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大神學叢書能出版卡里耶神父的這本「重讀天主教的社會言訓導」,深以為榮。雖然本書的英文版只190頁,譯成中文也只不過12萬字,但本書的內容是不可用字數來衡量的。正因為本書寫得精簡,又清晰,確實達到了它欲為一部「研究指南」的目標。誰願知道近百年來,天主教會對今日的社會問題說了些什麼,或根據哪些原則指導其信徒的生活和行動,不難在這本小書裡找到初步的答案。
所以如此,不外乎本書作者卡里耶神父於1990年寫這本書時。已屆孔子所說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齡。作者出生於法語加拿大(1921),進耶穌會後攻讀一般哲學和神學課程,並在美國華盛頓取得社會學碩士,續在法國巴黎大學者得社會學博士。1959年始在羅馬額我略大學教授社會學,1966至1978擔任該大學校長,1970至1980任天主教大學國際聯盟(F.I.U.C.)主席。他是加拿大人文學科皇家學社的成員,關於宗教社會學、大學問題,及文化問題寫過很多著作。目前他是宗座文化委員會的秘書,這是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1982年所創立的一個聖座機構。
至於本書的譯者李燕鵬是一位大陸青年,曾在聯合國擔任翻譯工作。他在羅馬時,受到施省三神父的委託,將本書由英文譯成中文。1991十月施神父來台灣開會,將譯完的文稿交給筆者,請我校對出版。我仔細閱讀一遍,發現不好懂的地方,便與英文原文對照,結果做了不少修改。譯者的翻譯能力是應該加以肯定的,但因不是基督徒,大概也是首次接觸教會書刊,對教會的用詞遣字感到陌生,使得譯文的精確度頗受影響。
下面舉出一些例子,讓讀者看出這是一本有用的書,但其翻譯和出版的過程是曲折的,離完美的程度尚遠。譬如「為福音鋪路」譯成「給福音作證」,「宗教使命」與「傳教使命」則互相混淆,clergy大多譯成「神父』,教廷的教義部則又譯為了「信仰大會」等等。英文方面,角色(role)常譯為「作用」,意識形態(Ideology)譯成「思想』,操縱(manipulate)譯成「管理」等等。以上這些謬誤、筆者均已一一予以修正。
最後須請讀者注意的是,英文的Christians,意指「基督徒」,並不僅指「基督教徒」;Christianity意指「基督宗教」,而非「基督教」,原譯稿中混淆之處,筆者亦已改正,至於第二部分有關「百年通喻」的文件介紹,是施神父回羅馬後加譯而於1992年初寄來的,這一介紹是卡里耶神父親自作的補充,譯成中文約有七千多字,使中文譯本趕上原著的新版或增訂版。
房志榮謹誌於輔大神學院
導 論
在過去的十五年中,天主教的社會思想及其所承擔的義務取得了驚人的發展。教會被人們看作是最受敬仰的機構之一,因為它在支持和平、正義、人權、社會和文化的發展方面發表過具有權威性的言論。梵二大公會議和現代歷任教宗都成功地將福音的啟示轉變為一系列指引現代社會的道德原則和精神方向。為了基督宗教信仰和今日文化的共同利益,教會與現代社會之間已開始了一種新形式的對話。
這種新的經驗,使教會在呼籲發揮人道精神,促進社會正義時,顯得更中肯,並且更具權威。此外,它還包括了一個偉大而賦有教會意義上的事件,即:教會越來越把全人類的解放與發展看作是自己的事業。
這就是教會與文化所普遍存在的實際情況。在此,我們必須對教會社會訓導的意義重新做出評價。教會的社會訓導還不僅僅是一種輔助性的活動,它是教會為了拯救世界而活躍在人類社會之中的一種具有說服力的形式。
確切地說,本書旨在以新的眼光去看待教會的社會訓導及其在現時代所開始發揮的作用。我們定會看到,天主教社會思想的實際影響就是一種長期經驗積累的結果,這一結果是在教會與各種歷史社會的關係中產生的。
在試圖重新評價教會的社會訓導的過程中,我們願提出幾個主要的問題:這一訓導的起源是什麼?它是怎樣與教會和社會的生活連繫在一起的?其對今日社會所產生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將從兩種現代的探討方式中來思考這些問題。
首先,我們將討論教會的社會訓導在歷史上的發展成熟過程和當前的表達方式(見第一輯)。
然後,我們將對自教宗良十三世到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文件選集」做出分析並發表評說。這部選集闡明了教會的社會訓導的意義(見第二輯)。
我們願獻上這部選集,作為讀者深入研究的指南。同時也希望,此處所採取的兩種探討方式----歷史的調查和文件分析,將有助於理解教會的社會訓導如何形成,如何能實際應用於當前這個時代。
目錄
第一輯
天主教的社會訓導的源起及其現代意義
1. 富於經驗的教會所持的觀點 |
10. 工作:解決社會問題的關鍵 |
2. 教會與社會:相互影響 |
11. 保衛和平與世界大同 |
3. 人人皆兄弟:一種思想的影響 |
12. 需時時分辨 |
4. 論述社會問題的第一個有系統的訓導
|
13. 發展的核心問題 |
5. 教會面對工業革命
|
14. 普遍存在的社會意識 |
6. 新時代的社會思想 |
15. 一種更豐富的人權理念 |
7. 天主教的社會組織 |
16. 廣泛參與社會活動 |
8. 劃時代的《新事》通諭 |
17. 教會在社會事物中的特有角色 |
9. 《新事》通諭以後教會的社會訓導 |
18. 現代化的行動與訓導 |
|
結論 |
第二輯
解釋教會之社會訓導的文件之一
文獻導讀
1.教宗良十二世:Inscrutabili l878
保衛文明 |
2.教宗良十三世:《日久》通諭, 1881
政府權力來自天主 |
3.教宗良十二世:《天主的不死者》通諭,1885
基督徒國家的理想 |
4.教宗良十三世《新事》通諭,1891
引人囑目的勞工處境 |
5.教宗比約十一世:《奧秘何在》通諭,1922
基督的社會王國 |
6.教宗比約十一世:《四十年》通諭,1931
教會的社會訓導說明 |
7.教宗比約十一世:《贖世主》通諭,1937
面對共產主義 |
|
解釋教會之社會訓導的文件之二
8.教宗比約十二世:《至高司祭》通諭,1939
維護人類家庭的團結 |
9.教宗比約十二世:紀念《新事》通諭發表五十周年,1941
教會在社會事務中的權力 |
10.教宗比約十二世:《基督宗教文明的未來》,1944
基督宗教文明,在戰後扮演什么角色? |
11.教宗比約十二世:《致樞機主教們》,1946
教會不同於帝國,要征服的是人心 |
12.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慈母與導師》通諭,1961
從全球觀點,看社會問題 |
13.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和平於世》通諭,1963
致善意人士的和平訊息 |
解釋教會之社會訓導的文件之三
14.梵二文獻,1962-1965
對現代世界進行社會神學分辨
----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
----大眾傳播工具法令
----大公主義法令
----教友傳教法令 |
15.教宗保祿六世:《民族發展》通諭,1967
關注人類各民族的發展
|
16.教宗保祿六世:《八十週年》公函,1971
基督徒圓體對世界前途負有重責 |
17.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人纇救主》通諭,1979
人,是教會遵循的基本道路 |
18.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論人的工作》通諭,1981
工作,解決社會問題的關鍵 |
19.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從《新事》到《工作》研討會中的講詞 (1982)
教會社會訓導中恆定的要素與持續的發展 |
20.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社會事務關懷》通諭,1987
發展取決於大家的團結
|
21.百年來教會社會訓導的成果,1991
|
最後的思考與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