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5-
06- 2001 新聞報導 資料庫
聖座活動 ****** 聖座活動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牧靈訪問烏克蘭:基輔 烏克蘭早在公元九百八十八年的時候,便由當時基輔的國王佛拉基米爾率領全國人民信奉基督。那時的基輔是整個俄羅斯的都城,北起波羅的海,南至黑海,西自巴爾喀千山,東抵烏拉山,這一大塊的俄羅斯平原都成了信仰基督的國度。傳說聖安德肋宗徒曾經來過基輔這一帶傳播福音。不過基輔是在公元四百八十二年才建城的。公元一二四零年蒙古人拔都和蒙哥率大軍圍攻基輔城,遣人向基輔召降,但被基輔人所殺,蒙古軍于是燒毀整座城,並把城內居民全都殺光。這個以基輔為都城的俄羅斯王國在地理上與許多國家為鄰,于是有許多邊界,'烏克蘭'這個名字就是多邊界之國的意思。 在歷史上,烏克蘭經常處在內憂外患之中,不斷遭到異國異族的統治,直到一九九一年蘇聯解体為止。對這個國家民族的歷史境遇,教宗在抵達基輔後的第一項正式活動節目中,便述說得很清楚而動人。他在烏克蘭總統府禮貌拜會總統、總理、國會主席後,便向在場的國會議員,政府各部會首長、外交使節團、社會文化工商各界代表發表一篇重要的演講說:「唯一推動我以和平朝聖者的身份來到你們當中的動機,就是渴望為身為道路、真理和生命的基督作證。我來,是為向你們的歷史殿堂致敬,並和你們一起呼求天主保佑你們的前途。…你們這塊土地是東西歐的交叉路口,拜占庭和拉丁兩大基督信仰傳統曾在這裡相會,彼此接納。可是在歷史上,這兩個傳統也因為發生過緊張的關係,而造成有害的對立。不過今天我們已經彼此敞開寬恕的意願。我們必須克服障礙和歧見,以便攜手建立一個平安合諧的國家,就像昔日一樣,從大家共同的基督信仰中汲取清澈的精神泉源」。
教宗又向烏克蘭總統和全國各界領導人士說:「我樂意提到你們一位同胞,哲學家斯科沃羅達的話說:"一切都將消失,只有愛永遠常存。一切都要過去,只有天主和愛留下"。只有一位深深浸淫在基督精神中的人,才能有這樣的體會。斯科沃羅達的話反映了'若望一書'所寫的那句話:"天主是愛,那存留在愛內的,就存留在天主內,天主也存留祂內"」。 教宗繼續說:「福音的話在整個歐洲生根植基,在文明、文化和聖德上產生了美好的果實。然而,歐洲大陸各民族的選擇不一定都符合他們的基督信仰傳統的要求,因此,在歷史上發生了濫用職權、毀滅和死亡這些極其悲哀的事件。你們同胞中年邁的一批都懷念烏克蘭獨立的時期。但是繼那個短暫的時期而來的是蘇維埃獨裁的可怕年代,以及三十年代初期的嚴重饑荒。你們的國家曾有'歐洲穀倉'之稱,卻在也無法餵飽自己的子女,數百萬人死于飢餓。我們又如何能夠忘記你們多少的同胞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對抗德國納粹的侵略中喪生?不幸的是從納粹手中得到的解放並不意味著使你們也從共產政權手中獲得解放,這個政權繼續踐踏最基本的人權,充軍手無寸鐵的人民,監禁不同意見的人,迫害宗教信徒,甚至企圖消滅人民心中的自由和獨立的思想。令人慶幸的是一九八九年的大轉變終於又使烏克蘭重新獲得自由和完全的最高主權」。 教宗強調:「烏克蘭人民以和平不流血的途徑抵達了久所渴望的目標,如今則全力從事社會與精神方面的重建工作,國際團體不能不重視你們在鞏固和平和尊重地方特性的前提下解決地區性緊張局勢的成就。我也勉勵你們繼續從事必要的努力,克服剩餘的難關,保證完全尊重少數民族和少數宗教信徒的權利。一種明智的寬容政策必定會引起烏克蘭人民的重視和好感。身為天主教的牧人,我由衷欣賞你們憲法的序言提醒全体國民的一句話:"在天主面前應負的責任"。二十世紀的集權政權破壞了整個幾代的人,因為那些政權破壞了人類每個真正文明的三大主幹,這些主幹就是:承認天主的權威,這個權威是生活倫理道德的來源;尊重人性尊嚴,因為人是天主的肖像;權力為社會每位成員服務的義務。所以,否認了天主,結果不但使人不再享有自由,更使人陷入多種奴役的狀況之下,政權也變成了兇殘和壓迫人的力量」。
教宗最後向領導烏克蘭全國的各界人士說:「人類已經進入公元第三千年代,世界新的遠景已經浮出地平線。全球性的發展和快速與徹底的變化正在進行。每個人都受邀請懷著勇敢和信心來提出自己的貢獻。天主教會與每位善心人士在一起,為支持他們為人類謀求福祉」。 六月二十四日是教宗訪問烏克蘭的第二天,這天教會紀念洗者若翰的日,上午教宗在基輔郊外一個訓練飛行的機場主持他在烏克蘭的第一台彌撒聖祭。聖若翰是耶穌的先驅,教宗也把基輔比做俄羅斯全境和四週一帶地區傳播福音的先驅。關于這台彌撒的盛況,本台特派員詹卡洛•拉維拉從基輔為大家寫了下面的實地報導: ****** 對烏克蘭首都來說,這是個特別的星期天。教宗的旅行在這一天開始活躍緊張起來,早晨,他在柴卡飛機場主持了首台拉丁禮彌撒。基輔這座金色圓頂的城市,也要加入這一事件,向這個季節一會兒下雨,一會兒又出太陽的典型天氣發出了挑戰。 十五萬名信友高喊著:"若望保祿二世,我們熱愛你!",他們同大約二百位司鐸、由拉丁禮和拜占庭禮教會兩位領袖,利沃夫的總主教亞沃爾斯基樞機和利沃夫大總主教胡薩爾樞機率領的整個天主教主教團以及聖座國務卿索達諾樞機、聖座駐基輔的大使尼古拉˙埃特羅維奇總主教和基輔-杰托莫爾的主教普爾維恩斯基參加了教宗主持的彌撒,普爾維恩斯基並代表全體信友向教宗致辭。他談到這個教區在受共產政權迫害的七十年後,十年前再次活躍起來,為此,他強調,今天所實現的,就是幾年前只能夢想的。對那段時期所活出的信仰只能默默地記在心裡,但這並不是說要減輕這個記憶,從他們送給教宗的禮物上就能看出這個記憶,這是一本手寫的祈禱書,上面所寫的,是在那個恐怖年代求天主賜予宗教自由的禱詞。
"為此,教宗為烏克蘭這塊既年輕又古老的土地留下了一項任務,那就是,在社會、民政和宗教方面以積極的態度走合一道路。這一目標,從建在柴卡的大平台中央巨大的祭壇上已經可以看出,這座祭壇是一只揚起帆正在航行的船的形狀,烏克蘭人要以處在地下悲慘時期所懷有的同樣毅力向這個目標前進,在牧人的領導下,常把精神價值放在首位。 若望保祿二世繼續說:"親愛的主教、神父、會士和修女們,你們以做出個人犧牲的代價忠實地陪伴了這個人民,在共產主義恐怖的黑暗時期,你們給予了他們支持。我感謝你們,勉勵你們要繼續成為基督的虔誠見證人並在可愛的烏克蘭做基督的羊群的好牧人。" 最後,教宗向青年人發出一項新呼籲,請他們不要受輕易得到的幸福這個騙人的幻想的誘惑。他勸勉青年人:"追隨基督的道路,這是一條讓你們能夠品嘗到生命的圓滿和內心平安的唯一道路",當然,這也需要得到父母和教育者的愛心幫助。 念三鍾經前,教宗強調了烏克蘭人對聖母的特別敬禮。他求聖母為他在這個國家的牧靈訪問進行轉禱。在當天的彌撒中,祭壇上掛了一幅別爾季切夫聖母像,為此,教宗提到,烏克蘭在一千多年前成為信仰基督的地方時,這塊土地也成了敬禮聖母的地方。對天主之母的敬禮,可從有許多聖母朝聖地得到証實,這些朝聖地仍繼續不斷地吸引著拉丁禮和拜占庭禮的信徒。 彌撒結束後,教宗前往聖座大使館,在那裡接見了天主教主教團的成員們。在亞沃爾斯基樞機主教向教宗致辭後,教宗向他們講了一番話。他交給這些烏克蘭人民的牧人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成為烏克蘭教會基督子民信得過的嚮導,光明的導師和模范的見證人。在烏克蘭的教會真正以拜占庭和西方拉丁禮的兩片肺葉來呼吸。最後,教宗再度談到對梵二大公會議後更加強烈的合一願望的渴望。他說,為達到這個目標,聖座一定給予支持。 24號下午,教宗這次訪問又度過了另一個強烈時刻:教宗與各教會和宗教組織的泛烏克蘭委員會的代表們舉行了會晤。
分析教宗24日上午在基輔舉行的彌撒和教宗帶給烏克蘭的信息的意義 ****** ******
教宗與烏克蘭政治、文化、科學和企業屆人士會晤 ****** 教宗訪問烏克蘭23日下午的活動原訂是拜訪庫奇馬總統。不過,在抵達總統府之前,教宗和他的隨員進行了一項行程表外的活動,就是在基輔紀念二次世界大戰中數百萬陣亡的烏克蘭無名英雄的墓碑前跪下祈禱。大約在下午6點半左右,教宗一行抵達總統府。在總統庫奇馬致詞後,教宗重覆了他剛抵步時所談的話題,向在場的政治、文化、科學和企業界人士發表了談話。烏克蘭是東西歐的交界點,基督信仰的兩個重要傳統:拜占庭傳統和拉丁傳統也在這裡交會,兩者都受到當地的歡迎。教宗這樣說: 【在過去的緊張情勢之後,今天,已顯示出大家有互相寬恕的意願。必需克服障礙和差異,才能像過去一樣從共同的基督信仰根源汲取力量,來攜手締造一個和諧與和平的國家。】 教宗認為,這一切在烏克蘭都是可能的。這個國家向來熱愛自由,任何人都不能令它屈服,入侵的納粹沒有令它屈服,使用迫害、放逐、監禁和消滅所有宣示信仰可能的手段的共產主義者也沒有令它屈服。1989年,它終於得到自由,兩年後並獲得完整的主權,這一切都是在不流血的方式下得到的。 教宗繼續向在場的烏克蘭人士說,福音的價值觀將協助他們建造一個開放和團結的社會。在這樣的情形下,每個烏克蘭人都應該能夠為公眾的福祉作出貢獻,同時也能從其中得到支持,以發展個人的所長。接著,教宗向社會未來的主人翁青年們說了一番話,勉勵他們繼續過去為人性、文明和宗教理想貢獻一生的先人們的道路,同時也請他們珍藏他們的文明遺產。 教宗於是向所有政治、文化、企業和經濟界人士發出呼籲,請他們不要忘記歷史的教訓,要保護人文和基督信仰文化遺產並將過去和現代的要求連在一起、要在日常生活中尊重道德價值觀以締造一個重視人多於利益的社會、要在愛的文明中追求人的進步。教宗最後說:天主教會在每個善心人的身旁支持他們謀求福祉的努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