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28-11-2007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周末避靜

教宗與聖座
-南韓主教團展開羅馬述職活動
-訪問莫斯科天主教總主教保祿•佩齊談東正教與天主教的關係

世界24小時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領導人祝望在中東和會中舉行“嚴肅認真”的談判
-氣候迅速改變,責任在於不減少排放溫室瓦斯的工業國家

********

教宗與聖座

南韓主教團展開羅馬述職活動
(梵蒂岡電臺訊)已經抵達羅馬的天主教南韓主教團全體成員,從十一月二十六日開始展開向教宗本篤十六世述職的工作,他們預定在十二月四日結束全程。

朝鮮半島南北韓最近互動頻繁,今年十月四日雙方元首首度在北韓首都平壤進行三天的會談,並簽署一項歷史性的聲明,針對雙邊的關係、朝鮮半島的和平以及未來的發展擬定了初步善意的方向。基本上,自從一九五三年南北韓簽署三十八度線停戰協議後至今,雙方仍然處在戰爭狀態之中。

關於南北韓國家元首在平壤簽署的聲明,南韓首都首爾總主教區輔理主教兼主教團南北韓人民修和委員會主席金路加說:該聲明並未提到人權和宗教信仰自由問題,對朝鮮半島非核子化以及南北韓家庭團聚問題的措辭也過於含糊。

朝鮮半島有天主教徒約五百萬,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九都集中在南韓,因此南韓是亞洲天主教徒人數第四多的國家,僅次於菲律賓、印度和越南。從成人皈依天主教人數來看,南韓占全球第一位,每年超過十萬人。最近幾年來,這種上升的現象稍微降低,而且教友守本分和神職修會聖召也有下降的趨勢。對此,南韓主教們感到一些隱憂,他們知道這種傾向是受到全球化以及傳播媒體渲染西方生活模式和潮流的影響。除此之外,南韓邪教的活動也相當猖獗。

面對這種種挑戰,南韓天主教站在迎戰的第一線,主教們領導教會反對墮胎,反對死刑,反對複製人類胚胎,對那些有害環境健康的計畫和發展軍備,也表明教會的看法和立場。

訪問莫斯科天主教總主教保祿•佩齊談東正教與天主教的關係
(梵蒂岡電臺訊)教宗本篤十六世為了在十一月二十四日擢升二十三位新樞機主教,特別于前一日,十一月二十三日,在梵蒂岡與全球樞機主教們舉行一天的祈禱和默想。這一天的主要默想題材是聖座促進基督信徒合一委員會主席瓦爾特•卡斯帕樞機主教發表的、有關基督信徒大公合一運動的過去與未來。

當天的反省默想再次肯定了當今教宗就任之初所表明的、對基督信徒合一的信念和努力。而教宗在這方面的努力也得到東正教的回應。關於這個問題,本台特別訪問了祝聖不久的天主教莫斯科“天主之母”總主教區新任總主教保祿•佩齊(Paolo Pezzi):

:佩齊總主教,東正教對教宗本篤十六世促進基督信徒合一努力有什麼看法?
:我覺得東正教世界對教宗本篤十六世的評論,一般來說都相當良好,理由有兩個“一個是教宗對大公合一運動不做泛泛的強調,而是堅持實際的共融。對這點東正教非常肯定。另一個理由是教宗願意盡一切可能排除阻擋基督信徒圓滿合一的障礙。也因此,面對各種問題,教宗不願意回避,他都本著耐心和勇氣來面對。

:佩齊總主教,幾天前您曾覲見了教宗。這是教宗對俄羅斯天主教以及與東正教對話的關注,是不是?
:當我覲見教宗時,我立刻感受到教宗對整個教會的熱愛之情,他熱愛整個教會,不論是哪里的教會,所以也包括莫斯科小小的羊群。其次,教宗也表現出他抱著開放的態度來面對與東正教的關係。

:佩齊總主教,莫斯科東正教負責對外關係的基里爾(Kirill)總主教,在談到教宗對您的任命時表示:“現在是天主教與東正教關係解凍的時候了”。可是雙方還是有些困難存在。最近在義大利拉文納舉行的天主教與東正教國際神學混合委員會會議中,莫斯科東正教代表團舉出許多保留之處。您認為在哪方面可以給羅馬與莫斯科的關係注入新血輪?
:我想有兩條途徑能夠有所幫助:一條是不要害怕共同分擔雙方之間走向共融的困難,不要擔心分擔彼此的差異。另一條是我認為有一塊園地正在變成走這條路的實驗場所。這是一塊社會園地,大家共有的園地,這裡有的是基督信仰共同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可以作為彼此對話和會晤的基礎。

:佩齊總主教,俄羅斯境內天主教與東正教的關係如何?
:在某些地區,這樣的關係比較密切,可以說有著友誼存在,特別是在神職人員之間。在其他一些地區就比較困難。我覺得信友之間應該對雙方的教會加強實在的認識,但是認識並非抽象的,而必須有具體的行動陪伴。所以,彼此的認識應該從愛德的行動開始,雙方可以攜手作些事情。

:佩齊總主教,卡斯帕樞機主教最近說教宗和莫斯科東正教宗主教的會晤應該是有益的。您認為要實現這件事應該做什麼?
:對這個問題我非常坦白地說:很難回答。因為從有益到可能,這其間首先需要認為會晤的確有益。接著,必須分辨清楚這樣的會晤對什麼有益。我想這種會晤的益處應該是為了進一步走向彼此的圓滿合一。我以為不能把一切都投注在這樣的會晤上,而應該認為這樣的會晤只是走向合一道路上的一件事。我想卡斯帕樞機主教的話應該這樣瞭解:從會晤能對已經在走的合一道路產生衝力。

世界24小時

昨天11月27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領導人祝望在中東和會中舉行“嚴肅認真”的談判
-氣候迅速改變,責任在於不減少排放溫室瓦斯的工業國家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在安納波利斯為召開中東和平會議一切準備就緒。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和巴勒斯坦主席阿布•馬贊已經抵達美國,二人表示祝望舉行“嚴肅認真”的談判。白宮的目標仍是撰寫最後文件,儘管到目前為止尚未達到任何協議。梵蒂岡聖座也派遣國務院與各國關係副秘書長彼得羅•帕洛林蒙席率領代表團出席會議。本台記者羅莫納克作了以下的報導:
******
美國總統布什確定的目標是“兩個民主國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和平與安全中肩並肩地”共處。不乏出現積極的標記:以色列外交部的發言人證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談判代表“為聯合公告取得了重要的進展”。許多人認為,即使沒有任何卓越的成果,安納波利斯會議已經是一項成果。以色列駐聖座大使本•胡爾接受本台記者訪問指出:“安納波利斯已經是項巨大成就,一項極具大的成就,即使在會議召開前一個小時也如此。這項成果在於終於,我再次重複終於在極為喜悅、重大期待和極為實際的氣氛下,阿拉伯世界,阿拉伯世界的大部分國家決定向前進,接納這樣的一個現實,即,使雙方受打擊的這個悲劇該當有個出路。因此,我說,是個重大成就。感謝天主,安納波利斯和第二天首次不是十分受報章標題的影響,而是阿拉伯世界和巴勒斯坦人真的願意開啟眾所切望卻遙不可及的進程。我認為多數人願意有和平,願意有平安,這為我們是同一件事。”
******

雖然如此,在以色列國和在巴勒斯坦地區都不乏強烈的持懷疑論者。在以色列,右翼極端派無論在聯合政府內還是利庫德集團都與奧爾默特總理的樂觀主義唱反調。此外,安納波利斯高峰會議沒有邀請巴勒斯坦哈馬斯運動,這個極端運動已經宣佈不理會高峰會議上的決定。為了顯示阿布•馬贊不受加沙人民的支持,哈馬斯在加沙走廊國會前面召集了示威行動。伊斯蘭聖戰組織和其他極端組織也加入了抗議行動。一些觀察家認為,以色列總理和巴勒斯坦主席的意向可能成為危險的極端主義的阻礙。在羅馬的巴勒斯坦廣播電視臺的記者,也是包括半島電視臺的多個阿拉伯媒體的評論員薩米爾接受本台記者的訪問,表達他的意見說:

:兩個成為極端主義的阻礙的人都頗為薄弱。阿布•馬贊沒有能夠支持他的大眾基礎:他同哈馬斯有很多分歧。奧爾默特則只尋求達到個人目的:抹去在黎巴嫩戰爭中的挫敗。阿拉伯國家參加會議是重要因素,但該有助於和平,而不是幫以色列的忙,因為大家都參加,最後什麼也得不到。

:人們如何看待這次高峰會議?你們交換了意見嗎?
:是的,從交換的意見中出現了很大的懷疑論,只要在網路上巡一圈就足以說明問題。在以色列方面,國內有許多問題,有許多對立的聲明,因為問題是伊朗,不是巴勒斯坦人或中東的和平問題。所關心的是如何解決伊朗的問題。

無論如何,國際範圍的廣泛參加燃起了希望:將近50個代表團出席了會議。聖座的代表團由國務院與各國關係副秘書長彼得羅•帕洛林率領,沙特阿拉伯和敘利亞的代表也達到會場。大馬士革政府的代表表示:“敘利亞繼續致力於阿拉伯提出的和平行動。”沙特出席會議為這個國家在阿拉伯世界中擔任政治和宗教角色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沙特阿拉伯同多數阿拉伯國家一樣,同以色列沒有往來,現在卻提出建立正常的關係,換得全方位的和平。

(梵蒂岡電臺訊)氣候迅速改變,責任在於不減少排放溫室效應瓦斯的工業國家。聯合國促進人類發展計畫組織公佈的2007/2008年的人類發展報告中作出上述清楚的指責,這份報告的題目是“抵抗氣候改變”。報告中要求採取緊急行動定出旨在在2050年之前減少至少80%的瓦斯排放量的能源政策。這個聯合國機構還指出,為這種局勢付出代價的正是工業不發達國家。布魯塞爾的聯合國促進人類發展計畫組織的負責人維琪蘭特告訴本台:

:氣候改變不是外來、自然、科學的現象,而是牽涉到人的生命和他們有像樣的生活條件可能性的現象。今天受打擊最重的是發展中國家的國民和較貧窮的國家,這些國家最為脆弱,再說它們對大量製造瓦斯使大氣層無法承受的狀況並沒有責任。

:氣候改變已經說了幾十年,為何遲遲沒有介入呢?
:很長一段時間存在著懷疑態度,也許是有利益關係,存在一種傾向,就是不能斷定在溫室效應的瓦斯排放和氣候改變之間存在著關繫。以後在政治方面不得不承認有這個關係並對這個問題有所醒悟。毫無疑問,我認為氣候現象在過去從未有過的廣大地區的加重喚起了公共輿論的關心,他們也向政界人士施加壓力。

:因此,一句話,環境災難對貧窮國家的人民的影響遠大于富裕和發達地區的人民?
:正是如此,這樣也有危險使國家之間的總體差距加大。舉個例說,倫敦採取的保護措施如果發展中國家也有的話,這些國家的抵抗能力便大不一樣了。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