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天主教歷史淺談

天主教歷史淺談【上十】

10. 羅馬帝國第三世紀與最後對基督信徒的迫害

  羅馬帝國和耶穌基督可以說是在同一個時代誕生的,經過兩百多年的經營,羅馬帝國從城邦草創到雄霸天下後,開始順應人類歷史的必然規律,呈拋物線狀態地走下坡,邊疆地區、尤其是北部多瑙河流域一帶,有蠻族入侵的威脅,帝國境內更有內亂,通貨膨漲,人口減少,內憂外患交加,帝國惶惶不可終日。為了維繫帝國于不傾,皇帝們首先必須剷除那些導致帝國分裂的因素,進而拉攏帝國人民團結一致。為達到這個目的,有個一舉兩得的辦法,那就是倡導帝王崇拜。問題就出在這裡:第三世紀初期,帝國境內基督信徒的人數可能已經到達三分之一之眾,他們固然忠于帝國和人民,但是要他們崇拜帝王偶像是辦不到的事。既然如此,基督信徒即使再忠貞愛國,也很難得到執政階層的信任。于是羅馬皇帝多次在帝國境內頒佈打擊基督信徒的法令。

公元二百零二年,羅馬皇帝塞蒂米奧•塞韋羅(Lucio Settimio Severo,146-211)為了抑制非帝國宗教的發展,于是頒佈法令,禁止猶太教和基督信仰在帝國境內傳揚,違抗者處以重罰。這一聲令下,望教聽道理都成了非法的事,而教友也成了軍警搜捕迫害的對象。教會初期最著名的殉道者,如北非迦太基的女僕菲利琪大(Felicita)和她的女主人佩爾佩都亞(Perpetua),都是塞蒂米奧•塞韋羅皇帝禁令下的致命者。

公元二百三十五年,皇帝馬西米諾(Gaio Giulio Vero Massimino,170-238)為了削弱教會的力量,下令處死神職人員。公元二百四十九年,另一位皇帝德喬(Decio,200-251)受到帝國邊境蠻族的威脅,極需要確保一旦敵人入侵,帝國境內人民都能團結一致,抵抗外侮,于是規定國民都要向帝國所敬拜的神祭獻,並向有關當局領取祭獻的證明文件。這項法令是羅馬帝國全面迫害基督信徒的導火線和開端,有許多信徒因此殉道致命,可是也有不少信徒願意祭獻帝國的神明,因為皇帝的那道命令是在教會經過一段相當長的安寧的日子後突然來到的,有一部分的信徒平安慣了,不願看到自己的信仰生活遇到甚麼風浪。第三世紀中葉北非迦太基的主教西彼廉(Cipriano,200-258)寫說:這些背棄基督信仰的現象深深困擾著北非地區教會團體的生活。

德喬皇帝迫害教會的浪潮過後,教會又恢復平靜,可是卻因此而發生內部分裂的現象,因為面對那些在教難時期背離教會,而教難過後,又要回到教會的人,當時的教內人士有著不同的意見。

德喬只當了兩年皇帝便去世,三個月後,瓦萊里亞諾(Publio Licinio Valeriano,195-260)被軍隊擁為皇帝。新皇帝希望團結帝國人民,共同對付波斯人,可是在他眼裡,帝國境內的基督信徒好像是個陌生的團體一樣,令他放不下心。公元二百五十七年,瓦萊里亞諾皇帝下令反對教會神職人員,禁止教會的敬禮活動,不准教友在墳墓地區聚會。次年,二百五十八年,這位皇帝再次下令:凡是拒絕向羅馬帝國諸神明祭祀的人,一概處死。迦太基的西彼廉主教、羅馬的西斯都二世教宗、以及他的一位執事老楞佐,都在這位皇帝的諭令下殉道的。

瓦萊里亞諾皇帝在公元二五八年第二次下令,要求全國人民祭神並迫害教會之後,便率大軍與波斯王薩浦爾一世轉戰于美索不達米亞和敘利亞等地, 大敗,全軍投降,被俘,二六零年波斯人把他剝皮,作為戰利品示眾,死于監獄中。當時基督信徒相信瓦萊里亞諾皇帝的慘死無異是天主的懲罰。隔年,瓦萊里亞諾皇帝的兒子加列諾皇帝頒佈諭令,容許宗教自由。從此,教會享受了大約四十年的太平,除了幾個地方偶爾發生反對基督信徒的事件外,一般都相安無事。就在這段平安日子,教友的人數大增,尤其是在小亞細亞,許多地方誕生了新的教會團體。

公元二八五年,戴克里先皇帝即位,開始整頓帝國行政,把帝國分為四部分,東西羅馬各有兩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位皇帝,整個帝國成了四頭政治,全國八十六行省分歸于十二個行政區。皇帝為了維持龐大的軍隊和建造巨大的建築物,開始向人民科重稅,並執行高壓政策,讓百姓屈服。羅馬帝國儼然成了專制獨裁和警察國家,執法嚴峻,對皇帝的崇拜也達到巔峰狀態,皇帝頭戴皇冠,手那權杖,宮廷內部的人必須行朝拜皇帝的儀式。這一來,帝國皇帝成了政治和宗教的領袖,凡是對帝國過去所制定的法律事務質疑的人,都是罪犯,對國家宗教事務表示不同意見的人都受到迫害。公元二九七年,摩尼教徒開始遭殃,後來,基督信徒也無法倖免。

由于帝國享受了四十年的宗教自由,所以教友的人數大增,聖堂也林立,所以帝國軍隊中不乏基督信徒。戴克里先皇帝當政時,要求人民敬拜皇帝,軍人更不能免俗,可是有些基督信徒軍人拒絕違反教規,不向皇帝行祭禮,結果招致皇帝的反感。東羅馬皇帝之一加萊里奧(Galerio,250-311)認為教會使帝國舊有的傳統陷入危險,于是從公元三零三年二月到三零四年二月整整一年間連續發佈迫害教會的命令,而且每下愈況,宗教書籍被燒毀,聖堂被拆毀,容忍基督信徒的法律收回成命,全國人民必須向帝國皇帝和神明祭祀,違抗者被送往礦坑勞動,或被處死。

迫害宗教的命令頒佈後,並不是帝國境內各地都一致徹底執行,比方說在高盧地區,西羅馬帝國皇帝之一君士坦佐•克洛羅(Costanzo Cloro,250-306)只是拆掉幾座聖堂,敷衍一番就算了。但在意大利、西班牙和非洲,迫害的行動非常暴虐,不過時期不算太長,從公元三零三年到三零五年而已。可是在東羅馬加萊里奧皇帝統治的地區,因為迫害令是他下的,所以迫害教會的行動又殘忍,時間又長,為時幾乎十年,直到三一三年才結束。這位皇帝不但正面壓迫,還傳播一些相反基督信仰的假聖經,以擾亂視聽。面對基督信徒的困境,當時的猶太教徒表現出一幅幸災樂禍的冷酷態度。

公元三零六年,戴克里先皇帝的帝國四頭政治開始崩潰,帝國皇帝從四位變為七位,而且彼此攻伐,釀成內戰。統治高盧和不列顛地區的西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佐和信仰基督的皇后赫勒納所生的兒子君士坦丁在那一年即位後,揮軍東征,把西羅馬帝國每位皇帝一一擊倒。公元三一二年,君士坦丁率大軍決戰馬森齊奧(Marco Aurelio Valerio Massenzio,275-312)皇帝部屬于羅馬都城泰伯河米爾維奧橋(ponte Milvio)上,大獲全勝,定下江山,結束多年的內戰。

當時曾有基督信徒作家和歷史家記載說:君士坦丁皇帝之所以大勝,因為他在決戰之前,曾看到天空出現一支大放光明的十字架,並有一行字寫說:'憑這個標記,你將戰勝'。君士坦丁皇帝看了這個奇異的標記之後,便皈依基督,並叫人把所見到的標記畫在他的軍旗上,四面八方威風凜凜地上陣,結果把對方打得落花流水。

經過多年的迫害,西羅馬帝國的教難終於結束。東羅馬皇帝加萊里奧在公元三一一年患了可怕的重病,臨死的時候頒佈諭令,解除對基督信徒的迫害,但是他的繼任人沒有遵行。公元三一三年,君士坦丁皇帝和另一位羅馬皇帝利奇尼奧(Valerio Liciniano Licinio,250-325)在意大利西北部米蘭會面,瓜分帝國為東西兩大部分,君士坦丁作西羅馬皇帝,利奇尼奧作東羅馬皇帝,兩人同時對宗教政策達成協議,為了社會公益和安全的問題聯合寫了一封諭令給東羅馬帝國比蒂尼亞省的總督,宣佈給帝國境內所有的宗教信徒完全的自由,基督信徒被充公的聖堂應該係數歸還。東西羅馬兩位皇帝在米蘭聯合寫的諭令,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米蘭詔書'。

'米蘭詔書'頒佈後,羅馬帝國的教難從此結束,帝國境內各宗教都享受平等的地位,不過天主教會很快地便脫穎而出。一個'君士坦丁皇帝的教會'和一個'信仰基督的帝國'從此出現在第四世紀二十年代的歷史上。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