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24-11- 2003  新聞報導 資料庫   新欄目週末避靜 

東南亞通訊

這次的東南亞通訊報導的消息如下:

-亞太地區修女關注全球一體化的影響
-中國大力發展以人為本的旅遊業,幫助中國天主教徒實現朝聖的夢想
-「筷子十字」東亞區會議四地區公教傳媒分享經驗
-韓國教會街頭表演引起社會關注維護生命
-蒙古逾百名慕道者接觸教會,部分明年復活領洗
-印度克什米爾地區伊斯蘭極端勢力炸毀一所天主教會學校,四人受傷


亞太地區修女關注全球一體化的影響
【天亞社香港訊】據最近在台灣聚首的亞太地區修女指出,她們也感受到全球一體化的影響。
她們是出席第十三屆亞太修女聯合大會時,在會上分享了這種經驗。大會的主題為「重編生命網」,於十月二十至三十日在台北舉行,逾三十個國家共八十一位修女出席。

亞太地區修女聯合會亞洲服務中心執行秘書周佩玉修女十一月十三日對天亞社說,亞洲是勞工密集的地區,與會的修女在國內都感受到跨國企業和全球一體化所帶來的影響。

在總結聲明《重編生命網──天地人圓夢之旅》中,這些修女決意「與天主同行」,以「共同負責、尊重差異、鼓勵創意及團隊精神為基礎,參與合作式的領導。」

她們也決心「在毀滅生命的全球化世界」中,「正義地行事、溫柔地愛」。為要達致溫柔地愛,她們承諾要更瞭解及欣賞其女性身分和角色,並與人建立包容、富同情心及願意付出生命的關係。
她們也答應加強女性在女性神學方面的專長,以及對科學與人文的研究。

瑪利亞方濟各傳教女修會的周修女也說,修女明白過往她們在男性主導的教會及社會能發揮的空間有限,故此希望透過神學及社會參與發揮自己。

據亞太修女聯合會台灣主辦單位的網站指出,這次會議的目的是鼓勵廿一世紀的修女以福音的價值,與天、地、人和好。

她們指出,生命的網絡因政治、經濟等種種問題而斷裂,她們立志要像蜘蛛修網的意志不斷地修補破損。
亞太修女聯合會於一九七二年成立,定期每三年在一個亞洲或太平洋國家舉行會議,討論重要的當代議題。

中國大力發展以人為本的旅遊業,幫助中國天主教徒實現朝聖的夢想
【信仰社北京訊】繼前不久在中國首都北京舉行的中國政府與歐盟峰會後,中國旅遊行業已經全面行動起來,準備搭乘峰會中達成協定的東風,大力發展歐洲遊的業務。據北京某著名旅行社工作人員向本社紹,"中國與歐盟高峰會談,為我們帶來了新的商業契機。根據雙方達成的協定,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旅行團將獲准前往所有申根國家。由此,將推動中歐雙方的旅遊業發展。而且,很可能就在今年年底。為此,我們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目前,中國的國慶、五一國際勞動節和春節都是旅遊旺季,平均八千萬中國人利用這段長假到海外旅遊。但是,與中國大陸簽署相關協定的,只有二十八個國家,其中包括泰國、越南、尼泊爾、新加坡、澳大利亞等。中國遊客的目的地,也就只局限在上述國家和日本、韓國等。從今年七月起,德國也包括在了上述國家的行列中。我們衷心希望企首以待其他歐洲國家,也能象德國一樣,儘快開放。"

北京中歐峰會期間,還涉及了簡化簽證手續的問題,並達成了共識,歐盟國家已經原則上同意簡化中國遊客的簽證手續;簽署了相關協定。為此,中國的天主教徒們,渴望由此能為他們帶來前往歐洲國家朝聖的可能,實現他們祖祖輩輩多年珍藏的夢想。據此間的一位天主教徒介紹,"長期以來,我們就懷揣著這一夢想。但是,一些手續等官僚主義問題,嚴重妨礙了到羅馬、路德、法蒂瑪朝聖夢想的實現。而且,中國的旅行社還尚未意識到宗教旅遊的巨大潛力。是,我們相信終究有一天,我們的夢想將會實現"。

今年十月下旬,在北京召開了第十五屆世界旅遊組織大會。聖座駐馬德里世界旅遊組織常任觀察員蒙尼蒙席(P.Monni),代表聖座前往北京出席會議,並發言。蒙尼蒙席在講話中強調,中國大陸是迷人的旅遊聖地,高度融合了文化和宗教的雙重價值。聖座代表還表示:"旅遊觀光一向是傳播價值觀的重要工具,這些價值觀就是對人性尊嚴和基本人權的尊重。教會之所以積極活躍在世界中,就是要使這些倫理道德價值念,充分體現在旅遊觀光業中。"蒙尼蒙席接著指出:"旅遊觀光同時還可以成為緩解貧窮的有效工具,也是促使社會成發展的重要工具。然而,旅遊觀光也很容易受到戰爭、恐怖暴力活動和傳染病的影響"。蒙尼蒙席指出,旅遊人士所到之處,欣賞的是地方文化和宗教特色,特別熱衷於在大自然、在未受玷染的世外桃源中尋找積極的價值觀。而"中國具備這一切吸引人和迷人的因素",具有豐富的文化與傳統。

此外,旅遊業還有助於幫助人們超越在人與人的關係、民族、文化、宗教關係之間相互存在的冷漠、不信任的障礙、壁壘。

「筷子十字」東亞區會議四地區公教傳媒分享經驗
【香港公教報訊】四個地區的公教媒體雲集香江,出席公教廣播影視協會的二○○三年東亞區會議,分享製作心得及成果。

公教廣播影視協會十一月七日至十日於香港舉行「筷子十字」東亞區會議,集合了四個「筷子文化」(以筷子為進食工具)地區的分會代表,包括台灣、韓國、澳門(協辦單位),以及主辦單位香港,分享媒體製作經驗。

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於十一月十日會議的〈媒體與社會公義〉演講中,呼籲傳媒團結捍衛公義,並指出教會與傳媒均希望推動市民關注社會問題。香港教區輔理主教湯漢同日談論〈中國天主教現狀況〉時指出,國內神長及信徒克服的困難的意志,造就了今天的成果,亦讚嘆中國教會的成長速度。

公教廣播影視協會東亞區事務會議於十一月七日及九日假香港李宏基國際賓館舉行,分享期間,由香港天主教教區視聽中心助理製作主任王慧慈報告紀錄片《天主部落--雲南》的製作成果,長達一小時的的節目介紹居於中國雲南省西北的少數民族。視聽中心表示,將繼續參與製作於電視台播放的信仰節目系列,亦會繼續派發部份節目的VCD。

台灣分會派出的觀察員天主教真理電台中文部主任鍾瑪竇,介紹已有一百萬人瀏覽的「天主教有聲網站」。台灣光啟社社長、耶穌會士丁松筠神父則指出國際間的合作亦同時存在不同的本地需要,並建議設立一個機制去包含各地的成果及提議。

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廖國忠表示,澳門教區現正經營一所戲院,並且反應良好,互聯網事業方面,在中國招攬了一萬六千個網頁客戶。

歷時四天的會議中,主辦單位於十一月八日帶領各國代表參觀香港仔聖神修院內的多媒體教室、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理學院多媒體製作中心,以及一所商業機構的電子新聞中心。

「筷子十字」音像節目推介會於十一月十日舉行,各國代表於上午介紹節目,當中亦邀請了菲律賓及德國的代表分享製作成果。下午為天主教電影首映,包括日本製作的《德蘭修女》動畫及由視聽中心製作的《天主部落--雲南》紀錄片。

澳門天主教教區主教黎鴻昇亦有蒞臨節目推介會,下午聯同湯漢主教主持會議閉幕感恩聖祭。

韓國教會街頭表演引起社會關注維護生命
【天亞社漢城訊】南韓一天主教維護生命運動在街頭表達訊息,宣傳反墮胎、死刑及複製人類。

他們於十一月八日傍晚,在熙來攘往的大學路栗子樹公園內舉辦巡遊及其他活動,吸引了大批好奇的觀眾。成員以集傳統儀式、音樂、舞蹈及雜耍於一身的韓國風物演出,又派發維護生命的文章。

韓國天主教主教團「生命31運動」主辦是次「多一個生命」巡遊。該運動宣傳生命的重要。
約一百人的巡遊隊伍在風物樂隊帶領下冒著濛濛細雨在該區內蜿蜒走了卅分鐘,然後折返公園。
漢城總教區已退休的金壽煥樞機及隨軍神師李基憲主教亦有參加巡遊。

巡遊結束後,金樞機對公園內的群眾說,生命乃上主賞賜的無價禮物:「社會上充斥著自殺及墮胎等滅亡行為,我們這樣浪費掉生命,卻沒有任何得著。」

他解釋自己為何參加巡遊:「要是街上有一人留意我們,因此明白到生命的意義,我的努力便沒有白費。所有人都應意識到人的生命是按天主的肖像。」

「生命31運動」於今年二月七日展開。南韓《母子健康法》於一九七二年通過至今卅一年法例輕易容許墮胎,該運動因而命名。

運動負責人李主教表示,自從法例通過後,婦女及醫護人員往往毋需猶疑便決定墮胎。
他認為墮胎乃世上最暴力的事,因被人工流產的孩子總數超過被戰爭殺害的嬰兒,每天南韓便有四千名胎兒被打掉,一年便約有一百五十萬個胎兒被殺。

「生命31運動」旨在廢除母子健康法、死刑及複製人。

司法部官員表示,目前有五十五名死囚,但自九八年天主教徒前總統金大中掌政後便沒有再執行過死刑。
去年,南韓天主教會批評政府通過法案准許有限度研究人類胚胎。

今次維護生命的訊息獲一些在場民眾支持。一名與友人到公園遊玩的少女對天亞社說,她最初不知道表演的目的,但被音樂和巡遊吸引。當她知悉活動目的後,認為在現今自殺頻頻的社會舉行這運動能拯救更多生命。

負責推行「生命31運動」的洪昌辰神父對天亞社說:「自從《母子健康法》公布後,教會便反對這容許墮胎的法案,要求修改。」他承認,之前維護生命的公眾輿論未形成時,教會的努力未見成效。
他說:「我們從負面的反墮胎運動轉化為正面的珍惜生命運動,要求多一個生命。」該運動也獲得其他宗教的支持。

運動定下五個階段,由今年至二零零七年每年集中一個目標──爭取社會認同、建立生命的文化、建立國際網絡、對生命的自我認同及建立維護生命的環境。

身兼主教團促進基督徒合一暨跨宗教對話委員會秘書的洪神父說:「在其他宗教的支持下,我們會按這五年計劃推動維護生命運動。」

韓國最大的佛教派系曹溪宗前領袖宋月珠法師及世界宗教和平議會榮譽主席姜元龍牧師,被邀與金樞機一同出任這運動親善大使。另外,廿二名來自不同社會層面的公眾人物亦答允擔任親善大使。

蒙古逾百名慕道者接觸教會,部分明年復活領洗
【天亞社烏蘭巴托訊】期望成為天主教徒的蒙古人最初接觸教會時,各懷不同動機,有些是希望尋找上主,有些是尋求經濟援助。

蒙古教會於九二年成立,目前有一百七十七名受洗教友。隨著烏蘭巴托三個堂區─善牧堂、聖母堂及聖伯多祿聖保祿堂共有一百零六名慕道者,相信人數還會陸續增加,部分會在明年復活節領洗。
一些慕道者最近向天亞社講述他們參加慕道班的原因。

四十歲寡婦蒙赫扎爾嘎勒(Monhjargal)表示,她的逆境使她參加教理班。她稱:「自丈夫離世後,女兒患上了精神病,自己的健康也每況愈下。」從前她會因面子而不去求助,但現在會祈求上主的幫助。

當問她為何加入教會,她說:「我學懂祈禱。我祈禱時會得到力量,令我克服生活的磨難,安然面對逆境。」現時她正接受第二年的教理培育,「不管鄰居怎樣說三道四」,她已準備明年復活節領洗。

與兩位姊妹一同參加教理班的胡夫斯古勒(Huvsgul)的信仰歷程卻截然不同。她說:「我最初是希望練習德文和從外國人學習一些新事物才參加教理班。」

不過,這並非唯一的原因。她續說:「我們的父母在農村,我們在大城市生活總會感到有點孤獨。後來我認識了一些神父和修女,開始熱衷參加教會。」她的一名姊妹現時為仁愛傳教修女會工作。
胡夫斯古勒稱,參加天主教教理班前,她曾接觸過數個在首都烏蘭巴托的基督徒團體。

她與姊妹均認為,教理班「非常吸引」,而她的大姊更會向年幼弟妹講解《聖經》。胡夫斯古勒說:「到教會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可以令我們活得更好。」

在教會的南懷仁兒童中心任數學老師的拜嘎勒(Baigal)接觸到教會人士後,激勵了她慕道。她表示:「當我第一次接觸這群教友時,我很詫異怎會有這麼好的人。我希望活得有意義,像基督、像修女和神父一樣。」

一些慕道者加入教會是因為經濟原因。四十四歲的奧雲奇米格(Oyunchimeg)首次到善牧堂區是為了取得二十美元的低息貸款,開展縫製夾克的生意,她注意到上教堂的人「有點與別不同」,在好奇心驅使下,她參加了第一次彌撒。

不管慕道者為何加入天主教團體,教了慕道班七年的聖母潔心會利耶弗.斯特賴赫爾(LieveStraiger)修女都十分理解。

她向天亞社說:「慕道者都有一顆熾熱的心,他們真的希望成為教會的一員。」
她指出,一些佛教人士曾對她表示,寧可直接與天主溝通,不用透過喇嘛。此外,他們欣賞基督徒的分享和團體精神,這都是當地佛教徒所欠缺的。

斯特賴赫爾修女指出:「知識對蒙古人而言十分重要。」她指出,蒙古人很少想到愛基督,而是期望透過基督更認識上主。

教理課程為期兩年。聖母堂堂區司鐸金成鉉神父向天亞社表示,蒙古教會不會為十六歲以下兒童施洗,除非其父母要求並答應支持子女的信仰。

他說:「兒童加入教理班前,我們會先讓他們參加三年的『仁愛培育班』(堂區的教理預備班),使他們對教會有更深的認識,並讓他們能更成熟地作出負責任的選擇。」

斯特賴赫爾修女指出,雖然準備領洗的慕道者數目令人鼓舞,但部分在領洗後卻不再返教會,當中一些已遷離該市,有些則認為受洗「猶如考獲大學證書或文憑,因此毋須再返教會」。

聖伯多祿聖保祿堂堂區司鐸聖母潔心會士斐理伯.博拉(PhilipBorla)神父指出,其堂區計劃於二零零四年一月的第一屆堂區會議中處理這個問題。

印度克什米爾地區伊斯蘭極端勢力炸毀一所天主教會學校,四人受傷
【信仰社斯利那加訊】印度克什米爾地區峰煙再起。十一月十五日清晨,距離克什米爾首府斯利那加三十五公里處的普爾瓦馬"善牧"天主教會學校,遭到手榴彈的襲擊,造成三名學校員工和一名維持治安的警察受傷。當時,正在校內上課的學生安然無恙。事實上,幾天前就已經發生過類似事件了--學校建築,遭到從一輛行走中的汽車上射出的子彈的襲擊。

上述公開的暴力行徑,引起了地方教會內部的嚴重憂慮和混亂,人們擔心再度掀起針對基督信仰團體人員和設施機構的新一輪恐怖暴力襲擊。據本社駐當地通訊員報道,今年四月起,正式開始了這場針對基督信徒的所謂"聖戰"。被指責成在當地人民中進行改教活動的的天主教會學校,先後不斷遭到了進攻。通訊員表示,鑒於目前伊拉克和土耳其等世界各地連續爆發恐怖襲擊,不排除克什米爾地區的襲擊行動進一步升級和加劇的可能。

克什米爾的天主教會團體嚴正譴責了這一犯罪行徑;並抗議地方當局對此嚴重恐嚇基督信仰團體的犯罪行徑所採取的不聞不問的態度。

普爾瓦馬"善牧"天主教會學校,是克什米爾地區一所高水準的教育機構,為地區內各宗教信仰的學生,提供了高質量的教育。今年九月,印度克什米爾邦總理還公開高度評價這所學校,為地方教育事業、"為治癒平民百姓的創傷"作出了貢獻;克什米爾邦"各不同社會階層和宗教提供了出色的教育";並且?服務窮人、孤兒和遭到排斥的社會邊緣人士,付出了特殊的努力。

南亞印度和巴基斯坦共同佔領的克什米爾地區的暴力衝突,主要是當地的穆斯林與印度教徒之間的爭端,基督信仰團體一向置身於他們的紛爭之外。

克什米爾地區總人口九百萬。天主教會共有一萬兩千名信徒,41位司鐸、160名修女和20名傳教員。教會在教育領域作出了極其重大的貢獻。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