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30-11-2006 新闻报导 资料库
主日弥撒读经
周末避静
教宗牧灵访问土耳其 教宗与圣座 教宗牧灵访问土耳其-厄弗所 教宗是与上午九点一刻从安卡拉乘土耳其航空公司专机向西边飞去的,经过一个小时又一刻钟之後,降落在土耳其西海岸滨地中海的伊兹密儿城。伊兹密儿是土国第叁大城,有叁百万居民,农工商业都发达。它虽然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却是个现代化的城市,因为历代以来这里经常发生地震,所有建 几乎一次又一次地被震垮,又加上历代不同民族在安娜托列亚半岛高原上的战争,这些天灾人祸使伊兹密儿屡次被夷为平地。最近的一次发生在一九二二年的土耳其希腊战争,当时败退的希腊军队把全城付之一炬,土耳其国父凯莫尔接过来的是个满目疮痍空城。据说伊兹密儿是古希腊大诗人荷马的故乡,在第四世纪君士坦丁大帝时代,便在这里成立了一个重要的教区。第十四世纪奥托曼帝国在安那托利亚半岛兴起之後,伊兹密儿的教会开始势微,今天,这个总主教区的基督信徒也不过一千七百五十人而已,有九个本堂区,十叁位神父,十二位修女。 教宗这次来伊兹密儿,并不是要访问这个城市,而是要到四十五公里外的小亚细亚古城厄弗所。厄弗所是地中海沿岸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古地区,躲在一个美丽的海湾内,依山面水,抚媚非常。公元前先後被波斯帝国和马其顿帝国统治,公元一二九年被罗马帝国占领,成为罗马帝国在亚洲的政治、学术、和贸易中心,这里的哲学学府和规模宏大的切尔所(Celso)图书馆曾辉煌一时。公元六五五年遭阿拉伯伊斯兰教徒侵犯,公元一叁零八年遭奥托曼土耳其人彻底夷为平地。这里尚留有许多古迹,而且保存得相当好,其中不少仍然继续在维修中。 在教会历史上,厄弗所更是尽人皆知的地方,早在教会初兴时期厄弗所就是基督信仰的中心地之一,那里的教会团体对福音传播罗马帝国的亚洲省有很大的贡献,宗徒大事录第十九章第十节有相关的记载。更重要的是新约圣经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在厄弗所写成的,比方说圣保禄宗徒致格林多前书、致斐理伯人书、致迦拉达人书、还有致厄弗所人书,圣若望宗徒的叁封书信和他写的第四部福音也在这里写成的。圣若望宗徒在《默示录》中所提到小亚细亚省七个教会,其中为首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厄弗所教会。 然而,使厄弗所成名的更重要理由是圣母玛利亚、圣若望宗徒、圣保禄宗徒、圣女玛利亚.玛达肋纳、圣弟茂德、圣马西莫、以及後世许许多多的圣人圣女都在这里生活过。为了纪念圣若望宗徒在这里生活并在这里去世,第六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儒斯蒂尼亚诺曾在这里建造一座大圣殿。再说,很多教友都知道教会历史上第叁届大公会议,就是於公元四叁一年在这里举行的,那次大公会议确定并宣认童贞圣母玛利亚为天主的母亲,同时谴责聂斯托内异端。真福若望二十叁世教宗曾担任圣座驻土耳其宗座代表十年之久,他当选为教宗後,曾叫人在厄弗所圣母朝圣地圣堂内点燃一支蜡烛。後来他召开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整个大会四年期间,这盏烛火也都点燃着,以至他漫长的临终时期,也是如此。 圣母玛利亚在厄弗所的家距离厄弗所城有四公里。这个地方是天主教遣使会会士根据德国一位名叫安娜.加大利纳.艾美里克的预言者的启示,於一八九一年七月二十九日发现的,这位德国女士曾透露那个地方为圣母玛利亚安眠之地。这个小房屋是第一世纪建在面向爱琴海的山腰峭壁上的,这座山叫做“夜莺山”。中世纪时代这里建了一座隐修院,圣母的家成了是这座隐修院的一部分,但当时还没有人知道这是圣母的家。上个世纪伊兹密儿省的省长曾叫人在圣母之家的墙壁上,以伊斯兰教可兰经的字句写了?美圣母的话说:“玛利亚,唯一没有遭到魔鬼指染的女性”。此外,在厄弗所圣母朝圣地圣堂同样也写了不少可兰经?颂圣母的经文。 从考古学方面来看,厄弗所这里并没有发现圣母故居的凿凿证据,但根据第一世纪流传下来的消息资料和第十叁世纪叙利亚的一个证明,都指出圣母玛利亚和圣若望宗徒曾在这里生活过。为此,不但基督信徒,就连伊斯兰教徒都尊奉这里为圣母的故居,伊斯兰教徒在前往附近一座重要的清真寺朝圣之前,都先得到圣母之家朝圣。今天,在圣母之家朝圣地度祈祷生活的是无染原罪圣母小姐妹隐修会的修女。
教宗在厄弗所主持的弥撒中将在土耳其的天主教会小团体托付给圣母玛利亚 教宗的弥撒和讲道都是用义大利文说出的,讲道有一位年青神父作土耳其文翻译。教宗说在今天的弥撒圣祭中,我们愿意为了圣母玛利亚作为天主的母亲而赞颂上主,这是公元四叁一年在这里举行的厄弗所大公会议所确定并宣认的奥迹。教宗说他的前人保禄六世和若望保禄二世两位教宗都曾经来到这里,而真福若望二十叁世教宗也曾在土耳其担任过十年的宗座代表。这位真福教宗非常敬重土耳其人民,他曾在心灵日记中写说:“我热爱土耳其人民,我重视这个民族的自然本性,在文明的道路上有为他们准备的位置”。教宗说:“本着同样的精神,我也向这个民族,特别向生活在这里的基督的小小羊群致意,为鼓舞他们,并表达普世教会对他们的热爱。感谢你们生活在这里,感谢你们在这块地方为教会所作的见证与服务,这里原是基督信友团体快速成长的受祝福之地”。 这台弥撒恭读的是若望福音第十九章所记载的,耶稣在十字架上临死之前把母亲托给若望宗徒照顾,也把若望宗徒交给圣母作儿子的一幕。这一幕的交会点和实践正是在厄弗所这里展现出来的。教宗引用圣安瑟尔莫的话说:“如果圣母玛利亚在应许天主要求她作为圣子的母亲的那一刻起,便把我们整个人类都抱在她怀中,那麽她就在耶稣指着若望宗徒向她说:‘女人,看,这是你的儿子’那一刻起,开始进行她作为信友的母亲的使命”。 教宗又说:“圣保禄宗徒在给厄弗所人写信时,开头便祝候他们说:‘愿恩宠与平安由我们的父天主和主耶稣基督赐与你们!’恩宠是改变人和世界的力量,平安则是这种改变的成果。基督是恩宠,也是平安。…他使犹太人和外邦人两者合而为一,这样的合一可以扩展到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和文明之间,因为基督是来向天下各民族宣讲和平的,各民族都来自唯一的造物主天主”。 教宗祝望说:“在天主的话的安慰下,我们在受到圣母临在所祝福的厄弗所这里,为各民族之间的和平举心向天主特别祈祷。从欧亚两大洲的自然桥梁,安娜托列亚半岛的边缘这里,我们为所有生活在被基督信徒和伊斯兰教徒称为神圣的地方呼求和平与修好。这块圣地是亚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的土地,是接待地上万民都要因他而获得祝福的民族的地方。愿整个人类都享受和平!愿依撒意亚先知的预言早日实现:众人都把自己的刀剑铸成锄头,将自己的枪矛制成镰刀,民族与民族不再持刀相向,人也不再学习战斗”!
下面请听本台特派员从厄弗所为各位写的报导: “藉着这项访问,我愿让你们感觉到不仅是我的,也是普世教会对土耳其这里的基督信徒团体的关爱和精神上的接近。在这里的的确是个少数人的团体,每天面对不少的挑战和困难。”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提到了在厄弗所这里曾在公元431年召开了着名的大公会议,隆重宣布了玛利亚的神圣母性。因此,玛利亚为天主之母,她由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托付给人类作他们合一和友谊的母亲,世界从未像今天需要这样一位母亲。教宗为各民族间的和平向天主献上特别的祈祷: “从安纳托利亚半岛的这一角,各大洲间的自然桥梁,我们呼求和平与修好,首先为居住在这块称为‘圣’的土地上的人,无论基督信徒还是犹太教徒和穆斯林都视它为一块‘圣’地:它是亚巴郎、伊撒格和雅各伯的土地,为接待一个为万民成为受祝福的民族。愿整个人类有和平!愿依撒意亚的预言尽快能实现:‘使众人都把自己的刀剑铸成锄头,将自己的枪矛制成镰刀;民族与民族不再持刀相向,人也不再学习战斗。’” 教宗提到这次使徒旅行的格言:“基督,他是我们的和平。耶稣不仅带来和平,他的确自己就是我们的和平。”基督是恩宠,是转变人和世界的力量,击倒了分裂的围墙,为使人类成为一个家庭。本笃十六世再次向生活在这个国家的基督的小羊群说话,鼓励他们坚持信赖和团结,同圣母一起唱赞主曲。教宗说: “在受到困难和危险的考验的时候我们也怀着喜悦来唱它,正如罗马的司铎安德烈.圣托洛作出的美丽见证,在这台感恩祭中我也愿意提到他。玛利亚教导我们,我们喜悦的源泉和我们唯一的坚实支柱是基督,他对我们重复他的话:‘不要怕’,‘我同你们在一起’。我们将自己托付在他强有力的手臂上。教会之母,求你永远陪伴我们的旅程!天主之母,圣母玛利亚,为我等祈!” 本台台长隆巴尔迪神父谈教宗在土耳其与该国政界和宗教界人士度过的重要的一天 ******** 大公宗主教府发言人季米特里奥斯总主教谈土耳其东正教会的处境 答:从国际 围讲,对他的临在有很强烈的期待。像教宗本笃十六世这样的人物对改善不同的条件作出了贡献,首先是宗教自由,其次是不同宗教团体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问:我们谈谈在土耳其这里的东正教徒和其他占少数的基督信徒。您能够更好地为我们解释同当局的关系所存在的困难吗? 小亚细亚是养育圣人的地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