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生活在新约 周末避静 张春申神父

22. 为生活在新约内必需接受基督的爱

生活在新约内」封面
作者:阿尔贝.范诺怡
耶稣会神父

今天我们默想新约的一条基本原则:在信仰中接纳来自天主的爱。若望不取用“新约”这名词,也不明确地提起“盟约”,但是他说的“新命令”,就是指示这个事实。他记录耶稣在最後晚餐中的讲话,说:
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 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你们也该照样彼此相爱(若13,34)。

这是他给新约下的定义。
从另一方面说来,若望告诉我们爱有一个次序,必须遵守。

爱就在於此:不是我们爱了天主,而是他爱了我们,且打发自己的儿子,?我们做赎罪祭(若壹4,10)。

我们应该爱,因为天主先爱了我们(若壹4,19)。

在福音里耶稣也说:
正如父爱了我,同样我也爱了你们;你们应存在我的爱内(若15。9)。

爱来自天主,通过耶稣,传给我们。我们必须依赖耶稣才能停留在这爱内。我们不是爱的根源,尽管有时,由於骄傲,我们妄想是如此。有时我们的确自以为是一个慷慨爱人的人,但是这不过是一个幻想。

伯多禄的幻想

伯多禄就有过这样的幻想,耶稣不得不纠正他。第四部福音记载最後晚餐的事件,有这麽一个情节。
耶稣从席间起来,拿起一条手巾束在腰间,然後开始洗门徒的脚,态度好比仆役。伯多禄以为这样的态度对耶稣不相宜。所以绝对拒绝从耶稣手中接受这样的服务。他对耶稣说:

主! 你给我洗脚吗?

耶稣回答说:
我所做的,你现在还不明白,以後你会明白。

伯多禄不愿意明白,他坚持说:
不,你永远不可给我洗脚!

伯多禄不接受爱的次序。他愿意是他最慷慨。他妄想是救援耶稣,而不让耶稣救援他。这样的态度他曾在斐理伯的凯撒勒雅境内时曾表现过。那时耶稣预言了自己将受苦难,伯多禄坚决反对,受到耶稣的严厉的斥责(玛16,21-23)。伯多禄不接受耶稣死在十字架上,洗门徒们的脚,那样的不体面的事。他不明白这是谦逊,是爱的记号。但是耶稣警告他:
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

於是伯多禄让步了,但是还想表示他的慷慨。
主! 不但我的脚,而且连手带头,都给我洗罢!

伯多禄仍旧不明白,爱有一个次序,必须遵守:我们在爱人之前,必须知道先虚心接受来自天主的爱。或许我们以为:我们慷慨,便觉得满意,觉得自己的重要,而接受爱,则似乎难为情。殊不知,那是一个必须的“难为情”,是真正的爱的根基。

我们继续阅读若望福音,知道伯多禄後来仍不明白“爱有次序,必须遵守”的道理。後来,耶稣告诉他的门徒们说:
孩子们! 我同你们在一起的时候不多了;以後你们要寻找我,就如我曾向犹太人说过: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去(若13,33)。

同时,耶稣也给他们一条新命令。伯多禄问耶稣:
主! 你往那 去?

耶稣回答他说:
我所去的地方, 你如今不能跟我去, 但後来却要跟我去。

伯多禄说:
主! 为什末现在我不能跟你去? 我要为你舍掉我的性命!(若13,36-37)。

伯多禄说这些话,自以为是慷慨,其实却是自负,是基於幻想的爱。伯多禄妄想救援耶稣,其实倒是他自己需要耶稣救援。所以,耶稣不相信他的慷慨:
你要为我舍掉你的性命吗? 我实实在在告诉你: 鸡未叫以前,你要叁次不认我(若13,18)。

看!这就是自负,不肯接受爱的次序所导致的结果。真正的慷慨不是这样,真正的慷慨必定基於谦逊。先虚心接受基督的爱,然後才能有真正的爱。在信仰中接纳来自天主的爱,这是生活在真正的爱内的必要条件。

这是耶稣藉着伯多禄和保禄两位宗徒的榜样给了我们的教训。他们俩的态度都是由起初消极,後来经过悔改,而转变为积极的。

我们已经考察了伯多禄的例子;接着要探究保禄的例子。

保禄的皈依

保禄起初也很自负,以为自己有无瑕可指的慷慨。後来,在他的书信中,他屡次追忆到他当时的这一过失。比如,在《加拉达书》里他写道:
你们一定听说过,我从前尚在犹太教中的行动:我怎样激烈地迫害过天主的教会,竭力想把她消灭; 我在犹太教中比我本族许多同年的人更为激进,对我祖先的传授更富热忱(迦1,13-14)。

在《斐理伯书》里他说:

如果有人以为自己能将信赖放在外表上,那我更可以:我生後第八天受了割损,出於以色列民族,属於本雅明支派,是由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就法律说,我是法利赛人;就热忱说,我曾迫害过教会;就法律的正义说,是无瑕可指的(斐3,4-6)。

保禄曾有无瑕可指的慷慨;他曾定志严格遵守梅瑟的法律,而且曾真的做到。但是後来他发觉:这种态度是错误的,不令人爱,而令人骄傲,夸奖自己的圣德,依靠自己的工程,自己的慷慨大量。 保禄原来曾想,凭他的如此慷慨,他能亲近天主,岂知反而离天主更远;他的热忱甚至导致他激烈迫害天主的教会。在去大马士革的路途上的与基督相会,使他改变了态度,他的想法和展望。他在《斐理伯书》里这样表态说:
凡以前对我有利益的事,我如今为了基督,都看作是损失。不但如此,而且我将一切都看作损失,因为我只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为了他,我自愿损失一切,拿一切当废物,为赚得基督,为结合於他,并非藉我因守法律获得的正义,而是藉由於信仰基督获得的正义,即出於天主而本於信德的正义(斐3,7-9)。

保禄完全改变了他的价值观。现在他不再依赖自己,依赖自己的工程,而依赖别的一个人,耶稣基督;听任他在自己身上生活。他写信给加拉达的信友们说:
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我现今在肉身内生活,是生活在对天主子的信仰内;他爱了我,且为我舍弃了自己(迦2,20)。

这就是保禄的皈依。它允许保禄进入新的盟约。如果说,旧约基於法律,要求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那麽,。新约的基础是与基督缔结亲身关系,是放弃对自己的依恋,是把自己完全托付在耶稣手里。这是一种簇新的人生观。

新约基於一种亲身关系,基於领受基督的爱。基督本人是从他的天父接受了他的爱。这就是说,那作为新约基础是在信仰中接纳来自天主的爱,并居留在这爱内。不然的话,重蹈遵守旧日法律的覆辙,而结果则陷於隔离,被关闭在自己的个性和骄傲里面。

像保禄那样的皈依为我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的时候,我们觉得自然地归向基督,容易同他缔结关系。其实,我们的被召要求我们不断地改变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处世态度。这是一个长期的皈依工作,需要天主圣宠的帮助,也需要我们个人的努力。 我们应当同天主的圣宠合作,应当知道遵守爱的次序:先从天主那里接受爱,然後才能把它分给其他的人。

因此我们应当不断克制我们自己,正如在圣经上耶稣所说的:
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我(玛16,24)。

如果我们不弃绝自己,我们不能有真正的爱。我们应当放弃妄想凭自己的力量追求和修炼我们的圣德,我们应当怀着谦逊信赖的心情从天主手中接受我们的圣德。克制自己使我们能够生活在真正的爱内。真正的使我们觉得自由。在这如此艰难的克己工作上,基督自会来到我们身边,像他以前对伯多禄和保禄那样耐心地不断帮助我们。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