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信 仰 的 宣 認
58. 至公的教會

  今天普世教會誦念的信經都統一采用尼西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信經,不過此間意大利天主教主教團規定:在復活期間,全國舉行彌撒聖祭時,誦念“宗徒信經”。這兩篇信經都有“教會至公”的信條。尼西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信經念說「我信至公的教會」,“宗徒信經”則念說「我信聖而公教會」。不論是至公的教會或公教會,意義完全相同一致,都是天主公教會那個“公”字。“公”這個字就是普世,普遍的意思,更是完整,整體的意思。

天主教稱為公教會,這有雙層的意義:

第一層,教會是至公的,因為基督臨在其間。安提約基雅的聖依納爵說:「什麼地方有耶穌基督,那里就有天主公教會」。在教會內生存的是基督的整個身體,這個身體和它的元首結合在一起。教會之所以為基督的身體,并與元首基督密切結合,這意味著教會從基督那里領受完整的得救方法。這完整的得救方法是:能表明正確與完整的信德,度完整的聖事生活,領受繼承宗徒的職務。至公、這是教會的基本特質,從五旬節聖神降臨那天開始就是這樣,將來也是一樣,直到基督再度來臨為止。

第二層,教會是至公的,因為基督派遣它去向普世萬民宣講得救的喜訊。梵二大公會議《教會憲章》第十三節說:「所有的人都被邀請參加天主的新民族。因此,這個民族在保持一體和唯一之下,應該拓展到全世界,直到萬世萬代,以滿全天主的聖意,因為天主在起初即創造人性為一個整體,他要把分散的子女重新聚集為一家。……這種裝飾美化天主子民的大公特性是上主的恩賜,憑著這個恩賜,公教會得以有效而且不停地努力,使全人類和他們的一切美善都歸屬于元首基督」。

上面所提到的雙層意義,即基督臨在教會中,并派遣教會向普世萬民宣講得救的喜訊,顯示出天主教會至公,普遍的特質。然而,從基督建立教會以來,在各地都存在著不同特色的教會團體,它們彼此甚至不認識,不往來,我們如何稱這些各地的教會團體共同組成普世公教會,成為基督唯一的奧體,而且它們各自也是至公的教會呢? 大公會議《教會憲章》第廿六節說:「基督的教會真正存在于所有合法的地方性教友團體中,這些服膺他們的牧人的團體,也稱為新約的教會。……在這些地方教會團體中,信友們因為聽從基督福音的訓誨而聚集在一起,并舉行主的晚餐的奧跡。……這些團體中,即使有些是很微小,很窮苦,或散布在窮鄉僻壤,基督同樣臨在其間, 并因此而共同組成至一,至聖,至公,由宗徒傳下來的教會」。

上面《教會憲章》這段話對地方教會的性質已有基本的描寫。所謂的地方教會,根據梵二大公會議《主教在教會內牧靈職務法令》第十一節,以及教會法典第368和第369條的內容,通常是指教區。所謂教區,是指一個基督信友的團體,在信仰和聖事中,與他們受命繼承宗徒職務的主教彼此共融,而形成的地方教會。這樣的地方教會是按照普世教會的形象組成的,而普世教會也因此存在于地方教會中,就像一個人是由身體的各肢體組成的,他也存在于每個肢體中一樣。

各地方的天主教會都因為與地方教會之一的“羅馬教會”密切共融,而成為不折不扣的“公”教會。為什麼與“羅馬教會”密切共融,才能成為普世公教會呢?安提約基雅的聖依納爵說:「羅馬教會主理整個教會的愛德工作」﹔法國里昂主教聖依肋內說:「羅馬教會有其神聖的首席地位,所以任何地方教會必須始終以它為歸向」﹔精修聖馬西莫說:「的確,由于天主聖言降生為人,來到我們中間,所以散布在每個地方的教會團體一向認定羅馬偉大的教會是它們唯一的基礎,因為根據救世主的許諾,陰間的門絕對勝不了它」。

關於普世教會由地方教會組成這個觀念,我們必須要有正確看法。保祿六世教宗在他的《在新世界中傳播福音》勸諭第六十二節中提醒說:「我們必須謹慎,不可以視普世教會為一個數量的總和,或是由地方教會組成的聯盟。普世教會與地方教會仍舊是同一個教會,這個教會因為它的聖召與使命,一旦深入各種文化、社會及人性環境中,就以不同的相貌和不同的外在表現方式呈現出來」。保祿六世教宗勸諭的這段話指出了各地教會都有自己的靈修和神學資產,自己的禮儀表現方式,自己的規則。這些多彩多姿的丰富內容彼此協和不背,充分顯示不能分割的教會的至公特性。

誰是天主公教會的成員呢?《教會憲章》第十三節說:「所有的人都被邀請加入天主子民的至公團體中。……不論是公教信友,或其他信仰基督的人,或是天主聖寵所愿拯救的一切人類,都隸屬或走向這個教會」。同一憲章第十四節又指出:那些領有基督的神,接受教會的全部組織和在教會內所設立的各種得救的方法,并在教會有形的組織內,以信仰、聖事、教會行政及共融,來與藉著教宗和主教來治理教會的基督聯在一起的人,便是完整地加入教會團體。然而,那些雖然加入教會,卻不堅守愛德,身在教內,心在教外的人,依然不能得救」。

《教會憲章》第十五節又說:「對那些領受聖洗,享有基督信徒美名,但不承認全部信仰,或不在伯多祿繼承人領導之下保持共融合一的人,教會有很多理由知道自己仍與他們連結在一起」。《大公主義法令》第三節也說:「那些信仰基督并妥當領受聖洗的人,與公教會仍保持著雖然不完美,卻有某種程度的共融」。

至于天主教和東正教各教會團體的共融關系已經非常深入,只差少許雙方就能達致完美的共融,一同舉行主的聖體聖事。

現在我們把今天這篇要理的結論介紹給各位:

教會是至公的:他宣報完整的信德﹔備有并管理所有得救的方法途徑﹔受派前往各國民族,向所有的人說話﹔萬世萬代如此﹔傳教是他的本質。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