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信 仰 的 宣 認
47. 許諾時期的天主聖神與聖言

  教會的聖經是一部啟示和講論天主向人類許諾和實踐許諾的經典。聖經分舊約聖經和新約聖經。舊約聖經所記載的是天主的許諾和許諾實現的醞釀過程。新約聖經所記載的則是許諾的完全實踐。

第四世紀近東的教父兼聖師額我略納齊盎曾說:「舊約聖經清楚地昭示了天主聖父,聖子則處在隱晦中。新約聖經則彰顯聖子,并叫人隱約意識到聖神的存在」。這位教父聖師的話,言外之意是:在舊約時期中,也就是從天主開天辟地到「時期圓滿」,亦即是到天主聖子降生成人為止,以色列選民對聖子默西亞的形象是很模糊的,對聖神則一無所知。雖然如此,天主聖言和天主聖神仍然合作無間,暗暗地,不動聲色地為天主救贖人類的大業鋪路。聖神為默西亞預備時間,而兩者都已許諾給人,讓人們好好地期待,准備,一旦他們顯現的時刻來到,能受到人的妥善接納。為此,教會讀舊約聖經的時候,它是要努力設法從聖神藉先知所說的話中,窺探出聖神到底愿意向我們啟示些什麼有關基督的事。這里所說的先知是指受到聖神啟示而撰寫新舊約聖經的人。

現在我們來看一看在舊約這段許諾的時期,聖神和聖言怎樣為天主聖父的事業默默地合作。

天主的話,也就是聖言,和天主口中吹出的氣息,是受造物的存在和生命的依據與根源。然而治理,聖化和賜給受造物活力的是聖神,因為聖神握有生命的權柄,他是天主,他藉著聖子,在聖父內保存一切受造物。

教父聖依肋內說:「天主用自己的雙手,即聖子和聖神,塑造了人,……并在人體上勾畫出自己的形象,使看得見的人也帶有看不見的神的形態」。

聖依肋內的話很貼切,不幸的是人因為犯罪和招致的死亡,把他身上所帶的神的形體的光彩給毀了。人身上原先具有的神的光彩雖然不復存在,但是人依舊是天主的肖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後來天主向亞巴郎許了約,開啟了救恩工程。在大功告成之際,天主聖子自己也取了人性,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人,因此恢復了人原先相似天主的光輝,并賜給相信他的人那「賦予生命」的聖神。

人力有限,天意難測,亞巴郎在年邁力衰之際,天主為報答他的信德并彰顯聖神的德能,賜給他一個後世後代的人都將因著他而受祝福的子孫。這個子孫就是基督。由基督身上所發出來的聖神將把離散的天主的子女重新聚集起來(若十一,52)。由此可見天主在許下賜給人類他所鍾愛的聖子的同時,也許下賜給人類聖神(弗一,13-14)。

天主向亞巴郎許諾後,就經常藉著自己的顯現來引導亞巴郎和他的子孫走天主實踐許諾的道路。從諸位聖祖到梅瑟,從若蘇厄到幾位大先知,在這漫長的時期,天主總親自領著自己的選民走過千山萬水。教會傳統一向深信,在天主多次顯示自己的場合中,天主始終讓人看出,也聽到他的聖言。這個聖言雖然早已經啟示出來,卻隱在 聖神的雲霧中。

天主引導他的選民的方式尤其表現在他賜給選民法律,為叫選民沿著法律條文的規定生活,行動,以便走向基督。然而聖經告訴我們,法律規章不但沒能拯救人,反而使人更沮喪,就如聖保祿致羅馬人書第三章廿節所說的:「沒有一個人能因遵守法律而在他面前成義的,因為法律只能使人認識罪過」。為此,人心更渴望聖神的來到,聖詠中的許多哀嘆都透露了選民這份期盼的心情。

天主頒賜給以色列選民的法律,原是天主和他們締約許諾的標記,「出谷紀」第十九章第五第六節有天主的話說:「你們若聽我的話,遵守我的盟約,你們為我將成為司祭的國家,聖潔的國民」。但是到了達味以後,選民受引誘,成了普通非司祭的國家,非聖潔的國民。於是,天主的神國將由聖神來重建,并屬於神貧的人所有。

選民忽視天主的法律,不信守盟約,結果淪亡,被充軍。這件事表面看來是天主取消了承諾實則天主在另辟神秘的途徑,重新實踐他的許諾。不過這次將不再按照法律和盟約,而按照聖神的尺度。充軍是淨化的象徵,天主的子民需要受到淨化。充軍的痛苦和作用已多少預示了未來的十字架。那些從充軍之地幸存回來的貧苦者,就象徵著未來的教會。

以色列選民遭充軍之後,便更迫切期待默西亞的出現與「新的神」的來臨。默西亞是以色列貧苦弱小者的安慰,是耶路撒冷的救贖。「依撒意亞先知書」第十一章第一第二節說:「由葉瑟的樹幹將生出一個嫩枝,由它的根上將發出一個幼芽。上主的神,智慧和聰敏的神,超見和剛毅的神,明達和敬畏上主的神將住在他內」。

從「依撒意亞先知書」這一小段預言,我們已經隱約看出未來要出現的默西亞的形象。在這形象中有聖神同在。關於聖神和聖言默西亞在舊約聖經中的關系,依撒意亞先知還有更進一步,更詳盡的描寫,我們只要看這部先知書第四十二,四十九,五十以及五十二這幾章里面歌詠上主僕人的詩歌,便一目了然。在這些詩歌中,除了宣布「上主的僕人」,也就是未來的耶穌所要忍受的苦難的意義之外,更指出這位默西亞將以何種方式散發聖神,以使許多人獲得新生命。這個方式就是接納僕人的身分與處境,代替人類承擔死罪,藉以把他生命的神通傳給我們。

正因為如此,耶穌在家鄉納匝肋會堂,以宣讀「依撒意亞先知書」第六十一章第一第二兩節,作為他傳教的序幕。「路加福音」第四章十八、十九兩節記載耶穌巧妙地宣讀這段先知書說:「上主的神臨在我身上,因為他給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貧苦的人傳報喜訊,治療破碎的心靈,向俘虜宣告自由,釋放獄中的囚徒,宣布上主恩慈的喜年」。先知書是天主藉先知向選民的心講話的記載,天主將遣聖神降臨在信徒身上,這是天主在舊約時代中向選民的許諾。根據這些許諾,到末期,上主的神將更新人的心,并在人心中寫下新的法律。

先知書中所說的「貧苦的人」,也就是謙卑,溫良,全心依賴天主奧妙的計畫,期待默西亞的正義的人,正是在舊約許諾時代中隱藏不露,暗暗執行使命的聖神的偉大杰作。這個大杰作,這些貧苦的人正是在為基督的來到鋪路。他們由聖神所淨化和光照的心境,都表明在聖詠中。天主聖神用這些人,為上主預備一個「善良的百姓」 (路一,17)。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