如今,在現世旅途結束之後,他們已經抵達天鄉。他們跟隨復活的主給他們敞開的道路,不是進入人的手所建造的殿堂,而是天上本境(希9,24)。他們在那裡,終於能夠與童貞榮福瑪利亞及諸位聖人一起瞻仰天主的聖容,永遠讚頌他於無窮。阿們!”。 教宗主日三鐘經講話談彌撒福音的意義,推崇教會當日紀念的聖卡洛•博羅梅奧,並為土耳其與伊拉克危機呼籲 關於主日彌撒福音,教宗說:“今天彌撒禮儀提供給我們默想的是福音中著名的事蹟,耶穌在耶里哥城會晤匝凱的故事。匝凱是誰?他是富有的人,從事稅吏的工作,為羅馬帝國當局徵稅,正因為如此,他被視為公眾的罪人。這個罪人因為知道耶穌將路過耶里哥,因此非常渴望看耶穌。由於他身材矮小,只好爬到一棵樹上。耶穌路過時,正好在這棵樹下停下來,直呼他的名字說:‘匝凱,你快下來,因為我今天必須住在你家中’”。 教宗繼續說:“這句簡單的話含著何等的訊息啊!耶穌直接稱呼這個被大家歧視的人的名字。為匝凱來說,這正是他得救的時刻。耶穌為什麼說他必須住在匝凱家裡?因為富於慈悲的天父願意耶穌到處尋訪拯救那些失落的人(路9,10)。那次意想不到的相會所帶來的恩寵,竟然完全改變了匝凱的一生。他向耶穌說:‘我要把我財物的一半施捨給窮人;我如果欺騙過誰,我就以四倍賠償’。福音再次告訴我們:從天主心中發出來,在人心中產生作用的愛,是革新世界的力量”。 說到這裡,教宗把話題轉入十六世紀義大利米蘭的總主教,聖卡洛•博羅梅奧。他說:“上面所說的福音真理,在今天我們所紀念的聖人卡洛•博羅梅奧的見證中格外彰顯出來。這位聖人的形象在十六世紀被視為愛德、教義訓導、熱心使徒工作、尤其是祈禱的典範。他嘗說:世人的靈魂是跪著爭取到的”。教宗繼續談這位聖人說:“聖人二十五歲便祝聖為主教,他把特里騰大公會議的訓導付諸實行。那次大公會議要求牧人必須住在自己的教區內,因此聖人把自己完全獻身於米蘭盎博羅教區,生前三次探訪整個教區對各地,召開六次教省教務會議,十一次教區教務會議。他建立教區修院以培養新一代的神職人員;又建立醫院,把自己家庭的財富用來為窮人服務;在強權面前維護教會的權利;更新教會信仰生活,創立在俗神職人員修會團體。一五七六年米蘭發生瘟疫,他去探望病人,安慰他們,把自己所有的財物都花在病人身上。他的座右銘可以歸納為一個字:謙虛。謙虛催促他向耶穌基督一樣,完全放棄自己,做眾人的僕役”。 最後,教宗為土耳其與伊拉克之間的緊張局勢呼籲說:“最近幾天土耳其與伊拉克邊境地區事件令我和每個人都擔憂。因此,我願意鼓勵各種努力,以和平方式解決土耳其與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地區最近發生的問題”。教宗說他不能忘記有許多人,為了逃避幾年來伊拉克局勢的不安全和恐怖活動,而避難到這個地區來。由於想到那些人民的益處,其中包括許多基督信徒,我衷心期望當事各方努力設法以和平解決事端。 在結束講話之前,教宗也呼籲外來移民和接納移民的本地人彼此以高度的道德文明相待,這是每個國家和人民的文化與精神價值的成果。移民和接納移民者都應該遵守權利和義務,這是各民族和睦共存、彼此相會的基礎。 托朗樞機主教在印度教排燈節機會上發表賀函,祝願在對話和尊重宗教自由中共建和平 托朗樞機主教藉著這個機會向“親愛的印度教朋友們”表達“熱烈祝賀”,強調世界“熱切渴望和平”。托朗樞機主教在賀函中反躬自問:“我們作為不同宗教傳統的信徒能不一起工作,讓世界成為各民族生活更好的地方嗎?”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各自的團體該當迫切地關注信徒的教育,這些信徒會很容易地受虛假騙人的宣傳的誘惑而陷入錯誤中。”托朗樞機主教又說:“不要忘記,無知在有信仰的人的生活中是首要,也許是主要的敵人,而培育良好的每位信徒的貢獻,就是同其他人一起為持久的和平組成豐富的資源。” 托朗樞機主教在他的賀函中強調:“宗教信仰同自由一向並駕齊驅。在宗教活動中不能被強制:任何人都不能被強迫相信,願意相信的人也不能被禁止。”他並且提出“對宗教自由的尊重”“是每個人良心自由和各民族自由的基本和與生俱來的面貌。” 托朗樞機主教請求印度教徒“我們該為締結友誼而工作,如同每個宗教的信徒理應作的那樣。”這便需要“按時會晤”,“耐心聆聽”,“積極合作”,避免對他人的偏見和一成不變的看法,忠實地為我們宗教的教規和教訓作見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克服衝突。”這“才是為我們信徒唯一可行的道路。” 托朗樞機主教結束他的賀函說,在慶祝排燈節的機會上“我熱情地向你們伸出手,這也是天主教會為同你們相會並與你們,與你們的家庭,與你們團體的領導人和所有信徒合作所表達的善舉”,“好推動社會和諧及世界和平。” 教會與社會 羅馬一個堂區支持在緬甸建一所幼兒園和一座教堂的計畫 世界24小時 昨天11月5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巴基斯坦在總統宣佈國家實行緊急狀況措施後,情況急轉直下 請聽新聞的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巴基斯坦在總統宣佈國家實行緊急狀況措施後,情況急轉直下。穆沙拉夫總統否認他被軟禁的傳聞,然而,在他身旁卻形成了政治真空。美國國務卿賴斯要求巴基斯坦舉行民主大選,並建議穆沙拉夫辭去軍方領導的職位。巴基斯坦的反對派和律師組織抗議穆沙拉夫擔任這個職位,他們於昨天11月5日並走上街頭示威。在卡拉奇和拉哈爾兩個城市大約有1500人被拘捕。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高級專員呼籲巴基斯坦當局澄清大量逮捕人民的原因。英國要求巴基斯坦遵守憲法所保障的權利,荷蘭則中斷了給于該國的援助。華盛頓也威脅將停止給于該國援助。巴基斯坦是美國的重要夥伴,尤其是在對抗恐怖分子方面是如此。如果兩國中斷關係,會發生什麼後果?我們就這個問題請教了在大學中傳授伊斯蘭國家歷史和制度的朱恩齊教授: 答:我不相信美國和巴基斯坦會中斷外交關係。賴斯的確曾表示過不是行政會考慮到中止對巴基斯坦的援助,但美國國防部4日卻說不會使用武力。除此以外,我還願意說,美國非常清楚,不可忽略巴基斯坦軍,他們擁有核子武器,而巴基斯坦與印度在有關喀什米爾的問題上得以互相接近,也全在於此。此外,還有塔利班分子在阿富汗南部和東南部地區行動的問題。 問:巴基斯坦前總理布托女士的回國對這幾天發生的事有多大影響? (梵蒂岡電臺訊)美國國務卿賴斯11月5日表示,在美國總統布什任期屆滿之前,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達成一個協議是可能的。5日,賴斯在拉姆安拉進行6星期內的第3次訪問,她與巴勒斯坦人當局會晤,為促使各有關方面在今年年底在美國舉行有關中東和平會議前,發表一個聯合宣言。前一天,11月4日,賴斯在與以色列當局會晤時曾說“對話受阻”,因為兩方都需要做出艱難和痛苦的讓步。 (梵蒂岡電臺訊)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在接受義大利一家報紙的訪問時,重申他的國家隨時可以在伊拉克的庫爾德斯坦進行軍事行動。伊拉克的庫爾德人遊擊隊在那裡有一些基地。埃爾多安總理說:“土耳其人已經不能再忍耐。…………我們要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來保護我們的人民。”土耳其總理的這番話是在庫爾德人遊擊隊釋放10月份劫持的8名土耳其軍人後第二天所發表的。他要求對庫爾德人分離分子進行緊急而且具體的措施,因為他認為巴格達政府所採取的行動不足。埃爾多安在結束美國訪問後將前來羅馬,與義大利政府的高層人士會晤。此刻,庫爾德人地區的一些遊擊隊員正離開他們的據點前往伊朗,那裡有一個小小的庫爾德人社團。 (梵蒂岡電臺訊)聯合國派往緬甸的特使甘巴里11月5日繼續在那裡進行訪問。他與軍人政府領導人的會晤再度延期,而與反對派領導人昂山素姬的會晤則似乎很快會實現。 (梵蒂岡電臺訊)委內瑞拉將於12月2日舉行全民公決,對修改憲法表達意見。11月4日,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在首都卡拉卡斯舉行了大集會,展開了他的拉票活動。他要說服國人對修改憲法投贊成票。如果他在全民公決中得勝,委內瑞拉將成為“21世紀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一些政黨、工會、民間組織和企業界人士也開始了他們說服人投反對票的活動。委內瑞拉現行憲法從1999年12月15日開始生效。查韋斯總統要求修改33處,而國會最後改69項。大部分的修改與民主有關,直接影響到民間社會、政治、新聞、結社、選舉機制等各方面的自由。輿論對這些課題非常極化,委內瑞拉天主教的主教們在經過深入詳細的研究後,宣稱所提出的憲法修改,不僅關係到政黨,或民間某些層面的人,而是與所有的人有關,國家和所有人民的前途都受到影響。而且,社會主義者的計畫違反了憲法和人的概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