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年 主日读经 【资料库】
 |
「主日弥撒读经」封面
作者:阿尔贝.范诺怡
耶稣会枢机主教
|
丙年常年期第叁十一主日
智十一,23-十二,2;德後一,11-二,2;路十九,1-10
本主日弥撒礼仪中的福音给我们讲了匝凯的片断,第一篇读经已经为这个片断开了路,它讲的是天主的慷慨。第二篇读经以另一种方式谈论了天主的召叫。
福音片断一开始就提到匝凯是税吏长,是个富有的人。福音作者没有多用笔墨,但我们知道,税吏在当时是遭轻视的,被视为罪人,这有两个原因。首先因为他们是不光彩的人:在收税时强迫人们支付比应交的钱还要更多的份额,从中谋取利益。其次是,他们为一个异教强权做事:为罗马帝国收税。
为此,规矩人不同他们打交道,不接受邀请到他们家做客,也不邀请他们到自己家来。
但是,从福音中我们看到耶稣不随从当时人的这种态度,不愿赞同人们对税吏的轻视。
耶稣不仅不在意人的现况,也更看到人内心的资源,在他们身上能够表现出的精神动力;看到一个人改变和回头的可能性。
显然,为唤醒人回头的能力,需要对他们显示的不是轻视,而是爱。耶稣对匝凯显示了爱。
这个片断十分令人喜爱。福音作者说匝凯身材短小,因此站在人群中他的视线会常常被比他高大的人挡住,他有可能无法看到耶稣。
匝凯听说过耶稣,事实上,在他的心中开始呈现要见到耶稣,与耶稣接触的渴望,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这个渴望的後果。
因此,为了能看见耶稣,他这个体面的人物忘却了自己的尊严,往前奔跑,攀上了一棵野桑树。
耶稣的反应令人惊叹。耶稣来到那地方,抬头一看,对他说:"匝凯,你快下来!因为我今天必须住在你家中。"
这是一句出乎意料的话。耶稣不仅不轻视匝凯,甚至要求在他家做客。他用极大的权威要求匝凯,因为他说:"我必须住在你家。"
耶稣知道他的话迎合了匝凯的深切渴望。事实上,若一个人攀上野桑树为了看看他,便是深切渴望与他有往来的标记。耶稣接纳了匝凯的这个好愿望,请他从野桑树上下来,在自己家里招待他。
匝凯便赶快下来,喜悦地款留耶稣。我们可以猜测这个晓得被人轻视的人物的喜悦。他的喜悦不仅在於耶稣以尊重的态度,并且也热情地接纳了他,耶稣愿意同他建立起友谊的关系。
在古代接待一个人到家里来是比今天更受重视的一件事。实际上是建立起持久的款待关系。
自然,耶稣的这个举动令人们惊奇。福音上说:"众人见了,都窃窃私议说:'他竟到有罪的人那里投宿。'"
听了这话,所有的人都愤慨了,他们不理解。他们没有发觉,耶稣来是为改变环境的,不是为保持现状。他来,带来了新的东西,他来,带来了新盟约,这个盟约彻底改变了人在天主面前和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状况。
另一方面,耶稣的举动结出了硕果,引发了匝凯的彻底皈依。耶稣的慷慨开启了这个富有人的心。
匝凯的心显示了他领会深奥事物的能力,这个能力曾被隐藏在一个体面阶层和对财富的追求的面具下。他对耶稣说:"主,你看,我把我财物的一半施舍给穷人;我如果欺骗过谁,我就以四倍赔偿。"
匝凯的这一决定是个慷慨的,他没有受到直接的催促便做了这个决定。匝凯在心中接纳了耶稣的慷慨,因此回了头。
耶稣於是说:"今天救恩临到了这一家,因为他也是亚巴郎之子。"匝凯不是个要被轻视的人,而是个值得尊重,在朝向善行和爱德的路上值得鼓励的人。
最後,耶稣为自己的使命下了这个定义:"人子来,是为寻找及拯救迷失了的人。"
耶稣是救主。这是说,他关心的是迷失的人、受轻视的人和遭排斥的人。在福音的另一个章节记载了耶稣的话,他说:"我不是来召义人,而是来召罪人。"(玛九,13)
耶稣来是为救赎人类。同耶稣的接触使人得到深刻的转变,使人同天主的慷慨发生直接的关系;这个关系结出善行和爱德的丰硕果实。
第一篇读经放宽了前景,让我们了解到一切都是来自天主的爱的工程。
这篇读经取自智慧篇的段落,表达了天主的心。智慧篇的作者说:"你怜悯众生,因为你是无所不能的,你假装看不见人罪,是为叫罪人悔改。你爱一切所有,不恨你所造的。"一切事物都有尊严,人更是如此,因为他们是天主的受造物。
智慧篇的作者继续说:"如果你憎恨什麽,你必不会造它。[…]你爱惜万物,因为都是你的。爱护众灵的主宰,你那不死不灭的生气在万物之内。因此,你逐步地惩罚堕落的人,要他们想起所犯的罪恶,藉以警告他们离弃恶事,相信你,上主。"
天主是爱的泉源,天主是改过迁善的泉源,天主是慷慨的泉源:这是天主的绝妙形象,我们该把它刻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和我们的心中。
我们不应该毁损天主的形象,为他画讽刺画,而该永远知道天主是爱,是怜悯,是仁慈,使所有的人都走在希望的路上。
在第二篇读经中,保禄宗徒向得撒洛尼人谈论天主的召叫的成全。
天主召叫我们相信基督,藉着这个召叫,人被转变,乐意向善。保禄宗徒说:"求我们的天主使你们相称他的召叫,求他以德能,成全你们各种乐意向善的心,和信德的行为,好使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名字,在你们内受光荣,你们也在他内,赖我们的天主和主耶稣基督的恩宠(慷慨)受光荣。"
接着,保禄要求得撒洛尼人不要因着什麽启示或说是他的书信,好像说主的日子临近了而惊慌失措。
往往有人喜欢用世界末日的幻象来使人震惊,他们宣讲灾难、冲突和各种罪恶。相反,我们基督信徒应该常保持精神乐观的态度。我们所抱的乐观主义不是那种轻易到手的,廉价得来的。我们不该是幻想家,而应该知道,天主在我们的世界上施展工程,并且尤其接着基督的恩宠,常留意促成各种善行的出现。这样,我们可以保持这一积极的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