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重读天主教的社会训导

社会训导源起及意义
4. 论述社会问题的第一个有系统的训导

  神学家和思想家们精心研究了教会在这种新的社会形势下的经验和实际的训导工作。在那个时期中,神学家、伦理学家和圣教法典学家对天主教社会训导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是惊人的。粗略调查一下其中几个典型的贡献,即不难明白。对有兴趣的读者而言,匆匆浏览其中某些章节便足以心满意足。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圣多马斯阿奎那(1125-1274)便是首批以系统方式处理社会伦理问题的大师之一。他还特别在其《神学大全》一书中论及了正义(II.II.Q.57-78)和法律(I.II.Q.90-108)等问题。

各种修会

  当时,在教会的各修会里,有几位成员是社会新形势的良好观察员,他们提出了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伦理神学。佛罗伦斯的道明会士圣安东尼(1398~1459)写了一部《伦理学大全》,论述各种社会问题而早解独到。伟大的经济学家熊彼得(Joseph A. Schumpeter)视圣安东尼为第一位对经济过程的各个重要层面具有全面认识的作家7。」佛罗伦斯的圣安东尼恪守伦理学家的传统,对其所处时代的经济伦理问题提出新的诠释和解决方法8。此外,方济各会也有一批伦理学家,其中值得推崇的:有奥里维(Pietro Olivi)及其《论买卖》一书(1920年出版),这部书是经济伦理学重大发展的代表作;亚历山卓(Ricardo Alessandro of Alessandria)及其论着《论高利贷》(1303年出版),西埃纳(Saint Bernardine of Siena l380-1440)及其大量的着作和宣讲9。
除了方济各会士以外,道明会士和耶稣会士也投注了极大的心血,精研能应用於社会和政治生活上的伦理神学。他们的生活方式、工作和管理制度,对社会的进步也产生广泛的影响。
历史学家穆林(Lleo Moulin)即曾说明修会如何透过其会务管理,为欧洲的民主原则的萌生预为铺路10。政治学家们至今仍在研究修会所制定的宪章。
穆林曾形容道明会的组织是「一座宪法大学堂」。耶稣会士则透过其灵修方法及其兴办的学校而确立了一种强调服务、探索和开创精神,鼓吹现代化与文化基督化的教育制度。
同时,有关社会问题的宗座文献也开始出现了。这些文献论述诸如始於欧洲的贩奴问题。1461年,教宗比约二世斥责奴隶贩卖为「滔天大罪」。1455年和1515年,教宗卡利斯托叁世和良十世经常处理高利贷的问题。1537年教宗保禄叁世颁布了《真理本身》通谕(Ventas Ipsa),强烈维护备受新世界殖民主义扩张威胁的本土民族尊严。

一代宗师

  十六世纪是天主教社会思想发展的一个高潮。其中,大神学家方济(Franciso de Vitoria l480~1546),德索托(Domingo de Soto, 1494~1560),伯拉明(Robert Bellarmine,1542~1621),方济(Francisco Suarez,1548-1617)等等,都着书立说。这些着作日後便成为有关立法、司法、教会与社会关系,以及国际秩序问题的经典作品。所有当代的政治和国际法专家都熟悉他们的大名11。
直到十八世纪未,日後出现的作家们都曾受到过他们的影响。被视为全欧第一位经济学家的费迪南多(Galiani Ferdinando, 1728~1787)便是其中之一。在经济学历史的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为,这些伦理学家都详细地论述了现代经济的最初基本观念,诸如:资本、利息、市场、合理价格、价值、公用事业、货币兑换、投资的风险及效果。在他们从事经济活动分析的同时,还制定了伦理原则为商人、企业家、银行家以及所有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新兴阶级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职业伦理学说。
十七世纪伟大的宣道者如:博舒埃(Bossuet)和文生(Vincent de Paul)在当代社会问题上产生了不少影响。西班牙的神学家若望(John of Saint Thomas)也发挥了同样的作用。
十八世纪,教宗本笃十四世撰写了关於种族问题的《Immensa Pastorum》(1741年),并坚持「穷人应享有求生存所需的当然权利」(Acerbi Plani, 1742年)。他还论述了高利贷问题(Vix pervenit,1745年),并再次论及穷人的权利(Ex Commissione Nobis, 1751年)。

模 社会

  现在,我们可以坦然陈述这发乎基督信仰的社会训导了。信奉基督宗教的作家们:所提倡的模 社会是建立在以下几个核心价值之上的:1.人、人性的尊严、自由和责任;2.作为社会最基本组织的家庭;3.公民之间团结互助,关心社会公共福利,并特别要关心穷人;4.在不违反一切财富属於全人类共享的原则下,允许财产私有权的存在;5.为一切经济活动的合伙人制定有关正义、公平与职责的各项原则;6,从个人和社会两方面估计工作的价值,工人的价值要高於其所生产的产品;7.民选领导人须具有道义感,其权力建立在神学和哲学基础之上;8.透过公正的国际秩序,来寻求兄弟友谊与和平。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