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12-08- 2003  新聞報導 資料庫   新欄目週末避靜 

教宗與聖座
-教宗三鐘經講話,為乾旱祈雨,並激勵歐洲教會為希望所福音服務
-教宗向加辣女隱修會發表文告,紀念聖女加辣去世七百五十週年

教會與社會
-剛果東部一個天主教小修院遭搶劫,一位神父和多位居民遇害
-國際紅十字會為利比利亞人民的悲慘處境呼籲援助

世界24小時
-利比里亞總統泰勒將權力移交給副總統布拉赫
-以色列警告敘利亞要承擔中東暴力升級帶來的可能後果
-阿拉伯聯盟願意同巴格達過度政府談判
-俄羅斯、南、北朝鮮代表會談,準備六方會議

******

教宗與聖座

教宗三鐘經講話,為乾旱祈雨,並激勵歐洲教會為希望所福音服務
【梵蒂岡電台訊】 歐洲大部分地區已經長久乾旱,而且空前地炎熱,這樣的天氣再加上人為的疏忽或蓄意,就助長了許多野外林地的起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八月十日星期天中午在岡道爾夫堡夏宮帶領各地信友頌念三鐘經的時候,就談到時下這個緊急的問題。

他說:「這幾天,歐洲一些國家,特別是葡萄牙,發生了燎原的火災,造成了多人死亡和環境的巨大損害。這是令人憂慮、迫在眉睫的情勢,加上長久乾旱和人的責任,致使整個人類的環境珍貴資產陷入危機狀態之中。我邀請你們和我同心為這個災害的受難者祈禱,同時呼籲大家舉心懇求天主,早賜甘霖,涼快乾旱的大地」。

在提到歐洲的久旱久熱之前,教宗先談到教會在歐洲的使命。他說:「為希望的福音服務,這也是教會在歐洲的使命。教會以具體的愛德行動,伴以宣報希望,來實踐這項使命。過去多少世紀以來,教會就是這樣做的,它傳播福音的工作就因為大大地提升了人的地位,而變得更有效。由于為愛德服務,所以教會促進了關懷的文化,使人類共存共榮的普遍價值重現生機」。

教宗進一步把話題縮小到貧苦的人士身上,他說:「今天也需要重新帶給貧苦的人士希望,因為接納他們,為他們服務,就是接納基督,並為基督服務(瑪.二十五,40)。這方面向歐洲基督信徒提出的挑戰很多。今天,許多方面的人都是貧苦的,其中包括失業的人、病人、孤獨的或遭遺棄的老年人、無家可歸的人、遭閒置的青年、移民以及難民」。

教宗並談到為愛服務的內容,他指出:「愛的服務也包括再次忠實地提出婚姻和家庭的真理,教導青年、訂婚者以及家庭善度生命的福音,並予以發揚,同時抗拒死亡的文化。只有在每個人的努力之下,才有可能在歐洲和全世界建立一個合乎人性尊嚴的生活環境,建立一個更公道、更知道彼此關懷的國際秩序」。

教宗最後呼求希望之母童貞瑪利亞和九日當天教會紀念的歐洲主保之一,聖女十字架德肋莎轉禱,幫助教會在歐洲為這個勤奮的愛德工作作證,這個愛德就是為希望的福音真正服務的美好綜合。

教宗向加辣女隱修會發表文告,紀念聖女加辣去世七百五十週年
【梵蒂岡電台訊】 昨天,八月十一日,全球天主教紀念中世紀偉大聖女,聖方濟各的女徒弟,加辣去世七百五十週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為此特別寫了一封相當長的文告,給散佈在全球各地的聖女所創立的女隱修會的修女們,推崇聖女加辣是成聖的教育學的榜樣,因為她不停地以祈禱滋養自己,終能夠把自己的心扉完全向上主的神敞開,使自己的人生按照福音的要求而完全改觀。

教宗說:聖女加辣所創立的女隱修會的會規雖然歷經數世紀,仍然完全保持它原來靈修上的魅力和神學上的豐富內涵。聖女所留下來的遺產,在人性和基督信仰兩種價值之間配合得天衣無縫,在默觀的熱忱和福音的嚴格之間,也有著智慧的和諧。教宗指出:這兩種特徵為第三千年代的加辣隱修會修女,是不屈服于世俗和不與世俗妥協的當循的康莊大道。

教宗強調加辣女隱修會的原始神恩是蒙召度福音成全的生活,以基督為唯一和真正的生活方案。這對我們今天的人是一大挑戰,因為它提供給當代世界的不滿足和膚淺另一種選擇。當代的世界似乎經常失落自己的真面目,因為這個世界不再覺得自己是因著天主的愛而存在,不再發現天主等待著它來和天主永遠共融。

教宗推崇聖女加辣是成聖教育學的榜樣,她讓聖方濟各所開啟的新的福音生活方式所完全吸引;她因為完全選擇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基督,所以才選擇走極度貧窮的道路。

教會與社會

剛果東部一個天主教小修院遭搶劫,一位神父和多位居民遇害
【梵蒂岡電台訊】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的法塔基村8日又遭攻擊,當地的天主教小修院被搶劫,一位神父和許多位在小修院中避難的居民遇害。據向傳教通訊社提供消息的人士說,人們都為可能繼續發生暴力罪行而憂心忡忡。目前,一般認為,攻擊法塔基的小修院的,是蘭杜族民兵,他們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屢次攻擊當地無辜的居民。8日,他們襲擊了一個孤兒院,負責孤兒院的修女和護士帶著30餘名孤兒,逃到加爾默羅會院避難。法塔基的本堂神父曾為孤兒們的悲慘處境,呼籲援助。
法塔基礦藏豐富,居民以赫瑪族人佔多數。最近,這個地區常遭蘭杜族人攻擊,雖然有聯合國派遣的維和部隊駐守,攻擊行動仍然頻繁。

國際紅十字會為利比利亞人民的悲慘處境呼籲援助
【梵蒂岡電台訊】非洲利比利亞自80年代以來一直動盪不安,到了1989年爆發內戰,情況更是急轉直下,造成大量的人命損失和財物被摧毀。目前,雖然有維和部隊駐守,這個國家仍然沒有安全,而長久受戰爭痛苦的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羅馬教友團體聖埃吉迪奧團體在羅馬召集有關的會議,以協助這個國家重獲和平。我們請負責籌備會議的聖埃吉迪奧成員基羅先生,請他簡要地談談利比利亞的情形:

:利比利亞的情勢非常複雜,因為,戰爭是在13年前已經開始的,而不穩定的情勢則是在1980年開始的。可以說,反叛勢力與總統泰勒間的戰爭,是過去的戰爭的後果。利比利亞已經不是一個真正的國家了,從1990起,國內的許多武裝團體起來與政府對抗,或互相爭鬥,結果,在1997年時,最強的一個,泰勒當了總統。泰勒曾被塞拉利昂指控支持該國的反叛勢力。泰勒應該在11日離開,不過,反對勢力的人也不能繼他的位。國際社會要求以"文明"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利比利亞的領導人應該從民間社會選出,他應該沒有參與過最近的內戰。

:國際紅十字會呼籲給予利比利亞人道援助,請問,到目前為止,有多少利比利亞人民償付了戰爭的代價?
:因內戰而喪生的人非常多,13年來大約有25萬人。圍攻和轟炸蒙羅維亞,受害的當然主要是一般平民,是他們:兒童、婦女、最弱小者,付了戰爭的代價。必需立刻使戰爭終止。我們聖埃吉迪奧團體期望儘快實現停戰,因此,我們竭力促使有關方面履行阿克拉和平協定。此刻,正是一個轉變的關鍵性時刻,是從事人道工作者開始具體地考慮如何接觸利比利亞人民和受害者的時候。現在,停止了重武器的戰鬥,因此可以和他們有接觸。泰勒總統已經向國會辭職,國會也選了副總統接泰勒的位。我希望這個情況能維持下去,這樣,便可以進行人道援助工作。我記得,有數萬人擠在首都的體育場中,他們被包圍,沒有水,沒有電,沒有瓦斯、藥品和糧食,什麼都沒有。

世界24小時

昨天,08月11 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利比里亞總統泰勒將權力移交給副總統布拉赫
-以色列警告敘利亞要承擔中東暴力升級帶來的可能後果
-阿拉伯聯盟願意同巴格達過度政府談判
-俄羅斯、南、北朝鮮代表會談,準備六方會議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台訊)利比里亞的未來似乎終於到了轉折的時刻:昨天11日在蒙羅維亞舉行的一項典禮上,利比里亞總統泰勒要把權力移交給副總統布拉赫,南非總統姆貝基也在場。據外交界消息說,泰勒可能同姆貝基一起前往接受他政治庇護的尼日利亞,不過他尚未正式宣佈何時離開利比里亞。此外,泰勒在15分鐘的電台講話中嚴厲指控了美國。據本台特約記者阿爾巴內塞的報導,泰勒以蒙受國際陰謀之害的身份自居,他承諾有朝一日還會回來。他也指控美國訓練並武裝了反叛分子。他向利比里亞人說:"我不能再看到你們受苦,我告訴你們,如果老天願意,我將會回來。"泰勒將權力交給副總統布拉赫。布拉赫說,他百分之百肯定,能為這個受內戰14年之苦的國家重新帶來和平。

(梵蒂岡電台訊)中東又開啟了新的緊張戰線。在真主黨游擊隊進攻加里肋亞的第二天,以色列警告敘利亞要承擔暴力升級帶來的可能後果。以色列國防部副部長說:"敘利亞肯定是條臍帶,經由這條臍帶,真主黨游擊隊得以成長。如果暴力事件繼續發生,以色列就會有明確的軍事反擊,可能打擊到敘利亞的目標。"據本台特約記者莫塔的報導,上加里肋亞的空氣很緊張,前天10日,真主黨游擊隊轟炸了那裡,一個16歲的以色列少年死亡,其他5人受傷。以色列總理沙龍經過緊密協商後決定先不進行軍事上的回應,即使以色列的直昇機擊中了真主黨游擊隊的火炮設施,飛機也在貝魯特上空低空飛行。

(梵蒂岡電台訊)伊拉克的未來不僅取決於美國文人政府提出的重建計劃,也決定於伊拉克臨時政府同其它阿拉伯國家的政治關係。幾天前,聚集在開羅的阿拉伯聯盟外交部長們表示,願意同巴格達過度政府談判,雖然也強調需要建立"合法政府"的迫切性。伊朗尚未決定是否承認伊拉克臨時政府,但主張"同臨國有良好關係"。為了重振伊拉克的經濟,一個伊拉克代表團這幾天在敘利亞與大馬士革政府的代表舉行了一系列的會晤,探討兩國間貿易和旅遊關係發展的可能性。

(梵蒂岡電台訊)為了準備關於平壤核危機的六方會談,俄羅斯、南、北朝鮮的代表於週二在莫斯科舉行會晤。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洛蘇尤夫前天10日作了上述聲明。洛蘇尤夫目前在北京訪問,同中國商定有關六方會談的事宜。中國在這場危機中扮演核心角色,也是六方會談的出席國之一。這項會談可能在8月下旬舉行,至於地點,中國提出在北京舉行。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