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生活在新约 周末避静 张春申神父

7. 基督是新约的大司祭 (希2,17-18)

生活在新约内」封面
作者:阿尔贝.范诺怡
耶稣会神父

在《希伯来书》里,基督的名字是“天主的儿子”,又也“我们的弟兄”,因此,也是一位中保的名字,──他能使天主和我们双方合而为一。 这名字远远超过众天使的名字。因为复活後的基督,比众天使更接近天主,也比他们更接近我们人。这名字相应於“大司祭”的名字。耶稣,是天主的儿子,是我们的弟兄,是地道的中保;因此,便是大司祭。
在这次节目里,我们默想“基督是新约的大司祭”。

现在我们要研究结束希伯来书第一部分的一节文字(希2,17-18)。这一节的第一段落里,说:
因此, 应当在各方面相似弟兄们,好能在关於天主的事上, 成为一个仁慈和忠信的大司祭,以补赎人民的罪恶(希2,17)。

这是讨论了基督名字之後的结论。基督的名字是“天主的儿子”,也是“我们的弟兄”。因此,也是一位中保的名字,──他能使天主和我们双方合而为一。 这名字远远超过众天使的名字。因为复活後的基督,比众天使更接近天主,也比他们更接近我们人。这名字相应於“大司祭”的名字。耶稣,是天主的儿子,是我们的弟兄,是地道的中保;因此,便是大司祭。

这是新约圣经第一次这样称呼耶稣,是很令人惊讶的事。因为,依照梅瑟的法律,耶稣不是肋未族,也不是亚郎家的人,不可能成为大司祭。但是天主自有安排,他曾预定另一种以默基瑟德为代表的大司祭职,。耶稣的大司祭职就是与这种大司祭职相联系的。

成为大司祭

希伯来书作者告诉我们耶稣成为大司祭的条件是:
应当在各方面相似弟兄们(希2,17)。

这很令人惊讶,因为它与古代对大司祭的观念大相迳庭。在旧约圣经里成为大司祭的条件是与兄弟们分别,并且隔离。出谷纪第28章和肋未纪第8和9章记录一系列的礼节,来表示这分别和隔离,包括洗净由於与世俗及死亡接触而沾染的污垢,敷圣油,穿礼服,和祭献牺牲等等。这一切都为表示远离人,而接近天主;是一种提拔的作用:天主高高在上,谁要与天主联结关系,便必须被提拔、高举起来。这样,司祭处身在他的兄弟之上,在天与地之中间。
旧约《德训篇》正是用“提拔”一词来描述亚郎的被选为司祭。

天主又提拔了一位与梅瑟相似的圣者,即他的兄弟,属於肋未支派的亚郎;与他立定了永久的盟约,将自己百姓的司祭之职赐给他,给他束上光荣的腰带,使他服装灿然(德45,7-8)。

《德训篇》的作者曾谈到与他同时的大司祭息孟,他盛赞大司祭的荣耀,把他比做一颗星辰。
当他从帐幕後的至圣所出来,民众群集他身边时,他是多麽有光彩;他如云间的晨星,又如望日的圆月; 他照耀人世,有如照耀至高者的圣殿的太阳;他如云彩中灿烂的虹霓,(德50,5-7)。

作为“晨星”、“圆月”、“太阳”、“虹霓”,司祭俨然是天空中的人物。在《德训篇》的作者看来,似乎没有任何比喻足以比拟司祭的荣耀及其与凡人之间的分别了。这区别务须谨慎维持,条件是严格遵守有关的礼节及种种清规戒律。

在玛加伯时代,司祭职是人们热心追求的目的。当时的大司祭同时拥有宗教头衔和政治实权。玛加伯下记载雅松非法夺取大司祭职位的故事:

色娄苛死後,号称厄丕法乃的安提约古继位称王。此时,敖尼雅的弟弟雅松用非法手段,夺取了大司祭的职位。当他朝见国王时,许给国王叁百六十「塔冷通」银子,和其他进项中的八十「塔冷通」(加下4,7──8)。

後来雅松自己也被另一个野心的人非法取代了。
叁年以後,雅松打发上述息孟的兄弟默乃劳把钱送交国王,并请王解决备忘录上的几件重要事项。 默乃劳先使人在国王跟前推荐自己,後又奉承他,自装有权势,又许给他比雅松还多的叁百「塔冷通」,於是获得大司祭的职位。他领到国王的委任状,就回到耶路撒冷。但他绝不相称大司祭的职位,暴燥如虐王,狂怒似野兽(加下4,23-25)。

下面的话更显示那斗争手段的残忍。
因此他把安多尼苛叫到一边,煽动他去杀敖尼雅。安多尼苛来到敖尼雅那 ,伸出右手假装向他起誓,使他相信。敖尼雅虽然犹豫,仍相信了,遂从避难所走出。安多尼苛竟然不顾道义,就地杀了他(加下4,34)。

这是玛加伯时代的事。犹太历史家费拉未奥也记录了发生在耶稣时代的几桩类似事件。

谦虚的同伴生活

可见,做司祭向来被视为一种高贵而有利的职业,是一种晋升,达到了便高出别人一级。但是,对耶稣来说,却恰好相反。《希伯来书》的作者说:为成为司祭,
耶稣应当在各方面相似弟兄们。

他耶稣不走野心、骄傲、舞弊的路,而走谦虚、苦难、死亡的路。他取了血肉的脆弱的人性、经历了死亡,在各方面相似他的弟兄们。

说耶稣“应当在各方面相似弟兄们”,《希伯来书》的作者并不只想到天主圣子的降生成人──这固然是一种谦虚下降的行为──他更想到耶稣的死亡。他这样解释,说:

耶稣既然亲自经过试探受了苦,也必能扶助受试探的人(2,18)

这是对司祭的一种簇新看法:接受最软弱的和最贫穷的人们的处境,为的能够帮助他们;同他们一起投入受苦和死亡的深坑里,为的能给他们打开走出困境的路径。

在这以前,《希伯来书》的作者曾说过:
其实,那为万物的终向和万物根源的天主,既领导众子进入光荣,藉苦难来成全拯救众子的首领,也是适当的(2,10)。

这使我们想起有些登山运动员,不小心跌入了深谷。怎麽办呀?当然,必须有人,不惜牺牲,走下去,到他们所在的地方,把他们从那危急的处境中拯救出来。耶稣就是这样重新把我们和天主连络起来,缔结了新的盟约,尽好了他中保的职务。耶稣并不想升高,处在众人之上,相反他谦虚下降,来到我们所处的层面上,为我们开辟走向天主的出路。

这一切不是都很奇妙吗?在这次默想中,我们要瞻仰并赞赏天主救世计划的奇妙:他“应当在各方面相似弟兄们,好能在关於天主的事上, 成为一个仁慈和忠信的大司祭,以补赎人民的罪恶”(2,17)。他极慷慨地为我们接受了凌辱、痛苦和死亡。

我们恳求天主赏赐我们力量,使我们能够效法他的榜样。与别人做同伴,那就是,接受一般人的生活,不贪求个人的升迁、不想超过别人,却愿意与他人一同喜乐、一同忧苦、同共辛苦和希望。这才是共融和爱的作风,天主的爱的作风,新的盟约的作风。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