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26- 07- 2004  新闻报导 资料库  主日弥撒读经

东南亚通讯
这次的东南亚通讯报导的消息如下:

--蒲敏道神父的使命感为追思蒲神父逝世二周年(单国玺枢机)
--澳门天主教历史建 成中国政府申报世界遗产之列
--老挝慕道者在传道员的培育下早已「加入」教会
--印度 教会积极行动起来援助洪灾难民
--印尼基督信徒与穆斯林联合抵制宗教场所建设法规
--孟加拉举行智障及残障人士朝圣活动


蒲敏道神父的使命感为追思蒲神父逝世二周年(单国玺枢机)
(台湾教友生活周刊)一百零一岁的瑞士籍耶稣会士蒲敏道神父,躺在耕莘医院加护病房时,总统及行政院长先後前去探视他,并感谢他对台湾民众的奉献和服务。他微睁双眼,用孱弱的声音分别请求他们两位政府首长协助他找一块合适的土地,为他心爱的成年智障朋友们建造一个安身的家园。十多年前他曾为一百多位智障儿童创立了「圣心教养院」。现在一些院童已经成年,还有一些无地容身的成年智障人士流浪在外,蒲神父於心不忍,认为他应该为这些不幸的人建造一个舒适的安身之处。这个使命感在弥留之际还使他念念不忘解决建地的问题。

蒲神父自从到我国传教以来,便有一个强烈的使命感:要将基督的大爱和救世的福音传给我国大众,尤其是穷人及弱势者他不只口讲,而且还身体力行。在兵连祸结民不聊生的中日战争时,他与景县教区穷苦农民同甘共苦,不但衣食住行和他们一样,而且冒着生性命的危险和日军周旋,以保护农民身家性命为自己的使命。

蒲神父是天生的领袖人物,几乎一生都在做上司。他担任过景县和嘉义二教区的副主教、景县耶稣会的区会长、中华区的视察员、省会长等重要职务。职务愈大,使命感则愈强烈。在做耶稣会中华视察员时,他审时度势,一方面应有牧人照顾教友们的需要,另一方面应为教会的未来保存一些原气,便毅然决定:已晋铎的会士留守岗位,修士及教授出国去安全地区继续完成学业及陶成。他自己以身作则,和留守在极度困难之环境中的弟兄们同甘共苦,一直到他被强制驱逐出境的时候。

卸下耶稣会内外各种重大的行政工作之後,蒲神父自动要求到当时偏僻贫穷的 子地区为农民服务。那时他已六十六岁,一般人应该退休颐养天年,他却开始学习闽南话,以便接近农民,为他们服务。在九十岁时他 能完全摆脱了耶稣会 子地区之院长、理家、会计等职务。这时他的注意力便完全集中在乡村的智障儿童身上,设法为他们服务。因为这些可怜的儿童不但自己受苦,而且还给家人带来许多困扰。他不顾自己的高龄和体力,毅然地挑起了筹划、募款、购地、兴建「圣心教养院」的重担,终於为一百多位重度智障的儿童创造了一座美轮美奂舒适安全的家园。

蒲神父在世最後几年所关心的是成年智障者,如何为他们建造一个舒适的安身之所,但苦於适当的土地难於取得,以致在弥留时还向我国政府首长恳求协助。是什麽力量摧迫蒲神父终生为别人服务的使命感至死不渝呢?

在蒲神父为国人服务至死不渝的使命之背後,有天主大爱的召叫,也有他慷慨之爱的回答;有长上慎重的选择与派遣,也有他的彻底奉献与服从;有「基督的爱摧迫着」(格後5,14),他自己也被基督的爱所燃烧、熔解、同化,成了基督的化身,执行耶稣大爱服务我国贫穷和弱势族群的使命。

这个使命感让蒲神父在任何的环境中都能常常清楚地认识天主的旨意,在圣神的指引之下,知道应该做什麽。在中日战争以及中国改朝换代的惊风骇浪中,他稳健地为耶稣会在中国掌舵。在兵荒马乱中为越南教会在大?创立宗座大修院。使命感使他敏於听从圣神的指引,能够审时度势,按照自己的能力,常常做出最能光荣天主和对人最有效的服务工作。

使命感使蒲神父永远年轻,在百岁时还筹划为成年智障的朋友们兴建一座舒适安全的家园。在他还能行动时已经开始募款和寻找合适的土地。虽然他没有能亲眼看到这个家园的兴建与完成,但是许多人因了他之大爱使命感的感召,大家正在努力早日完成蒲神父的遗志。


澳门天主教历史建 成中国政府申报世界遗产之列
(天亚社澳门讯)中国政府已把澳门叁个天主教历史建 联同其他建 物列作二零零五年《世界遗产目录》的申报项目。

中国政府於六月廿八至七月七日在华东江苏省苏州市举行的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公布,「澳门历史建 群」将会是中国明年唯一向联合国申报成为世界遗产的文化遗产。

申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世界遗产目录》的十二座澳门建 物包括两间天主教堂及一个教堂遗迹,它们的历史可追溯至十六世纪葡萄牙殖民统治初期。

目前全球有七百八十八个世界遗产,其中叁十个在中国大陆。

据澳门政府文化局网页指出,一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会到澳门考察这些建 ,结果将於二零零五年世界遗产大会中公布。

中国国家文化局一名官员七月十叁日向天亚社说,澳门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因此中央政府於二零零一年为澳门递交申请。

「澳门历史建 群」包括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大叁巴牌坊及包括圣母雪地殿教堂及灯塔的东望洋炮台。若申请获批准,它们将是中国境内首批成为世界遗产的天主教建 。

澳门教区副主教锺志坚神父向天亚社表示,教区一直保护古老的教会建 文物,他希望若申请成功,政府会给予教区更多财政资助作修复工作。
(476)

锺神父指出,虽然教区没有参与申请世界遗产的工作,但会支持政府的申报。

他续说:「这为澳门人来说是很好的机会去了解本地教会历史的重要,以及教会在中西交流上所扮演的角色。」

他又说,除了赌业,澳门非常倚重文化遗产吸引国际的关注,所以若申请成功,对当地居民意义重大。

澳门天主教教友协进会主席何培之七月十五日对天亚社说,今次的申报对澳门教友来说是好消息。他指出,历史建 群包括天主教及民间宗教的文化遗产,反映出澳门中西文化共存的特色。

他希望协进会举办的本地朝圣团会因申报世界遗产而更受欢迎,并吸引大陆教友参加。

澳门利氏学社主任、耶稣会吕硕基(Luis Sequeira)神父向天亚社说,中国政府愿意推广澳门的文化遗产,反映它认同澳门「基督宗教灵性经验」的历史及身分。

其他一同被申报世界遗产的建 还有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岗顶剧院、民政总署大楼、仁慈堂大楼、哪吒庙、旧城墙遗址及大炮台。

老挝慕道者在传道员的培育下早已「加入」教会
(天亚社老挝班道坦讯)班道坦村很多村民虽然没领洗,但早已「加入」天主教会多年,今年的人数由五十户增至五十二户共叁百廿一人。由於神父不准进入这村,来自万象宗座代牧区的传道员到村内给村民培育信仰。

年青传道员敦斋.沙雅本(Tuenchai Xayaboun)说,直到最近,在首都以北一百一十公里的班道坦村才有传道员定居,村民还未适合受洗。虽然附近村落有传道员,但他们不再授课,专心照顾家庭。

约两个月前,万象省政府批准传道员曼(Manh)到班道坦工作定居及在六公里内的班会多迈及班会欣迪传道。这两条村落有受洗教友。四十多岁的曼原本在万象东北的北汕传道。

以万象传道中心为基地的敦斋及其他年青传道员对天亚社说,他们在代牧区里四出讲道、带领祈祷及为年青人举办活动。

通常传道员两人一组,定期探访村落。他们每月约见代牧坎西.维达翁(Khamse Vithavong)主教,汇报工作情况。

曼获准定居前也定期探访班道坦、班会多迈及班会欣迪。

敦斋表示,除非村内有临终的人想领圣事,否则不会施行领洗圣事。由於村民对天主教信仰认识不深,所以不会急於为他们领洗。

坎西主教关注没有认清信仰便领洗的问题,他对传道员说:「我们不能随便给任何人施洗,他们应先多花时间学习信仰,最少要了解领洗是甚麽、知道如何活出信仰及与天父建立父子关系,到适当时候才加入教会。」

敦斋认为,曼到班道坦定居後,村民可望在一两年後加入教会大家庭。她说:「他们现已被视为教会的一分子,所以万象的传道员队伍及妇女组织於六月一日儿童节到村里举办宗教及娱乐活动。」

传道员索梅涅(Somenit)说,当日活动由宣读坎西主教发给儿童的牧函及祈祷作序幕,叁条村有二百多名儿童参加,地方官员及叁条村的官员也参加。

坎潘曾对传道员说:「我们想向你们学习如何组织儿童和活动。我们派过很多人与他们接触,但没你们做得好。」

班道坦村民靠务农及畜牧维生,也会到森林采摘食物及搜猎。

教会人士於五年前开始探访他们。原本信奉拜物教的村民要求传道员为他们祈祷,在赶走邪灵及消灾成功後,他们要求加入教会,传道员便开始教他们祈祷及唱圣咏,教授道理及为年青人组织活动。

代牧区的青年领袖坎坎.乔萨旺(Khankham Keosavang)表示,青年组把叁条村的年青村民带到万象接受领袖培训,由於坎西主教不能探访村落,青年都很庆幸能见到主教。

老挝自共产党一九七五年上台後停止宗教活动。九一年通过的新宪法保障宗教自由後,旧教堂得以重开,新教堂亦可以成立。

据二零零二年的教会资料显示,万象宗座代牧区有一万一千一百廿名教友、叁名神父及十七个堂区。

印度 教会积极行动起来援助洪灾难民
(亚洲新闻/天亚社特兹普尔)-连日来,印度遭受了二十五年来罕见的洪涝灾害。而天主教会,始终积极活跃在援助灾民的第一线上。此间的宗教团体和组织机构等,正在竭尽全力为幸存者提供帮助。

据当地明爱成员萨莫尔介绍,目前,明爱已经拨款1,100,000卢比(约合23,900美元),为灾区的灾民们提供紧急救援物资。基督信仰人道主义组织及工作人员们,分别为灾民分发了总价值为500,000印度卢比的救灾款。目前,正在开展广泛的救灾工作。

据坚守在受灾最严重地区的教会人士介绍,当地灾民们严重缺乏的是食品和药品,以及救灾款。

此外,还有一些天主教会团体已经明确表态,将在未来几周内投入救灾工作。如美国主教团所属的天主教紧急救援中心。

上周,暴雨席卷了印度东北部地区,据官方统计资料报导,重灾区阿萨姆已经有92人死亡、阿鲁纳恰尔邦13人死亡。此外,大批牲畜被淹死、800,000公顷的土地被淹没、55,000所住房消失在大水之中。

整个南亚地区都经历了多年罕见的大暴雨,共造成四百多人死亡、两千多万人无家可归。


印尼基督信徒与穆斯林联合抵制宗教场所建设法规
(亚洲新闻/天亚社雅加达)-七月二十叁日,印尼宗教领袖联合发表了措辞强烈的抗议信,反对现行的宗教场所建设法规。这一条例,导致了许多基督信仰圣堂和穆斯林清真寺遭到进攻。印尼天主教会、新教和穆斯林团体的领导人于七月十五日达成共识,抵制这一实施了长达叁十五年之久的法律。按照这一规则,建造宗教祈祷场所必须得到政府部门的批准和地方当局的接受。

宗教领袖们指出,这一带有严重歧视色彩的法律导致了许多基督信仰圣堂遭到进攻和破坏。同时,穆斯林清真寺也未能幸免。为此,印尼宗教领袖们采取了司法和政治手段双管齐下的方式,并呼吁参加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的候选人们重视这一问题。

新教牧师理事会发言人苏皮特牧师表示,宗教团体不仅反对这一法律,而且,坚决"抵制任何引发歧视冲突的法规"。"基督信徒们遭受了暴力迫害,圣堂受到了破坏。可是,建造新圣堂的申请却迟迟得不到批准"。更有甚者,被迫利用私人住宅进行祈祷活动的信徒们,还遭到了威胁。


孟加拉举行智障及残障人士朝圣活动
(天亚社达卡讯)在孟加拉举行的连串智障及残障人士朝圣活动已逐渐发展为每年的传统。

达卡总教区戴多尼.戈梅斯(Theotonius Gomes)辅理主教乃国家朝圣委员会主席,他指出这项特别活动广邀残障人士联同亲友和护理人员一同参与,就每年的主题一起反省、祈祷和讨论。本年的主题是「新生活的旋律」。

今年叁、四月间,达卡总教区与吉大港、迪纳杰布尔、迈门辛及拉杰沙希四个教区举办残障人士朝圣活动,共吸引约一千叁百人参与。戈梅斯主教表示,馀下的库尔纳教区亦正安排同类活动。这项活动自叁年前举办以来愈来愈受欢迎。

今年的活动阵容最庞大的是来自迪纳杰布尔教区的一百六十六名残障人士及二百六十八名家属、义工和工作人员,其次是来自迈门辛及拉杰沙希教区的一百名残障人士及逾一百廿五名亲属等人。

住在达卡的廿九岁钱丹.安多尼.克鲁斯(Chandan Anthony Cruse)患上唐氏综合症,部分残障及智障,他参加了位於首都东北四十公里外的图米利亚堂区於四月一至四日举行的达卡朝圣活动。

这是他第二次参加朝圣。他於七月十叁日向天亚社说:「我喜欢朝圣,因为可以唱歌跳舞……我很喜欢唱歌跳舞。今次朝圣我跳了一小时的舞。」

在这次活动中,不同年龄的残障人士在拜苦路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克鲁斯在第十叁及十四处扮演耶稣,一名残障女孩则扮演圣母。

克鲁斯指出:「角色扮演很好,之前戈梅斯主教像耶稣般替我们洗脚,我很开心。」

戈梅斯主教七月九日向天亚社表示:「残障人士虽没有世俗的富裕,但却真正活出生活的旋律。我们 要真正关心他们便可以透过内心的静默聆听他们的旋律。」

主教续称:「过去数年,残障人士透过朝圣活动互相认识,他们的家人亦可互相交流分享。」

主教表示,朝圣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残障人士的父母和社会各界理解并接纳残障人士,像对其他人一样。其他为智障及残障人士而设的计划已推展至基层堂区及乡村。

主教表示:「有时候人们会认为残障人士是家庭的不幸,我们的计划就是要让人明白上主对所有受造物均有安排,他会透过残障人士向我们传达旨意。孟加拉明爱叁月展开的『与残障人士同行』计划就是一个好例子。」

主教团的社会及人道发展组织孟加拉明爱的本笃.阿洛.德罗萨 奥(Benedict Alo D'Rozario)主教七月十日向天亚社称,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不分阶级和宗教,提升残障人士的尊严和改善他们的生活。

计划的第一阶段会在达卡、迪纳杰布尔及迈门辛教区推行,明年会新增叁个地区,好能惠及更多人。

明爱并打算进一步普及计划。主教补充:「我们留意到教友对这计划的反应很重要,我们希望教友能在圣诞节等不同庆节参与残障人士的活动。」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