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神父与中国
|
六、利玛窦神父在南昌──以文会友
上边我们谈到利玛窦神父在韶州傅教的情形,会遇到不少挫折与困难,後来有一位郭居静神父来我国协助利玛窦神父的传教事业,使他不再感到孤单。阻利玛窦非常清楚在我国传教若没有皇帝准许,无论耗费多少心血,都不会稳定。於是利玛窦神父立定进北京的志愿。所以在韶州时他就千方百计,费尽心机地辗转来到南京,准备直上北京,伺机晋见皇帝。可惜就在他抵南京的时候,日本发动朝鲜战事,中国派兵支援朝鲜,反被日本击败,加深了中国朝廷仇视外国人的心理,使得外国人更不容易进入北京。利玛窦神父知道时机不巧,就暂时隐退,居住南昌,等待日後再谋发展。
初抵南昌,利玛窦神父郁郁寡欢,不知如何在中国立足。他常深居简出,祈祷,求主指引。有一日在梦中得到天主的启示,将来有一天会到京城传教,且有人帮助。这个启示带给利玛窦神父无比的信心与鼓励,也促使他先在南昌开始传教事业。
南昌比肇庆和韶州都大,但非商业都市。这儿的百姓 实节俭,笃信佛教,文化气息浓厚。利玛窦来此地後,很能入境随俗。除与人来往进退有节,并注意到礼节细微的地方,故此深得当地人士的好感。在南昌他所结识的第一位朋友是一位姓王的中医,此人家境富裕,当地权贵无不请他看病,利玛窦神父初次拜访他时,二人非常投缘,彼此喜欢,成了莫逆之交,常常纵谈古今中外,王医师并常设宴款待他,利玛窦神父在这些宴会上,渐渐认识了南昌的一些知名之士,也因着他温文儒雅、语句中肯、谈笑自若、谦虚诚恳的风 ,很快受到爱戴而与他们打成一片。这是他把福音传到南昌的起步。
利玛窦神父生性聪明,记忆力甚强,且能过目不忘。他这天分有助於他在南昌的传教事业。比如一次宴会上,王医师特别夸赞利玛窦神父有奇异的记忆力,并且精通天算和舆地的学问,又能制造日晷和钟表,在场的人都很好奇,并想见识一下他的记忆力,就当场考验他。利玛窦在众人前看完一本四五百字的诗集之後,几分钟之内就完全地背出。客人们再当场写满一页数百个不成文句的单字试试他,他也能顺序倒背如流,赢得在场人士的惊叹,赞不绝口。後来利玛窦神父表示很想留在南昌时,这些人都很赞成,并愿意帮他,一方面也很想学习他的记忆法。
利玛窦神父名声渐渐传扬开了,许多人都来拜访他,其中有一位很有地位的人物就是建安王,他常邀请利玛窦神父到他府里去,待他有如上宾,并常听他谈数学,谈宗教,倒背诗章。以後建安王送了很多名贵的礼物给他,利玛窦神父也亲肩做了一些礼物回赠给建安王,有地球仪、几何象限仪、好几幅画及 镜,还有本论交友的小册子。利玛窦神父天生重视友谊,他写这本书时,即发抒了自己友爱的天性,他希望藉此书能消除传教工作中的一些障碍。这本书特别令建安王喜欢,他的随从抄了好几份,以後这本书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万历二十叁年圣诞节,有二位耶稣会士苏若望与黄明沙修士来到南昌,协助利玛窦传教。利玛窦神父在南昌既然增加了伴侣,便设法在城中买地建堂。但开始时,遇到了不少阻碍与困难。先是知府王佐不准,後又有居民因不愿与西洋人同住一条街,而加以阻挠。利玛窦神父面对这些阻碍,并不气馁,到处奔波请相识朋友协助,後经一位陆巡抚出面说项,才得以购屋定居下来。在城中利玛窦结识了白鹿书院的院长章木清,此人听到很多有关利玛窦神父德行学识出众不凡的事,利玛窦也很敬仰章本清的操行,二人相遇之後,因彼此仰慕,很快成了好朋友。南昌的文人学士,都很敬重章院老,所以在章院老媒介之下,利玛窦神父又认得了很多南昌的文人学士。在此期间利玛窦神父开始撰写「天主实义」一书,写成的文稿特别商请这些文士朋友过目润饰修改,後经他们的鼓励催促,在一六O叁年於北京刻板付梓,流传甚广,影响至巨。
利玛窦神父从肇庆到韶州到南昌,深知要使福音在中国生根,唯有先深入中国文化、民情。他在南昌期间,发挥了天主给他的才智,广结民间名绅学士,自王医师、建安王到章院老等,莫不以与他结友为荣,也藉着这些挚友对民间的影响,使利玛窦神父开创了南昌的传教事业。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以友传教,正是利玛窦神父在南昌传教工作的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