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重讀天主教的社會訓導

社會訓導源起及意義
10.工作:解決社會問題的關鍵

  在《新事》通諭發表九十周年之際,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撰寫了《工作》通諭(1981年)提出了解決當代社會問題的最初步驟。它開門見山,切中要害,指出「工作問題是解決社會問題的關鍵」。它根據舊約聖經中的創世紀來考察人的工作意義,認為工作由客觀(所取得的成就)和主觀(工人的尊嚴、責任和權利)兩種因素構成。如果將這個區別迎用到經濟的各個部門並能獲得尊重,那麼,它就會提供一個使社會生活更合乎人道精神的重要途徑。此外,《工作》通諭詳盡地討論了現階段的勞資衝突,進而從人權立場,針對「直接」與「間接」的雇主,討論複雜的工人權益問題,再分析由報酬之最初形式和工會活動所引起的各種新問題。通諭也考慮到了今天的農村勞動力,殘疾工人和移民。最後還提出了工作中的靈修問題。

  「新事」通諭問世的百週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再度隆重紀念良十三世的著名訓導文件。1991年,他發表了「百年」通諭,並宣佈了百週年那年為社會訓導年,要召開會議,舉行活動,出版書籍來慶祝。

  「百年」通諭的主題是工作尊嚴和工人自由。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認為歐洲共產政權的沒落,意味著正義和真理克服了對工作權益的侵犯。他說:「造成這次轉變的決定性原因,無疑地工作權益受到侵犯」。由於這個原因,工人們終於擺脫了自稱為他們代表的極權主義思想,重新獲得了以人的尊嚴和宗教自由為基礎的權利。教宗稱他們的勝利為和平的勝利,說他們「使敵人自動放下了武器」。教宗更指出人的自由與創造性的工作,是建立一個民主社會不可或缺的因素。

  「百年」通諭討論了怎樣的社會、政治、倫理和宗教條件可以保証個人的尊嚴和創造力以及共同建立團結互助的世界的責任心。我們將在本書的第二輯分介紹「百年」通諭的本文。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