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7-04-2007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周末避靜
教宗與聖座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本篤十六世在全球暖壽中歡度八十大壽 教宗在接受來自全球的賀禮之外,他也在生日這天送給全球一份珍貴的禮物,就是在這一天問世的他的最新大作《納匝肋的耶穌》。這部書,根據羅馬市中心兩家書局的報告,早上開門後不到三個小時,已經被搶購了三百多冊。負責出版這部書的義大利里佐利出版公司發行義大利文第一版三十五萬冊,預料很快將搶購一空。
教宗本人正式慶祝他的壽辰則是在他生日前一天,四月十五日復活期第二主日。這一天也是天主慈悲瞻禮。這個瞻禮節日是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他去世前兩年才制定的。而他就在這個瞻禮節日前夕謝世。 四月十五日天主慈悲瞻禮這天上午,教宗本篤十六世為他的八十歲生日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隆重彌撒聖祭,參與共祭的樞機主教約有六十位,參禮的信友達五萬之多,他們在溫暖陽光的照撫下喜氣洋洋地參與祭禮。 教宗彌撒講道最後一段說:“我懷著感激的喜悅,看到無數的人以他們的祈禱支持著我;以他們的信德和愛心幫助我執行我的職責;他們對我的軟弱寬宏大量,我承認即使在伯多祿的陰影下,也有耶穌基督良善的光照。為此,在這個時候,我願意衷心感激上主和你們每個人”。 教宗在說這段話之前,先為了他的司鐸聖召和受命擔當伯多祿職務感謝天主,感謝他的家庭以及朋友們的照顧和愛護;教宗也感謝在他之前的教宗們。本篤十六世尤其感激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這位教宗制定耶穌復活八日慶典最後一天,也就是復活期第二主日,為天主慈悲瞻禮節日。而這位先教宗就在這個節日的庇蔭之下離世升天,為從天父的家的窗口看望我們。 教宗說明他的前任若望保祿二世在納粹和共產主義兩個專制獨裁政權下生活過,飽嘗過饑餓、貧窮和暴力的滋味,深深體驗過黑暗的勢力,這個勢力至今仍然虎視眈眈地包圍著世界。但在這同時,天主也用他那完全不同的神性屏障,也就是慈悲的力量來對付邪惡的勢力。 教宗這麼說:“是天主的慈悲在給邪惡勢力設限。天主的獨特性在於他的聖德、他的能力、他的真理和愛,這些特性就表現在他的慈悲中。兩年前這個瞻禮前夕的晚禱後,若望保祿二世結束了他的現世生命。臨終時,他進入天主慈悲的光明之中。如今,他在死亡的那一邊,從天主那裡,以全然新穎的方式向我們講論這個慈悲。他告訴我們說:‘你們對天主的慈悲要有信心!你們要一天一天地變成天主慈悲的人!’”。 教宗也談到他和伯多祿宗徒的關係說:“藉著天主教會團體,伯多祿的影子從一開始便覆蓋著我的生命,而我也知道這是個良好的影子,一個使人痊癒的影子,因為它是從基督而來的。伯多祿是個充滿人性各種軟弱的人,卻也是一個充滿著熱愛基督的信德的人。因著伯多祿的信德和愛,基督治癒人類和使世人合一的力量傳遞到同樣混雜著伯多祿的軟弱的人身上。今天我們也尋找伯多祿的影子,為的是能夠生活在基督的光明之中”。
教宗80歲誕辰與上任兩周年的繁忙職務 ******** 不過,他的訓導也有他個人與眾不同的特色。他以深入、淺顯、有系統地方式來談我們的信仰核心:向大家展示,也協助大家明白,每天在信仰、理性、研究與靈修間不斷編織的必須與美好。看來這正是教宗本篤十六世的神恩。他的“天主是愛”通諭,他的“納匝肋的耶穌”也正是這方面的兩個巨作。此外,他的講道,他的要理講授,也同樣深入,卻是所有認真聆聽的人都能夠瞭解的。 這位教宗有兩方面最令人印象深刻。首先是他引用教父著作的豐富和自然。絕不令人有從聖經時代到今天跳越了兩千年的感覺,他從耶穌到我們這段時間作連續性的思考和對信仰的深入探究。這樣,我們對教父們也熟悉了,還有,他對禮儀、慶典、信徒與天主的關係的標的的解釋…………這一切都使我們明白他的生命和職務的意義。我們祝賀他能夠長久執行他的職務。 全球祝賀本篤十六世教宗80歲大壽 答:我的祝賀是繼續走在他所開創的道路上,加固他為促進各宗教成員間的接近所從事的努力,我想到的不只是猶太教,也想到了伊斯蘭教和許多其他宗教。 問:本篤十六世任教宗的兩年來什麼事使您印象最深刻? 義大利穆斯林世界聯盟的負責人夏洛亞也強調了教宗在土耳其歷史訪問的遺產,他向本台說: 答:首先,我願意祝賀本篤十六世教宗有個長久愉快的教宗任期,我真心實意地這樣祝賀。我認為,本篤十六世至今所作的是要繼續同各宗教對話,尤其同亞巴郎的大宗教,就是同伊斯蘭教和猶太教。在今天越來越多元文化、多宗教的世界,越來越混合的社會中,對話不是一件要祝願的事,而是必要的。 信仰基督的其他教會的信徒也向教宗表達熱情祝賀。大公宗主教巴爾多祿茂一世特別為這個機會派遣佩加莫的宗主教齊齊奧烏拉斯到羅馬。莫斯科和俄羅斯的宗主教阿萊西奧二世祝賀教宗身體健康、長壽,在他的精神使命中得到天主的助佑。羅馬聖公會中心的主任弗萊克主教祝賀教宗,強調他為福音作的清楚見證。他說: 答:我祝賀教宗他的第二年教宗職和他的80歲生日。我並祝賀他還有很多年的時間從事他的職務。他講解和教導基督信仰的方式很清楚,我們聖公會的信徒也非常感激他。我代表坎特伯里的總主教說這些話,他是聖公會的領導人。
教宗著作“納匝肋的耶穌”意文版16日出版問世 答:當然,我們不習慣看到教宗的個人性的著作出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從某方面來說令我們對這類著作出版較為熟悉,例如:回憶錄等等。不過,這本“納匝肋的耶穌”是一本對納匝肋的耶穌作的很長的神學、靈修、個人的默想。一位教宗寫這類的書頗為不尋常。不過,教宗本篤十六世全心相信和人們談耶穌不僅應該,也是他的責任。 問:您認為,在“納匝肋的耶穌”出版後,會引起那些爭辯呢? 問:特別是在與我們的猶太人弟兄對話時,教宗書中所寫的會有多大的影響? 問:您如何解釋近年來電影和文學中不斷出現耶穌的形象? 世界24小時 昨天4月16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伊拉克什葉派的6名部長退出馬利基領導的政府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13名伊拉克士兵在摩蘇爾遭反叛分子襲擊身亡。在政治方面,以什葉派教徒領導人薩德爾領導的運動正式宣佈它的6名部長退出馬利基領導的政府,以此抗議沒有定出美軍從伊拉克撤走的時間表。這個決定是如何產生的?伊拉克什葉派教徒記者薩阿迪接受本台訪問說: 答:這是伊拉克複雜現實的另一個表示。薩德爾的運動採取這種行動已不是第一次,當馬利基總理同美國總統布什舉行會談,2月14日實行安全方案的時候,薩德爾的組織就威脅退出政府。時間過去後,什葉派領導人的人員又返回政府。現在他們使用了同樣手段,但時局不同,因為薩德爾的運動處在薄弱的時候。這個運動內部出現了分裂,一派主張繼續政治進程,另一派同薩德爾本人有關係,盡力堅決反對美國人。 問:除了薩德爾的威脅外,一般而論,政府處在危險中嗎? 問:“改變伊拉克的政治地圖”指的是什麼? (梵蒂岡電臺訊)推行人道的國際特設組織向歐洲聯盟和美國發出呼籲,請他們採取“具體緊急措施來幫助伊拉克,避免讓中東面對嚴重的人道危機。”該組織在昨天16日發表的報告中特別指出,在4年的衝突中至少3百50萬人失散。在巴格達多拉地區的基督信徒此時也生活在恐慌中,當地消息來源指出,一夥伊斯蘭極端分子對那個地區的基督徒家庭下達了最後通牒,他們威脅:基督信徒若不改信伊斯蘭教,就被殺死。 (梵蒂岡電臺訊)以色列昨天16日舉行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死在集中營內的6百多萬猶太人的“紀念日”活動。全國上下鳴起汽笛紀念那次浩劫中的犧牲者,前一天15日,在耶路撒冷的大屠殺紀念館舉行了紀念活動。本台記者作了以下的報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