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卷三 基督信徒的生活
29b. 天主十誡的第七誡之二

《天主教教理》分別六個講題,講解天主十誡第七誡。我們已介紹了其中第一和第二題。今天繼續介紹第三和第四題。它們的標題是︰「教會的社會訓導」和「經濟活動與社會正義」。

教會的社會訓導

天主十誡第七誡禁止偷盜,直接涉及人類的社會和經濟生活,在講這條誡命的范圍內,介紹教會的社會訓導是很適宜 的事。

在今日,教會的社會訓導已成為一種有系統的學問。在教會的社會訓導這個標題下,《天主教教理》扼要說明這個學問的起源、它的動機、它的發展、它的性質以及應用范圍。

基督福音是教會的社會訓導的根基。

2419 「基督的啟示引導我們,對社會生活法規獲致深刻的理解。」教會從福音中領受有關人的真理的全部啟示。教會 在執行其宣揚福音的實行時,便以基督之名,向人指出人性的尊嚴以及人與人之間團結共融的天賦使命,并教導人要符合天主的上智,追求正義與和平。

在倫理的領域上教會所負的使命與國家不同。

2420 教會是「在人的基本權利或人靈的得救要求時」,對社會和經濟事務發表它的倫理判斷。在倫理的領域上教會所 負的使命與國家不同︰教會之所以關心現世的公共福址,這是因為這樣的福祉原是為導致人達到至善︰達到人的最終目的。教會所愿意的是教導人在對世間財富的關系上以及在對社會和經濟的事務上,養成正確的態度。

教會的社會訓導起源與十九世紀。

2421 教會的社會訓導發展於十九世紀。 那是福音與隨著現代工業社會的誕生而出現的消費物品生產的結構、社會、 國家和政府的新觀念,勞資雙方的新關系這樣的現象初次撞擊的時代。有關經濟和社會事務的教會訓導的發展,証明教會的教訓有持久的價值,并說明它真的是永垂不朽的活的傳統。

在今日教會的社會訓導已是一門有系統的學問。

2422 天主教社會訓導是一門有系統的學問。它是教會藉著天主聖神的助佑在耶穌基督所啟示的話的光照下對歷史上所發生的事件逐步理解的結果。教會中的人愈依照它的精神而生活,一般的善心人也便樂於接受這樣的教訓。

教會的社會訓導供給反省的原則。

2423 教會的社會訓導,供給反省的原則,提出判斷的標准,指示行為的方向。凡認為社會關系應該完全由經濟因素 來決定的學說,是違反人及其行為的本性的。

在教會的社會訓導指點下,《天主教教理》也談到今日社會中流行的社會經濟學說,并且也對它們作出了批評。

2424 把盈利視作經濟活動的唯一標准和最終目的的學說,在道德上是不能接受的。無節制地貪求金錢必會產生不良的結果。這是造成社會秩序混亂的許多沖突的原因之一。

將個人及社團的基本權益放在集體生產組織的權益之下的經濟學說,是應該予以駁斥、不可接受。逼使人成為純粹是為用來賺錢的一種工具,這是奴役人的行為,它的結果是導致人崇拜金錢和助長無神主義的擴展。耶穌已說過︰「你們不能同時事奉天主及錢財。」

2425 教會沒有接受與現在共產和社會主義相聯絡的極權和無神的意識形態﹔教會也不曾接受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所實行的個人主義及其將市場上規律絕對地放在人的勞動之上的措施。僅由中央的計划來規定全國的經濟生活勢必要破壞基層的社會關系﹔只依據市場規律而作出的規定則不能實踐社會正義,「因為人有許多的要求,是不能從市場中獲得供給的。」市場和經濟活動是應該依據真正的價值,并為了一般人的公共福利,來合理地調整的。

經濟生活與社會正義

怎樣促進經濟發展同時又維護社會正義,這是目前許多國家正在面臨的問題。天主教會的社會訓導也觸及這個問題。 《天主教教理》綜括其有關教訓,把它們臚列在「經濟生活與社會正義」這個標題之下。

經濟發展是要為滿足人的需要。

2426 經濟活動的發展和生產的增長是為滿足人的需要。經濟生活并不以達到出產更多的貨物和增加利潤及權力為止﹔它的首要目的是為人服務,為整個的人和為全人類服務。經濟活動固然有其固有的法則,其行使應符合天主對人的計划,不越出倫理秩序的范圍并尊重社會正義。

工作是一種人人應盡的義務。

2427 人的工作直接來自天主照自己的肖像而創造的人。天主叫人「治理大地」要人「與他人一同工作」也「為他人而工作」,并這樣以工作來延續他的創世工程。所以,工作是一種人人應盡的義務。「誰若不愿意工作,就不應當吃飯」。工作顯揚造物主的恩賜和人的才能。工作也有補贖罪過的作用。耶穌曾在納匝肋做木匠又在加爾瓦略山上被釘在十字架上死去。人忍受工作的辛苦,在工作中與耶穌相契合,可以說這又是與天主聖子的救世工程。一天又一天,像背十字架似的,在自己的職業上辛勤工作,這就是做基督的門徒的表現。工作可以是一種成聖的方法,一種給予今世的現實事物來自天主聖神的生氣的藝術。

工作是為人﹔不是人為工作。

2428 人在工作中行使并實現他的人性中天賦才能的一個部分。工作的首要價值是人的本身。人是工作的作者和受惠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說得好︰「工作是為人﹔不是人為工作。」

每一個人應該能從他的工作中獲得一定的收入,足以維持他本人和家人生活并為人類的團體服務。

人人都有商業上的自由經營權。

2429 人人都有商業上的自由經營權﹔人人都應該合法地使用各自的才,能對所有人都能享受的富庶提出貢獻,并從 各自的努力中收獲其應得的成果。應盡力遵守合法當局基於共同福祉所頒布的規定。

教會主張以談判來解決經濟生活上不可避免的沖突。

2430 經濟生活牽連不同的而且往往彼此相反的利益。所以會出現在這個領域中的特有沖突。應該用盡方法通過顧及到社會各部分的權益和義務協商來調和這樣的沖突。參與協商的主要是企業的負責人和工人代表,或工會組織。需要的話,政府機關也可以介入。

政府的任務。

2431 有關政府的任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他的《一百周年》通諭中說︰「經濟活動,尤其是一項市場經濟活動,無法在制度、司法和政治的真空狀態中運行。反之,它假定了一些條件︰對於個人自由和私有財產確實保障,穩定的幣制以及有效率的公共服務。所以,國家的首要之務,仍在於給這些安全條件提供保証,使得那些從事工作和生產的人,能享受其勞動的成果,并因此而受到鼓勵,愿意誠實而有效地去工作。國家的另一任務,在於監視和督導經濟方面人權的行使狀況。不過,這方面首要的責任,不屬於國家,而屬於組成社會的個人,以及各種社團和協會。

企業家的責任。

2432 企業家對社會負有責任。他們的活動應該同時顧及經濟和生態環境上的需要。他們要為人的好處著想,不可只為利潤的得失打算。當然利潤也是必要的。不盈利,不能投資,無法保証企業的前途。因此也無法保障就業的機會。

向所有人開放就業的機會。

2433 人人都應該有工作或就業的機會。不應該對男性和女性,健康者和殘障者,本地人和外方人作出任何不公道的 區別。如果需要的話,政府要主動協助公民獲得工作和職業。

公道的薪金。

2434 公平的薪資是工作的合法成果。不付給薪資,或不及時付給薪資,都可能是一個嚴重的不公道的行為。評估公平 的酬勞,應考慮到各人的需要和才幹。梵二大公會議說,「勞動的酬報應當使工人按照各人的任務,生產技能,以及企業和公共福利的情形,相稱地維持其自身及其家人的物質、社會、文化及精神生活。」雙方的同意并不足以說明薪 資高低的必定公道。

罷工

2435 看來非舉行不可的罷工,在倫理上是合法的﹔可以避免,不避免卻有希望獲得相稱的益處的罷工,也是合法的。 但是罷工而訴諸暴力,藉罷工以達到與工作條件沒有直接關系的目標,或違反公共福祉的罷工,都是倫理上不可允許的。

失業

2436 不向社會安全福利機構繳納政府訂定的款額,是不道德的。一個人由於找不到就業的機會而無法工作,對他說 來,是對其人性尊嚴的一種打擊以及對其生活平衡的一種威脅。再說,除了他本人受到的損害之外,又給他的家庭帶來許多危機。

內容要點

2458 為滿全人基本權利和靈魂的需要, 教會在經濟及社會的事宜上會作出判斷。教會關心人們在世的公益,無非是 為助人達到至善-我們最後的目標。

2459 人本身就是整個經濟和社會體系的作者、中心和目的。社會問題最關鍵的核心就是︰天主為大眾所創造的美好 之物,事實上需依循正義,賦以愛德的援助,分施於所有的人。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