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天主教歷史淺談

天主教歷史淺談【上二十】

20. 天主教隱修生活的開始

  教會成立之初,基督信友團體就很重視為天國而守貞的生活。這種生活選擇的依據來自耶穌的的表樣和教導,瑪竇福音第十九章記載耶穌勸告一位富有的少年說:「你若願意是成全的,去變賣你所有的,施捨給窮人,你必有寶藏在天上,然後來跟隨我」。接著,伯多祿問耶穌說:「我們捨棄了一切,跟隨了你,將來我們可以得到甚麼呢?」,耶穌回答伯多祿和在場的其他門徒說:「你們這些跟隨我的人,在重生的世代,人子坐在自己光榮的寶座上時,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支派,並且,凡為我的名捨棄了房屋、或兄弟、或姊妹、或父親、或母親、或妻子、或兒女、或田地的,必要領取百倍的賞報,並承受永生。有許多在先的要成為在後的,在後的要成為在先的」。聖保祿宗徒在致格林多人前書第七章中,相當詳細地告訴希臘格林多城的教友如何度婚姻的生活;在他看來,一個人若能夠,最好是不娶不嫁,善度童貞的生活,好能無所顧慮,專心事主。至於婚後鰥寡的人,如果可能,最好也不要再娶再嫁,因為這為他們更有福氣。

有了耶穌的教導,又有了聖保祿宗徒的規勸,初期教會團體中便有一些寡婦和教友選擇了獨身和守貞的生活。聖保祿致弟茂德前書第五章所提到的那些寡婦,以及宗徒大事錄第二十一章所提到的凱撒勒雅一位傳福音者菲理伯的四位會說預言的守貞女兒,就是為天國而度獨身和守貞生活的原始典範。

第二第三世紀,選擇禁慾和貞潔生活的教友越來越多,他們之所以要度這種生活,除了是為響應耶穌的鼓勵之外,可能還有其他的因素,例如對時代風氣敗壞的現象感到厭惡,例如婦女不願意因為婚姻而受到社會禮俗的約束,所以守貞不嫁對婦女是一種社會解放。當時守貞的婦女仍都住在家中,度一般教友所度的生活,她們不穿戴特別的服飾,只不過大家偶爾相聚一番而已。對度守貞和守寡的婦女,教會勉勵他們保持神貧,多行慈善工作,常去探望病人和窮人,經常默想聖經。從第三世紀起,這些獻身的人才遵守某種承諾,但這種承諾也只是私人性質,毫無硬性的約束力,更沒有一言定終生的意義。

從當時的書籍文件可以看出來那個時代已經有所謂的守貞的神修,這種神修認為守貞是聖洗生活的延續,目的在重建或恢復人類沾染原罪以前的潔白狀態。守貞的神修既然指出這種生活是為了天國和福音的原故而奉獻自己,所以無形中慢慢出現守貞乃是把自己奉獻給基督,作基督的淨配的觀念。有些守貞的人對這種觀念沒有正確的認識,以致誤入歧途:某些守貞婦女因為自己選擇了這條道路而驕傲無比;另一部分貞女則和同樣選擇守貞的男士們生活在一起,度一種類似婚姻的神秘生活;再有一些守貞者,他們大肆推崇守貞的價值,雖然還沒有到鼓吹禁止基督信徒結婚的嚴重地步,至少也表現出對基督信徒度婚姻生活的輕視。

第四世紀初年羅馬帝國公開承認宗教信仰自由以後,致命殉道的事已不在發生,作一個基督信徒並不需要冒甚麼險,卻有很多基督信徒因此而覺得不是味道,他們受苦、遭迫害慣了,深得其中滋味,對用性命來保持信德這件事非常珍視,並引以為榮,如今一切得來不費吹灰之力,教友生活鬆懈下來,這種新現象很令他們看不慣。當時有很多教友願意度更虔誠、更熱心的信仰生活,不願過份操心現世的俗務,所以紛紛遠避塵俗,前往曠野荒漠去生活。這就是隱修生活的起源。

根據第四世紀埃及亞歷山大城的主教聖亞大納削(Atanasio,295-373)所寫的'荒漠之父們的生平'(Vita dei Padri del deserto)這本書的記載,比他早生四十年的聖安當(Antonio,251-356)是埃及荒漠隱修者之父,這位隱修之父的榜樣吸引了一群一群的教友去跟隨。聖奧斯定在他的'懺悔錄'第八章第六節曾提到聖安當的芳表。第四世紀上半葉埃及另一位隱修者聖帕科米奧(Pacomio,292-346),把一些在荒漠中隱修的男士們集合在尼羅河谷地,讓他們度比較不嚴峻的苦修生活,給以團體生活的規律,教以勞動生活。于是從個人荒漠的隱修生活產生了團體隱修生活。聖帕科米奧的姊妹瑪利亞則效法他,也把在荒漠隱修的婦女集合起來,共度女性團體隱修的生活。他們兩位是教會男女團體隱修生活的創始人。

這種早期的隱修生活很快地傳遍了埃及、巴勒斯坦、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等地。當時因為是草創初興時期,所以那時侯的團體隱修生活並沒有法理上的明確形式和結構;一位有意隱修的人可以接受一位精神導師、一位神父、或隱修院院長的指引,直到自己能夠振翼而飛為止。

由于隱修生活蔚為風尚,一時各式各樣的隱修方式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而且無奇不有,彼此競爭:有在大樹上築巢而居的,有退隱到山洞中的,有住在樹林中、以野食為生的,有住在大石柱頂端的,更有效法原始人類不著衣物的。這一切隱修的現象不外乎在證明基督信仰已經非常普及,深入民間。

隱修生活當然是不食人間煙火,至少與塵世的接觸要減低到最少的地步,因為塵世中的俗務對人的追求永生都是阻礙,甚至都是變相的魔鬼。在隱修者眼中,處處都是魔鬼,就好像有潔癖的人,眼睛所接觸的地方無不充滿細菌一樣。隱修生活所倡導的,是要把人類帶回原罪進入世界之前的狀態。隱修者的傳記中常有野獸聽從他們指揮的記載,這就是要象徵人類犯原罪之前的生活狀況,因為天主曾把祂所創造的一切都交給人來統治管理,而地上萬物也都隸屬于人。隱修者除了默觀祈禱之外,也接待外來或過路的旅客和朝聖者,但他們中有不少人連書也不碰,結果使自己更無法看清人生,更無法擺脫俗念的糾纏,慢慢地也走入信仰思想怪異的地步。

第四世紀教會著名的希臘教父,近東凱撒勒雅的主教聖大巴西略(Basilio il Grande,330-379),看到許多隱修者的生活稀奇古怪,于是採取措施,編寫隱修規律,要求隱修者度團體生活,多從事思想工作,多讀書,多照顧病人。聖大巴西略指出耶路撒冷第一個基督信徒團體是隱修者生活的理想,而服從隱修院院長乃是隱修士最大的德性。至於隱修院院長,他的職責就是解釋說明最崇高的隱修規則、並使隱修士奉行遵守,這個最崇高的規則就是福音。當時有很多東方希臘的教會學著主張發展一套隱修院生活的神學,這套神學以柏拉圖那種輕視肉體的人類學為基礎。在這種神學觀念之下,隱修院成了度基督信仰生活的理想社會,這樣的社會應該取代現世的社會。

當隱修生活在東方已經成為有組織的團體生活方式時,在西方,很多獻身事主的守貞婦女和苦修者,仍然居住在家中。這種居家的守貞或苦修生活自有它的難處,有可能經常遇到內在和外在的困擾,不容易專心和安心度為天國而守貞和苦修的生活。當時有些從東方旅行到西方的人士,向西方推薦東方隱修院的生活,其中最有名的是埃及亞歷山大的主教聖亞大納削和拉丁教父聖熱羅尼莫(Girolamo,347-420)等人。由于西方個人守貞和苦修的生活方式有種種缺點,而如今東方已經有了團體隱修的榜樣,並且一般的趨勢是發展有體制的組織機構,因此西方守貞和苦修的人士不得不開始組織他們的獻身生活。大約在公元三百五十年左右,羅馬已有不少貴婦設立了許多團體,因此逐漸產生了貞女度守貞獻身生活或戴面紗的禮儀,這種禮儀有婚姻的象徵意義。當時意大利米蘭的主教盎博羅削(Ambrogio,339-397)大力推動婦女選擇隱修的生活,他勉勵守貞婦女以童貞聖母瑪利亞為表率。

曾在東方當過隱修士的聖熱羅尼莫來到羅馬後,便在貴族婦女中鼓吹隱修院的生活,他甚至以慷慨激昂的態度推崇守貞的生活高于婚姻的生活。他回到巴勒斯坦以後,便和一位名叫保拉(Paola)的女士在白冷創立一些社會身份地位有別的婦女團體,也創立了一個男性的團體,他本人就生活在其中。聖熱羅尼莫對隱修生活最大的貢獻便是他促成這種生活特別重視研究聖經,愛好聖經,把聖經知識作為隱修士的精神食糧。當古典文明後來遭到野蠻民族的摧殘的時候,正是那些埋首研究聖經和愛好聖經的隱修士挽救了基督信仰的文化和社會文明。

與聖熱羅尼莫和聖盎博羅削同時代的教會教父和大聖師奧斯定(Agostino Aurelio,354-430),在皈依基督後,非常嚮往隱修士的生活。他擔任北非依波納(Ippona)教區主教的時候,願意他的教區的神職人員度類似隱修的生活。聖奧斯定的作風給教會開拓了一個新方向,他使隱修士和在俗神職人員之間的距離縮短。在這個新的時代取向中,教會喜歡從隱修士中揀選神職人員,並要求這些神職人員仍然保持隱修生活的某些特點,例如守獨身的生活。聖奧斯定曾寫了著名的生活規律(La Regola),這些規律給後世教會的修會生活提供了廣泛的建議和指南。

與聖奧斯定同時代的,有一位來自羅馬尼亞的東方隱修士,名叫若望•卡西亞諾(Giovanni Casiano,360-435),他遍訪了東方的隱修院之後,在法國南部的馬賽建立了聖維托雷(S. Vittore)男隱修院和聖薩爾瓦多(S. Salvatore)女隱修院。若望•卡西亞諾寫了不少有關隱修院生活組織的文字,這使得他成了東方與西方隱修士結合的象徵。

繼聖奧斯定和若望•卡西亞諾之後,公元第五世紀末年,教會又出現了一位非凡的人物聖本篤(Benedetto di Norcia,480-547)。他出身意大利中部富裕的家庭,二十歲時退到穌比亞科(Subiaco)山中隱修,五十歲時到意大利中南部的蒙特卡西諾(Montecassino)建立至今聞名全球的隱修院。聖本篤也像聖奧斯定一樣,自己寫了隱修生活的規律,這個規律成了後世西方隱修會會規的藍本,直到十二世紀。

聖本篤的隱修規律承襲了先前所有的隱修傳統,他在規律中更邀請大家追溯本源,探求那些更古老的隱修傳統。聖本篤非常強調隱修生活的穩定,他要求隱修士必須承諾住在隱修院內,而院長則是隱修生活的基礎。身為院長的人負有兩大職責,他既是隱修士的神修導師,又是隱修院團體的頭。他由全體隱修士推選出來,任職終身,每位隱修士必須絕對服從他。這樣的服從可以使隱修士修煉到更深一層的謙遜精神,而這種精神正是神修進步的依據。聖本篤強調:穩定、服從和謙遜三者幫助人把苦修的生活內在化。

本篤會在溫帶的地區發展得很快,這個修會不願意採行東方過份嚴峻的隱修生活方式:會士固然度貧窮的生活,但在休息、衣著、食物和祈禱上決不過分苛求。會士的日常生活分為祈禱禮儀,研讀和默想聖經,以及勞動和休息。研讀聖經是他們思想工作的起點。

由于本篤隱修會會規非常合乎人性,對隱修生活又提供明確的準則,所以傳揚得很廣。如果說西羅馬帝國衰亡後,歐洲文明仍然能夠復興,這大多要歸功于本篤隱修院的存在。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