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天主教歷史淺談

天主教歷史淺談【上十七】

17. 羅馬帝國信仰基督的皇帝

  古羅馬帝國時代可以說是政教一体的,身當皇帝的人同時也是帝國的宗教領袖。因此,每位皇帝都身兼帝國傳統宗教的大司祭長(pontifex maximus)。到了第四世紀公元三一三年君士坦丁大帝開放教禁,准許宗教信仰自由以後,天主教會發展得更快,身為皇帝的人不乏基督信徒。既然是基督信徒,皇帝是不是還能保持昔日作為傳統宗教的領袖的身份頭銜呢?當然不能。雖然如此,他們還是自以為與耶穌時代的宗徒有相等的地位,或者類似教會行政事務而非宗教事務方面的主教一樣。就因為這樣,信仰基督的皇帝不時介入教會的事務。對第三第四世紀教會大歷史家歐瑟伯主教和大部分基督信徒來說,教會能在君士坦丁大帝統治下獲得自由、得到無數的禮遇,連皇帝也都領洗進教,甚至把天主教定為國教,那真是不可思議、作夢也沒夢到的事。他們都以為天主的國已經降臨到世界。正因為如此,當時的基督信徒無不認為皇帝具有神聖的身份,而且也服膺皇帝為信仰基督的國家民族的領導人,就如舊約時代的以色列選民服膺梅瑟和達味一樣;而當皇帝的也因為擁有這樣的權威和頭銜,所以在必要時,竟自己出面召開教會的大公會議。

既然皇帝們禮遇教會,善待教會,把國家的一些大廳堂(basiliche)供給教會當作聖堂用,也把官方的建築轉移給教會使用,又蓋了新的聖堂,例如君士坦丁皇帝興工建造第一座聖伯多祿大殿、也在耶路撒冷興建聖墓大殿、在白冷興建耶穌聖誕聖殿、在君士坦丁堡改了許多聖堂一樣,所以基督信徒無不感激皇帝的恩惠與功德。此外,皇帝們又賜給主教們很多貴重的禮物,教友團體也可以接受各方的贈與,于是,教會慢慢地擁有了許多產業,神職人員也在法律上享有特權, 主教們的法庭可以按照帝國行政轄區處理區內的宗教事件 ,主教的地位身份相當于羅馬帝國行省的總督。

反過來說,身為皇帝的也不能不管宗教的事務,尤其在維持帝國境內良好的社會秩序方面,更不能不聞不問。再說,基督信徒國民也為自己的問題向皇帝申訴,請他裁斷。比方說,公元三一二年迦太基城推選一位名叫切奇利亞諾(Ceciliano)的神父當那裡的主教,可是為他祝聖的主教們卻是在戴克里先皇帝迫害教會時期背過教、教難過後又回頭的人。當地有一部分人為此抗議,聲稱祝聖無效。于是,他們又推選多納托(Donato)神父出任主教。一時,當地出現兩位主教,彼此對立,很多城鎮為此爭吵不休,事情蔓延到羅馬帝國所轄的北非全境。次年,公元三一三年,北非有些基督信徒為了主教人選問題,請求羅馬君士坦丁皇帝裁決,皇帝只能支助合法的主教,而在這個事件上,合法的主教是第一位,即切奇利亞諾主教。但是支持後者多納托主教的人又上訴君士坦丁皇帝,皇帝認為這件事他無法解決,便把它交由意大利和高盧的主教們來論斷。意大利和高盧的主教們以為先前的切奇利亞諾主教合法,並譴責後者多納托的不是。多納托的擁護者不以為然,紛紛起來反抗,引起社會的動亂,君士坦丁皇帝見事不妙,派兵干預,驅逐多納托派人士離開他們所佔領的聖堂。雖然皇帝出面干預,北非並沒有恢復平靜,君士坦丁皇帝甘脆頒佈宗教自由令,准許帝國人民信仰自由,並撥款給天主教友建造更多的聖堂,讓大家相安無事。

雖然第二世紀以後,教會發展迅速,逐漸遍及帝國全境,即使發生不少教難,教會仍然欣欣向榮,再加以君士坦丁皇帝格外愛護天主教,給以許多物質方面的優惠和方便,所以當時帝國境內存在的其他傳統的宗教信仰已經一步一步地勢萎。君士坦丁皇帝頒佈宗教信仰自由諭令後,那些傳統的宗教雖然早已經沒有生氣,卻也生存下來,因為在整個帝國,除了東部以外,別的地區的基督信徒大約只佔所有居民的一半而已,其他的人,尤其是帝國元老院和文化界人士,仍然與帶有傳統宗教氣息的政治和文化保持著密切的關係,還有鄉間的農民,他們為了農作物的豐收和家畜的繁殖,依舊行傳統宗教的風俗。今天,信仰基督的人常稱教外人士為異教徒,而'異教徒'這個名詞的西方多種語言都源自拉丁文的'PAGANUS'這個字,它的意思是'鄉間農民',由于鄉間農民信仰的是古老傳統的迷信,因此他們便成了'異教徒'的代名詞。

雖然古老的傳統信仰仍然存在,但是在整個第四世紀的過程中,羅馬皇帝或是出於自願,或是出於基督信徒的壓力,慢慢地制定禁止異教徒舉行他們的宗教禮俗儀式的法律。這些法律可以從迪奧多西二世(Teodosio II,401-450)和查士丁尼(Giustiniano,482-565)兩位皇帝編撰的法典中看出來。法典指出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時,便已經禁止行巫術,或解剖祭品的腸肚來占卜吉凶禍福。後來,這樣的禁令越來越嚴厲,到了君士坦丁皇帝的兒子君士坦佐二世(Costanzo II,318-361)在位時,更于公元三五六年禁止任何祭祀,關閉神廟,違者處以死刑。雖然如此,這項法律並沒有嚴格執行,因為來自民間的阻力還很大。

君士坦丁大帝的孫子朱理安(Giuliano,331-363)于公元三六零年稱帝時,恢復了古羅馬的宗教,並企圖消滅天主教,因為他的家庭遭同一家族信仰基督的的親戚的屠殺,只有他倖免,所以對基督信仰教義的價值非常懷疑。公元三六三年朱理安率軍出戰波斯,死于戰役,基督信徒都認為那是天主的懲罰。從此,天主教會再次興起,而且傳佈得比以前更快。

朱理安皇帝死後,他的幾位繼承人採取更多的措施禁止異教和主張異端者的存在。公元三七九年西羅馬帝國皇帝格拉喜安(Graziano,359-383)自動放棄先前的皇帝們所擁有的'大司祭'的頭銜;次年,公元三八零年,迪奧多西(Teodosio)統治帝國,正式宣佈天主教為全帝國的國教,所有的異端份子和異教徒都遭到打擊。到了公元三九二年,異教徒的一切慶典活動都被禁止,神廟全被拆毀,基督信徒甚至以為有權利打擊異教徒,摧毀他們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這是大變天的現象,先前迫害基督信徒的人,如今成了基督信徒的階下囚;原來為異教服務的國家政權,現在則反過來為基督信仰服務。同樣的思想觀念,同樣的政治結構,所不同的只是改變服務的對象而已。今天政教分離的觀念,在當時是不可思議的,那時的宗教是維繫社會的基石,國家不能沒有宗教,至於甚麼宗教,那是其次的問題。

既然天主教已經成了國教,教友們是不是樂意看到國家政府出面幫助他們對付異端和異教徒呢?大部分的教友是如此,但是這種現象持續下去以後,皇帝們便自然而然成了他們的代言人了。不過另有小部分的教會人士對這個持著保留的態度。比方說,第三世紀下半葉西班牙阿維拉(Avila)的主教普里西利亞諾(Priscilliano)贊同波斯摩尼教的善惡二元論,結果被西班牙兩位主教控告到教會當局和羅馬皇帝馬西莫(Massimo)那裡,當時法國圖爾教區的主教聖馬爾定(Martino di Tours)力勸告狀的兩位主教和皇帝不要流血,他說讓一位世俗的人,也就是讓皇帝來判決教會的事務,實在是荒唐的事。不幸的是馬西莫皇帝在公元三八五年竟以不道德和行巫術的罪名,把普里西利亞諾主教和擁護他的許多人判處死刑。這可以說是第一批被國家法律判死的異端者。當時意大利米蘭的主教聖盎博羅削非常氣忿,和那兩位西班牙主教斷絕關係。

不錯,那時候的情況很複雜,如果不採取斷然的措施,可能後果不堪設想,就像當時北非所發生的'多納托主教異端'一樣,那時北非依波納(Ippona)的主教聖奧斯丁就接受羅馬帝國政府的幫助,來對付那些使用暴力的異端者,否者教會很難支持下去。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