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利玛窦神父与中国

十一、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者

  历史学家都承认,中国近代化是由於西学的输入。而首先带来西洋学术文物和思想的,就是利玛窦神父。
我国自古以来,科学就很发达。可惜到了宋朝以後,一般学者都热哀於空疏的理学,久而久之,倾向於主观的冥想,养成士大夫萎靡苟安的风气。梁启超先生在近叁百年学术史中曾说:「明朝以八股取士,一般士大夫,除了皇帝钦定的[性理大全]外,几乎不读书,学界本身,就像息贫血症的人,衰弱得可怜。直到明万历未年,利玛窦等西洋人来到中国後,学术界的风气,才有了变换。」
利玛窦神父到中国以後,除了学习语言文化,热心传教外;另一方面他花了很多时间傅授科学,其中以天文学、地理学和数学为最重要。以下我们分别加以说明。
首先谈到利玛窦神父所介绍的西方天文学:在「乾坤体义」一书中,他首先说明地球是圆的,有南北两极;地球比太阳小,但是比月亮大。接着阐述日蚀和月蚀的原因,是由於地球和月亮相互遮掩太阳光所造成的。利玛窦神父也把西方已经测量知道的恒星,编成歌谣,使观察天象的人容易记忆。
利玛窦神父除了天文学原理外,也精通历法,并且亲自动手造了浑天仪、天球仪、地球仪等仪器。当时明朝的历法,是采用回历,由于计算不精细,时常出错。利神父本来有意加以修改,可惜没有人接受。但是後来,会经向利玛窦神父学习天文学的李之藻和徐光启,被皇帝召入京城时,推荐利神父的历法,使朝廷准备的预测日蚀成功,利神父历法因此大受重视。这就是後来颁行天下的「时宪历」。後来汤若望神父和南怀仁神父,甚至当了钦天监正,这是主管全国历法最高级的官员。
其次再谈利玛窦神父所输入的西方地理学:利神父刚定居肇庆时,就在仙花寺厅里,挂了一幅山海舆图。这和我国以往的华夷图或天下总图完全不同,参观的人都讥笑利神父信口雌黄。因为中国向来认为天下惟有中国为大,其馀都是蛮夷小邦。利玛窦神父就加以解释,按着地冈,说明自己的出生地,及由何处动身,经过那些地方,然後来到中国。真是闻所未闻。但是利神父亲身的经历,参观的人不得不相信。
後来利玛窦神父在舆图上加注中文,并大量刻印,分送给朋友,明史卷叁百二十六记述利玛窦神父的事迹,特别举造绘地图的经过说:「万历时,利玛窦至京师,绘万国全图,言天下有五大洲,第一曰亚细亚洲,有一百多个国家,中国是其中之一。另外有欧洲、美洲等等」。
利玛窦神父在地图中,说明了地球是圆的,有南北极和赤道,并介绍经纬度的用法,及五大洲许多国家的名称。不但引进了世界地理知识,而且拓展了国人的视时和世界性的观念。
数学是科学之母,利玛窦神父到北京後,最先翻译的就是数学书。一六O七年,和徐光启合作完成几何原本六卷,介绍欧几里得的几何学,非常完备。清朝四库提要称此书为「西学叁冠冕」。另外,利神父并和李之藻合作翻译了「圆容较义」,专论圆的内接和外切形,有十八项定理。「测量法义」,则是讨论几何原理,应用于测量学的十五种方法,每种方法都以叁角,弧线等定理,加以证明。算术方面,则有「同文指算」十卷,由李之藻翻译,讨论级数和比例的问题,是中国前所未有的学问。
此外,利玛窦神父所介绍的西学,还有钟表机械、乐器和建 图学等,不胜枚举。从另一方面来看,利玛窦神父研究学问的科学方法,也使中国学术界;开辟了新途径,引起了我国学者,整理古代天文数学等书籍的风气。
萧公权先生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说:「明末清初传教士远来中国,致力传播自然科学知识,如利玛窦虽为教家而非科学家,但是他所输入的科学知识,则为哥伦布与哥白尼,发现新天地以後的知识。如果我国能谦虚接受,并加以研究。那麽中国的维新,将会提早两叁个世纪。」所以,我们说利玛窦神父真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者。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