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梵蒂冈电台
发射台报讯天使铜像
|
223 远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
我们收到一位修女寄来的信。她是本台的一位忠实听众,热爱教会,拥护教宗。她"想谈一下《听众来信》的看法"。动机是它"激起了一些人内心的不平衡,因此,我想向听众朋友谈几句。"
他要照他在我们身上所发挥的德能成就一切,
远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弗3:20)
尊敬的梵台神长以及所有工作人员:
你们辛苦了!在新的一年 ,愿圣神的恩泽福佑你们,愿你们在新的一年 ,时时彰显天主的荣耀,啊来路亚!
主内的梵台弟兄姐妹们,我是你们的忠实听众,自九一年以来,你们每天的广播,已成为我精神的食粮和生活的动力。过去,我认为自己献身的生活,仅仅是我的周围。对於圣保录讲的:"我们在基督的奥体内,都是肢体。"虽很熟悉,但对它的内含义却很陌生。然而听梵广播,却开阔了我的教会视野,对圣保录的这句话,有了很深的领悟。
|
对普世教会来说,我虽爱莫能助,但我却关心着整个教会,特别圣父教宗的所有活动,我都全神贯注地去关心、去倾听,并努力去用生活回应他老人家的号召。因此,我爱耶稣与圣父教宗没有两样,我们虽相隔万里,然而在天主的爱内,我们却彼此相通。我深信,圣父实在是基督的化身与爱的缩影。我总觉他老人家是我世人唯一的亲人,我很惊奇自己对圣父的这种爱情。生活中一直感受着这种感受,品尝和玩味着他那语重心长的话语。因此圣父的言行,都成了我献身的镜子和力量。然而,爱我的天主晓得我爱圣父,并了解我感情的脆弱。许多次我在梦中与他老人家会晤,一个梦也使我享受很久。我多麽期盼着梦会成真啊!对於圣父能莅临我国,我从未失望过。亲爱的梵台工作人员们,希望,至少将我的心声传达给圣父,我也万福、万福!
另外,我想谈一下听麽来信的看法,若能荣耀於主,利益人灵,就请播一下,好吗?听众来信的确使很多关心教会及热爱天主的人获益良多。因此,更加深了他们对普世教会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坚定信念。然而,不可思议的是,更激起了一些人内心的不平衡,因此,我想向听众朋友谈几句。
耶稣说:"父啊!我称谢你,因你将这些事隐瞒了智慧和聪明的人,而启示给小孩子。"当然,听众来信都有共同的心愿,期待着教会合一早日到来。然而,我们缺少了耶稣所说的小孩子的心态。所以,只单纯地以本性的智慧想弄出个是非。不但问题不会解决,而且会弄巧成拙。记得真理电台曾讲过一个很有启发性的故事:"有两个人,一人说四七二七,另一个人却说四七二十八,因此就激烈地争吵起来,当然四七二十八的更理直气壮,但另一个也实在不服气,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争执,那四七二十八的就着急地说:'走,我们去找人评评吧!看谁说的得对。'他们就去找到一个很富有智慧的人。那四七二十八的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师傅为我们评评理吧!'他想自己言之有理,当然一定得胜,所以就急如星火的等待智慧人的评判。然而,这智慧人却慢条斯理,若无其事地回答四七二十八的人说:'你这样急燥不太明智吧!真正有智慧的人面对所有的问题都会平心静气。'四七二十八的人大失所望地低下了头,一边羞愧地反省着自己,一边点着头。"故事到此。所以我们一味地坚持正义,绝不是基督的精神,正义必须以爱德来配合,才是基督的完美诫律。教会之所以问题这样复杂,原因是我们都扮演着四七二十八的角色。箴言说:"容忍可以折服公候,柔语能以粉碎硬骨。"希望主内的听众朋友们都能因此而悟出这端道理的所以然。况且,耶稣不是曾回答比拉多说:"我的国不属於这世界……"
|
伯多录前书说:"你们要节制,要警觉,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咆哮的狮子巡行各处,寻找可吞噬的人,你们要用坚强的信德抵挡它。"谁是可吞吃的人呢?当我们激烈地争执时,咆哮的魔鬼已得胜了,它会在旁大笑而特笑。亲爱的主内听众们,我们需要藉祈祷去识破魔鬼的狡诈,否则的话,天主不会因而受到光荣,教会合一更是远不可及了。圣保录说:"一切事情都协助爱主的人获得益处。"又说:"弟兄们,在一切事情上向天主献上你们的赞美与感谢。"一切,当然包括我们认为所谓的坏事了。我们若而不能因此获益,一定是自己有问题了。所以我们不必为教会的合一而盲目的绞尽脑汁,非得弄出个对错来。我认为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一根蜡烛,是吗?
我深深记着,圣父教宗曾讲过一篇为达到合一的感人肺腑的道理,圣父讲为达到合一的四个因素是:把目标转向基督;为走出自己;行动起来;要在圣神的引导下才能走向合一。我认为教会的合一是那样的遥不可及,原因是我们把目标放在人和事上了,没有注意天主在这事上的上智措施。古圣若瑟深信天主在他生命中的上智安排,所以他向他的哥哥们说:"带我到这 的是天主,让我在你们以先到这 ,是为救你们的性命,你们不必彼此抱怨。"圣人对天主的赤诚信赖,以及对哥哥们的宽宏大量,是我们的生活楷模。我们都扮演着四七二十八的角色,缺少了爱德与谦逊。缺少了以活的信德去身体力行。在我们生活中缺少了圣神的临在。愿天主圣神来引导并净化我们的生活吧!最後,我以圣父教宗的讲话来做结束:愿天主圣神带领我们在新的一年 ,以基督为起点,再起程,再开始,再上路,并在祈祷中,带上一颗宽恕的心,使我们以真诚和理解的心为弟兄们求得天主的祝福。啊们!
愿光荣归於至圣天主圣叁,啊来路亚!
|
这是一篇很有深度的谈话。我特别欣赏它援引的圣保禄宗徒的这句话。"他要照他在我们身上所发挥的德能成就一切,远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弗3:20)如果撇开我们在《听众来信》节目栏里讨论的"合一"问题不论,我完全同意修女的看法。
然而,对我们在《听众来信》节目栏里讨论的"合一"问题,修女没有我的经验。她说,我们的《听众来信》节目栏"激起了一些人内心的不平衡",这是对的。我们承认,但是她对我们所谈的"合一"的 解,越出了我们《听众来信》节目栏所讨论的 围。因此,她的话虽然有理,往往并不中肯。
虽然如此,我还是以为我们的听众都可从修女的谈话中汲取丰富的超性智慧。所以,我想接着修女这篇谈话的机会,也"向听众朋友谈几句。
《听众来信》节目栏里讨论的"合一"问题
我们在《听众来信》节目栏里讨论的"合一",不是近代"大公运动"所推进的"所有基督信徒的合一",而是我们国内教会的"合一",往往也被称为"修和"及"共融"。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曾屡次呼吁我们国内教会的"合一"。在1996年12月3日的《致在中国的教会》讲话和1999年12曰8日的《圣言成了血肉》牧函中说得有其明白。在那两次机会上,教宗都把促进"合一"的任务特别委托国内忠贞的神长们。
在1996年12月3日的《致在中国的教会》讲话中,他这样说:
亲爱的主教兄弟们,你们勇敢地尽心领导在中国的天主教信友团体;你们的当今使命,特别是在表现并推进所有信友们的完满修和。你们要做共融的人∶体现在祈祷和生活中与天主完全共融的人,与普世教会、与全体主教团及其元首、彰明较着地共融的人。你们要怀着热爱教会合一的心情,谦虚而慈爱地致力于包括所有神长和平信徒在内的修和。只要你们知道去与别人建立基于真理与爱德的对话关系__不管他们由于重大而持久的难处、在某些方面、与天主教的全部真理有了多少距离__这样的修和是做得到的。你们要把耶稣的祈祷认作你们的祈祷∶"父啊!愿他们在我们内合而为一,为叫世界相信是你派遣了我"(若17,21)。
你们、作为基督的代表和使者、自主而不为任何地方权力所左右的主教们,你们有责任引导你们的羊群为庆祝救主诞生2000年喜年的来到作精神上的准备。除了致力于完全的共融和有形可见的合一之外,还有什么奉献给救主基督更好的喜年礼物吗。(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致在中国的教会)
|
在1999年12曰8日的《圣言成了血肉》牧函中,教宗写道:
不要忘记耶稣在最後晚餐中所说的:"如果你们之间彼此相亲相爱,世人因此就可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
我听说,你们愿意以你们彼此之间以及与伯多禄继任人之间的合一,来作为庆祝大僖年的最贵重礼物,我高兴极了,因为这样的决定,肯定是天主圣神的果实,是他引导教会,走上那并不容易走的修和与合一的道路。(圣言成了血肉)
|
国内神长对 "合一"的不同看法
我们国内教会的分裂是事实,而且有历史和信仰上的根源。在这样的情况下谈合一实在困难重重。所以,教宗的呼吁在国内忠贞神长心中揿起困惑。已故陈天祥神父最清楚地披露他的心思。他是耶稣会士,他藉着老渔翁的笔名,撰写一篇标题为《看得真些,爱得深些》的文章,寄给当时耶稣会中华省的会长张春申神父,请他转寄给我在梵蒂冈电台广播。因为文章篇幅很长,我们将它分做几次广播,而且重复了两次。
陈神父用"官方"和"非官方"两个名词分别指点我们国内的两个教会团体。他假定它们有叁种可能合一的方式。
1)非官方教会向官方教会合一,
2)官方教会向非官方教会合一,
3)两者共存,大家合作做福传工作不要互相指责,如天主教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
|
以下是陈神父的意见。
第一种是非官方教会向官方教会合一。陈神父认为这种方式的合一是荒谬的,不可接受。他说:
非官方教会在宗教方面坚持与教宗共融,坚持与普世教会一道承认教宗是最高领导,所以不可能为官方所承认,因为它抵触了党领导一切这个根本性原则。如果谁忽略了这个特点去研究大陆教会问题将似一只苍蝇向明亮的玻璃窗冲刺,但终无法穿越玻璃窗。
|
他又说:
如果非官方教会可以同官方教会合一的话,那麽忠贞教会就应宣布加入革新教会,就要切断与教宗的联系,就要自选自圣主教,就要以按教律选圣主教为干涉中国内政,就要从合法变为非法,从而从普世教会裂出成为事实上的"裂教"。
|
第二种是官方教会向非官方教会合一。陈神父认为这种方式的合一不实际,在目前情况下无法实现。他说:
按理说由非法的转为合法的应是顺理成章的事,可实际上有好多心理与政治问题要克服。官方教会的神职人员除已经真正失去信仰而成为纯政治工具外,哪一个内心不愿意与教宗共融?哪一个不主张圣主教要按教律,不能自选自圣?不是有不少主教神父,包括新祝圣的年轻神父,是通过某种渠道,请求教廷接纳共融的?这种倾向说明官方教会神职人员的真实追求,但为此要很大的勇气,因为在脱离爱国教会後将承受政治上不太愉快的对待!
|
第叁种是是官方教会与非官方教会共存。陈神父也不赞成。他说:
大家和和睦睦做福传工作,一如天主教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这种模式目下看来似乎比较可以探讨。但由於四十年来,一系列的风风雨雨在双方间已酿成一种很难说清的关系,更有国外一些好心人士因不谙真情在公教刊物上公开评论,导致火上加油越帮越忙。
|
诚心和善意的抗议
我们国内地下教会的神长们,多数和陈神父持同样的意见。为此,教宗对国内教会合一的呼吁,并未获得他们的积极支持。从我们接到的听众来信中,我看到一种诚心和善意的抗议,抗议的程度相当激烈,往往表现在他们对被教廷接纳和合法化的地上主教们的非议上。我强调他们的诚心和善意,因为我相信,他们的抗议完全是出於他们对教会的忠诚,完全是为了教会的好处。然而,我也发现他们的两个错误:第一是没有把握教宗所呼吁的国内教会的"合一"的意义,第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默西亚主义"的诱惑。
教宗呼吁我们国内教会合一的动机是我们基督信仰上的要求,不是政治上的打算。教宗曾经声明,说:
合一不是人世政治的成果,也不是隐秘和玄妙的意向,而是来自内心的皈依,也就是真心诚意服膺基督为教会所立的永不变更的原则。其中,特殊重要的是教会所有各部分与其有形可见的基础伯多禄、磐石、有实效的共融。为此,一位天主教徒若愿保持他的身份,并受到如此的承认,他就不能摈弃与伯多禄继承人共融的原则。(致全中国天主教友的简短文告1995)
|
言外之意,教宗要求我们国内地上教会归化,他邀请地上教会的成员──包括主教、神父、修女、平信徒在内──悔改,与天主修和,与教宗及普世教会共融。在这"合一"运动中,地下忠贞主教负有积极的责任。教宗称他们为"共融的人"。
教宗,并不像陈天祥神父,把我们国内教会的"合一"看作不是非官方教会投入官方教会,就是官方教会投入非官方教会,或者两者共存。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1996年12月3日的《致在中国的教会》讲话中,教宗称在中国的教会为普世教会中的"一颗明珠",说"她的历代为基督而舍生的牧人和平信徒们,真如同福音上所说的,是社会中的盐,光和酵母。"这也意味着地下教会在"教会里"的作用,是"盐,光和酵母",而不是"裁判"。他不要求地上教会投奔地下教会,祈求赦罪,公开做补赎。地上主教被他接纳,便成为合法的主教,无须受地下主教的追认和任命。教宗给我们的榜样是"良善,心谦";他给我们的教训是避免"世俗的默西亚主义"。
超性的智慧
教宗对我们国内教会"合一"的呼吁和构想,是不是现实,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我相信是现实的,并且可能实现。但是,来信的修女说得有理:天主"要照他在我们身上所发挥的德能成就一切,远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巴不得如此。何论如何,我们为教廷服务的梵蒂冈电台的工作人员有责任把教宗的旨意忠实地传递给我们国内的主内兄弟姐妹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