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訓導源起及意義
|
首先,我們必須明白,教會不但「教導」社會,而且還向社會「學習」。並實上,教會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就是一個相互影響與作用的過程。一方面,歷代社會已給教會打上了清晰的烙印,並把她看作是一種社會實體。不用說,教會本身也因文化變遷以及科學、藝術、生產與通訊技術的進步與發展而深受影響。這些社會變遷曾部分受到了教會自身的影響,現在則以新的社會情境,為基督徒和非基督徒開闢了孕育人類的新途徑。從這個意義上說,儘管教會意識到她自創立時就具備了自己的基本特徵,但是她還是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經歷了深刻的外在變化。因此,我們有理由把初期教會與中世紀教會或當代教會區別開來。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要了解教會的行動對社會產生了怎樣的作用,那麼,我們可以從各個不同的層次上考察基督信仰的影響。首先,教會由於其堅持正義與慈愛的核心價值,在過去幾個世紀中,深深塑造了集體道德和社會風尚。此外,教會對社會的另一種影響是由於基督徒所從事的各種慈善活動及其所投身的社會工作。從另一層次上說,教會清晰的社會訓導是影響社會行為與結構的一條特出的道路。經過了幾個世紀之後,這層面的影響顯得越來越重要了。
在此,我們將重估這幾種不同類型的社會互動;在變動的社會中,這幾種類型的社會互動,各已有所發展。它們正好說明了基督徒的世界觀、思想和訓導是如何深刻地影響了社會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