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聽眾來信notizie e aggiornamenti   資料庫 


梵蒂岡電台
發射台報訊天使銅像

108-109  老教友的來信

  在前兩次的《聽眾來信》節目裡,我們曾談到本台廣播和贈書遭遇阻礙,因而懷疑我們對國內主內兄弟姐妹們服務的價值。這次我們讀到別的兩封信,多少改變了我們的心情。在這次讀到的兩封信中,第一封談到在同一地點和在同一天收聽本台廣播的不同情形。寫這封信的是一個老教友。他告訴我們,去年十月一日下午他和他的太太都收聽了我們的實況廣播,他在家收聽,"聽的很清楚";他的太太那天去娘家,那裡和她母親一起收聽,"收聽的效果不如"他聽到的,他以為,這或許是他們選用了不同的波長收聽的緣故。這位老教友也談到他收到我們寄給他的《羅馬朝聖指南》一書,他說,他看後,也"借給別人看"。

  朱神父:
  您們好,祝你們在主內平安、喜樂。羅馬朝聖指南今收到,我代表能看到書的信友們謝謝你們。條條道路通羅馬,我此生的願望就是總會有一次機會去羅馬聖地。我今年五十歲了,謝謝2月5日廣播。我這位老教友真慚愧,講起來,我還不如我的那一位,她比我還要好,從小有父母的薰陶外,從77年就到河北老家和自己的姑姨學念經,那時多數經文都是老人口傳自己記下來,以後她也堅持到今,她父母就更不用描寫了,更是堅定忠貞的基督徒。
  我從小天主堂慢慢長大,父親以前是看門的。六十年代因堂口縮小,我們便搬離教堂內住的地方,從內心講,我對教堂的感情從小就有了,但比起別的教友,我還是有差距。有時間就幫修女做的力所能及的事,也算作個補贖吧!近年來,每天清晨六點半修女就帶教友念每日禮讚和早課,平日裡早上望彌撒人很少,我有機會也趕去參與,能參與彌撒就是幸福,有這樣好機會必去感謝天主。去年"十、一"教宗封聖大典時,上午望彌撒,下午我在家收聽,我聽的很清楚。但老人和我的太太因那天她專門回家和老人一起參與,可惜收聽的效果不如我這波段,後也聽解釋的。總之對基督徒來說,聖人就是榜樣,我們要學習他們,願聖人們保佑我們這些"少數民族"、更能使天主教在中國發揚,福音傳播的更廣大。我有幸年前收到書,在春節期間,除參與感恩祭典外,我自己把指南書從頭到尾認真閱讀一次,就借給他人了。總之,提起筆來就嫌紙小,有很多話想寫想問,以後再說吧。再次謝謝朱神父。
  復活節快樂
  

  另一封信的作者要求我們繼續寄書給他。

  我敬愛的朱神父您好:
  自從去年九月寄信給您,向您要三本聖人傳,未知可有收到,我心甚念。後來為此常掛心中,未知神父身體可好,又想定是為封聖之事,海關不易通信以及寄書。目前情況已轉良好,所以我又寫信要神父麻煩:請為我寄廣播節目表5張,主日讀經釋義:甲年一本、乙年一本、感恩祭一本、聖人傳三本、丙年釋義上次您已寄給我。這些書本我確求神父為我設法寄上。並請神父為我大陸教會祈禱,求主賜我們能得到真正的信仰自由,更主要的讓教會內和睦團結,聖教廣揚,使教友家庭子女都能隨父母進教認識天主,作為教會接班人,作為年長教友也可安心接受天主收靈魂也覺興奮。
  求主俯聽我禱

  我們國家的領土廣大,各地的情況不免有差異。上面兩封信鼓勵我們繼續為國內主內的兄弟姐妹們服務,不要因為在一個地方一個時期受到挫折,而失去信心。願他們多為我們祈禱。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