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天主教歷史淺談

天主教歷史淺談【上四十九─五十】

49. 大公會議的危機

   歐洲中古世紀末期,教會發生兩次彼此關連的大危機:一次是在公元一三零五年,教宗國的都城,聖座的所在地,被法國國王'漂亮的'腓力四世所迫,從羅馬遷往法國南部羅訥河三角洲的阿維尼翁城。事隔七十年,公元一三七七年,教宗國都城從阿維尼翁遷回羅馬後,法國籍的樞機主教不願意留在羅馬,于是在次年借口自選另一位教宗,並又把他擁回到阿維尼翁,另建壁壘,與羅馬的教宗對立。這一對立形成另一個更大的、為期四十年的危機,這個危機給教會帶來史無前例的混亂和羞辱,是歷史上所謂的西方教會的大分裂。

這個分裂最顯明的特徵便是教會同時有兩位、甚至三位教宗存在。公元一四一四年,日耳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吉斯蒙多實在看不過去教會內部如此混亂,于是逼迫羅馬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在德國西南部博登湖畔的康斯坦茨城召開大公會議。會議期間,若望二十三世和額我略十二世兩位教宗都自動退位,只有法國阿維尼翁的本篤十三世不願意下台,大公會議只好把他罷免,並重新選出馬蒂諾五世為教宗,結束四十年大分裂。

康斯坦茨大公會議于一四一四年召開,次年四月六日發表'聖神'法令,規定大公會議的權柄高于一切,連教宗也必須服從。兩年半之後,一四一七年十月九日,會議又發佈一道名叫'經常'的法令(Decreto FREQUENS),規定此後每隔數年應該召集一次大公會議,商討教會大事。根據這道法令的規定,本次大公會議結束五年後,必須召集另一次大公會議;再隔七年,又必須召開另一次;此後,每隔十年都得舉行一次大公會議。至於會議地點,在每次會議結束前一個月,由教宗或會議選擇決定。這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會議選出新教宗馬蒂諾五世。次年,一四一八年,康斯坦茨大公會議結束。

新教宗馬蒂諾五世遵照康斯坦茨大公會議的法令,于五年後,公元一四二三年四月二十三日,在意大利北部的帕維亞(Pavia)城召開大公會議。會議期間發生瘟疫,所以三個月後,會議地點南下移至聖女加大利納的家鄉錫耶納(Siena)城繼續舉行。會議開了八個月,因為與會的主教們意見不合,終於在次年一四二四年三月七日解散。散會前,主教們決定七年後在瑞士的巴塞爾(Basel)重新召開大公會議。

公元一四三一年二月二十日教宗馬蒂諾五世去世,繼任的教宗歐金尼奧四世(Eugenio IV)如期在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召集巴塞爾大公會議,可是參與的主教不多,倒是有許多修會的會士和大學教授及在俗教友應邀出席。會議的主要內容是教會的改革,可是很多人以為會議首先要作的是如何減少徵稅的問題。會議進行期間,大部分的與會者開始反對教宗,尤其對選擇與希臘東正教代表會晤,以解決教會重新合一的問題的地點發生很大的爭執。

一四三七年九月間,教宗歐金尼奧四世決定把瑞士巴塞爾大公會議遷往意大利中北部的費拉拉城繼續進行。次年四月九日,費拉拉(Ferrara)大公會議揭幕。九個月後,一四三九年一月十六日,會議地點又南下遷往佛羅倫薩(Firenze)。可是當大公會議從瑞士的巴塞爾遷往意大利的費拉拉時,只有擁護歐金尼奧四世的人跟他離去,其餘的大約十位主教和三百位神父仍然留在那裡,其中包含一位後來被列入真福品的阿萊曼(Aleman)樞機主教。正當大家在佛羅倫薩舉行大公會議的時候,那些留在巴塞爾城不願意前來意大利的主教神父們,竟然在一四三九年六月隔地罷免歐金尼奧四世教宗,另選薩沃亞公爵(Duca di Savoia)阿梅代奧八世(AmedeoVIII)為教宗,取名號費利切五世(Felice V)。

教宗歐金尼奧四世雖然被遠在巴塞爾城的主教神長們罷免,可是他仍然在家鄉佛羅倫薩主持大公會議,而且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就,至少在當時是如此。那個時代正值奧托曼土耳其軍隊節節逼近拜占庭帝國,帝國皇帝無力抵抗,遂向西方求援。可是求援的最大障礙是拜占庭帝國的教會已經和西方的羅馬教宗分裂了將近四百年了,要得到西方的幫助,先決條件當然是東正教與羅馬天主教修好合一。佛羅倫薩大公會議召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討論西方以軍事援助君士坦丁堡以及東正教與天主教合一的大問題。

為了參與這次攸關帝國命運的會議,拜占庭帝國皇帝約翰七世率領了一個數百人的代表團浩浩蕩蕩地抵達意大利佛羅倫薩,其中包括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會議期間,各方都懷著心平氣和的態度討論了有關合一的神學問題和其他種種主要的歧見。

公元一四三九年七月五日,大公會議簽署了一道東西方教會合一的詔書。書中除了解決兩個教會將近一千年來在神學上的部分爭論之外,更如此說:「我們確定宗徒聖座和羅馬教宗掌握全球的首席地位;羅馬教宗是伯多祿的繼承人…我們重申可敬的宗主教們所應遵循的命令,就如聖教法典給我們所規定的,那就是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在羅馬聖教宗之後,居第二位;亞歷山大的宗主教居第三;安提約基雅的宗主教居四,耶路撒冷的宗主教居第五位;他們依舊保持各自享有的特權」。

從這道詔書的內容可以看到教會又重新回歸一牧一棧,羅馬教宗又成為普世教會的最高元首。然而遺憾的事是這道詔書只流於一張書面文字而已,普世教會事實上沒有走上合一,因為整個東方地區的教會中,即使有些神長真心願意接受佛羅倫薩大公會議的決定,就如烏克蘭基輔的依西多羅(Isidoro di Kiev)主教,但是各地的神職教友不一定有心接納。另有一些主教神長,他們雖然出席了大公會議,卻沒有在教會合一的詔書文件上簽字,等到會議結束回到自己的地方以後,又發起反對佛羅倫薩大公會議的行動,厄弗所的馬爾谷(Marco d'Efeso)主教便是其中之一。

可是話又說回來,拜占庭帝國皇帝和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遠赴意大利佛羅倫薩參加大公會議的主要目的並非尋求教會的合一,而是政治和軍事上的需要。雖然雙方都簽了教會合一的文件,而東正教實際上也無法全面兌現,所以西方對東方拜占庭命運的安危並不太在乎。零星的援助倒是間間斷斷地有過,可是大舉的馳援則未曾有。不幸得很,拜占庭帝國都城君士坦丁堡于公元一四五三年四月六日遭到土耳其人水陸大軍的夾攻,圍城五十三天,城內軍民雖然奮勇抵抗,終於不支,皇帝戰死。五月二十九日城陷,歷一千一百二十三年,凡八十世的東羅馬帝國,到此亡在伊斯蘭教的奧托曼土耳其人手中。

佛羅倫薩大公會議所議定的教會合一,當時雖然因為種種主觀和客觀的因素而一時無法實現,可是如果假以時日,或許也可以慢慢消除困難,走向合一的理想。可是土耳其人的勝利切斷了拜占庭帝國和西方的交通往來,羅馬和君士坦丁堡形同兩個世界,原來已經存在的地方本位主義,現在因為迫於形勢,更是變本加厲,東方和西方就這樣繼續彼此不聞不問地下去,互相忽略對方的存在。

綜觀這次大公會議的危機,從一四二三年教宗馬蒂諾五世宣佈召集帕維亞大公會議起,旋因為發生瘟疫而南下遷往錫耶納城。一年後,由于與會主教們意見不和而散會,但是決定七年後的一四三一年在瑞士的巴塞爾重新召開大公會議。巴塞爾大公會議如期舉行,由教宗歐金尼奧四世主持。會議討論減輕稅徵、天主教與東正教合一、以及西方協助東方對抗奧托曼土耳其人的進攻等重大問題。然而因為與會者對教宗不滿,尤其對與希臘東正教代表會晤的地點選擇問題發生重大歧見,逼得歐金尼奧四世教宗在一四三七年九月決定把巴塞爾大公會議遷往意大利的費拉拉城繼續舉行。那些不願意隨同教宗到意大利的人竟在巴塞爾私下決定罷免歐金尼奧四世,並自選一位教宗,取名號費利切五世。教會再度出現兩位教宗。費拉拉大公會議召開九個月後,一四三九年元月十六日,會場又南下遷往佛羅倫薩城。這為希臘東正教代表團前來參加會議方便得多。佛羅倫薩大公合一取得重大成就,向西方求援的拜占庭帝國皇帝和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接受承認羅馬教宗的首席地位,教會重新走向合一。但因為東方各地教會反對聲浪強烈,基督信徒的合一只留在紙上,沒有後續的具體行動。這又要等到五百年之後的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才有實際的進展。一四三九年在巴塞爾出現的費利切五世教宗自覺沒趣,硬撐了十年,終於在一四四九年退位。十五世紀二十年代發生的大公會議危機,延續了二十五年,總告結束。教會又越過了一段艱困的考驗時期。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