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利瑪竇神父與中國宗教

附錄:利瑪竇神父與中國宗教

  1582年到澳門,1610年在北京去世。在這三十多一些的年頭中,利瑪竇神父學會了中國人的說話和生活方式,對中國的文化有了驚人的知識。他當然也認識了中國人的宗教。
是的,利瑪竇是天主教的傳教士,他所以來到中國,無非是為向中國人傳揚福音,誘導他們歸依基督,進天主教。這對他對中國人的宗教的知識及所持的態度不無影響,但并不至于使他根本無法認識,或必須懷有敵意的地步。無論如何,在本文中,我們實事就是,首先根據利瑪竇的書信和《中國札記》來探究他對中國人的宗教的知識;接著,根據他的《天主實義》來考察他對中國人的宗教所持的態度;最後,就利瑪竇的傳教目的來評論利瑪竇對中國人的宗教的知識及其所持的態度的是非得失。

一. 利瑪竇對中國人的宗教的知識

甲. 他的書信
  利瑪竇的書信流傳到今日的并不多。’從這些書信中我們知道,利瑪竇到中國後,不久便與中國人的宗教有了接觸,最使他驚訝的是中國人的迷信,和對神職人員的不尊敬。1583年,當他尚在澳門,沒有進入中國內地時,便寫信給巴都阿德•富爾納里,告訴他說:

  "中國人崇拜偶像,但祈求一個恩典,不獲得時,便打神像。他們敬拜魔鬼,只求不加害於他們就是了,而對真天主的崇拜反而不放在心上。對祭司也不太尊敬,因此對我們歐洲人的如何尊敬神父而感到驚奇。”

利瑪竇于1583年9月10日來到肇慶定居。次年他寫信給西班牙稅務司司長羅曼先生,尚把儒教與像佛教和道教一律說中國人的三個教派,沒有分別。

  "中國共有三個教派:為釋教,道教和儒教,而以後者最出名,他們不信靈魂不死,而且計較其他兩派的教義以及鬼神,他們只感謝天與地,因為他們由此而得了不少恩惠,但并不向天地要求天堂的福樂。”

但是,在1855年寫給耶穌會的總長阿夸維瓦神父的信上,利瑪竇已指出中國社會不同階層有不同宗教的現象。他認為中國上層社會人士都是伊比鳩魯享樂派;下層社會的人則屬於畢達哥拉斯派。後者承認靈魂不死不滅,相信輪回。擔心吃肉吃魚。利瑪竇以為這種思想很早來到中國。但究竟何時來到,已無典籍可查了。總之是源於魔鬼。談到魔鬼,利瑪竇又說,魔鬼在中國,有名號與形象,很受人的恭敬。他笑中國人即恭敬魔鬼又害怕魔鬼。

乙. 他的《中國札記》
  《利瑪竇中國札記》是在作者逝世前不久寫成的。札記的第一卷全面概述明代的中國,其中有三章講到宗教。最後一章,即第十一章,講撒拉遜人,猶太人和基督教的教義在中國人中間的跡象。這章在利瑪竇寫的意大利原文中沒有。其中部分資料在原文中本是第十章中的一個段落。
原來,利瑪竇在他原著的第十章裡,講中國人的各種宗教派別。在沒有講到中國人的儒教、佛教和道教三個教派之前,插入一段講回教的話。當時中國人所稱的回教實際上也包括了猶太教和基督教的一個派別。後來,金尼閣翻譯利瑪竇的中國札記,把這一段話從第十章抽出來,改寫為第十一章,同時他又添加了一些新的資料。
第九章,不分什麼教派,論中國人所共有的像擇吉日,算命和看風水那樣的迷信。這一章所記載的,嚴格而論,也屬于利瑪竇對中國人的宗教的認識的範圍之內。
但是,在上述的三章中,最重要的是第十章。在這一章裡利瑪竇神父正式介紹中國人的三個教派。那就是:儒教,佛教和道教。利瑪竇首先介紹儒教。他開門見山,便聲明說:

  "儒教是中國所固有的,并且是國內最古老的一種。中國人以儒教治國,有著大量的文獻,遠比其他教派更為著名。”

然後,他循序闡述這個教派的信念、經典。敬禮、和倫理。關于儒教的信念,利瑪竇指出,儒教原來敬天,他說:

  "從他們的歷史一開始,他們的書面上就記載看他們所承認和崇拜的一位最高的神,他們稱之為天帝,或者加以其他尊號表明他既管天也管地。看來似乎古代中國人把大地看成是有生靈的東西,并把它們共同的靈魂當作一位最高神來崇拜。他們還把山河的以及大地四方的各種神都當做這位至高無上的神的臣屬而加以崇拜。他們還教導說理性之光來自天上,人的一切活動都須听從理性的命令。我們沒有在任何地方讀到過中國人曾把這位至高神及其臣屬的各種神祇塑造成鬼怪,像羅馬人、希腊人和埃及人那樣發展為神怪或邪惡的主宰。”

利瑪竇認為,由于佛教的影響,當時的儒教已經變為一種泛神論。他這樣描述宋明理學家的形而上學說:

  "這種教義肯定整個宇宙是由一種共同的物質所构成的,宇宙的創造這好像是有一個連續体的,與天地,人獸,樹木以及四元素共存,而每樁個体事物都是其連續体的一部分。他們根据物質的這種統一性而推論各個組織部分都應當團結相愛,而且人可以變得和上帝一樣,因為是與上帝同樣的質料而造成的。”

利瑪竇不承認儒教是正式的宗教。他以為儒教不過是一個學術團體,其目的是在恰當地治利國家和國家的普遍利益。所以他認為中國人可以同時是儒教成員和天主教教徒。
在介紹了儒教之後,利瑪竇神父便從佛教的名稱和起源說起,逐漸談到佛教的教義,教規,禮儀,廟宇,以及和尚尼姑。在他看來,佛教與天主教有許多相同之處。佛教也從西方傳入中國,它的教義近乎希腊哲學,甚至隱約觸及天主教的天主聖三奧跡。廟宇裡舉行的敬禮好像天主教的禮儀,那裡念的經仿佛是天主教的額我略歌調,連和尚穿的法衣也同神父的道袍差不多。更重要的是佛教也講生後的天堂與地獄。利瑪竇神父承認這就是佛教所以在起初很受人歡迎的原因。但是,利瑪竇神父也在佛教裡面看出魔鬼玩弄的把戲來。他說:

  "然而,不管他們的教義中可以有怎祥的真理之光,但不幸卻都被有害的謊言所混淆了。他們對天和地的觀念以及說天堂是懲惡獎善的地方等等,都是十分混亂的;他們無論在天上或地上,都從不尋求死者靈魂的永生。這些靈魂被認為過一些年之後就重新誕生在他們所假定的許多世界中的某一個世界裡。在那裡,如果他們想要彌補罪過的話,就可以為自己過去的罪迂贖罪。這只不過是他們所用以影響這個不幸國家的許多荒謬的學說之一。”

在介紹了儒教和佛教之後,利瑪竇才談到道教。如果說對佛教利瑪竇懷有幾分敵意,對道教他可以說只有輕蔑。他援引了道教人士講的一個故事來證明這個教派的不正經說:

  "他們講了一樁現在這位姓張的天師的故事,他的前任姓劉。有一大,劉大使騎一條白龍降凡,姓張的原是一個圓夢的,他邀劉天師赴宴。當這天上來客正在大吃大喝之際,他的主人跳上了白龍門,騎看上了天,他奪取了寶座而一直不准劉天師重返天庭。然而,這位不幸的被逐者蒙這位篡位皇上的恩准去主持一座山,据說他現在就住在那裡,但全部被剝奪了他原來的尊榮。所以現在那些可怜的百姓承認他們所尊奉的是一今假天師,一個篡位者和一個暴君。”


對這他人為不正經的教派,利瑪竇簡略地提起了起源、敬禮以及祭司們的生活和職責。他說:道士們的特殊職責是"用符咒從家裡驅妖”,他知道道士參加皇家的祭祀,也知道平民請道士辦喪事。他更談到道教鼓勵人修煉做神仙的事。
在明朝很流行三教歸一的思想。對這思潮利瑪竇的批評最是嚴厲:

  "目前在中國大多數的知識分子主張《三教歸一》。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說法,只能制造混亂。持這種意見的人自作聰明,認為宗教越多,對國家越有好赴。其實恰好相反。因為什麼都信,等于什么都不信。就這祥,在這個國家裡,有的人坦白承伙不信,有的人被騙跟從迷信,結果絕大多數的百姓陷入在無神他的深淵裡了。”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