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9-11-2006 新闻报导 资料库
主日弥撒读经
周末避静
教宗牧灵访问土耳其 教宗牧灵访问土耳其-首都安卡拉 “这不是一次政治旅行,而是一次牧灵旅行,它的目的是对话以及共同为和平而努力”。这是教宗飞往土耳其途中在飞机上向随行的新闻记者所做的声明。本着这个精神和目标,教宗展开他就任伯多禄继承人以来最受瞩目、可能也是最不容易的一次国际牧灵访问之旅。土耳其虽然从一九叁七年二月五日制定新宪法之後,便不是一个国定伊斯兰教国家,但是今天全国有百分之九十八的人民是伊斯兰教徒。今年九月十二日教宗在德国雷根斯堡大学所谈到的有关理性与信仰的关系的演讲曾遭到误会,并引起全球伊斯兰教世界的反弹,致使教宗的土耳其行也多少蒙上一层阴影。教宗因此愿意重申他此行是为了促进对话,为了增进和平,他对土耳其人民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充满敬意,这也是他选定土耳其作为他最先前往拜访的国家之一的理由。
经过叁个小时、一千七百二十二公里的飞行,教宗搭乘的义大利航空公司专机准时於当地时间下午一点整降落在首都安卡拉机场。安卡拉有五百万居民,海拔一千公尺,教宗抵达时天气晴朗凉爽,机场没有隆重的欢迎仪式,因为迎接国宾礼节是安排在下午在总统府举行的。不过还有一位部长和几位政府代表在教宗座机阶梯下迎接,并有一组大约十人的仪队在场致敬。下机後,教宗立刻被引到机场贵宾室,与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举行大约半小时的会谈。埃尔多安总理向教宗表示抱歉,无法多陪教宗访问本国,因为他必须立刻启程前往北欧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高峰会议。 安卡拉在二十世纪初叶还是一个只有叁万居民的小镇,四周都是大草原。一九二叁年现代土耳其共和国国父凯莫尔为了地理战略考量,决定把国都从伊斯坦布尔迁到比较位於国境中央的安卡拉。於是邀请奥地利建 家扬森(H. Jansen)为这个小乡镇规划现代都市计画,建立一个棋盘式的新都会,道路宽敞,有广大的绿地。所有的中央政府部会机构都设在这里。从此,安卡拉的发展扶摇直上,到一九五零年已有叁十万居民,五十年後的今天居民竟达五百万之多。
教宗抵达安卡拉後的第一项正式活动,便是前往土耳其共和国国父凯莫尔的陵墓献花致敬。这个陵墓离机场四十五公里,位於一处丘陵高地,可以俯视安卡拉。凯莫尔(Mustafa Kemal)一八八一年生於希腊的萨洛尼卡,一九叁八年死於伊斯坦布尔。他是现代土耳其共和国的建国者,也是第一任总统。他把奥托曼帝国时代的土耳其彻底改变为现代的国家,把以往种种属於伊斯兰教的传统和法律规章都改变为相当西化的典章制度,使这个占有整个安娜托列亚高原的大国成为非宗教性的民主国家。从此,国家不再政教一体,以民法取代伊斯兰教法,教育和司法体制不再隶属於伊斯兰教体制,把一周的休息日从星期五改为星期日,废除伊斯兰教历法,采用西方历法,禁止一夫多妻制,禁止男士戴圆筒无边?帽,禁止女性戴面纱,放弃使用阿拉伯字母,采用拉丁字母。从这些大改变,可以看到凯莫尔对土耳其现代化的巨大贡献。难怪他的陵墓建得那麽庄严壮观,像是一座方形的希腊巨大神殿一样。 教宗来到这座建於一九四四年至一九五叁年间的巨大陵墓,在文武官员陪伴下拾级而上,走进陵墓空洞的大殿堂,在墓前向这位现代土耳其之父献上一花圈致敬,并默祷片刻。随即在陵墓的一个大厅签下贵宾的大名,并以英文写下留言说:“土耳其,不同宗教与文化的交会点和十字路口。在这块亚洲和欧洲交接的土地上,我乐意引用土耳其共和国国父的话来表达我的祝贺:愿国家平安,愿世界和平”。 离开凯莫尔陵墓,教宗便前往土耳其总统府,接受欢迎国宾的正式仪式。六十五岁的土耳其总统艾哈迈德.内杰代特.塞泽尔亲自在总统府大门口迎接教宗,有仪仗队在旁致敬,典礼简单但亲切。两人在总统府客厅作私下谈话,并交换礼物,但没有公开发表讲话。接着教宗也在总统府宾馆接见了土耳其副总理。
这天下午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大概就是到国家宗教局拜会国家宗教事务主席阿里.巴尔达克奥卢教授。两人彼此交谈约一刻锺,各方的重要随员也在坐。交谈之後,教宗和这位负责土耳其全国宗教事务的部长级官员在会议大厅公开发表讲话。这是教宗抵达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之後发表的第一篇讲话。 这天教宗的最後一项活动是在圣座驻土耳其大使馆接见驻土国外交使节团,并向各国大使约九十位发表讲话。关於教宗第一天牧灵访问土耳其的经过,请听本台特派员科科从安卡拉写来的报导: 教宗抵达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展开为期4天的访问 “土耳其,人民相会的地方,不同宗教与文化的交会处。”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土耳其现代国父陵墓的金本子上用英文题了以上这句话,作为他向这个国家的致意。教宗继续写说:“在这亚洲与欧洲的交合地,我乐意引用土耳其共和国建国者的话来表达我对这个国家的祝贺,就是:祖国和平,世界和平。”教宗的这个讯息在这里找到了聆听的人,这可从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亲自到机场迎接得到证明。教宗与总理在机场举行了大约20分钟的晤谈,这亲切诚恳的晤谈以两人的微笑握手开始,这样的直接坦率的接触,令先前人们所担心的一切困难与疑惑,立刻烟消云散。总理在晤谈结束後的声明充分显示出这一点。他向新闻记者们说:“教宗在适当的时刻来访。”“此刻,世界上暴力猖獗,差异突出,教宗来到土耳其这个以伊斯兰教徒为主的俗化、民主国家访问,意义非常重大。他的来访可以带来和平与容忍的讯息。”埃尔多安总理告诉记者们,教宗在谈到伊斯兰教和土耳其的加入欧盟时态度肯定。他说:“听到教宗这些话,我觉得我们的这次相会成功。” 土耳其报纸今天也向教宗表示了热忱的欢迎,“晨报”甚至在头版用义大利语来欢迎教宗。其他的报纸也在头版刊登了教宗张开双手面露笑容的照片。所有的报纸也都在其他版专门报导教宗来访的消息,即使都强调教宗此行主要是访问巴尔多禄茂宗主教以促进大公合一,各报纸也都祝愿能够克服过去的误解。关於这方面,一位在教宗仍是拉青各枢机时访问过他的土耳其记者塞利克在着名的“邮报”撰写的文章中回忆说,他询问拉青各枢机他是否真的不愿土耳其加入欧盟,枢机回答说,他被误会了,并说他非常敬重土耳其人民。 属於不同礼仪天主教的信友们正热切地为教宗的来访祈祷,他们期望教宗这次的访问能为他们带来鼓励和对享有安宁前途的信心。 对话与友爱是教宗访问土耳其的目的 教宗强调,他此行不是政治性而是牧灵性,目的为与伊斯兰对话,与其他的基督信徒,特别是与东正教徒对话,以能够达到互相间更大的了解。教宗说:“我们不要期望这次旅行会收到重大的成果。此行的价值是象徵性的,它包含在大家为和平与友爱而进行的充满友谊与尊重的相会中。” 在回答关於土耳其加入欧洲的问题时,教宗提醒记者们,土耳其的国父以法国宪法为楷模来制定土耳其的宪法,因此,现代土耳其的的根源便已经有了与欧洲的理性、思想与生活的对话。教宗说:“欧洲的理性与伊斯兰的传统的对话已经写在现代土耳其的存在中。” 土耳其主教团主席,伊兹密尔的总主教鲁杰里.弗朗切斯基尼谈教宗的来访和当地天主教团体 答:这个小小的团体怀着喜悦的心情等待着教宗。开始的时候有些担忧,现在爆发出喜悦。 问:在土耳其的天主教团体的处境如何? 问:在法律地位方面,你们向当局要求什麽? 问:在土耳其有修道院吗? 问:目前还不能建教堂吗? 问:同穆斯林日常的关系如何? 问:教宗要到厄弗所访问,这是个对基督信徒如此重要的城市,教宗的来访对你们有何意义? 问:根据古老传统,圣母在厄弗所被接上天的… 问:是一次惨痛的火灾吗? 问:天主教徒同东正教徒的关系又如何呢? 问:在土耳其的基督信徒团体的希望是什麽?他们希望教宗说些什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