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仰 的 宣 認
|
普世教會要理在談教會的本質時,有三個主要的介定:第一個,教會乃天主的民族﹔第二個,教會是基督的身體﹔第三個,教會是聖神的宮殿。前面兩個我們都談過了,今天我們來談第三個:教會是聖神的宮殿。
聖保祿致格林多人前書第六章十九節說:「你們的身體是聖神的宮殿」。教會既然由基督信友組成的,所以教會必然也是聖神的宮殿。聖奧斯定在他的講道中曾說:「我們的心靈之于我們的肢體,猶如天主聖神之于基督的肢體,之于基督的身體,也就是教會」。庇護十二世教宗在他的《奧體》通諭中也說:「基督奧體中的各肢體之所以彼此結合為一,并與他們最高的頭結為一體,這該歸功于一個隱含不見的原動力,即基督的神,因為基督的神完全存在于頭內,完全居住在整個身體里,也生活在每個肢體中」。可見聖神的確把教會變為生活的天主的宮殿。
教父里昂的聖依肋內也有相關的話說:「天主的恩典托付給教會管理,……只有在教會內才得與基督共融。這樣的共融是藉聖神而完成的。聖神是生命不朽的保証,是我們信德的証明,是升到天主那里的階梯。的確,哪里有教會,那里就有天主的神﹔哪里有天主的神,那里就有教會,也有各種恩寵」。
從教父聖依肋內的話,我們知道聖神和教會是形影不離的。不僅如此,他更在基督奧體的每個肢體中施展具有生命力和救恩功能的行動,他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在愛德中建立整個基督奧體:例如藉著具有建設能力的天主聖言﹔藉著形成基督奧體的聖洗﹔藉著使基督的肢體成長和痊愈的諸聖事﹔藉著眾恩典之首的當宗徒的恩典﹔藉著使人按照聖善行事的德行﹔最後,也藉著各種不同的神恩,這些神恩使信友相稱地肩負不同的工作職份,以利教會的更新和建設。
關於上面最後所提到的神恩,它對教會和信友的生活特別重要,必須加以說明。所謂神恩,不論是特殊奇異的,或是一般簡單的,全都來自聖神,都是聖神的恩賜,
都直接或間接具有教會性質的用途,以建立教會,增進人類的益處和配合世界的需要為目的。神恩既然是天主聖神的恩賜,而且是為了教會全體成員,也為了整個人
類的益處而賜給的,所以,不僅是領受神恩的人,就連教會所有子女,都必須以感激的心情來接納神恩。
只要這種恩賜的確來自聖神,只要完全根據聖神的推動來使用神恩,則這些神恩對基督奧體的聖化和使徒工作的活力來說,都是美妙的恩寵寶藏。所謂根據聖神的推動,就是指按照愛德的精神。聖保祿宗徒致格林多人前書第十三章的主要精神集中于三句話:愛超越一切,愛是諸德的靈魂,愛永存不朽。所以,愛德是各種神恩的真正尺度,是測試與衡量神恩的標准。
正因為如此,任何神恩都必須經過審核,以辨別真偽和性質。沒有一種神恩不與教會的牧人發生關系,沒有一種神恩不接受教會牧人的指導。所謂接受教會牧人的指導,意思就是梵二大公會議《教會憲章》第十二節所說的:「辨別神恩的真確性及其合理的運用,是治理教會者的責任,他們應特別負責,不使神恩熄滅,卻要考驗一切,并擇善而固執」。
聖神賜給基督信友的神恩各有不同,但彼此是相輔相成的。教會牧人識別神恩的真偽和性質,目的就在使各種神恩互相合作,以求整個基督奧體,乃至全人類的共同益處。
談了新編普世教會要理“教會是聖神的宮殿”這一節,現在我們把其中的兩個中心思想介紹一下:
第一個,教會是聖神的宮殿。聖神一如基督奧體的靈魂,是這個奧體的生命的原動力﹔是奧體有不同功能的肢體,卻彼此合一,相輔相成的原則﹔也是教會各種恩寵和神恩的寶藏。
第二個,普世教會是以一個民族的姿態出現在世人眼前的,這個民族是由聖父、聖子及聖神的結合一致而聚集起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