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27-11-2006  新闻报导 资料库  主日弥撒读经 周末避静


“不是听众来信 ”

梵蒂冈电台
发射台报讯天使铜像

情况与东欧不同


在上星期的《不是听众来信》节目里,我们介绍了一篇记者贾尼、瓦伦特访问韩德立神父的记录。访问是在特里乌焦的圣心别墅召开的第七届“欧洲天主教中国研讨会”的机会上进行的。记录登载在九月份的《叁十天》月刊上。在同一份的月刊上,还有一段专门报导第七届“欧洲天主教中国研讨会”的话,也是记者贾尼、瓦伦特写的。他说,有140人参与那次会议,其中40个中国人,包括香港的助理主教汤汉和梵蒂冈传信部的公务员金神父在内。据他的报导,在会议上最为大家所欣赏的是两位年轻中国神父的演讲。一位是张士江神父,河北信德社的社长。他指出目前在中国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教区划分,这给中国国内教会造成了极大混乱。圣座至今仍坚持比约十二世在1946年规定的教区划分,而今日,实际上,中国国内的教区已经是依照国家行政区的分界而划分的了。另一位是西安教区社会服务中心的主任陈瑞雪神父。他报告了中国天主教的修会和教友团体,在海外天主教慈善机构的资助下,在陕西省境内所展开的种种社会服务工作。

《叁十天》是义大利语的月刊。法语的《中联通讯》双月刊上也有关於评述会议的报导。该双月刊的主笔是巴黎外方传教会沙百里神父。他是那次会议的与会人士之一。他在他的报导中说:

我们先聆听中国人自己讲话,他们的见证很令我们感动。

《中联通讯》登载了几篇中国人自己的讲话,张士江和陈瑞雪两位神父的讲话也在内。在其中别的几篇讲话中,我选读了高夏芳修女讲的《修会生活在中国穿上的新衣服》。梵蒂冈华语节目的听众们大多听到过高夏芳修女。沙百里神父这样为她介绍说:

她是撒拉爵会传教士,在罗马、香港和中国各修道院教授圣经学。她的新约圣经课讲义在渖阳出版。

高修女讲述她在中国国内所认识的修女们说:

大多数的修女属於新的修会。她们的修会是本地主教创立的,与过去没有关系。因此,缺乏一些修会生活的传统,明确的神恩,特定的传教任务 和肯定了的灵修精神。但是却是非常活跃,很有影响。

高修女以为,

今日中国的修会生活须要有普世教会的圣德遗产来补充、滋养。应验植根于传统,然後再凭它的本色从新开头,为未来创造新的传统,新的灵修经验。

高修女肯定在今日中国教会中修女们的重要贡献。

今日中国的修会生活须要有普世教会的圣德遗产来补充、滋养。应验植根于传统,然後再凭它的本色从新开头,为未来创造新的传统,新的灵修经验。今日中国的修会生活须要有普世教会的圣德遗产来补充、滋养。应验植根于传统,然後再凭它的本色从新开头,为未来创造新的传统,新的灵修经验。

在中国文化中女性在公共生活上权威不像男性那样被人看得认真。因此修女不像神职人员那样会惹宗教事务公务员的注意。这样她们能比神父们更直接联络平信徒。她们能在,社会服务上,为基督宗教优点作见证:彼此相爱,帮助有须要的人。

修女并不隐瞒今日中国修女的弊端。她说:


今日在西方男女中间盛行着一心追求职业上成就的活动主义。这样的病菌也传染到了在中国的教会和修会团体里。许多修女承认她们对默想和祈祷觉得厌倦。因此她们不把她们的工作看作一种天主派给她们的使命,而把它看作是一种谋生的活计。外面的活动是应该有内心的灵修生活来调节的。

高修女又说:


在中国修女们生活上的另一个问题是领导。她们大多不了解修会生活中的权威和服从。她们的长上往往不具备在人性和灵修方面的适当条件。在中国教会和修会团体中年轻一代的长上们应当记住:教会和修会中的职权与权力、特权和荣誉无关,与它有关的是十字架的奥迹。


《叁十天》月刊和《中联通讯》双月刊都没有提起一位越南籍的段安神父。他是耶稣会东南亚参赞区的参赞员。以前曾是耶稣会越南地区的区会长。曾经历过当地教会遭遇的严厉考验,并度过长期的劳役生活。他参加了在特里乌焦的圣心别墅召开的第七届“欧洲天主教中国研讨会”,大概没有被邀在会议上讲话,但是我知道,他曾发言,表示过他的意见。他的发言可能并未引起许多传教士的兴趣。但是在场有几位中国神父曾向他表示赞同。

由於他在罗马耶稣会总院里担任的重要角色,段安神父与梵蒂冈有些接触,多少理会那里的光景。在那里谈到中国和越南教会的问题,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以前东欧地区的教会情形。段安神父认为这是不妥当的。在特里乌焦讨论的是中国教会问题。段安神父便在那里的会议上解释中国的情况与以前的东欧不同。东欧以前的共产政权是苏联入侵的结果,而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动机是在中国本土,有相当程度的反殖民主义、爱国情绪的成分。他认为,在讨论今日中国教会的问题时,大家应当认清这一点,才是。我十分赞成段安神父的观点。所以特地把它提出来,用来结束这次的《不是听众来信》节目。


东南亚通讯

这次的东南亚通讯报导的消息取自天亚社、信仰通讯社、台北教友生活周刊、亚洲新闻通讯社:

--海外华人天主教徒新加坡讨论福传及牧民工作
--义大利教友前往吉罗拉姆.拉扎罗尼神父和其他宗座外方传教会士殉道地朝圣
--梵蒂冈博物馆藏品首度来台「艺术与宗教」绘画特展
--慈幼会中华会省派遣会士赴蒙古牧养青年
--韩国教会必须加强年青成人教友牧民工作
--日本天主教会主教指出“天主教徒不应参拜靖国神社”
--日韩主教探讨扩大至东亚层面交流
--越南主教团信理委员会议决推行全国教理讲授计画
--印度耶稣会总会长访问印度,强调教育穷人为优先目标
*********


海外华人天主教徒新加坡讨论福传及牧民工作
   【综合天亚社、信仰通讯社报导】出席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叁届全球海外华人牧传研讨会的全体大会代表,一致通过““华族牧传,实践共融”为下届华人牧传大会的主题,旨在强调不仅关注“海外华人牧传,而是全体华人的牧传”。并定於二OO九年十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第四届全球华人牧传研讨会。

在十一月二十一日举行的隆重闭幕式上,下届东道主悉尼华人公教团体的周志伟弟兄代表主办方,从全球海外华人牧传研讨会发起人,天主教全球海外华人传教处主任,方济各会士彭保禄神父的手中接过了由新加坡华文教务委员会主席暨本届研讨会筹委会主席邹永昌弟兄移交的举办蜡烛,象徵着一个圆满的结束和新的开始。

在十一月十七至廿一日召开的「第叁届全球海外华人牧传研讨会」,主题是「炎黄子孙:福传对象」。研讨会自二零零零年以来举办两次。

包括六十六名新加坡代表在内的近二百名与会者,大部分是海外华人天主教团体的领袖。他们来自澳洲、汶莱、加拿大、印尼、马来西亚、新西兰、秘鲁、菲律宾、新加坡、大溪地、美国及越南。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的一些教友也有出席,这个获教宗本笃十六世赠予宗座遐福的研讨会。梵蒂冈万民福音部部长若望.迪亚斯(Ivan Dias)枢机也致函祝贺大会。

新加坡总教区谢益裕总主教于十一月十七日,为研讨会主持开幕弥撒。共祭神长包括古晋总教区已退休的锺万庭总主教、主管万民福音部海外华人传教处的彭保禄神父、以及约卅名神父。六十八岁的谢总主教以华语讲道,提醒与会者福传的重要,重提亚洲福传大会通过与会者的经验分享,加强亚洲教会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後对福传的了解,并重视在家庭及社会中,尤其是向年轻人显示基督圣容。

谢总主教十一月十七日对天亚社说,他期望参加这次全球华人会议的代表,可以帮助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教友活出信仰。

在同日举行的欢迎宴会中,彭神父感谢锺总主教及全美华人牧民中心主任江绥蒙席的出席。锺总主教带领古晋总教区直至二零零叁年六月,他满七十五岁退休年龄之前的叁个月。

彭神父说,锺总主教「对中国文化,及对华人的福传工作从不退休」。在介绍江蒙席时,他称赞七十六岁的江蒙席,是过去卅年来推动北美华人牧灵及传教工作的功臣。

这次研讨会的主讲者是台湾天主教辅仁大学前校长李震蒙席,以及多年来一直培育大陆神父和修女的香港教区徐锦尧神父。与会代表也介绍各自堂区及团体的福传及牧民工作。

研讨会历时五天四夜,聆听台湾辅仁大学前校长李震蒙席和香港教区徐锦尧神父的精彩报告。同时,还在十八和十九日两天的下午,分别在圣伯纳德堂和京华酒店作了福传经验分享及展览活动。大家共同坦诚中肯地剖析了各自在牧传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也相互鼓励,积极展望未来华人教会团体在各地的发展前景与机遇。

彭保禄神父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尽管我们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次研讨会却让我们每个人更加意识到了,我们为华夏同胞们进行牧传工作的紧迫性与必要性,而不是过了时的东西或可有可无的事情……。今後我们要做的正就是把这种意识用行动来付诸实践!”

曾经出席二OOO年二OO叁年罗马及美国洛杉矶前两届研讨会的代表们一致表示,较前两届研讨会而言,本届研讨会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对整个华人教会的关注,而不仅仅局限於“海外”华人教会的牧传工作。为此,大会全体成员自始至终都怀着一个共同的心愿 希望遍布全球各地的华人教会团体间,能够建立长久的友谊与联系,以求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合作共融,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平与崛起、为中华文化的复兴、更是为全球华人教会的发展和福传工作而努力。

除大会工作外,东道国新加坡公教团体还为大家安排了十分丰富的观光活动,选择了新加坡着名的“鱼尾狮”、“植物园”和“飞禽公园”为会议代表观光景点,使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识了解当地的人文环境。除十七日开幕式迎宾晚宴上新加坡华人教会团体献上的精彩民族文化特色的文艺节目外,在二十日晚的惜别晚宴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团体代表纷纷自编自演了文艺节目,令人回味无穷、给研讨会留下了令人难忘的一页。

最後,在彭神父亲自主持的隆重感恩弥撒中,第叁届全球海外华人牧传研讨会落下了帷幕。大家互道珍重,在祈祷声、歌唱声和依依惜别声中相约二OO九悉尼再见。

义大利教友前往吉罗拉姆.拉扎罗尼神父和其他宗座外方传教会士殉道地朝圣
(信仰通讯社北京讯)日前,义大利北部贝尔嘉莫市科莱勒公教团体前往中国河南省开封市,拜谒同乡宗座外方传教会士吉罗拉姆.拉扎罗尼(Girolamo Lazzaroni)神父以及另外叁名与他一同殉道的宗座外方传教会会士陵墓,经历了一次震撼人心的信仰历程。宗座外方传教会会士吉罗拉姆.拉扎罗尼神父,出生在贝尔嘉莫市的科莱勒。这一次,故乡的亲人们终於得以亲自到这位为上主和中国的福传事业献出了全部生命的杰出儿子的墓前朝圣。此外,他们还带回了当地中国公教团体赠送的拉扎罗尼神父的遗髑。
早在一九一六年,开封市郊的公教团体就结识了义大利米兰宗座外方传教会的首批传教士和一些中国神职人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确切地说,日本侵略者于一九叁七年占领中国後,开封於一九叁八年沦陷。传教区一分为二,一部分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占领、另一部分为国民党辖区。鉴於当地匪徒猖獗,传教士们尽量向相对安全的地区转移。於是,拉扎罗尼神父来到了开封郊外的一个拥有两千五百名基督信徒、一千多名慕道者的村庄。并在这 定居下来,和扎内拉(Zanella)神父一起开展少年儿童的要理讲座。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当地主教,同为宗座外方传教会会士的巴罗西(Barosi)蒙席在扎纳尔蒂神父的陪同下,主持孩子们的坚振圣事和初领圣体礼仪。圣道礼仪後,一夥手持武器的人闯进了村子,命令当地村民留在家 不得出们。他们将传教士和主教捆绑起来,指责他们是日本人的探子。然後,将他们勒死,并把 体投进了井 ,在村子了大肆掠夺後逃走。

村 的教友们立即赶来将传教士们 体打捞上来,并整理了被捣毁的传教站。圣体完好无损,大家将主教和叁位传教士一起安葬在了开封的小堂 。在以後的几年 ,传教站的情况仍然十分艰难。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泽东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传教士驱逐出境。

直到一九九七年,周口市的一名神职人员,才在圣堂的祭台下发现了宗座外方传教殉道传教士的墓地。今天,这 已经成为海内外基督信徒祈祷的朝圣地。


梵蒂冈博物馆藏品首度来台「艺术与宗教」绘画特展
【台北教友生活周刊讯】国人有眼福了!梵蒂冈博物馆典藏的叁十二幅古董绘画精品即将首度来台,自十二月十五日起至明年叁月十五日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中山画廊隆重展出叁个月!

这项特展由国父纪念馆、天主教台湾地区主教团、辅仁大学、法蓝瓷、联合报系共同主办,辅大博物馆学研究所策画执行,展品借自梵蒂冈博物馆、义大利西耶纳美术馆、米兰卡拉拉艺术学院美术馆、米兰主教座堂博物馆、布瑞拉美术馆及伯纳瑞奇博物馆。这批义大利十四至十七世纪西洋绘画黄金时期的画作,囊括了西洋艺术的中古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及巴罗克时期,为西洋艺术的源头。

台湾地区主教团主席郑再发总主教表示,这项 <!--[if !vml]--><!--[endif]-->「艺术与宗教-义大利十四至十七世纪黄金时期绘画特展」,是一个用「生命」来呈现的展览,主要宗旨是为唤起民众对生命的重视与认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特展以「生命故事」为主轴,而这些生命故事的表现方式及所蕴涵的知识内涵,跨足了「基督文明」、「生命教育」及「西洋艺术史」叁个领域。展览将以西洋艺术重镇义大利十四至十七世纪黄金时期的绘画,来述说「耶稣生命」与「教会生命」。其中「耶稣生命」的部分,从《天使预报耶稣降生》、《耶稣诞生》到《耶稣复活》、《耶稣升天》共二十一幅,每一幅画生动描绘耶稣生平与生命事件;「教会生命」的部分,则以11幅画述说宗徒伯铎、保禄、四圣史〈玛窦、马尔谷、路加与若翰〉及圣奥斯汀、圣本笃、圣道明、圣方济及圣加大利纳等圣人的生命所成就的教会生命。此外,还将以影片方式呈现在台湾这块土地上活出生命意义的鲜活当今 例,并於展场旁另辟生命剧场让观众分享个人生命故事。

为让观众能充分获得展览所欲传达的丰富讯息,这项特展将以图表、地图、说明卡、影像等多元方式,协助观众透过不同媒材深入认识展出作品及展览内涵。策展团队还严格培训了导览义工逾叁百人,将於特展期间提供免费导览服务,并接受预约导览,希望让每位进场参观後的观众均能不虚此行。此外, <!--[if !vml]--><!--[endif]-->特展亦规划各项多元的教育推广活动,包括团体导览、专家导览、十六场名人专题讲座、教师研习、音乐欣赏等,期盼为国人带来一季丰盛的艺术飨宴。

策展人辅仁大学博物馆学研究所周功鑫所长表示,这项特展历经四年的辛苦筹备,借展过程困难重重,台湾地区主教团及单国玺枢机主教大力协助,才让这个展览得以解决无数问题顺利与国人见面。这样的主题、展品与展览方式的展览,不仅在国内是首次举办,於国际间也罕见,希望国内观众善加把握这叁个月展出的珍贵机会去开开眼界!


慈幼会中华会省派遣会士赴蒙古牧养青年
   【天亚社香港讯】鲍思高慈幼会中华会省在来华百周年庆典结束之际,派遣香港会士到蒙古从事青少年服务,延续初期传教士的精神。

   十一月十八日在圣安多尼堂举行的闭幕弥撒中,梁干潮神父跪在同属慈幼会的香港教区主教陈日君枢机跟前,接受祝福。四十七岁的梁神父又从枢机手中接过《福音》,象徵接受到蒙古传福音的使命。

   约千名慈幼大家庭成员和教友参与主题为「梦境延伸」的闭幕庆典。慈幼会中华会省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其大家庭包括鲍思高慈幼会、母佑会女修会、显主女修会,以及慈幼协进会和慈幼青年运动两个教友组织。

   梁神父告诉天亚社,他将毕生在蒙古工作,不会重返中华会省。他说:「我不担心将来的挑战,既然天主让我去传教,他自会安排一切。」

   梁神父于弥撒翌日出发前往蒙古,第一年将学习蒙古语言及文化,然後在慈幼会设立于达尔汗的传教站工作。达尔汗位於首都乌兰巴托以北二百公里。

   传教站有一所青年中心,旁边有一个足球场,每天约有八十名儿童到那 使用电脑,学习英语或踢足球。随着梁神父加入,在蒙古服务的会士增至十人。

   新任中华省会长林仲伟神父十一月十八日对天亚社说,梁神父已转到管辖蒙古的越南会省,他是过去十多年唯一到另一会省服务的中国籍会士;目前被派往澳洲、义大利及美国等地服务海外华人的华裔会士仍属中华会省。

   梁神父于一九九二年晋铎,九八至二零零零年在罗马宗座额我略大学攻读传教学,并取得神学硕士学位。至离开中华会省前,他任教於香港教区圣神修院神哲学院,并出任慈幼会良友之声出版社社长,以及香港城市大学天主教同学会神师。

   自八二年进入修院以来,他曾两度申请到海外传教,均未获批准,到了第叁次终能如愿。

   另一方面,十月一日就任省会长的林神父展望中华会省的未来说,他们希望推动中国的服务,现正探讨到大陆开办高质素教育的可行方法,待情况许可,实现会祖圣鲍思高在中国发展教育的梦想。会省现时有一百卅四位已发愿的会士和五位初学生。

   林神父表示,他会致力在任内成为「慈父」,领导众会士「在团体和青年学生中传递鲍思高关爱的神恩」。他承认近年由於人手不足,会士往往 埋首学校行政工作。他提醒会士继续亲自接触青年,因为「慈幼会士 有在青年中,才能找回自己的身分」。

   十一月十八日的百周年庆典闭幕弥撒中,参礼者特别纪念义大利籍雷鸣道(Luigi Versiglia,1873-1930)主教和早年到中国传教的其他慈幼会士。

   雷主教是二零零零年获封圣的一百廿位中华殉道圣人之一,他和另一位意籍慈幼会士於一九叁零年二月廿五日在广东省为保护几名妇女免受土匪伤害而殉道。

   百周年闭幕庆典於十一月十七至十九日分别在香港和澳门举行,驻罗马的慈幼会副总会长白康宁(Adriano Bregolin)神父专程到两地出席活动,与慈幼大家庭见面。



韩国教会必须加强年青成人教友牧民工作
   【天亚社首尔讯】为了向年青成人提供生命远景和鼓励他们参与教会事务,教会必须留意其青年牧民工作的弱点。

   首尔总教区教育部和韩国天主教大学牧民研究中心于十一月十一日合办的研讨会上,讲者重复带出以上资讯。约百名神父、修会会士和教友出席在首尔大修院举行的「牧养年青成人的实况和展望」研讨会。

   总教区青年事务主教代表曹圭晚辅理主教在致欢迎辞时表示,青年人是教会的未来,教会应尽力恢复他们的信仰。

   曹主教指出,进入大学和找寻工作是青年的艰难时期,世俗和信仰价值间内在矛盾更加重他们的压力。他说,质疑自己信仰的人,往往需要坚定的信仰生活来处理这些矛盾。

   韩国前教育部长文龙鳞同意曹主教的意见。他在发表演讲时指出,年龄介乎廿至卅岁的人需要面对择业,处理与异性关系及经济独立的问题,在精神和物质上易受伤害。

   根据韩国主教团去年底数字,韩国四百六十多万教友中,百分之十六,即七十七万教友属廿至廿九岁年龄组别。但这位首尔国立大学教育系教授的观察,在南韩教会不易找到青年教友。

   文氏又说,韩国主要宗教十八至廿四岁信徒组别中,天主教徒占百分比最低。他引用韩国盖洛普研究组织零四年的资料指出,这年龄组别中,百分之廿四是基督教徒,约百分之十五是佛教徒,百分之六是天主教徒。

   虽然如此,文氏认为教会能为遇到重大生活危机的年青成人提供慰藉及忠告。他吁请教会让青年参与教会官方组织,负责礼仪和教会内青年活动。

   仁川教区青年事务主任刘胜鹤神父,将年青成人离开教会情况归咎于神父的顽固和专制。他认为,年青一代深受「个人主义、相对主义和多元主义」的影响,教会领袖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空间。

   他促请教会紧贴年青成人的思想和生活,并强调:「教会需要一套贴近现实的牧民方法。」

   韩国天主教大学圣心校区校牧崔俊圭神父认为,教会需要建立一个能聚集青年的目标。

   他说:「青年牧民工作应向年青成人展示清晰的生命远景,引导他们在这物质世界中活出基督。他们离开教会,是因为看不到实践的方法。」

   崔神父建议:「我们应透过崇拜、教育和祈祷,开始向青年灌输生命远景。教会需要鼓励他们奉献自己给耶稣基督,和为别人而活。」

   首尔天主教青年联会主席权贤美承认,年青成人不参与教会活动是因为他们忙於找寻工作和准备结婚。她说,很多青年发现教会组织无法帮助他们实现理想,或当他们受到神长和年长教友伤害,便会离开教会。

   她承认教会活动能助人迈向丰盛生命,但「教会需要展示爱和关心让他们克服创伤」。

日本天主教会主教指出“天主教徒不应参拜靖国神社”
(亚洲新闻东京讯)日本天主教会主教团社会事务委员会邀请日本天主教徒不要参拜供奉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东京总主教区总主教冈田武夫蒙席签署的档中写到,“对於一名天主教徒来说,在参拜靖国神社的同时,是无法支持正义的”。

冈田总主教在这份题为《教会在战前、战中及战後的立场》的档中进一步指出,“自一九叁六年教廷传信部邀请学生参拜神道教神社以来,教会和社会都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事实上,目前“已经不存在国教了。为此,不能以悼念死者为藉口为参拜靖国神社开脱”。

靖国神社 “供奉的只有战争时代为光荣日本帝国而战死的人。参拜他们,难道不意味着为战争歌功颂德吗?那些遭到日本侵略的民族难道不会这样认为吗”?!

冈田总主教继续强调指出,教会“无意否定对祖国的爱。但是,教会旨在警告排斥邻国行为所潜在的危险。应该象爱我们自己那样,热爱临近国家的人民”。

亚洲各国政府,特别是中国和韩国强烈谴责日本前首相小泉一意孤行参拜靖国神社。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和韩国还爆发了大规模的群众性示威游行,抗议日本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抗议日本侵略主义者犯下的残暴战争罪行。


日韩主教探讨扩大至东亚层面交流
   【天亚社韩国大丘讯】日本及韩国主教共同关注区内司铎培育的同时,亦商讨在未来会议中,邀请其他东亚国家主教加入的可行性。

   第十二届日韩主教交流会议,于十一月十四至十六日,在南韩首都首尔东南二百卅公里大丘附近一个殉道者朝圣地举行。此圣地位於一条教友村,是十九世纪早期韩国教友逃避宗教迫害栖身之处。

   出席主教中,十八位来自韩国,十六位来自日本,还有一位来自香港。在闭门会议中,他们讨论了中国、日本及韩国的司铎培育。香港教区汤汉辅理主教获邀为大会特别嘉宾,就香港及中国大陆的教会现状演讲。

   韩国主教团助理秘书崔元悟神父表示,会议以闭门形式进行,因为主教们希望进行「坦诚」讨论。

   几位主教其後向天亚社介绍会议内容。日本主教团主席野村纯一主教指出,司铎培育为教会当前一大难题。他说:「培养高质素的司铎是迫切议题。」

   这位名古屋教区主教又表示,本年度会议的主题由大丘总教区李文熙总主教提议。

   野村主教续说:「日本缺乏司铎圣召,因此培育为数不多的修生成为有学识及圣德的优秀牧者,是重要工作。此会议是与韩国主教交流经验的好时机。」

   会议上,李总主教介绍大丘大修院的司铎培育情况,全州教区李炳浩主教则讲述光州大修院的现况。日本横滨教区梅村昌弘主教介绍了日本修生培育的整体状况。

   其他主教也表示,愿意这个自一九九六年开始的周年聚会,能让所有东亚主教一同参与。

   韩国主教团主席张益主教向天亚社说,在亚洲主教团协会中,东亚会员「在历史和文化方面有很多共通点」,区内主教之间的讨论对各自教会的牧灵工作大有帮助。

   春川教区张益主教指出,虽然中国「与我们相邻,但我们对华人教会认识不深」。他也说,虽然现在不容易接触大陆主教,然而日韩主教们均期望「能在不久将来与华人教会建立密切关系」。

   野村主教说,日韩主教期望此周年会议「能发展成东亚主教会议」。他又说,这次「因着汤汉主教的莅临,使我们的期望得以实现。」

   这位日本主教亦表示:「在亚洲主教团协会的四个分区中,东亚地区会员在地理上十分接近,如果我们讨论华人教会的不同议题,会有丰硕收获。」

   他预期,善用周年会议作为交流「基础」,能让区内教会关系更形密切。

   据韩国主教团资料显示,日韩主教曾邀请一名台湾主教参加本届会议,但未能如愿。

   日韩两国主教轮流主办会议,有助他们建立对两国交错历史的共同理解,也能增进友谊。

   日本京都教区大冢喜直主教向天亚社说:「我们讨论 围广泛,从两国之间的战争和历史,发展到牧灵工作如司铎培育,以至合一事宜。现在还有香港主教也加入会议。」

   张主教认为:「日本无论在经济或社会方面,都是一个发达国家,韩国可从日本社会转变的经验,例如都市化、家庭制度崩溃、外来劳工等问题上取经。」

   据韩国主教团资料显示,去年,韩国教会七所大修院,有一千叁百八十七名教区修生。主教团虽没有就修会修生作统计,但人数肯定较少。据日本主教团资料显示,去年,日本教会五所教区修院及两所修会修院,分别有教区修生七十二名,修会修士八十九名。

   下届日韩主教会议,定于明年十一月在日本举行。

   韩国一九一零年成为日本殖民地,直至四五年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一些韩国人仍对日本怀有怨恨。

越南主教团信理委员会议决推行全国教理讲授计画
   【天亚社越南芽庄讯】越南各教区的教理委员会在首次会议中,决议推展全国教理讲授计画,并支援传道员的专业培育工作。

   是次会议由越南主教团信理委员会筹办,於十一月七至八日在河内以南约一千叁百公里芽庄教区举行,共卅二人参与。

   与会者包括委员会主席美寿教区裴文督(Bui Van Doc)主教,以及芽庄教区武德明(Vo Duc Minh)助理主教。越南叁个总教区之一顺化总教区没有派员参加,及廿叁个教区中有七个教区缺席。

   信理委员会教理讲授小组组长黎文甯(Le Van Ninh)神父会後向天亚社说:「这是首次会议,目的是分享各地的教理讲授经验,以及拟定全国教理讲授计画。」

   身兼芽庄教区教理委员会主席的黎神父表示,会议最重要成果是议决在河内、胡志明市及顺化总教区成立教理委员会。

   预计叁个委员会将於明年初投入工作,首先编制一册《教理讲授指南》,它将包含越南本地文化和适用於本地教会的教理。

   黎神父续说,叁个委员会亦会配合教区,发展一套适应本地需要的普及教理讲授课程。各教区至今使用过不同的课程。

   他又表示,与会者亦讨论如何为移民及慕道者讲授教理,并计画为少数族群设计课程。部分与会者期望叁个新委员会不久将来能发出适当指引,让他们遵循以改进教理培育工作。

   北部发 教区阮文煌(Nguyen Van Hoang)神父向天亚社说,其教区一直 为七至十四岁学生提供教理培育,每周一次,在四旬期和暑假期间则每天上课。

   阮神父指出,其教区的学生除了有南部春禄教区编汇的教理课本,亦研习越南教会文献。他慨叹目前教理讲授 适合越南主要族裔京族,因此建议多为少数族群制定新教理。

   芽庄教区六十二岁传道员陈家修(Tran Gia Tu)向天亚社说,与会者也讨论如何为成年教友提供教理培育,认识基督徒价值观,好让「他们在家庭及社会 为福音作见证」。

   陈氏说,会上另一议题是为教理讲授工作筹措经费,尤其是支付义务全职传道员的开支。

   六十岁的会议秘书潘庭修(Phan Dinh Tu)认为,越南教会第一步应推行全国通用的教理培育。他告诉天亚社,委员会教理讲授组职员很少,故未能为教区制定指引, 能编制一些教理讲授材料。

   他续说,与会者探讨如何成立传道员培训中心,不过他认为机会不大,因为必须视乎本地教会的人力物力,并要得到政府许可。

   黎神父说,他们将要求越南主教团颁布教理年,以唤起教友对讲授及研习教理的关注。

   他又说,会议更议决全国教理委员会应每两年定期举行会议,下次会议已定於二零零八年在美寿教区举行,届时将有来自全国的修会代表和传道员出席。

   越南教会资料显示,去年全国廿六个教区共有五万六千多名传道员,大部分是在所属堂区接受培训。

印度耶稣会总会长访问印度,强调教育穷人为优先目标
   【天亚社印度艾哈默德巴德讯】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突邦一所耶稣会专上学院的金禧庆典上,高文伯(Peter-Hans Kolvenbach)神父重申为穷人提供教育的需要。

   这位七十八岁耶稣会总会长於十一月五至十七日访问印度,并主持十一月十五日位於艾哈默德巴德的圣沙勿略学院金禧庆典。艾哈默德巴德距新德里西南九百五十公里。

   高文伯神父指出,全球化及自由市场体系正迫使政府减少对教育的资助,使穷人更难有机会接受教育。他说:「当政府的资金及援助减少,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侵害日益增加。」耶稣会的教育机构以高质素闻名世界。

   他向在场逾千名嘉宾致辞说,那会产生一种「诱惑」,去削减贫困学生的奖学金及减少无力负担高昂学费的学生人数,但耶稣会学校必须坚决抗拒它。

   古吉拉突邦绝大部分天主教教育机构都是耶稣会兴办,当中大多数以首位抵达印度的耶稣会士圣方济各.沙勿略命名。圣沙勿略在圣依纳爵.罗耀拉及九位青年人成立耶稣会後八年,即一五四二年,来到印度。

   高文伯神父说,圣沙勿略早年接纳被其他学校摈弃的学生,「对不幸学生的关注至今仍然是我们的招生政策。」他又强调,耶稣会教育机构不能走向精英主义,把穷人拒诸门外。

   出席庆典者大多是学院的校友及在校生,甚至有一九五六年创校时的学生。高文伯神父指出,全球化正挑战「天主的光荣及人类的福祉」。

   他解释:「市场经济 有一个目的,就是谋求最多利润,控制人类生活的所有层面,如果我们容许这事发生,将引起痛苦不断,使国家与人类受支配。」

   部分与总会长进行闭门座谈会的耶稣会士,对总会长到访深受感动,特别是当地近来才发生过教派冲突。

   古吉拉突邦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曾有冲突,近年对基督徒的敌意亦日渐升级。传教士及基督徒不断受到极端印度教分子的威胁,在乡村地区尤甚。

   高文伯神父于十一月十六日到访该邦南部。当地基督徒原住民一九九八年曾遭极端印度教分子攻击。

   方济各.帕马(Francis Parmar)神父向天亚社说,总会长来访有助推动会士努力为社区缔造和平。他说:「总会长致力於世界和平,提倡对话。」

   耶稣会南亚地区助理利斯贝特.德索萨(Lisbert D’Souza)神父向天亚社说,印度政府正慢慢减少办学,他认为这是「耶稣会在印度面对的最大问题」。

   陪伴高文伯神父进行探访的德索萨神父说:「我们需要发展新策略、新架构来迎接此挑战。我们绝不能违背自己的使命,离弃穷人。」

   兰西.德克吕斯(Lancy D’Cruz)神父表示,总会长来访为印度会士的工作带来更多启发,「推动和激发我们去为社会最低下阶层服务。」他说,总会长在印度每次演讲,都提到培训穷人,使他们有自力更生的能力。

巴基斯坦少数派宗教团体走上街头抗议通过“塔利班式”议案
(亚洲新闻白沙瓦讯)巴基斯坦社会与宗教少数派联盟,强烈要求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交界地区西北边境省立即收回一项以伊斯兰教义为宗旨,令人想起塔利班式法令的议案。指出,这项议案“令(除穆斯林以外的)其他各宗教团体感到担忧”。

巴基斯坦社会与宗教少数派联盟是由基督信徒、印度教徒、锡克教徒等各不同宗教信仰团体成员组成的。同时,其中还包括了人权组织和少数派政党成员。十一月十九日,联盟组织了示威游行,从白沙瓦外籍媒体中心一直行进到省政府办公大楼前,要求取消这项“试图将地区,乃至整个国家塔利班化的”议案。

早在二OO五年七月,由六大伊斯兰政党联合组成的党派领导的省议会通过了这项议案。根据这项议案,将建立类似於宗教监督的机构,专门监督公民恪守伊斯兰信仰和执行伊斯兰教义沙 亚的情况。

九月,最高法院取消了这项议案,指出此举是“违背宪法的、歧视性的”做法。十一月叁日,省议会通过了修正案。按照地方政府的说法,听取了法官的指导性意见。但是,许多人认为,修正案的歧视性和压制性危险仍然十分高。

巴基斯坦社会与宗教少数派联盟主席巴蒂向亚洲新闻通讯社表示,修正案“使人想起了阿富汗塔利班政府通过的伊斯兰法令。无疑是一把悬在少数派宗教和社会团体头上的利剑”。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