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聽眾來信notizie e aggiornamenti   資料庫 


梵蒂岡電台
發射台報訊天使銅像

193 我們也了解你們的難處

  這是一封十分寶貴的來信。作者是一個修生,本節目部的忠實聽眾。在敘述了多年來收聽我們廣播的經歷和心得之後,他向我們提出一個忠告。他和他的老師切願我們"多報導一些大陸上的消息","多接觸和採納一些來自他們那邊人的呼聲。"他們又說:"當然我們也了解你們的難處。"我們接受他們的提議,並衷心感謝他們對我們的體諒。


  可敬的主內弟兄姊妹們:
  你們好,很高興能給你們寫信。我是一名修生,(可以說)我聽梵蒂岡電台的歷史是與我進修院是同步的,自從那時起,(93年)它便進入了我的生活中,並成為我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了。

  當6點的鐘聲打響後,在一家教友的屋子裡,七八個弟兄團結在一張桌子周圍,桌子上除了飯菜外,通常還放著一台收音機──這就是我們生活的一角。東方人的習慣,我們每天起得很早,6點鐘神修功課已畢,日常生活便從一邊用早餐一邊聽梵蒂岡台開始了…

  (說到這裡你們也許已經明白,我是屬於大陸上"不自由"的修道團體的一員。)今天寫信,代表我個人的心聲,同時也代表我每天生活其中的團體的心聲。由於熱愛教宗的一種特別感情,並願聽到教會的心聲,我們修院自始便讓我們保持聽梵蒂岡台,所以自我進修院便是如此。最初一二年,那時消息比較封閉,而我們所要學習的課程的資料也少。其時我們是不太關心新聞的,而是愛聽一些道理講授及與神修有關的,比如那時每周二播放的教史是我們比較喜歡的,還有關於教宗的報導也是我們比較關心的,他的出訪報導成了我們的焦點。以後隨著所學的知識的增加,和對教會事物的關心,我們亦將重心由原先的"道理"擴展到"新聞"。尤其是每日的聖座活動和各地教聞──一般地說我們是每日必聽的,就是放假也不例外。

  就這樣很多年來,我們從遙遠的東方(借電台)傾聽著普世教會的心臟發出的心聲,尤其是聖父教宗的行縱和報導。這樣一些重大的節日成了我們聽梵蒂岡台的特別時刻,尤其是每年的復活節,因為東方的時間早,每年的聖週六,參加完望復活慶典後,弟兄們沒有一點睡意,而是躺在床上,打開電台,再"參加"一次教宗的彌撒,雖然語言不同,但弟兄們喜歡聽隆重而優美的彌撒曲,尤其是等待聽教宗的那句祝福:復-活-節-快-樂!我們甚至說,教宗講中文一年比一年好了,若他老人家再年輕一點,憑他的語言天才,一定能學會漢語。

  一個特別記憶深刻的日子是:1996年12月3日,那一天,我們因著提前的準備,20多個弟兄和二位神父早就聚在一間屋子裡,中間是一張桌子,上面放著收音機和幾台錄音機。在整個電台播教宗那封"致中國教會書"的那封信時,我們的心情是不可言喻的!之後,神父逐字地從錄音機裡一句句地寫出來,然後,又打出來。這樣,當這封信還未以正式文字形式進入大陸之前,我們已經給許多地方發出去了。

  去年,中梵關係是我們關心的重點,當聽到一些其他電台頻繁的傳出中梵不久建交和各種評論時,我們的氣息屏住在聖座的動靜和您台的消息上,說實話,為我們這些一度受迫害而今仍為了忠信於基督和他的教會在受考驗的人,心裡確實有所顧慮──尤其是我們的神長們,他們深知政府的用心,因近一年來,他們的宗教政策未有絲毫本質的改變,有時甚而尤不如前──難道這是他們的誠意!但一切都掌握在上主的手中,"他是觀察人心,洞悉肺腑的上主,他拯救誠樸的人"最後他們自己打了他們的碗──以不合理的祝聖而顯露了他們的一貫行徑,願上主受讚美!(其實,為我們何嘗不更希望合一呢?那不是基督內心的呼聲嗎!"願他們合而為一")但在真理中合一的條件還未來到。我們只有在祈禱中期待這一日子的早日到來。

  當教會在世的朝聖之旅走進基督降世2000年時,中國的教友們則以他們獨有的貧窮來度他們的禧年,我們屣足到國內幾個聖地去朝聖,我們的心靈卻隨著每天從電台所聽到的來自各地的天主子民去度精神的朝聖之旅。而最令我們興奮的是將來臨的那一個輝煌的日子:10月1日,中華真福被列聖品,這是基督福音在中國的果實,而其教會被稱為殉道的教會,是普世教會的一顆明珠,(降生奧跡詔令),其閃亮點更因一個個聖者而發出的異彩。那是我們的驕傲,為我們現在仍在受苦,艱難的路程是一個莫大的鼓勵,可惜我們不能親臨,卻要借你們的轉播去參加他們的慶典了!

  近來,電台增設"聽眾來信"一節目,以互相了解心聲,這裡也將我們的心願和建議呈上:我們切願多報導一些大陸上的消息,有時只嫌太少,而簡單。如去年龔樞機去世一事,為他那樣一位經歷坎坷,一生為主作證的老人,最後客死他鄉,實在有點遺憾。而當我們切願聽到他的消息時,只覺得少而簡單,也有點"憾"(當然我們也了解你們的難處)。另外是那些來自大陸的消息,要多接觸和採納一些來自我們這邊入的呼聲。
  在此,再次向你們表示感謝!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