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13- 10- 2001   新聞報導   資料庫

聖座活動
-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弗里亞斯拜會教宗
-奧斯定傳教修女會舉行第十九屆大會,教宗致函嘉勉
-世界主教會議第一階段議程結束,開始分組討論

各地教聞
-旅居羅馬五十一年的國籍王鳳林神父病逝永城
-兩千人在羅馬參加九一一事件紀念儀式為世界和平祈禱
-聯合國和祕書長克菲•安南獲得2001年諾貝爾和平獎

國際新聞一瞥
-美國總統布什表示,打擊恐怖主義的戰爭不會再出現一個新越南,但是一項"持久戰
-亞洲中部也因對抗恐怖主義的進攻行動而動蕩起來

******

聖座活動

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弗里亞斯拜會教宗
【梵蒂岡電台訊】 委內瑞拉總統烏戈•拉斐爾•查維斯•弗里亞斯一行于十月十二日上午前來梵蒂岡拜會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並和聖座國務卿舉行會談。
梵蒂岡發言人納瓦羅博士就這項拜會訪問發表聲明說:委內瑞拉總統與教宗先就國際局勢交換意見,同時一致表示雙方都將進一步努力杜絕恐怖暴力的行徑,並強調各國各民族彼此合作的必要。此外,教宗和他的國務卿也與委內瑞拉總統檢討了委內瑞拉國內教會與國家之間的關係。教宗向查維斯•弗里亞斯總統說明聖座對委內瑞拉天主教生活的期待,特別是對和天主教在當地從事教育和信仰生活敬禮有關的法律的期待,以及教會和政府在社會工作上合作,以促進委內瑞拉國民的益處的問題。

奧斯定傳教修女會舉行第十九屆大會,教宗致函嘉勉
【梵蒂岡電台訊】 創立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奧斯定傳教修女會目前正在羅馬舉行該修會第十九屆大會。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特別致函嘉勉,鼓勵這個修會的修女們給人類打開希望的新前景,實踐她們修會的使命。

奧斯定傳教修女會修女目前分散在四大洲的十五個國家服務,當今教宗屢次呼籲的'給世界的救主基督敞開大門'的話,一直在這個女修會的心靈中繚繞,教宗在信函中囑咐修女們積極回應基督的召喚,與基督合作,把人類從罪惡和奴役中解放出來。

奧斯定傳教修女會的特殊神恩是前往傳教區服務,教宗提示她們:真正的傳教士不需要帶很多行李,有了基督在心中,便能夠用一種足以激發人內心深處最高尚、最純真的情操的語言來和他人談心。

奧斯定傳教修女會有兩位修女數年前在北非的阿爾及利亞遭伊斯蘭教極端份子殺害,教宗在信函中表示:祝望她們所流的鮮血給修會帶來新的聖召和聖德的果實。

世界主教會議第一階段議程結束,開始分組討論
【梵蒂岡電台訊】 第十屆世界主教常務會議第一階段發言部分的議程在十一日下午結束。昨天十二日上午會議助理總報告人,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總主教貝爾戈利奧樞機主教,將十一天以來全體主教和各方代表的發言向大會作了總結綜合報告。會議總報告人,紐約的總主教伊根樞機回美國主持九月十一日恐怖暴力組織襲擊美國一週月哀悼紀念會,無法趕回羅馬。

綜合報告指出:與普世教會共融的主教都承認伯多祿的繼承人是教會在信仰和共融中團結合一的有形可見的原則和基礎;主教是教會的人,他必須具有教會意識,;主教為了帶給世界希望,而作基督的僕人,為福音服務,所以身為主教的人應該稱為和平、修和與共融的人。教會的力量就在於共融,它的弱點就在於分裂和對立。

總結起來,全體教長的發言可以歸納為四條基本路線,即:主教與上主共融,與普世教會共融,與地方教會共融,與世界共融。

各地教聞

旅居羅馬五十一年的國籍王鳳林神父病逝永城
【梵蒂岡電台訊】 屬北京教區,旅居羅馬求學與服務達五十一年的王鳳林神父,于十月十一日晚間病逝羅馬,享年八十歲。王鳳林神父在羅馬瓜達魯佩聖母堂擔任副本堂神父職達三十多年,為人謙和熱忱,深得堂區教友的愛戴。他的葬禮將于十三日上午十一點在瓜達魯佩聖母堂舉行。我們同心為他祈禱,求天主賜給他永恆的安息。

兩千人在羅馬參加九一一事件紀念儀式為世界和平祈禱
【梵蒂岡電台訊】10月11日下午,羅馬舉行了紀念9月11日美國遭恐怖暴力襲擊事件的儀式,並為世界的和平祈禱。儀式由教宗的羅馬教區代理主教魯依尼樞機主持,在羅馬主教座堂聖若望大殿前舉行,大約有兩千人參加,意大利總統錢皮和部長會議主席貝盧斯科尼,猶太教經師托亞夫、羅馬伊斯蘭教的領導人舍維塔、希臘東正教的教長普索瑪斯以及基督教浸信會的牧師霍耿都在場出席,他們並在儀式中發言。紀念儀式完畢後,魯依尼樞機並在聖殿內舉行了一台彌撒。
盧依尼樞機在致詞時祈求天主的助佑,使戰爭早日結束,使人們尋找到在正義與友愛這獲得真正和平的途徑。他祝望對抗恐怖主義的奮鬥不會被誤看成文化、文明和宗教間的爭鬥,而應該成為建設人類大家庭的機會和推動力。其他宗教人士在發言時也祈求神令暴力現象停止。
紀念美國遭恐怖暴力襲擊事件的儀式結束時,一些青年將一支蠟燭交給宗教領袖們,他們用蠟燭將象徵對安寧前途的希望的燈點燃起來。

聯合國和祕書長克菲•安南獲得2001年諾貝爾和平獎
【梵蒂岡電台訊】諾貝爾獎委員會昨天10日宣佈,該委員會選出聯合國和這個機構的祕書長科菲•安南為今年的和平獎者。這是聯合國首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獎委員會在宣佈時說,科菲•安南祕書長以理想和具體的目標來帶領聯合國不斷走近人們。安南祕書長和聯合國致力於改善這個國際機構,以能達到更加和平的世界的境地。
科菲•安南祕書長,非洲加納人,1938年4月8日誕生,先後在本國和美國攻讀經濟學,以後又在日內瓦攻讀國際學。科菲•安南從24歲起便在聯合國擔任不同職務,曾於90年代協助900位國際工作人員回國,以及促使被伊拉克扣留的人質獲得釋放。在這之前,安南從事聯合國的維持和平工作,他於1955年負責了協調77國的7萬平民和軍人的工作。從95年到96年,在謀求巴爾幹和平問題上,他也站在第一線。
挪威的諾貝爾獎委員會強調了聯合國為和平、世界安全和維護人權上的責任,也強調了安南祕書長和聯合國在對抗愛滋病、肺結核、瘧疾等疾病以及對抗國際恐怖主義的努力。
除了和平獎的得獎者外,委員會也於這幾天宣佈了其他數項獎的得獎人:英國作家奈保爾獲得文學獎;經濟學獎則由三位美國經濟學家同時獲得,他們是伯克萊大學的阿克洛夫、斯坦福大學的斯龐斯和哥倫比亞大學的斯蒂各利茨;化學獎由美國的諾爾斯、夏普雷以及日本的野依獲得;物理獎由美國的康奈爾、維曼和克特勒三位教授獲得;醫學獎則由英國的努爾斯、亨特和美國的特韋爾獲得。

國際新聞一瞥

昨天,10 月12 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國際新聞一瞥"報導的消息是:

-美國總統布什表示,打擊恐怖主義的戰爭不會再出現一個新越南,而是一項"持久戰
-亞洲中部也因對抗恐怖主義的進攻行動而動蕩起來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台訊)美國總統布什前天11日在紀念一個月前紐約和華盛頓遭恐怖襲擊的漫長的一天結束時,談到正在進行中的打擊恐怖主義的戰爭,表示不會再出現一個新越南,但所進行的是一個"持久戰,與我們所認識的那些戰爭不同。"美軍11日夜晚第五度空襲在阿富汗的恐怖主義重要據點並投射了導彈。雖然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11日否認屠殺阿富汗平民的消息,塔利班的消息來源昨天12日卻報導說,大約160人在東部的坎大姆被殺,又有數目不清的人在南部的坎大哈死亡。在美國國內,人們擔心新的恐怖襲擊再次發生,美國聯邦警察的電腦網路對此提出了警告。本台特約記者馬斯特洛利利從紐約作了以下的報導:
******
白宮的主人說,治安部隊收集的是一些嚴肅,但也是一般性的威脅。布什邀請國民要更加謹慎,恢復正常生活。在佛羅里達發生的炭疽病案之後,情勢更加緊張,聯邦調查局展開了犯罪案件的調查。布什承認,目前他不知道本˙拉登是否活著,不過,使他受孤立的戰事正取得進展。他又說,,塔利班還可以使轟炸停止,只要交出拉登即可。他又承諾,要向放棄恐怖主義的國家開放,例如敘利亞。美國總統強調,只要阿拉伯人接納以色列,他就會支持巴勒斯坦國的誕生並與阿拉法特會晤。12號白天,聯軍繼續轟炸阿富汗。美國軍隊也進入巴基斯坦,他們要從那裡開始第二階段的進攻,在這個階段中,在直升飛機的掩護下要進行地面戰鬥。

11號是美國遭恐怖襲擊一個月的紀念日,美國全國在這一天悼念了亡者。布什總統參加了在五角大樓前面舉行的禮儀。紐約市長在姊妹塔的瓦礫前參加了紀念儀式,而伊根樞機主教則在聖帕特里克座堂主持了一台彌撒,請求公義,但不要報復。
******

(梵蒂岡電台訊)亞洲中部也因對抗恐怖主義的進攻行動而動蕩起來。"本˙拉登不能被交給美國:伊斯蘭禁止這樣做!"塔利班領導人堅持強硬路線,巴基斯坦原教旨分子也同他站在一起,他們將昨天星期五的祈禱日轉變成攻擊美國的鬥爭。他們預先宣佈,下週一在美國國務卿鮑威爾訪問伊斯蘭堡的時候舉行大罷工。本台記者薩盧比作了以下的報導:
******
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所做的與美國同一陣線的選擇,每時每刻都在付出代價。12號上午,2萬名警察在卡拉奇的街道上維持秩序還顯得難以應付。這一天,親塔利班的陣線放火燒毀了汽車、公車和美國連鎖店的快餐店。在伊斯蘭堡和奎達發生的襲擊事件也危害到政府的建築物。穆沙拉夫上將並沒有被嚇倒,他下令逮捕了一個極端組織的領導人,他在蔓延到境外的抗議行動面前鎮定自若。駐伊朗的巴基斯坦領事館受到石擊,人群高喊反對"叛徒"。

反美的情緒不只在巴基斯坦有豐厚的土壤,在馬來西亞,2千多名示威者在美國使館前面高喊反對布什和沙龍的口號,警察不得不使用消防龍頭將他們驅散。在印度尼西亞,接二連三地傳出炸彈警報,在望加錫,一枚炸彈在一家快餐店前面爆炸,這家快餐店與在巴基斯坦遭打擊的那家是連鎖店,另一枚炸彈在一家澳大利亞公司的入口處被發現,及時被去掉雷管,沒有造成傷害。
******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