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资料库
心理伦理信仰
写在前面

吕渔亭 神父

不管是那个生,若你处理不当,可能会带来很严重的後遗症。今生与人生,有时是同一回事,有时则否。今日有酒今日醉,可能是你的今生,但同时也是你的人生,因为你认为做人就是这麽回事,没有什麽好盼望更美的明天的!你也很可能认为人生不应该如此醉生梦死,人生应该有些更美的意义值得你去追求;虽然你还不知道这些价值究竟在那里,但你还是直觉地感觉一定有它的意义在。这种直觉的感觉,很可能将成为一股强有力的动机,不断地催促着你去寻找答案。若果如此,你的今生与人生,可能会与你那位朋友不一样了。虽然表面上你俩生活差不多;你们都忙着工作、赚钱、养家,当然也在男欢女爱,但因为你们对人生的观点不同,对今生的价值观也就不同。

不管你对人生的态度是什麽,也不管你如何处理这个今生,到头来你们可能都会问自己:这一切都为了什麽?难道这就是我的一生?那时,你们就应该作进一步的探索,你们共同所向往的,可能就是第叁个生:「永生」。本书所讨论的正是这个你们所向往的永生问题。   

永生当然是一个宗教信仰问题, 它可以由神家家、宗教家去讨论,但也可以从心理学社会学等各方面来研究,我采用後者。神学固然是信仰的基础,但它毕竟有点太抽象化哲理化,很难使信仰在人身上发展实际的效应。信仰贵在实践,贵在把你所信的能在每日生活中表现出来,否则永生对你来说还依然隔靴抓 ,遥不可及。   

因此,本书开门见山,先谈这个永生问题,因为永生不但是今生及人生的最终目标,同时也是真正做人的终极基础。永生及信仰需要理性的分析,因为没有人愿意去信不合理的事,当然更无意去做不合理的事。但哲理往往只谈不做,如何活出信仰,如何在今生就开始生活在永生,这是一个「意愿」问题,更是个人内心的经验问题;换言之,信仰是一个感性问题,这是第二篇的主题。希望今生就活於永生,我必须坚信我今日之一举一动都与永生有关。虽然今生之终结只是永生的开始,但这个永生是否会幸福或痛苦,则完全由今日之人生所决定,今生-人生-永生,叁者是永远不能分离的!

至於第叁篇:「你想活出信仰吗」?应该是本书的重点所在。它会告诉你信仰是什麽?永生又是什麽?但它更强调我们当如何活出这种信仰。第四篇谈信仰之喜悦问题:真正的虔诚的信仰一定是喜悦的,因为它不但将告诉你人生的终极目的何在,它更清楚地指出如何达到这个最终目的。没有人不喜欢快快乐乐地活其一生,但似乎只有讨论终极问题的宗教才能真正地使人永远幸福:今生幸福,来生更幸福!   

本书所收集的这些文章,由於曾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报刊上发表过,因此往往会出现重复现象,尚请读者见谅是幸。   

最後,笔者是一位天主教神父,他对耶稣基督的宗教比较熟悉,也设法在实行主的圣训。但这并不象徵他不愿或甚至反对其它宗教对永生的解释。他只能言其所知,其它的只好让读者自己去比较去评估了。
                         一九九七年春於辅仁大学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